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出现畸形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1页
白灵菇出现畸形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2页
白灵菇出现畸形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灵菇出现畸形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房棚结构不合理。白灵菇栽培场所分室内菇房和野外菇棚。常因设计不合理,以致空气不流通,严峻缺氧,致使好气性的白灵菇发生畸形。抱负的菇棚应坐北朝南或坐西向东。房棚不宜太大,一般长方形的棚室每棚以容3000袋或5000袋为宜。通风口应设在长向两旁下方,用砖砌成24cm×24cm的口径,每隔1m开1个通风口,横向两旁的通风口要等平,菇棚两端门膜应能开闭,棚顶用无滴膜加草帘或遮阳网掩盖。 2.菌墙垒叠欠妥。菌袋进棚垒墙太高、太密,菌墙之间填入粘性土壤,割膜不得体均将导致不透气。要达到适时出菇,出好菇,必需做到“五要”:时间要准:12月上、中旬菌袋生理成熟便

2、转入催蕾;叠墙要稳:菌袋码垛67层稍倾斜,底宽120cm,上宽80cm,墙体长280cm,菌墙间留6080cm作业道;割膜要适度:在菌袋内向一端割膜,割2/3为宜;露外一端留1.52cm不割,起长菇护围作用:填土要好:以粘性土加沙壤土,拌以1%石灰,0.5%复合肥配成养分土;打好气孔:菌墙顶部填土3cm后,用泥巴围成10cm左右深的蓄水位,每隔4050cm打一个宽3cm、深至离菌墙底部23袋位置的孔,以利通气、灌水。 3.先天性养分缺陷。配方缺乏养分,培育基酸败,袋内水分蒸发等易造成畸形菇。菌袋是白灵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培育基,基质的好坏关系到白灵菇的品质。要多产优质菇,应做到:原料新奇无霉变:

3、配方合理;添加剂用石灰粉且不得超过5%;把握发酵机理,发酵时添加0.3%的发酵剂,发酵时间为7天,翻堆3次后转入装袋、灭菌、冷却接种。 4.预产期把握不准。菌丝未成熟就人为催蕾,将造成早产畸形。从接种日起累计养菌时间达90天,菌袋表层菌丝色泽浓白,基质略有弹性时说明菌丝已成熟,此时摆袋垒墙最佳。 5.催蕾技术没到位。菌丝生理成熟后还需要013%低温刺激1015天,这期间还要进行57天的10以上温差刺激,才能使原基分化成菇蕾。假如低温蹲菌期不足,温差刺激不够,将导致子实体发育受到抑制而变形。 6.未重视疏蕾。菇蕾太密而未疏蕾,以致出菇时菇体相互拥挤,消失畸形。用利刀将多余的幼蕾割除,每袋一般留蕾12个,最多不超过3个。选优去劣,留强去弱,疏密留稀。疏蕾后温度保持在1318,不低于8,不超过20,湿度保持在85%90%。 7.长菇期管理不善。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