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关系_第1页
劳动法律关系_第2页
劳动法律关系_第3页
劳动法律关系_第4页
劳动法律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劳动法律法律关关系系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即由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经法律规范调整后在当事人之间即产生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它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调整的结果。 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劳动法律关系概述深入把握是按照劳动法的具体要求形成的,体现着蕴含于劳动法中的国家意志;是双方当事人意志协调的产物,其运行过程

2、由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构成,体现着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志。国家意志处于首位,当事人意志不得违反国家意志,并且只能在符合国家意志或国家意志允许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只有已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并且符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才为劳动法律关系。 虽然在劳动法调整范围内但不符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则只能作为事实劳动关系而存在。劳动法律规范是劳动关系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依据,按照劳动法律规范缔结劳动关系则是劳动关系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前提。案例案例1 1 冯某年龄25岁,智障。2009年与某村农药厂签订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规定了冯某若提前解除合同,厂方不退还其签订劳动合同时的入厂押金。冯某工作后不久,因无法仍受农药

3、的刺激而提出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厂方拒绝退还押金,双方发生争议,冯某请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委确认冯某与农药厂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裁决农药厂退还冯某入厂押金。问题: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什么要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其法律依据是什么?2、本案中冯某与农药厂有无劳动法律关系?解析:解析: 劳动法律关系的存在是以劳动法的存在为前提的。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具有平等性和和隶属性交错共存的特点。 2、其内容体现了国家与当事人的双重意志。 3、其客体表现为兼有人身

4、性和财产性关系的劳动行为和财物。案例案例2 2 张某自2000年起任B公司技术开发部副主任,双方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一年,每年签订一次,2003年12月30日双方重新续签了合同。约定了工资报酬、劳动时间等事项。 问:两者之间存不在劳动法律关系?案例案例3 3 李师傅退休后又被单位返聘,但是他发李师傅退休后又被单位返聘,但是他发现这一次单位不再给他上各种劳动保险了,现这一次单位不再给他上各种劳动保险了,对此他十分不理解,于是就去申请了劳动对此他十分不理解,于是就去申请了劳动仲裁,仲裁认为李师傅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仲裁,仲裁认为李师傅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不是劳动法律关系,而是一种劳务关系,不是劳动法律关系,而

5、是一种劳务关系,于是驳回了李师傅的仲裁请求;他不服,于是驳回了李师傅的仲裁请求;他不服,开始起诉,一审二审都被驳回。那么,退开始起诉,一审二审都被驳回。那么,退休人员被单位返聘与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休人员被单位返聘与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法律关系?该事件中的李师傅是否劳动动法律关系?该事件中的李师傅是否劳动法律关系中的劳动者?仲裁和法院的认定法律关系中的劳动者?仲裁和法院的认定正确吗?正确吗?三、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与三、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区别: 1、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之间的联系:、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之间的联系: 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关系是劳动法

6、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律关系则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反劳动法律关系则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劳动关系的参加者依照法律规范的要映。劳动关系的参加者依照法律规范的要求缔结劳动关系,所缔结的劳动关系便具求缔结劳动关系,所缔结的劳动关系便具备了法律关系的形式,而劳动法律关系则备了法律关系的形式,而劳动法律关系则以劳动关系为实际内容。(后者是前者的以劳动关系为实际内容。(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基础)2、二者的区别、二者的区别1 1)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经)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则是思想意济基础的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则是思想意志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

7、范畴。志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2 2)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为前提,发生在现)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为前提,发生在现实社会劳动过程之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实社会劳动过程之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则是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发成则是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发生在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之生在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之内。内。3 3)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如果没有相应的)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调整,就不会形成法律上的权利法律规范调整,就不会形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则是法定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则是法定的权利义务,双方当事人必须

8、依法享有权的权利义务,双方当事人必须依法享有权 利并承担义务。利并承担义务。15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所属范所属范围不同围不同意志关系意志关系 上层建筑范畴上层建筑范畴生产关系组成部分生产关系组成部分 经济基础范畴经济基础范畴形成依形成依据不同据不同以劳动法律规范的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存在为前提 发生在劳动法调整发生在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范围内劳动关系范围内以劳动为前提依据以劳动为前提依据发生在实现社会劳发生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动过程中内容内容不同不同法定权利义务法定权利义务 双方必须依法享有双方必须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权利并承担义务劳动者提供劳动力、劳动者提供劳动力、

