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教学方法及策略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教学方法及策略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教学方法及策略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教学方法及策略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教学方法及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三第一章教学建议必修三第一章教学建议成都成都18中中 彭小敏彭小敏一一 、问题和困惑、问题和困惑 (一)教材到底有哪些变化?(一)教材到底有哪些变化? (二)教材的变化带来的教学目标有哪(二)教材的变化带来的教学目标有哪些变化?些变化?二、怎样处理才能达成教学目标二、怎样处理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一)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分析教材、处理好教材(二)分析教材、处理好教材一、问题及困惑一、问题及困惑 旧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只安排了旧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只安排了1课时,而新教材需要课时,而新教材需要3课时来完成教课时来完成教学。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新教材在教学学。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新

2、教材在教学时就很轻松了呢。教材到底都发生了时就很轻松了呢。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变化? (一)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1从知识内容看变化从知识内容看变化 旧教材旧教材 :(1)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相互关系;)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相互关系;(2)稳态的概念;)稳态的概念;(3)稳态的生理意义。)稳态的生理意义。 (一)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1从知识内容看变化从知识内容看变化 新教材新教材 :(1)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相互关系;)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相互关系;(2)几种不同的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其差异;)几种不同的细胞外

3、液的成分及其差异;(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4)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5)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概念;(6)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7)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一)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活动安排看变化从活动安排看变化 旧教材旧教材 : 只有一个实验:温度对酶的活只有一个实验: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性的影响; 1个插图个插图 。(一)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活动安排看变化从活动安排看变化 1个实

4、验(生物体维持个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稳定的机制);2个问题探讨;个问题探讨;3个思考与讨论;个思考与讨论;1个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成分);个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成分);1个技能训练(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个技能训练(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交换模型);1个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个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1个关于稳态概念的科学史的资料;个关于稳态概念的科学史的资料;教材插图也从教材插图也从1个变成了个变成了5个。个。(一)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种变化都加强了哪些这种变化都加强了哪些 内容的教学?内容的教学? (1

5、)加强了对各种细胞外液的成分的分析和比较;)加强了对各种细胞外液的成分的分析和比较;(2)渗透压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渗透压的概念及影响因素;(3)酸碱度的稳态的调节;)酸碱度的稳态的调节;(4)对稳态的概念的理解也大大加强;)对稳态的概念的理解也大大加强;(5)加强了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加强了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教学。教学。(一)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教材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4哪些内容需要初中的知识作基础?哪些内容需要初中的知识作基础?(1)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2)细胞外液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血)细胞外液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

6、关系,血浆的成分分析、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浆的成分分析、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等。换等。(二)教材内容的变化导致教学目标(二)教材内容的变化导致教学目标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教材的教学目标:新教材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的媒介。()说明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说明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二)教材内容的变化导致教学目标(二)教材内容的变化导致教学目标发生了哪

7、些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教材的教学目标:新教材的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模型。 ()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稳定的机制。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有助通过探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问题,关注个体生命于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问题,关注个体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二、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二、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分

8、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1、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2、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二、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二、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二)分析处理好教材(二)分析处理好教材本章与其它章节的联系本章与其它章节的联系 本章内容是理解第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础。 稳态也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稳态也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

9、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二)分析好、处理好教材(二)分析好、处理好教材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1.引入怎样处理引入怎样处理章引入章引入小节引入小节引入第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无论是在人无论是在冰天雪地还是冰天雪地还是在炼钢炉前体在炼钢炉前体温都是温都是37左左右这是为什么右这是为什么大量出汗或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时,严重腹泻时,需要及时补充需要及时补充含盐的水,这含盐的水,这又是为什么?又是为什么? 血血浆浆血血细细胞胞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白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小板(血液血浆血

10、细胞血液血浆血细胞)组织液组织液血浆血浆海水海水钠钠钠氯氯氯HCO3HCO3生命起源于海洋生命起源于海洋 2.本节的四个知识内容的教学需要注意本节的四个知识内容的教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问题(1)课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课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 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复习回忆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复习回忆关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关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排泄等相关知识。排泄等相关知识。 (2)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3)练习不要只放在课堂的最后,)练习不要只放在课堂的最后, (4)对教学内容的顺序作一点调整,便)对教学内容的顺序作一点调整,便

11、于针对学生的实际作出灵活的处理。于针对学生的实际作出灵活的处理。 环节一:细胞外液的种类、几者之间的环节一:细胞外液的种类、几者之间的联系和内环境的概念。联系和内环境的概念。 (1)内环境的几种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内环境的几种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2)如何理解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如何理解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活的环境? 练习题:血细胞、肌细胞、淋巴细胞和毛细血练习题:血细胞、肌细胞、淋巴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体液、体液血浆、体液、体液 、血浆、血浆B血液、体液、淋巴、组织液血液、体液、淋巴、组织液C血浆、组织液

