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3_第1页
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3_第2页
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3_第3页
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3_第4页
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沈皓东一、职教发展形势概述迎来了最好发展时期,同时也进入了克难攻坚的阶段。1、最好发展时期n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职业教育“十一五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40亿元;亿元;90%的中职学生每年能获得的中职学生每年能获得1000元助学金;元助学金;“十一五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期间重点扶持1000个县级职教中个县级职教中心,重点建设心,重点建设1000所示范性中职校,所示范性中职校,100所示范所示范性高职校,重点建设性高职校,重点建设2000个实训中心。个实训中心。n职教规模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中职校招生超年全国中职校招生超800万(

2、万(810万),高万),高职院校职院校1700多所,招生多所,招生300余万,分别达到高余万,分别达到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人数和高等教育招生数的中阶段教育招生人数和高等教育招生数的50%,我国教育事业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业我国教育事业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业教育已占半壁江山。教育已占半壁江山。1、最好发展时期n职教发展改革的思路更加明确1、最好发展时期提出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

3、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两加强两加强”;一是加强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加强技能训练,提高职一是加强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加强技能训练,提高职业能力。业能力。2、克难攻坚阶段n职教规模已很大,但办学条件跟不上,基础职教规模已很大,但办学条件跟不上,基础能力薄弱(师资设备、校舍等);能力薄弱(师资设备、校舍等);n职教发展很快,但问题很多、很难,一时解职教发展很快,但问题很多、很难,一时解决不了(观念、制度层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决不了(观念、制度层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保障措施等);的保障措施等);n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不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不健全;n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职教发展

4、的步伐;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职教发展的步伐;n职教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内容有待改善。职教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内容有待改善。二、课程改革的思路与一般过程1、课程改革的思路、课程改革的思路n课程改革的视野课程改革的视野全球化全球化n课程改革的主体课程改革的主体多元化多元化n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技术化技术化n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模块化模块化n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课程化n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人本化人本化n教学质量评价与控制教学质量评价与控制过程化、社会化过程化、社会化二、课程改革的思路与一般过程2、课程改革的一般过程、课程改革的一般过程n通过广泛调研,更新观念,明确培养目标(以社会通过广泛调研,更新观念,

5、明确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依据)需求为依据)n通过学习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通过学习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式)n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核心课程标准(融入相应职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核心课程标准(融入相应职业标准)业标准)n依据课程标准编写课改教材(结合先进教学法的实依据课程标准编写课改教材(结合先进教学法的实施)施)n改革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依据)改革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对于课程的认识、对于课程的认识n所谓课程,是学校围绕培养目标所设定的教学所谓课程,是学校围绕培养目标所设定的教学内容与顺序的总和。从现代课

6、程论的观点来看,内容与顺序的总和。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来看,课程应该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出现的课程应该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习活动的总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可理解为: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理解为: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设计的所有教育活动及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设计的所有教育活动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反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反应了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应取得全部职业经验应了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应取得全部职业经验的过程。的过程。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对于课程模式的认

7、识、对于课程模式的认识n所谓课程模式,指的是所谓课程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和确定的结构下,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和确定的结构体系体系”。n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课程模式的开发设计应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课程模式的开发设计应围绕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绕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并与课程实施、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并与课程实施、评价相结合,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评价相结合,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n根据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聚焦点不同大体可分根据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聚焦点不同大体可分为:知识本位、能力

8、本位和人格本位三种模式。为: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三种模式。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对于课程模式的认识、对于课程模式的认识n(1) 知识本位课程模式,也称之为学科本位模知识本位课程模式,也称之为学科本位模式,其关注的焦点是知识或学科,强调知识的式,其关注的焦点是知识或学科,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整体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得系统性和教学的整体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得较为全面和系统,也有一定的深度。但是,由较为全面和系统,也有一定的深度。但是,由于其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使得学生的实际于其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操作能力较差,不利于

9、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对于课程模式的认识、对于课程模式的认识n(2)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也即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模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也即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模式,北美的模式,北美的CBE(DACUM)模式等都属于能力本)模式等都属于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均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提倡位课程模式,均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提倡按职业实践活动的实用要求来重新组合课程,体现了按职业实践活动的实用要求来重新组合课程,体现了活动中心课程的特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培养出学生活动中心课

10、程的特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培养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但由于过多的削弱了专业基础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但由于过多的削弱了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缺乏就业的弹性和职业变化的适理论的学习,使学生缺乏就业的弹性和职业变化的适应性,忽略了学习者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应性,忽略了学习者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对于课程模式的认识、对于课程模式的认识n(3) 人格本位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同时关注人格本位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同时关注了知识和能力,其倡导者强调课程设置的目的了知识和能力,其倡导者强调课程设置的目的首先不应以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为主,而是要唤首先不应以学生掌