9、用人单位使用劳动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形成劳动力支力、形成劳动力支配与被支配关系配与被支配关系四、劳动法律关系与事实劳动法律关系四、劳动法律关系与事实劳动法律关系(一)如何看待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按劳动法规定确立劳动关系,但双方之间却实际存在具有劳动关系内容且未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一种社会劳动关系。案例案例4 4 甲某在乙厂工作,但未与乙厂签订劳动合同,乙厂亦未给甲某缴纳工伤保险。某日乙某在工作过程中被机器扎去右手大拇指。事故发生后,厂方在最初的治疗阶段积极支付了医疗费用。但在甲某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厂方拒绝支付费用,并声称甲某未对厂方做出相应的贡献(指乙厂支付的医疗费

10、用),厂方不承担相应费用。甲某遂到律师处咨询。 甲某与乙厂签订劳动合同,这种情形下是否能够认定为工伤?解析 甲与乙厂之间是事实劳动关系。 甲与乙厂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根据劳动部(1995)309号文件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得意见第二条的规定“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根据这一规定,甲与乙厂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用工期限的劳动者。(二)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条

11、件: 1、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 2、劳动者付出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或劳动者实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约束; 3、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发放“工作证”或“服务证”等身份证件,或填写“登记表”、“报名表”,允许劳动者以用人单位员工的名义工作。(三)两者区别: 劳动法律关系和事实劳动关系都在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内,对事实劳动法律关系也应当受法律的保护但二者的法律属性不同。 (1)劳动法律关系是符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则完全或部分不符合法定模式,尤其是缺乏劳动法律关系来已确立的法律事实的有效要件。 如未签订劳动合同。案例案例5 5 赵某经人介绍去某公司当驾驶员,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公司

12、也未为赵某办理劳动用工手续。半年后,赵某在为公司送货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身受重伤。赵某要求公司为其支付医疗费并给予工伤待遇,公司以其不是正式员工为由拒绝了。赵某多次交涉未果,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事实劳动关系受法律保护事实劳动关系受法律保护你如何判断本案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否受法律保护?解析 在本案中,赵某虽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自从招用以来,双方一直保持着事实劳动关系,赵某半年来一直为该公司的驾驶员,听从公司的指令为公司送货。因此,赵某属于该公司的员工,其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属于工伤,公司不仅应该为赵某支付医疗费,还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给工伤待遇。赵某的申诉请求有

13、理有据,应当得到支持。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权利义务,是双方当事人所预期和设定的;事实劳动关系一般不是当事人所预期和设定的。(3)劳动法律关系由法律保障其存续,事实劳动关系如果不能依法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就应当强制其终止,但事实劳动关系仍受劳动法保护。案例案例6 6 小王2004年大学毕业后与北京宏成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工作岗位为财务经理,约定岗位工资4000元/月。2007 年6月30日合同到期后,双方均没有提出续订劳动合同,但是一直保持劳动关系至2007年10月。 2007年10月26日,宏成公司准备缩减人员,发现小王的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就书面通知其双方的劳动关系将于

14、2007年10月31日终止。小王经咨询劳动法专业人士后认为双方已经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根据北京市的规定,双方至少还应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但宏成公司则认为双方当时没有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 思考 1、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2、未及时续订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能否随时终止?解析 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不签订劳动合同对自己有利,可以随意终止事实劳动关系。 对于事实劳动关系,对于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规定: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然未与劳动

15、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按照以上规定支付二倍的工资外,还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 张晓华是大华企业(化名)的一名合同制工人,2001年9月,该企业分营为佳华公司(化名)和龙华公司(化名)。按照该企业分营实施细则的规定,张晓华应被划归到佳华公司,但由于工作岗位的需要,分营后,张晓华一直在龙华公司工作。 2012年3月,张晓华突然接到龙华公司的辞退通知,这对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第一,她压根儿没想到自己会被辞退;第二,工作期间,龙华公司从未给她缴纳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医疗保险。失业的打击让她对于今后的生活一片茫然。 2012年4月,张晓华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