12、、淋巴血浆、组织液、淋巴 、血浆和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血浆和淋巴血液、细胞外液、体液、血浆和淋巴 CO2和代谢废物和代谢废物血浆血浆组织液组织液淋巴淋巴双向渗透双向渗透细细胞胞O2和营养物质和营养物质单向渗透单向渗透淋巴循环淋巴循环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细胞外液细胞外界环境内环境内环境组织液组织液血浆血浆淋巴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生活的环境血细胞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组织液淋巴淋巴血浆血浆细胞名称细胞名称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外液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外液环节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分析环节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分析

13、环节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环节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媒介交换的媒介 从资料中任选其中的一种成分,分析它的来从资料中任选其中的一种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时必须不断地补充营养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时必须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那么活细胞都从组织液中获物质,排出代谢废物,那么活细胞都从组织液中获得了哪些营养物质,排出了哪些代谢废物?得了哪些营养物质,排出了哪些代谢废物? 组织液中的营养物质又从何处来,代谢废物组织液中的营养物质又从何处来,代谢废物又怎样排出去?又怎样排出去?

14、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要哪些系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要哪些系统的协助?统的协助?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小小肠肠内内表表面面的的皱皱襞襞和和绒绒毛毛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外外界界环环境境中中的的物物质质食物食物O2CO2废物废物循循环环系系统统血浆血浆淋巴淋巴组织液组织液细细胞胞内内液液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皮肤环节四: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环节四: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

15、)溶液渗透压;)溶液渗透压; (2)温度;)温度; (3)酸碱度)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为 。血浆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血浆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有 、_等离子有关,试结合等离子有关,试结合化学知识推测这些离子的作用是什么?化学知识推测这些离子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节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的动态变化;内环境稳态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提问引入:提问引入: 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会进行无氧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会进行无氧呼吸来补充能量供应的不足,但

16、进行无氧呼吸来补充能量供应的不足,但进行无氧呼吸时要产生大量的乳酸,那么此时我们呼吸时要产生大量的乳酸,那么此时我们体内的体内的PH值会大幅度下降吗?如果体内的值会大幅度下降吗?如果体内的碱性物质增多,我们体内的碱性物质增多,我们体内的PH值又会大幅值又会大幅度上升吗?度上升吗? 环节一:实验:生物体维持环节一: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稳定的机制。 1.该实验的目的有几个,分别是哪些?该实验的目的有几个,分别是哪些? 2.该实验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哪几种试剂?该实验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哪几种试剂? 3.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为什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为什么?么? 4.请用简

17、洁准确的语言叙述该实验的步骤。请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叙述该实验的步骤。 5.请依据教材中的表格,记录实验结果,请依据教材中的表格,记录实验结果,并用坐标图画出四组实验的结果。并用坐标图画出四组实验的结果。待学生进行完实验后,再提问:待学生进行完实验后,再提问: 1.分析缓冲液的分析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水的不同? 2.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解释。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当酸性物质增加时: 乳酸乳酸+NaHCO3H2CO3+乳酸钠乳酸钠 H2CO3H2O+CO2 (2)当碱性物质增加时:)当碱性物质增加时

18、: Na2CO3+H2CO32NaHCO3环节二: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环节二: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项目项目测定值测定值单位单位参考范围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LT1717IU/LIU/L0 04545肌酐肌酐CRECRE1.91.9mg/dmg/dl l0.50.51.51.5尿素氮尿素氮BUNBUN14.614.6mg/dmg/dl l6 62323血清葡萄糖血清葡萄糖GLUGLU223223mg/dmg/dl l6060110110甘油三脂甘油三脂TGTG217217mg/dmg/dl l5050200200总胆固醇总胆固醇TCHTCH179179mg/dmg/dl

19、l150150220220环节二: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环节二: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血浆的成分分析血浆的成分分析(1)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康状况?(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环节二: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环节二: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2.内环境的温度变化分析内环境的温度变化分析 (1)布置)

20、布置“体温的日变化规律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课后调查。课后调查。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选择好布置活动的时间。选择好布置活动的时间。 布置作业时应就体温的知识和测量体温的方布置作业时应就体温的知识和测量体温的方法进行培训。法进行培训。 不仅要完成体温的测量,还要完成思考题的不仅要完成体温的测量,还要完成思考题的回答,为下节课的讨论做好准备。回答,为下节课的讨论做好准备。成员成员上午上午6h6h上午上午10h10h中午中午12h12h下午下午2h2h傍晚傍晚6h6h晚上晚上9h9h母亲母亲37.0 37.0 37.2 37.2 37.3 37.3 37.4 37.4 37.2 37.2 37.1 37.1 父亲父亲36.8 36.8 37.0 37.0 37.1 37.1 37.3 37.3 37.1 37.1 36.9 36.9 自己自己37.1 37.1 37.3 37.3 37.4 37.4 37.5 37.5 37.3 37.3 37.1 37.1 调查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环节二: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环节二: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2.内环境的温度变化分析内环境的温度变化分析 (2)“体温的日变化规律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数据分析。的调查数据分析。 结合教材结合教材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