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说课稿 北部新区人和小学 牟思平一、 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它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意境悠远的短文。文章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两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介绍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抒发了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境界的感慨,表达了对德国奇丽风景和奇特风俗的赞美之情。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而是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炼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却意味深长的道理。因此,本课教学重点定位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结合上下文
2、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积累优美语言。教学难点为:初步体会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精神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二、说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莞、姹、嫣”3个生字,会写“脊、锦、暇”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脊梁、姹紫嫣红”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三、说教学过程: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具体过程如下:第二课时一、 直接导
3、入本节课内容。1、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今天让我们再次跟随季羡林先生走出国门,领略异域的风情。2、生齐读课题。二、初读感悟,整体感知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生思考:课文中有一个四字词反复出现了三次,找出来,并勾画出相关的句子。2、生回答:家家户户 师板书。3、师用大屏幕出示3个句子。指名读3个句子。边读边思考:你从3个句子读出了什么不同之处?4、生交流读出的不同之处。5、师小结:家家户户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不同。一个是40年前留学时,一个是40年后,这个词让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在变迁,可是这里的景色却没有变。6、对于时光在变迁,景色却不变你有什么疑
4、问吗?7、生提出问题。8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文中找寻答案。(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脉络,通过这3个含有家家户户的句子,了解到作者是40年前和40年后到德国都是这样奇异的景色。)三、细读课文,寻找美丽:1、生自由读2自然段。思考:作者有什么感受?找出一个词来概括。2、生交流:吃惊(师板书)3、师:作者吃惊什么?找出相关的语句。4、指名读吃惊的句子。5、师出示3个句子。生齐读句子,找出共同点。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师小结:养花的爱好在德国是一种民族的习惯)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师小结:吃惊于这种独特的养花的方式)花朵都朝外开(师小结:吃惊花朵都朝外开。)6、师:为何这些花都会朝外开
5、?7、生交流。8、师小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从你们的答案中,我知道了德国人是有意让花朵朝外开的,自己在家只能看见花的脊梁。9、生交流共同点:都有一个“都”。从都字感受到什么?生交流。10、师小结:通过3个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吃惊。11、师出示变化的“都”。生谈体会。12、师小结:一个“都”,连用3次,充分表达了作者心中那越来越强的吃惊。13、读句子。师读第一个吃惊,女生读第二个吃惊。男生读第三个吃惊。(这一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抓住作者的感受吃惊,具体找出吃惊的3个方面,初步了解到德国人想着他人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感受到德国的不同的民族风情。)四、品读课文,感悟美丽:1、过渡:德国人
6、在家里看到的是花的脊梁,那走上街头看到的是什么呢?在3自然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2、指名读3自然段2、3句。(师用大屏幕展示2句话)3、师:当我们眼前出现者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色时,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4、请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刚才读到的德国街头的景色。5、师再次引导:同学们用了许多的词语,都有各自的道理,请大家看看文中用了个什么词语?生:奇丽(师板书)6、引导学生理解奇丽的意思。师:文中为何用奇丽而不用大家说的词语呢?生回答。师小结:奇丽就是既奇特又美丽。7、再读句子,感受哪儿奇丽?8、生交流读出的“奇”在哪儿?“丽”在哪儿?9、请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10、想
7、象刚才的景色自由练读。11、指名读。师:这是走过任何一条街呀!再读句子。12、看图片。一家窗前。大街上。13、想象画面再自由读句子。14、配乐自由读句子。15、师:就在我们一次次置身于这奇丽的景色时,作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怎样的感受?课文里有一句话。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这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韵味,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有所感悟。然我们再一次置身于这颇耐人寻味的境界中吧!16、生选择一种角色进行写话练习。一个疲惫的游客。一个正面临失败和挫折的学子。一个养花的德国人。17、生写话,师巡视指导。18、生交流自己写下的感悟。 疲惫的游客;面临挫折和失败的学子;德国的养花人。19、分角色读句子。一生读2
8、、3句。师引导游客读自己的感悟。师引导学子读。养师引导花人读。20、师:作者提笔写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感受时,他心中有着怎样的一份情感呢?作者此时对这种情感还吃惊吗?生:不吃惊。师:那变成了什么了?生答:赞叹。师板书赞叹。21、带着赞叹读3自然段最后两句话。22、师用大屏幕出示40年前和40年后德国的街头照片。生观察,回答:作者踏上这同一条街头,什么是不变的?生回答不变的内容。师小结:是呀,正像同学们所说的景色不变,精神不变,情感不变,民族魂也不变!23、设想20年后呢?30年后呢?引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24、师:这众多的不变,正是作者笔下美丽的内涵。引读变化是有的,但是
9、美丽并没有改变!25、引导生理解这奇丽的景色,这奇特的民族。(师:这多年不变的美丽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作者故重游的时候,已由青年变成了老年,当他再次看到这多年不变的景色时,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26、作者对这个民族产生了怎样的情感?生回答。师板书:敬佩27、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吃惊-赞叹-敬佩(这样的安排着重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眼中的美丽,一是街头美丽的景色那花团锦簇的街道;而是让学生通过写话感受使自己置身于其中,真正地感受到花的美丽,在此基础上,再体会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境界。)五、推荐阅读:提出问题 :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那就请大家带着问题进一步去阅读季羡林先生