16、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确认与龙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为其补缴拖欠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 仲裁庭发现,张晓华只和大华企业签过劳动合同。分营后,佳华公司和龙华公司都没跟张晓华签劳动合同。按分营实施细则规定,她应该属于佳华公司,却在龙华公司工作。 没有合同十几年就白干了?没有合同十几年就白干了? 分析 张晓华的遭遇并非个例,很多法律意识不强的劳动者不把签劳动合同当回事,一旦出现工资不到位或工伤等纠纷,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如果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双方都履行了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权利义务,那么法律是认可事实劳动关系的。事实劳动关系应当作为劳动

17、关系被依法保护。 就本案而言,龙华公司是具有用人资格的单位,张晓华是具有劳动能力,并在龙华公司参加劳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因此,张晓华与龙华公司之间虽然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她事实上为龙华公司提供了劳动,龙华公司也同意而且从中受益,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权利义务,所以能确认张晓华与龙华公司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 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案例案例1 1看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 岑某是某塑料制品公司的员工,与公司设立一份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次年,由于公司工作任务的需要,岑某所在的车间经常加班,但公司未能按规定安排岑某休息,亦未发放加班报酬。年底,岑

18、某向公司发出通知,要求公司支付其加班报酬,公司一个多月未予答复。于是岑某又向公司发出了“解除与单位劳动合同的通知”,并即刻离开了单位。后来,岑某又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请求,要求公司补发拖欠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解析 本案中,公司既未安排员工补休,又未支付相应的加班报酬,岑某自然可以依法行使解除权。劳动合同解除,也不能免公司履行劳动合同解除前的债务,对于解除前欠发的加班费,公司应当足额补发。 另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1款,在此种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还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各种劳动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劳动法律关系都是有主

19、体、内容、客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形成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劳动法律关系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当事人,主要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者劳动者 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劳动法主体的种类(1)劳动主体,即劳动者,(2)用人主体,即用人单位,(3)劳动行政主体,亦称劳动管理主体,(4)劳动团体,又称职业团体,如工会;行业协会。(5)劳动服务主体,如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安全卫生检测检验机构等。 (一)劳动者1、劳动者的法律含义 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指

20、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他们是依照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关系当事人。 自然人参与劳动法律关系成为合法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取得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反之,不具备法定资格的自然人则不能成为劳动关系中的合法当事人。国家法律赋予本国公民相应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2、公民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概念、公民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概念 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是公民(即自然人)参与劳动法律关系必须具备的基本资

21、格或者说一般资格,不具备这一资格的公民则不允许参加劳动法律关系成为合法主体。 劳动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 它是公民参与劳动法律关系成为主体的前提条件。 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劳动法律关系,实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它是公民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基本条件。不具备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就不能够实际参与劳动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法律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是基于两个条件: (1)达到法定年龄。 (2)具有劳动能力。 公民的劳动能力属于自身生理因素,而不是由法律规定的。 根据自然人的生理状况,公民的劳动能力

22、一般表现为三种情况: 有完全劳动能力。身体健康、智力健全的人则是有完全劳动能力的人。 有部分劳动能力。因身有残疾不能提供正常劳动但又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视为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人。 无劳动能力。因身有残疾根本不能劳动的,视为无劳动能力的人。 只有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完全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的公民,法律才赋予其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劳动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权利 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权利能力不是劳动权利本身,它只是享有劳动权利的前提。 劳动权利是具体权利,主观上的权利,如取得劳动报酬权享受物质帮助权、参加民主管理权等; 劳动权利能力则是