11、握多少知识为主,而是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起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应该是能发展个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最终使学应该是能发展个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最终使学生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体现生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体现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 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对于课程模式的认识、对于课程模式的认识n其实,不管哪种课程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应用其实,不管哪种课程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应用价值,只是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类价值,只是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类型的学校,需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市场需求、型的学校,需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市

12、场需求、学生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与整合,以实现人才学生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与整合,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目标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3、我国职教课程模式的现状分析、我国职教课程模式的现状分析n(1) “学科中心学科中心”型课程模式占大多数型课程模式占大多数n(2) 新课程模式初露端倪新课程模式初露端倪 -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多元整合课程模式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多元整合课程模式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

13、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一)达成的几点共识一)达成的几点共识n1 1、传统的、传统的“知识本位知识本位”学科中心课程重理论学科中心课程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技能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知识传授、轻实践技能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分离的课程模式无职教特色,必须进行训练相分离的课程模式无职教特色,必须进行改革,建立改革,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实践一体一体”、“兼顾发展兼顾发展”的五年制高职课程模式的五年制高职课程模式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一)达成的几点共识一)达成的几点

14、共识n2、技能是不能复制的,只有通过反复训练和、技能是不能复制的,只有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才能达到使用技术工具(机器)的一种熟实践才能达到使用技术工具(机器)的一种熟练程度和操作能力。五年制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练程度和操作能力。五年制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所以,其课程必须强调和突技能专门人才的,所以,其课程必须强调和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与训练。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与训练。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一)达成的几点共识一)达成的几点共识n3、由于五年制高职教育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由于五年制高职教育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有入学年龄

15、小、可塑性强、进入职业世界早、有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进入职业世界早、学制长等特点,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成学制长等特点,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特点、教育教学规律创新课程模式,彰显五长特点、教育教学规律创新课程模式,彰显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年制高职教育特色。 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一)达成的几点共识一)达成的几点共识n4、建立模块化课程结构,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建立模块化课程结构,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满足学内容,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增强课程实施的可操作

16、性。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增强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n5、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逐步实现、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逐步实现“双双证融通证融通”。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一)达成的几点共识一)达成的几点共识n6 6、各分院可根据各地、各专业的条件与特色,、各分院可根据各地、各专业的条件与特色,在学院课改方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模式,在学院课改方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模式,不搞一刀切,以体现课改的渐进性、灵活性与不搞一刀切,以体现课改的渐进性、灵活性与多样性。多样性。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

17、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二)研究案例二)研究案例 我院机电类专业协作委员会经过三年的实践研我院机电类专业协作委员会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究,形成了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模式,其特点为:程模式,其特点为:n1、破除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技术基础课、破除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界限,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技术体系为专业课界限,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技术体系为主线,设置若干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主线,设置若干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程。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

18、(二)研究案例二)研究案例n2、根据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按技术归类后确、根据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按技术归类后确定组成每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的组定组成每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的组成单元模块。成单元模块。 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二)研究案例二)研究案例n3、组成每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的、组成每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的模块一般分为三类,即:专业基础理论模块、模块一般分为三类,即:专业基础理论模块、技术类模块、技能训练类模块,如下图技术类模块、技能训练类模块,如下图 :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

19、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二)研究案例二)研究案例技术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技术模块技术模块技术训练模块技术训练模块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二)研究案例二)研究案例n4、各类课程模块围绕培养目标和学生认知规律,结合现代职教法的运用,设计的模块课程模式为: 专业理论基础类模块综合化; 专业技术类模块理实一体化; 专业技能训练类模块项目化。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二)研究案例二)研究案例 经教学实验后,

20、我们感觉到:n1、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模式是一种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吸取了多种职教理论与课程模式之长,是现代职教课程观的一种体现和职教课程模式的创新,符合了渐进式课改的原则,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弹性,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与借鉴的价值。 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二)研究案例二)研究案例 经教学实验后,我们感觉到:n2、按技术体系设计综合课程可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知识与技能相通,技能训练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的有机衔接,能有效避免重复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课程的通融,提高了应对

21、职业变化的适应性。 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二)研究案例二)研究案例 经教学实验后,我们感觉到:n3、有效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原来觉得抽象难学的知识变得实在实用和易学、会做了,保证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二)研究案例二)研究案例 经教学实验后,我们感觉到:n4、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和与人交流、相互协作、团队合作的精神,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分层教

22、学。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二)研究案例二)研究案例 经教学实验后,我们感觉到:n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n6、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锻炼教师的实际动力能力,杜绝了“黑板上开机器”的不良教学方法。三、课程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二)研究案例二)研究案例 经教学实验后,我们感觉到:n7、有利于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获取最大的“投入产出”率。n8、有利于彰显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学制优势和办学特色,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

23、业竞争力。四、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实践研究1、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n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n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要。 n以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n坚持课程整体优化,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坚持课程整体优化,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 n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四、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实践研究1、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n课程