10、的其他文章吧。再返哥廷根黄昏(这样的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四:说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不仅抓住了重点,同时把作者的感情变化也梳理了出来。)板书设计: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异的景色家家户户 吃惊 赞叹 敬佩 奇特的民族一、导入新课。通过谈话引出文中所出现的德国这个国家,让学生先谈谈对德国的了解,然后教师播放展示德国美丽风景和风情的课件,引出课题进行板书。(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在检查认读生字词时,重点抓“莞尔一笑”和“姹紫嫣红”,强调正确读音,指导“嫣”的写法;然后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谈
11、谈德国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三、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我准备以文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一词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分这样几个小环节:(一)细读课文,寻找美丽:首先我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这一句入手,让学生初步谈谈对“美丽并没有改变”的理解。作者说的“美丽”(板书)其中包含着美丽的花,接着就请学生自读课文,找找描写花之美的句子,重点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的2、3两句话,通过图片展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板书)的意思,体会花的美;通过“家家户户
12、”和“应接不暇”体会花的多,并指导有感情朗读,概括出这是多么奇丽的景色。(二)品读课文,感悟美丽:为什么在德国能看到这么奇丽的景色呢?紧接着请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看看德国人是怎样种花的,从“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体会他们爱花的真切,帮助学生重点理解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一句,明确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感悟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这时再结合“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一句,帮助学生理解这正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板书)出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抓住“耐人寻味
13、”请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感悟他们的心灵就像花儿一样美丽。(三)前后呼应,内化美丽:再次回到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请学生谈谈读了第二、三自然段后,你对这句话又有怎样的理解?作者在这里所说的“美丽”指很多东西,除了美丽的花,还有什么是美丽的?(德国人民美丽的心灵、境界)师生感叹地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三、小结: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季羡林先生和季羡林散文,教师做课堂小结:我们跟随季羡林爷爷一同欣赏了德国奇丽的街头风景,体会了他们奇特的风土人情,共同感受到了德国人民的美好心灵。希望大家也能从我做起,做到(指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
14、丽!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3.认识3个生字,会
15、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二、学习重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三、课前准备1、找写花的好词好句,写在采蜜集。2、词语的意思。山阴道的意思,世说新语记录王子敬的话说:“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由此,“山阴道上”常被用来指景物多而美。现代作家郁达夫就有诗云:“罗刹江边水拍天,山阴道上树含烟。”花团锦簇(hutuánjn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莞尔一笑:微
16、微一笑。3、花的名称收集。4、课题事先写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四、设计思路以跟随季羡林先生展开“异域风情之旅”的课堂展开形式,贴近作者视角,选择“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为切入点,以“寻找美丽感悟美丽内化美丽”为贯穿课堂学习活动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感情诵读、角色体验、情境想象、句式变换、联系生活、延伸阅读、随文练笔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德国风情,体会异国文化,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五。教后反思: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老师们对我授课的批评与指正。总体来说,自己表现的还是不错的,比较亲切、和蔼。1.注重预习环节,有备上课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顺利,一环一节,有条不紊,主要归功于课前布置学生的预习。2.开合理想象,有效体验1)找写花的好词好句,写在采蜜集。2)词语的意思。(第一课时已经解决)3)花的名称收集。4)作者情况与写作背景。(第一课时已经解决)5)读懂哪些语句,疑问课堂交流。(第一课时已经解决)有些要求第一课时已经交流,为第二课时解决难点,突破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媒体设计师综合能力测试及试题答案
- 扫清税务师考试难关 2024年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税务师考试风险控制试题答案
- 2024年多媒体设计师领域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咖啡师考试课程总结试题及答案
- 收纳师考试技巧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 独特视角珠宝鉴定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报道不易考试更难:记者证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调酒师品牌推广策略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综合练习卷-(附答案)
- 产科医院感染的标准预防
- 2025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摩斯密码表教程
- 医院9s管理基础知识
- 专题七-读后续写-02-环境描写【高分词块-精彩好句】(原卷版)
- 2024年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5江苏中烟工业招聘12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审计署审计干部培训中心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心肺复苏术-cpr课件
- UL2034标准中文版-2017一氧化碳报警器UL中文版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