23、抽象权利、客观上的权利,是公民实际取得劳动权利的一种资格。 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具有相同的劳动权利能力,但运用劳动权利能力取得具体劳动权利的结果则不相同,因为劳动权利的实现要受到公民劳动能力所表现出来的脑力、体力等因素的限制。 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行为能力受制约的因素:(1)年龄 以法定年龄作为确定是否具备劳动能力的依据,分为就业年龄和退休年龄。 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6周岁为法定就业年龄。但由于劳动能力的特殊性,对某些职业有特殊要求,如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须经过审批。 我国作为工人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2)健康 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自己所从事

24、的职业所必需的健康条件,是基于对劳动行为能力被限制者的保护。 疾病的限制 残疾的限制 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 (3)智力 精神健全 这是对劳动行为能力的起码要求,因而,精神病患者被规定为无劳动行为能力人。 文化水平 许多国家要求,就业者必须完成国家义务教育。我国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招工必须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公民为对象。 技术水平 (4)行为自由 在校学生也由于这种行为自由受到限制,一般不得成为招工对象,仅在暑假、寒假期间可被招为临时工; 在职职工能否参与第二职业劳动法律关系,也应以在保证全面履行本职劳动义务的同时是否还具备履行第二职业劳动义务所必

25、需的行为自由为限。3、公民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 (1)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 公民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就同时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一旦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就不再享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 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同时产生 (2)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具有不可分割性。只能依法由本人实施,不由他人代替。 (3)公民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运用要受到劳动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因素差别的限制,如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健康状况及年龄、性别、人身自由等。 (4)公民在运用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实现劳动权利时,已经参加了某一种

26、劳动法律关系,一般就没有条件再参加另一种劳动法律关系即使可以参加。 ( (二二) )用人单位用人单位 1 1、用人单位的概念和种类、用人单位的概念和种类 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并按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劳动者提者,并按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和支付劳动报酬的供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和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组织。劳动组织。 我国现阶段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我国现阶段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其中企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其中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主体。和个体经济组

27、织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主体。 2 2、用人单位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用人单位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概念力的概念 劳动权利能力,是指用人单位依法劳动权利能力,是指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用人权和承担用人义务的资格。它享有用人权和承担用人义务的资格。它是用人单位参与劳动关系成为合法主体是用人单位参与劳动关系成为合法主体的前提条件。用人单位不同,其劳动权的前提条件。用人单位不同,其劳动权利能力的范围也不同。利能力的范围也不同。在我国现阶段,制约劳动权利能力范围的主在我国现阶段,制约劳动权利能力范围的主要因素有:要因素有: 1 1)职工编制定员)职工编制定员 2 2)职工录用基本条件。)职工录用基本

28、条件。 3 3)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 4 4)工时休假制度与劳动安全卫生标)工时休假制度与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准。 5 5)社会保险。)社会保险。 6 6)社会责任。)社会责任。3 3、用人单位类型、用人单位类型 1 1)企业)企业 2 2)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3 3). . 国家机关国家机关 4 4). . 个体经济组织个体经济组织 5 5). . 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二二、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的含义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的含义 劳动者的劳动基本权利劳动者的劳动基本权利 用人单位用人权用人单位用人权( (一一) )劳动权利

29、与劳动义务的含义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的含义 一般权利义务的含义一般权利义务的含义 1 1权利权利 权利标志着人们能够或实际做出某种权利标志着人们能够或实际做出某种行为的自由度。它包括法律权利及社会行为的自由度。它包括法律权利及社会其他领域其他领域( (如政治、伦理、宗教等如政治、伦理、宗教等) )内以内以法外权利形式存在的一切权利现象。法外权利形式存在的一切权利现象。 法律权利的含义有三个方面:法律权利的含义有三个方面:(1 1)它是法律赋予人们谋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它是法律赋予人们谋求自身利益的行为的资格。的资格。(2 2)它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在国家法律规)它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在国家法律规定

30、的范围内选择一定社会行为方式的可能定的范围内选择一定社会行为方式的可能性。性。(3 3)它是国家法律赋予人们谋求自身利益的)它是国家法律赋予人们谋求自身利益的社会力量。社会力量。 2. 2.义务义务 义务标志着人们应该、必须或实际做出义务标志着人们应该、必须或实际做出或抑制某种行为的约束度。它包括法律或抑制某种行为的约束度。它包括法律义务及其他社会领域内作为法外义务而义务及其他社会领域内作为法外义务而存在的一切义务现象。存在的一切义务现象。它的含义有:它的含义有:(1 1)义务没有选择性,它是必须实现的一种)义务没有选择性,它是必须实现的一种行为规范。行为规范。(2 2)义务和行为主体的利益相

