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导学案_第1页
等高线地形图导学案_第2页
等高线地形图导学案_第3页
等高线地形图导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第二章 学用地图 第三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内容】:等高线的判读【学习目标】: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及估算方法;2.了解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及绘制过程,能够判断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之间的关系;3.了解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五个地形部位等高线的形状特征,并 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识别。【重点】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地形部位的判别。【难点】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判别,高度的计算。【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一、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书33页及图2.20)1.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 的垂直

2、距离。2.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二、等高线:(书34页及图2.21)1、把各个地点的_标注在地图上,再把_相同的点连接成线。2、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有何特点? 。3、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书35页内容及图2.22) (1)等高线_ ,表示坡度较缓。(2)等高线_ ,表示坡度较陡。2. 等高线的形状对应的地形类型(书第35页,图2-23;地图册16页盆地图)(1)盆地-等高线四周 ,中间 。(2)山顶-等高线四周 ,中间 。(3)山脊-等高线向 处凸出。(4)山谷-等高线向 处凸出。(5)鞍部-两山顶

3、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两侧的等高线较 。(6)陡崖-多条等高线 。【学习成果展示分享】:学生小组派代表发言,回答自学的问题,师生共同点评,同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知识点。【合作探究】: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两地的海拔高度:甲 米;乙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2. 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C_ D_ E_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米以上。图中A处位于B处的_方向。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处爬山要容易些。【当堂检测】:1. 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 )A. -132米 B. 1668米 C. 132米 D. 900米2. 连线题: 山谷山脊鞍部山顶陡崖 3、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F点的海拔是_米。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 B_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