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七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查综述._第1页
实验十七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查综述._第2页
实验十七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查综述._第3页
实验十七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查综述._第4页
实验十七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查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脑脊液检查 目的目的 掌握脑脊液检查的内容、方法。 原理原理 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器材器材 小试管、刻度吸管、一次性吸管 试剂试剂 饱和苯酚溶液 标本标本 脑脊液 步骤步骤 1.理学观察:颜色、透明度、有无凝块 2.蛋白定性(潘氏试验) (1)加试剂:取试剂2ml于小试管中 (2)加标本:用一次性吸管垂直滴加脑积液标本12滴 (3)观察结果:在黑暗背景下立刻观察。 结果判定结果判定 ():无混浊,清楚透明,不显雾状。 ():微呈白雾状,对光不易看到,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呈灰白色白雾状。 (+):呈白色薄云雾状混浊。 (+):呈白色

2、絮状沉淀或白色浓云块状。 (+):立刻形成白色凝块 。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室温低于10时,苯酚饱和度降低可引起假阴性。 2.标本中如红细胞过多,应离心沉淀取上清夜。 3.所用试管须洁净,否则可引起假阳性。 胸胸 腹腹 水水 常常 规规二、浆膜腔积液检查二、浆膜腔积液检查目的目的 掌握浆膜腔积液检查的内容、方法 李凡他试验原理李凡他试验原理 浆膜腔上皮细胞在炎症刺激下分泌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pH为35,因此,可在稀乙酸中出现白色沉淀。 器材器材 小试管、刻度吸管、显微镜、计数板、血盖片、100ml量筒、微量吸管 试剂试剂 冰乙酸、蒸馏水 标本标本 浆膜腔积液 1.蛋白定性 加试剂:加2滴冰乙酸于100 ml量筒中,再加大约100ml蒸馏水,混匀,(pH为35),静置数分钟。 加标本:贴近液面垂直滴加标本13滴。 观察结果:立即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有无白色云雾状沉淀生成及其下降速度。 结果判断结果判断 阴性:清晰,不显雾状或有轻微雾状浑浊,但在下降过程中消失。 阳性:出现白色雾状浑浊并逐渐下降到管底。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积液浑浊时须离心取上清液 2.须在黑色背景下立刻观察 3.过酸过碱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