31、脱离,甚至表)义务和行为主体的利益相脱离,甚至表现为与该行为主体的直接利益的对立。现为与该行为主体的直接利益的对立。(3 3)义务与社会总体利益相联系。)义务与社会总体利益相联系。 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的含义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的含义 1 1劳动权利。劳动权利是指劳动法主体劳动权利。劳动权利是指劳动法主体依法能够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或要依法能够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或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以实求他人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其意志或利益的可能性。现其意志或利益的可能性。它表明:它表明:(1 1)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权利主体有权做出一)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权利主体有权做出

32、一定行为定行为( (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以实现其意志和利,以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益。(2 2)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权利主体有权要求义)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权利主体有权要求义务主体做出一定行为务主体做出一定行为( (包括作为与不作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 ),以保,以保证实现或不影响实现其意志和利益。证实现或不影响实现其意志和利益。(3 3)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权利主体由于他人行)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权利主体由于他人行为而使其权利不能实现或受到侵害时,有权请求为而使其权利不能实现或受到侵害时,有权请求国家有关机关予以保护。国家有关机关予以保护。2 2劳动义务劳动义务 劳动义

33、务是指劳动法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劳动义务是指劳动法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为满足权利主体的要求,劳动过程中定,为满足权利主体的要求,劳动过程中履行某种行为的必要性。履行某种行为的必要性。它意味着:它意味着:(1 1)义务主体要依据法律做出一定行为)义务主体要依据法律做出一定行为( (包包括作为与不作为括作为与不作为) ),以保证国家利益和权利,以保证国家利益和权利主体的权利得以实现。主体的权利得以实现。(2 2)义务主体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如不履)义务主体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如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行或不完全履行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二) )劳动者的劳动基本权利劳动者的劳动基本权

34、利 就业权就业权 就业权,也称狭义的劳动权或工作权,就业权,也称狭义的劳动权或工作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达到法定就业年龄是指具有劳动能力、达到法定就业年龄的劳动者有获得劳动机会的权利,它主的劳动者有获得劳动机会的权利,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获得工作权、自由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获得工作权、自由择业权和平等就业权。择业权和平等就业权。 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权 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参加社会劳动,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参加社会劳动,按其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从用人单位取得按其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从用人单位取得的报酬。工资是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奖的报酬。工资是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奖金和津贴是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金和

35、津贴是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 具体表现为:具体表现为: 1.1.劳动者参加了社会劳动,用人单位须以劳劳动者参加了社会劳动,用人单位须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动为尺度,按照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支付劳动报酬;2 2同工同酬;同工同酬;3 3劳动者的工资标准一般预先在劳动合同中劳动者的工资标准一般预先在劳动合同中加以规定,当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加以规定,当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完成了劳动任务,用人单位须按合同规定完成了劳动任务,用人单位须按合同规定的标准与时间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的标准与时间向劳动者支付工资;4 4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劳动者在法定工作

36、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以低于当地最低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5.5.禁止用人单位随意克扣、拖欠、拒付职工禁止用人单位随意克扣、拖欠、拒付职工工资的行为;工资的行为;6.6.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主要生活来源,国家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主要生活来源,国家应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应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标准。者的劳动报酬标准。 劳动保护权劳动保护权 劳动保护权,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保护权,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其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依法受到保护的权利。其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依法受到

37、保护的权利。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客观地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客观地存在着各种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如果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不卫生的因素,如果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会危害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就会危害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其具体内容有:其具体内容有:1.1.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标准,配备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标准,配备劳动安全设施和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劳动安全设施和发放劳动保护用品;2.2.单位必须依法给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以特殊的劳单位必须依法给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以特殊的劳动保护;动保护;3.3.单位有责任对全体职工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教育,单位有责

