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课件_第1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课件_第2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课件_第3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课件_第4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主要内容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举措1.生态和生态文明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2.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1)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解决发展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2)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解决污染的无限性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深刻反思。建设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和意义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基本形成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有利于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第三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第四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第五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二、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第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加强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牢固实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倡从我做起,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第三、构建能源节约型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中国1.001.331.501.502.172.673.5011.50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相对值)我国每单位GDP的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4倍资源消耗巨大能源利用率低第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说:“我国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材,8%的石油,45%的水泥,淡水占15%,创造了全世界4%的GDP,反差太大了。2009年中国年钢铁消耗量为5.678亿吨,超过美、日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占全球47%;年消耗水泥约16.3亿吨,约占世界的54%;能源消耗约为3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7.5%,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消耗。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居世界第四河川径流27000亿m3

居世界第六人均2600m3

为世界1/4居88位570座城市364座缺水50座严重缺水(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到21世纪中期,我国总用水量将由目前5000亿m3增长到8000亿m3,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8%以上(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20%,就会发生水危机水污染问题严重。缺水已经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近2800km河段鱼类灭绝;湖泊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受富营养化污染;淮河水系,80%水呈黑绿色,过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西南干旱

世界水日(WorldWaterDay)是人类在20世纪末确定的又一个节日。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海水淡化

到2003年止,世界上已建成和已签约建设的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厂,其生产能力达到日产淡水3600万吨。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个国家和地区,淡化水大约养活世界5%的人口。家庭节水用具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表明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

水蚀165万km2

风蚀191万km2

近50年,每年水土流失丧失的土壤肥力相当于4000~5000万吨化肥(相当于我国1996年化肥总产量的2倍)荒漠化危害严重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全国共有66.7万公顷耕地沦为沙地,有235.3万公顷草地变为沙漠,全国退化草地面积达1.05亿公顷。西北、东北、华北等13个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的亩产量只有几十公斤,“种一股,拉一车,打一箩,煮一锅”就是这种情况的生动写照。毫无疑问,荒漠化危害已成为制约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四)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根据2009年全国第七次森林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才勉强达到20%,为20.3%。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资源的短缺显而易见。

三江源地区的草场退化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酸雨腐蚀的森林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原超载放牧、乱采滥挖严重,鼠虫灾害频繁,状况堪忧。

全国政协委员包俊成: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90%的天然草原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草场沙化严重。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严重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中国目前每年排放二氧化硫近2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烟尘1000多万吨,工业粉尘1000万吨左右。全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为全球三大酸雨区之一。北方地区沙尘暴有愈演愈烈并向南方扩展的趋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严重固体废物污染逐渐增多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04094.2万吨,比上年增加7.3%;排放量为710.7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中国的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其中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人均年产废旧物400公斤,城市人均垃圾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城市有2/3被垃圾包围。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举措(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1.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2.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3.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克拉玛依油田刘家峡水电站中国资源情况一览表种类概况世界排名土地全国耕种的耕地面积为12339.22万公顷,园地1108.16万公顷,林地23396.76万公顷,牧草地26311.18万公顷水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总量也较为丰富,达28000亿立方米

太阳能每年中国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相当于2.4万亿吨标煤,全国总面积2/3地区年日照时间都超过200小时,特别是西北一些地区超过3000小时。矿产03年初,全国已查明的矿产资源共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第三位第六位第二位第三位(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1.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2.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3.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4.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世界能源资源状况一次能源枯竭34年57年174年58年

石油天然气煤炭铀世界能源可开采量[IEA资料]世界能源消费的年增长率以3%计算,石化燃料将在70年内殆尽6974亿桶903600亿立方米5158亿吨232万吨形势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二、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1)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太阳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能源,

它送到地球的光功率就有12万TW(1TW(太瓦)=1MMW=1000000000000W)。与此相比,现在人类社会的总能耗约13TW,全世界发电装机容量不到4TW,都比太阳送到地球的光功率小得多。地球上的所有石油资源相应的能量.只相当太阳在一天半时间内供应给地球的光能。况且太阳的寿命至少是50亿年,对人类而言,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两种:

