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梧田片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_第1页
温州市梧田片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_第2页
温州市梧田片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_第3页
温州市梧田片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_第4页
温州市梧田片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州市梧田片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发展所带动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必然要占用近郊的农业用地,尤其是高产菜地或划定的农田保护区用地,产生对城市物质交换和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近似摊大饼式的延伸,不仅调整了城区的用地布局,而且改变了近郊土地利用方式,极有可能造成为城区服务的城郊自然资源的缺失,破坏原本脆弱、敏感的郊区生态环境。但是,城市发展又不能刻意的追求城市内部立体空间结构的变异,即向高层的发展,这会破坏城市的整体景观特色和城市风景线。因此,面临着城市的扩展,城市用地将不断推延,建设用地将不断吞噬农用地,矛盾越来越激化,如何协调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是解决争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

2、,以及城市发展定位的前提和基础。一, 瓯海区及梧田片概况瓯海区以东、南、西三面围绕温州中心城区,总面积达918.33km2,瓯海自然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优越性,而且是“温州模式”的典型区域。80年代中期,各界人士就已关注到以瓯海为典型区域的以私产经济和小商品市场经济为代表的经济模式。在资源配置、产品销售等经济运行环节上,完全以市场为岛向,由市场来决定,进而开创和挖掘生存和发展的位置,逐渐形成了瓯海的集手工艺品、生产资料、金融、人才、劳动力为一体的综合市场体系。不仅如此,瓯海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瓯海是温州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腹地,面积占市区的85%,1995年7月召开

3、的区委四界八次全会扩大会议上,与会代表提出了要把瓯海建设成为温州现代都市的“后花园”,并把现代化都市“后花园”的发展战略作为温州“第二次创业”的联动战略。因此,瓯海区已成为浙南地区一个实力较强,以城郊型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区域。根据建设大温州的设想,在继续完善该区城郊型格局的同时,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建设管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种效益相统一,将瓯海区建设成温州现代都市“后花园”,是瓯海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布局在南塘大道两侧的梧田、茶山、南白象和三垟等三镇一乡构成梧田片。梧田镇位于温州市南郊、瓯海区中部偏东,距市中心约5公里。其东部紧邻龙湾区,南与三垟乡、南白象镇相邻,西与三

4、溪片接壤。截止到1996年辖1个居民区,18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3028人;南白象镇位于温州市区最南端,南临瑞安市,北与梧田镇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东部与三垟、茶山相临。104国道、温瑞塘河、南塘大道贯穿全镇南北,金丽温高速公路贯穿东西。总面积16.09平方公里,现下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15491人;茶山镇位于瓯海区南部与瑞安市交界处,以境内自然实体茶山而得名。镇政府驻地在梅泉路,距将军桥的区政府驻地约12.5公里。全镇辖区总面积31.22平方公里,现辖8条街巷,14个行政村,总人口26085人;三垟乡位于瓯海区中部偏东,距瓯海区政府中心9.5公里,东部、北部紧临鹿城区,西与梧田镇相邻,南与

5、南白象镇接壤。现辖8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总人口17651人。但是,瓯海和梧田的发展也存在一些滞后因素,如:l 土地缺乏。因管理不善造成乱搭滥建,破坏耕地,重用轻养现象严重,使耕地面积连年减少,降低了农业产值,产生了恶性连带效应。l 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温州模式”为居民创造效益的同时,也污染了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水处理等级过低,直排入河曲,污染了整个河网生态系统。开山造城,破坏了山体生态环境的平衡。人为造成泥石流、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小型家庭工业,废弃物处理配套设施简陋,甚至缺乏,对天然水体和大气产生严重的破坏。l 基础设施分布不均。梧田片的三镇河曲密度较低,

6、部分盲肠河和河曲填埋堵塞后使大部分土地连成片,降低了基础设施布置的造价,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但三垟乡是水网密布地区,土地表现为岛块状,通路必须架桥,造价很高;各项工程管线的铺设必经水上或水下,造价都很高。特别是三垟乡的排污问题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基础设施的不完备成了该乡经济发展的主要滞后因素之一。二, 土地利用现状 三镇一乡土地总面积为96.36 km2,占瓯海区土地总面积的10.5%。梧田片土地面积主要集中在梧田镇和茶山镇,占梧田片土地面积的64.71%,而三垟和南白象不仅土地总面积少,而且水域面积还占去57.03%。详见表1。表1 梧田片土地利用现状统计分析表 单位:平方公里地名土地面积耕地