38、任对全体职工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教育,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4.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单位劳动卫生条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单位劳动卫生条件极为恶劣,以致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件极为恶劣,以致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劳动者有权拒绝投入生产劳动,直到劳动劳动者有权拒绝投入生产劳动,直到劳动条件得到改善;条件得到改善;5.5.因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差,致劳动者伤、残因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差,致劳动者伤、残或患职业病的,单位有义务负责给予治疗,或患职业病的,单位有义务负责给予治疗,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费用;6.6.单位有责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

39、改善单位有责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劳动保护标准。劳动条件和提高劳动保护标准。 此外,休息权也属于广义的劳动保护权范此外,休息权也属于广义的劳动保护权范畴。畴。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 职业技能培训是指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指对具有劳动能力的未正式参加工作的劳动者和在职劳动者未正式参加工作的劳动者和在职劳动者进行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教进行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育和训练。 1.1.就业前的劳动者有权通过各种途径使自己获就业前的劳动者有权通过各种途径使自己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就业创造条件,国家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就业创造条

40、件,国家鼓励和帮助劳动者实现这一权利;鼓励和帮助劳动者实现这一权利; 2.2.在职劳动者有权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学校在职劳动者有权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学校学习,以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学习,以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用人单位应对职工学习给予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应对职工学习给予鼓励和支持; 3.3.有条件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多渠有条件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多渠道地加强对整个职工队伍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道地加强对整个职工队伍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以适应现代化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适应现代化生产过程的要求。 生活保障权生活保障权 生活保障权亦称享受社会保险权或物

41、生活保障权亦称享受社会保险权或物质帮助权。它是指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质帮助权。它是指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有权依法获得物质帮助,以劳动能力时,有权依法获得物质帮助,以保证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等保证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等情况下,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生活需要。情况下,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生活需要。 结社权与集体协商权结社权与集体协商权 结社权是指狭义的团结权,广义的团结结社权是指狭义的团结权,广义的团结权包括:结社权权包括:结社权( (狭义狭义) )、团体交涉权、团体交涉权( (集体集体谈判权谈判权) )、争讼权等三项权利。、争讼权等三项权利。 合法权益保护权合法权益保护

42、权 合法权益保护权,亦即提请劳动争议处合法权益保护权,亦即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是指劳动者有权在自己的合法权益理权,是指劳动者有权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申请调解、提请仲裁和受到侵害时,通过申请调解、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来排除侵害行为,并使由此而受提起诉讼来排除侵害行为,并使由此而受到的损失得到补偿。到的损失得到补偿。 (三)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三)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 1 1、完成劳动任务;、完成劳动任务; 2 2、提高劳动技能;、提高劳动技能; 3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 4、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劳动纪律; 5 5、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道德; 6 6

43、、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等。、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等。(四)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四)用人单位的用人权1 1、招收录用职工权、招收录用职工权 用人单位有权依照国家规定和本单位需要用人单位有权依照国家规定和本单位需要择优录用职工,并有权自主决定招工方式、招择优录用职工,并有权自主决定招工方式、招工数量、招工条件和招工时间。工数量、招工条件和招工时间。2 2、合理组织调配权、合理组织调配权 用人单位有权根据自身的生产规模、生产用人单位有权根据自身的生产规模、生产特点,自行决定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劳特点,自行决定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活动、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的劳

44、动管理活动、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等进行监督和检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3 3、劳动报酬分配权、劳动报酬分配权 用人单位有权制定本单位的工资形式及奖金、用人单位有权制定本单位的工资形式及奖金、津贴的分配办法,有权组织各种形式的考核确定津贴的分配办法,有权组织各种形式的考核确定职工的工资级别和等级标准,有权通过民主程序职工的工资级别和等级标准,有权通过民主程序制定职工工资晋升条件、标准和时间。当然,用制定职工工资晋升条件、标准和时间。当然,用人单位确定的职工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人单位确定的职工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所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所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4 4、劳动奖惩