24、体系的构建要与课程教学评价和考核制度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课程教学评价和考核制度的创新相结合。的创新相结合。 n促进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课程管理的组织和机促进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课程管理的组织和机制,形成国家宏观指导,省统筹负责,各地各制,形成国家宏观指导,省统筹负责,各地各校协调实施、各司其职的课程管理新体制。校协调实施、各司其职的课程管理新体制。 四、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实践研究2、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1)课程结构柔性化)课程结构柔性化 n按课程性质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 n必修课是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实现,也是保证教育相对稳定的关键课程。n选修

25、课是保证用人单位和学习者个体发展特殊需求的实现,也是保证职教动态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关键课程。 四、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实践研究2、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1)课程结构柔性化)课程结构柔性化 n按课程类型有公共文化课、专业核心(主干)课及选修课之分。 n减少必修课的数量,增加选修课程的开设。n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微型化。n按专业大类设核心课程,以专业方向设技术模块 。四、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实践研究2、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1)课程结构柔性化)课程结构柔性化 n统一核心课程标准,鼓励特色创新。n

26、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核心课,都设有相应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模块,以增强课程的柔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四、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实践研究2、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2)课程比例)课程比例n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问题 我院机电类专业协作委员会课改项目组根据教学现状,加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和技能训练项目课程的份量,将选修课的比例设置在学校教学总教时的17%20%左右。 四、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实践研究2、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2)课程比例)课程比例n公共文化课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问题 我们提倡的是终身学习理念,目前

27、,以增强公共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功能为主,我们认为公共文化课(必修、选修)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以37为好。 四、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实践研究2、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2)课程比例)课程比例n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的比例问题 专业理论知识是重要的,因为它能指导实践。在职业院校中,专业理论教育教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指导专业实践。“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一直是职业教育所追求的教学目标。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首先要会做,然后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能更好。四、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实践研究2、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五年制

28、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研究(2)课程比例)课程比例n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的比例问题 我们同时还应看到,目前职业院校的实验实训条件、教师的业务能力等存在的不足,因此,大力推广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通,课堂与工场合一,教师与师傅一人,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教学安排。可视各院校的实际办学条件与专业特点,一般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约为1213。五、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1、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认识尚需统一,步调还要一致认识尚需统一,步调还要一致 虽然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已深入人心,但我们在课题研究工作中还是发现各地、各分院校在课程建

29、设和改革的思想认识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在管理层中,部分基层领导对课改工作重视不够,还有疑似“叶公”和疑似“南郭”式人物存在,他们或满足于传统课程的局部改良和教学法的改变,或摆出“等”、“靠”的姿态,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五、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1、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认识尚需统一,步调还要一致认识尚需统一,步调还要一致 部分地区、院校热衷于传统课程的“会考”、“统考”,直接阻碍了课改工作的推进;各种风格迥异的课改理念、思想、模式、方式如“百花齐放”,“专家”满天飞,搞得基层工作者眼花缭乱、无可适从、步调不一致,存在“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现象。 五、存在

30、问题与对策建议1、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 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课改发展的要求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课改发展的要求 要做好课程建设和改革工作,师资队伍是根本。由于近几年职教规模发展很快,师资队伍建设的速度跟不上事业发展的速度,造成了生师比太高,教师忙于课堂教学,无暇顾及课程研究;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年轻教师多、虽充满活力,但经验不足,难以挑起课程建设和改革重任;五、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1、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 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课改发展的要求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课改发展的要求 教师能力不足,由于大部分教师在传

31、统教学模式下毕业,从校门到校门,无企业工作经历和经验,因此,他们的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相关工种的技能都不能适应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能力要求,阻碍了课程改革成果的落实和推进。 五、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1、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 设备建设跟不上课程建设的要求设备建设跟不上课程建设的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性教学是由其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与工作,才能有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预期培养目标。五、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1、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 设备建设跟不上课程建设的要求设备建设跟

32、不上课程建设的要求 由于新课程推出了大量的理实一体化和项目化模块课程,所以,需配置相应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场(车间),并满足学生学习训练的岗位数要求。由于种种原因,就目前各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实验实训条件虽有较大改善,但还不能满足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要求。 五、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1、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 教材建设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教材建设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材不能适应现代职教的教学需要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符合现代职教理念的课程综合化教材、理实一体化教材、项目教材等的开发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五、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1、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

33、题、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 教材建设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教材建设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正因为如此,各院校都在自主开发合适的校本教材、补充教材,由于视野、经验、能力的阻滞,校本教材开发的质量还不是很高,能相对稳定并推广的教材不多。教材建设的滞后也成为了课程建设深入发展的“瓶颈”。五、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2、对策建议、对策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统一认识步伐加强宣传教育,统一认识步伐 继续加强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性、迫切性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各地、各校相应管理层的培训,使他们能自觉主动地带领并指挥各地各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想方设法为课程改革工作的同志留有时间与空间,做到:制度有保证、经费能落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