7、%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用地%未利用地%梧田31.146.2520.075.8318.724.0713.085.3717.260.531.77.6024.421.474.7三垟17.921.910.586.63370.060.31.256.990.110.647.8243.680.130.72茶山31.221.815.8116.2652.093.9812.741.815.790.090.32.407.674.8715.58南白象16.092.5315.694.7329.381.217.51.6210.070.221.375.4533.830.342.13合计96.3712

8、.4912.9633.4534.719.329.6710.0510.430.950.98623.2724.156.817.07(一) 土地资源分布特点1. 园地 园地是梧田片土地利用中占比例最大(34.71%)的用地类型。园地主要集中在茶山镇,占地16.26km2,占镇土地面积的52.09%(如图1所示),是梧田片园地总面积的48.61%,几乎相当于另外两镇一乡园地面积之和。以种植柑桔和杨梅为主,产量颇丰,成为茶山农业的支助产业,杨梅历来是茶山季节性的特色产品,销路很好。三垟和南白象园地面积合计为11.36km2,分别高于各地的耕地面积,在乡(镇)土地面积中分别占到37%和29.38%。梧田镇

9、的园地面积相对较少,约18.72%。 图1 茶山镇土地利用现状直方图(km2)2. 水域用地 水域用地是制约城镇扩展的主要因素,梧田片水域用地面积合计为23.27km2,占总土地面积的24.15%。其中,三垟乡有43.68%,南白象有33.83%的用地为水域用地(如图2和图3),梧田镇居中,茶山镇相对较少,只有2.4 km2。大多数水域的利用已经从通航为主转向初步开发和货运等多项职能,如水产生物的养殖(包括黄菱、莲藕和渔类等)。 图2 三垟乡土地利用现状直方图(km2) 图3 南白象镇土地利用现状直方图(km2)3. 耕地 三镇一乡耕地面积合计为12.49km2,占梧田片总土地面积的12.96

10、%。其中,梧田镇耕地6.25 km2,占镇土地面积的20.07%,是梧田镇主要的用地类型(如图4),在梧田片也高居首位,占梧田片耕地总面积的50.04%,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主。南白象的耕地面积达15.69,尽管比重较大,但南白象土地面积较小,耕地面积仅有2.53km2。三垟乡地形地貌表现为岛屿和河曲,尤其是河曲密布地区的小岛屿,有的面积不足0.2km2,难以开发建设,因而保留了10.58%的耕地面积。茶山镇地处山丘区,耕地数量少,只有1.81km2,是梧田片耕地最少的地方。图4 梧田镇土地利用现状直方图(km2)4.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梧田片总计有10.43%的用地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1

11、0.05km2,主要集中在梧田镇,总占地5.37km2(如图4),是梧田片的53.43%,较其他两镇一乡的总和(4.68km2)还要高。面积最小的是三垟乡,只有1.25平方公里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 林地 在梧田片林地为较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总占地为9.32km2,不足土地面积的10%,甚至低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其中梧田和茶山相对占有比重较大(如图1和图4),面积合计为8.05km2,是梧田片林地总面积的86.4%。南白象和三垟林地面积较小,尤其是三垟乡林地面积不足0.4%。6. 未利用地 梧田片未利用地合计为6.81km2,占土地面积的7.07%(如图1-4),其中荒草地为4.375km2,

12、主要集中在茶山和梧田;裸岩、石砾地为2.43km2,主要集中在茶山。7. 交通用地 梧田片交通用地面积较少,合计不足1km2,占土地面积的0.986%。其中,茶山和三垟受地形影响,交通用地面积最少,合计为0.2km2,略低于南白象镇,不足梧田镇的一半(0.53km2)。(二) 土地开发利用中的优势与劣势梧田片发展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良,土地的开发利用优势显著。1,优势l 土地利用率较高。 梧田片土地利用率高达92.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1.23%)。其中,茶山高于84%,南白象、梧田和三垟均高于95%。l 地域土地分布差异大,便于发挥地方特色。梧田片的各类用地中,园地和水域用地所占面积较