45、权、劳动奖惩权 用人单位有权依法制定和实施劳动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依法制定和实施劳动规章制度,有权决定奖惩条件和奖惩办法。有权决定奖惩条件和奖惩办法。 5 5、辞退职工权、辞退职工权 辞退职工权是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的有机组辞退职工权是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招收录用职工权相配合,解决职工成部分。它与招收录用职工权相配合,解决职工能进能出的问题。用人单位有权按照能进能出的问题。用人单位有权按照劳动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解除劳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来实现辞退权。动合同的方式来实现辞退权。(五)用人单位的义务(五)用人单位的义务 用人单

46、位的义务主要包括:应当如用人单位的义务主要包括: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希望了解的其他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希望了解的其他与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情与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情况。况。案例案例 王某是一名王某是一名20022002年计年计算算机专业的应机专业的应届女大学毕业生,在当年届女大学毕业生,在当年7 7月与一家网月与一家网络公司签约,专职软件开发。上班以络公司签约,专职软件开发。上班以后该公司长期要求王某加班,甚至当后该公司长期要求王某加班,甚至当年

47、的所有法定节假日都没休息。但是年的所有法定节假日都没休息。但是每个月的工资上并没有加班费。出于每个月的工资上并没有加班费。出于身体状况的考虑,王某向该公司负责身体状况的考虑,王某向该公司负责人多次建议减少加班,但是都被以解人多次建议减少加班,但是都被以解除合同为威胁而拒绝了。除合同为威胁而拒绝了。 该企业不允许建立工会,所有事务该企业不允许建立工会,所有事务 都由公司都由公司董事董事长一人决定。而且王某发长一人决定。而且王某发现当时同时招聘的男软件开发员,与现当时同时招聘的男软件开发员,与她基本条件一样,工资却每月比她多她基本条件一样,工资却每月比她多500500元。问及负责人原因时,只是说男

48、元。问及负责人原因时,只是说男高女低(薪水)是该公司的传统。高女低(薪水)是该公司的传统。 试问上述案例当中,有无违法现象?试问上述案例当中,有无违法现象?分别违反了我国劳动法所保护的哪些分别违反了我国劳动法所保护的哪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劳动法的哪些基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劳动法的哪些基本原则?本原则?解答:解答: 1. 1. 以上案例中主要的违法事由在于:以上案例中主要的违法事由在于: (1 1)根据我劳动法的规定)根据我劳动法的规定,休息权休息权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法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法定节假日是国家法律保证的休息时间,定节假日是国家法律保证的休息时间,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49、除外情形出现时,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除外情形出现时,企企业业应当遵守。同时即使加班,也有应当遵守。同时即使加班,也有法定上限的时间限制。而本案中一年法定上限的时间限制。而本案中一年都没有正常的休息休假,而且并不是都没有正常的休息休假,而且并不是法律规定的特殊行业,就构成了对劳法律规定的特殊行业,就构成了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侵犯。动者休息权的侵犯。 (2 2)我国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我国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并且依据有关的工资法律,酬的权利,并且依据有关的工资法律,加班必须依据加班的时间以及加班日的加班必须依据加班的时间以及加班日的特殊性,以一定的比例给付加班费。本特殊性,以一定

50、的比例给付加班费。本案中不计付加班费的做法也是对劳动者案中不计付加班费的做法也是对劳动者报酬权的侵犯。报酬权的侵犯。(3 3)该公司不允许建立工会,也没有民)该公司不允许建立工会,也没有民主的途径对劳资双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主的途径对劳资双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本身已经违反了劳动法和协商,本身已经违反了劳动法和工会法的相关规定,同时也侵犯了工会法的相关规定,同时也侵犯了劳动者的结社权和集体协商权,以及法劳动者的结社权和集体协商权,以及法律对于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的规定。律对于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的规定。 (4 4)同工同酬一向是劳动法关注的问题,)同工同酬一向是劳动法关注的问题,本案例中仅仅由于性