①光热太阳能如太阳灶、太阳供热系统。遍及全国各地的屋顶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种常见的太阳供热系统。我国是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与销售量最大的国家;但从房屋的热水器安装率来说,以色列已达到

80%,日本为11%,台湾也达到2.7%,...,我国仅在千分之几左右,可见,在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应用潜力仍很大。

太阳能热水器②光电太阳能

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电站。

利用太阳热能发电目前已成为全球风险投资的一个重点领域,其原理是通过聚光装置把太阳光线聚集在装有某种液体的管道或容器。借助太阳热能,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蒸汽然后驱动涡轮机发电,热能转化为电能。这种发电方式被人们称为太阳能热发电。

西班牙的太阳能电站

与传统的电厂相比,太阳能热电厂具有两大优势:

(1)整个发电过程清洁,没有任何碳排放;(2)利用的是太阳能,无需任何燃料成本。

太阳能汽车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板上海世博会主体建筑屋顶上的太阳能装置

核能的开发利用目前世界核电站的状况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核电已成为30多个国家能源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动力堆已超过440座,总装机容量超过387千兆瓦,其中法国核电占其国内总电力的74.6%,比利时56.8%,韩国44.7%,瑞典39%,日本33.8%,德国30.6%,英国22%,美国20%,俄罗斯16%,而中国仅为1.1%。目前中国核电站的状况

秦山一期核电站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风能的开发利用

风能是利用空气强烈的流动而形成的动能。严格说来,他是间接形式的太阳能,占到达地面太阳能的2%左右。虽然百分比不大,但绝对量可观,相当于10300亿吨煤蕴藏的能量。风能的利用分两种:

风能的动力利用

利用风力作为动力,直接带动各类机械系统。例如,风帆;

②风能的发电利用利用风力带动发电机发电。例如,风力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的优点是明显的:成本低,污染少;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风力不稳定,受季节性影响大,储存与传输难等。

风力电站德国人斯特凡·雷吉在风筝身上得到灵感,创新了一项节能技术。他创办天帆公司,将一只体积庞大、状如降落伞的风筝打造成空中风帆,在风力推动下牵引着船向前航行。这种新型“智能”大风筝面积有160平方米,可以让安装该系统的轮船降低燃料消耗15%到20%以上。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和海水温差能。海洋潮汐能来源于月亮与太阳对地球海水的的吸引力以及地球的自转引起海水会周期性地作有节奏的垂直涨落的现象。据统计,全球海洋潮汐能的储藏量在27亿千瓦左右,每年的发电量可达

33480亿

中国是世界上建造潮汐电站最多的国家,在50年代至7O年代先后建造了近50座潮汐电站,但据80年代初的统计,只有8个电站仍正常运行发电。江厦电站是中国最大的潮汐电站,目前已正常运行近20年,但未能达到原设计的发电水平。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通过火山爆发和温泉等途径将内部的热量——地热能不断地输送到地面。

据估计,每年输送到地面的热能相当于燃烧370亿吨煤释放的能量,数量相当惊人。若严格的区分的话,地热能又分为地下热岩地热能与地下热液地热能两种。目前开发的大多是地下热液地热能。地热能既可以直接的地热供暖,也可以地热发电,例如,我国西藏的“羊八井”电站。我国的地热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与台湾等地。我国每年直接利用的地热资源量居世界首位。

1970年,我国建成国内第一座地热电站,成为世界上第七个通过地热发电的国家。

■地热在可再生能源的排序中位列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之后,但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丝毫不落下风。

■我国大陆3000米—1万米深处干热岩资源总计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若能采出2%,相当于我国2010年全国一次性能耗总量的5300倍。温泉云南腾冲地热资源

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生物物质发电

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开发生物质发电的国家。1973年的石油危机促使需要依靠大量石油进口的丹麦进行生物质发电的研发工作。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很快地在1987年丹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到目前为止,丹麦已经有130多家秸秆发电厂。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