51、别原因而导致了薪酬本案例中仅仅由于性别原因而导致了薪酬上的不同,构成了对女性劳动者的歧视,上的不同,构成了对女性劳动者的歧视,本身也是对女性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权的本身也是对女性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权的侵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保护劳动侵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中强调平等保护,反对者的合法权益,其中强调平等保护,反对任何歧视;同时对于女性劳动者等特殊群任何歧视;同时对于女性劳动者等特殊群体,法律还要体现倾斜性的保护。而基于体,法律还要体现倾斜性的保护。而基于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的原则,该企业之谋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的原则,该企业之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顾及劳动者权利求自己

52、的最大利益,而不顾及劳动者权利的保护,也是违反了企业的劳动法义务的。的保护,也是违反了企业的劳动法义务的。案例案例 2002 2002年应届大专中文专业毕业生王某年应届大专中文专业毕业生王某在劳动力市场求职,报名应聘某市一家知在劳动力市场求职,报名应聘某市一家知名日报社。这家日报社的负责人当场收取名日报社。这家日报社的负责人当场收取每每位位应聘者应聘者10001000元押金,不交押金者不予元押金,不交押金者不予录用。王某觉得自己是女生,而且学历不录用。王某觉得自己是女生,而且学历不高,如果可以进这样一家日报社,专业对高,如果可以进这样一家日报社,专业对口,待遇还高,就交了口,待遇还高,就交了1

53、0001000元押金。被该元押金。被该日报社录用后,双方签订了为期日报社录用后,双方签订了为期5 5年的劳动年的劳动合同。合同。 合同履行了一个月,王某在普法宣传中得合同履行了一个月,王某在普法宣传中得知单知单位位招聘收取押金是违法行为,于是向招聘收取押金是违法行为,于是向单位负责人提出退还押金。单位负责人辩单位负责人提出退还押金。单位负责人辩称,押金只有在合同期满时才予以返还,称,押金只有在合同期满时才予以返还,并称,如果一定要返还押佥,就以试用期并称,如果一定要返还押佥,就以试用期不符合要求为由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不符合要求为由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王某认为单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于王

54、某认为单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了仲裁。是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了仲裁。 试问:上述案例中出现了哪些违法试问:上述案例中出现了哪些违法现象?侵犯了哪些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现象?侵犯了哪些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仲裁机构应当如何裁定?仲裁机构应当如何裁定?解答:解答: 本案中日报社在招聘时收取押金的行为是本案中日报社在招聘时收取押金的行为是违法的。我国宪法规定:违法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劳动法规定: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择职业的权利。”作为用人单位,应当尊作为用

55、人单位,应当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就业的权利,只要是在招重劳动者的劳动就业的权利,只要是在招用计划之内,符合本单位用人条件的,就用计划之内,符合本单位用人条件的,就应当录用,不得以其他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应当录用,不得以其他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附加条件作为否决的附加条件作为否决因素。因素。 可见收取押金侵犯了劳动者平等就可见收取押金侵犯了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同时在签订劳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同时在签订劳动合同后,王某要求返还押金是合法动合同后,王某要求返还押金是合法要求;而单位负责人却以解除合同相要求;而单位负责人却以解除合同相威胁而拒绝王某的合法要求,也是违威胁而拒绝王某的合法要求,也是违法的

56、,同样侵犯了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法的,同样侵犯了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权。 仲裁机构应当裁定日报社返还王某仲裁机构应当裁定日报社返还王某押金押金10001000元,同时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元,同时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合同。四、四、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有关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几种不同观有关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几种不同观点点(一)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一)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所共同指系中主体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具体表现为一定的

57、劳动行为和向的对象,具体表现为一定的劳动行为和财物。财物。 劳动行为,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实劳动行为,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实施的行为。现劳动过程中所实施的行为。 财物,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中体现双方当财物,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中体现双方当事人物质利益的实物与货币。事人物质利益的实物与货币。 (二)有关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几种不同观点(二)有关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几种不同观点(第三版删去)(第三版删去) 1 1、劳动力客体说、劳动力客体说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劳动法律关系的各项权利、义务都是紧紧围绕着劳动力关系的各项权利、义务都是紧紧围绕着劳动力展开的,大体可以分为劳动力的让渡、劳动力展开的,大体可以分为劳动力的让渡、劳动力的使用和劳动力的保护。的使用和劳动力的保护。 2 2、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