13、高。在各乡镇各类用地表现有所不同,参见图5。耕地面积的比重以梧田为最,园地面积主要集中在茶山,林地比重较大的是茶山和梧田,建设用地比重最高的是梧田,水域用地面积聚集在三垟、梧田和南白象。图5 梧田片分镇土地利用现状直方图(km2)尽管梧田片人多地少,土地稀缺性突出,土地利用中仍然存在着不足。1,劣势l 建设用地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梧田片非农建设用地增长较快,非农用地包括城镇与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特殊用地及交通用地。1996年梧田片非农建设用地面积为11km2,占土地面积的11.42%,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6%)。但人均建设用地水平不高,仅101.5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0m2)

1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中,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比重较大,两者占此类用地总面积的64.62%。其中,三垟和茶山工矿用地较少,合计0.37km2,而城镇用地相对不足。交通用地中,道路等级偏低,多为不足8米宽的乡村道路。l 土地利用布局不尽合理梧田片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耕地比重偏低,农业生产不成规模;国道、省、县道两侧兴建多处城镇、农村居民点,以路为市现象严重。私用厂房乱占耕地,破坏了用地的整体性,土地利用布局不经济,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益。l 土地开发潜力小 缺乏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难度大,未利用土地主要集中在茶山,但多为裸岩、石砾地,很难在现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开发利用。三, 构筑梧田片生态环境网

15、络(一) 生态骨架l 水网:梧田片水网密布,河道弯曲,基本形成四纵、三横、一湖的格局。四纵为:一纵是向北偏西通向水闸,贯穿梧田镇,向东南汇入三垟的勤奋河;二纵是向北偏西通向灰桥,贯穿三垟乡,向南汇入茶山镇的温瑞搪河;三纵是向北通向黎明水闸,贯穿三垟乡,向南汇入三垟水网的横渎河;四纵是向北偏东通向蒲州水闸,贯穿三垟乡,向南汇入三垟水网的垟河。三横为:由北向南依次为,划龙桥河、洪殿河和吕蒲河,流向自西向东,贯穿三镇一乡;一湖为三垟水网密集地带。三横四纵河道形状较为平直,规模较大,河流之间由支流贯穿。三垟“湖”区河道弯曲,水域广阔,成为梧田水系的命脉,担负着交汇和分流的作用。整个水网系统在梧田片生态

16、环境中起着“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以及分泄洪水。l 绿色廊道:绿化体系依外形分,有狭长状和块状两种,狭长形绿带由沿路的行道树和沿河的固岸林组成,块状的绿化区由成片的农田、菜地、园地、林地、草地等组成。团状自然生态环境区围绕梧田片中心区,块状绿化区镶嵌在梧田片区内,由狭长的绿色廊道贯穿和连通整个区域,形成色调一致,重点突出的绿化体系。起着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城市、调节气候、美化景观的作用。l 生态龛:分别以牛山和茶山为中心,形成山体生态系统,即生态龛。为多种生物提供了受到保护的栖息场所。既突出了独特的城市风貌,又实现了生态保护的目的。(二) 生态功能划

17、分l 三垟-生态旅游:三垟乡河道密集弯曲,以水路为主,河面约8000亩,水面宽处可达几十米,窄处不足三、四米,小岛居多,大小岛屿161个,是浙南“威尼斯”。建议今后开发生态旅游,如:农家乐式旅游活动(果品收获季节可推出采摘节活动、河道“盲肠”区划出垂钓园、小岛建立野炊区等)。旅游活动中垃圾污水的处理要慎重,可采用国内近期推出的无污染、无动力处理系统。生态旅游的形式可搞多种开发项目,以保护水网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开发为附属,做一些文化包装,加大宣传力度。农业生产上,可进一步搞一些次加工和深加工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上,应着手解决交通不便和吃水困难的问题。鉴于温州城区人多地少,建筑物密集,居民很难找到节

18、假日的休憩地点,而三垟地区距市区仅10公里左右,可以在保护的基础上边开发边治理,逐渐使其成为生态旅游中心。从整体上使岛屿与水网形成一种独特的江南水乡特色,与山区奇形怪状的山峦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三垟地区有极大的开发潜力。l 茶山生态园林:茶山镇在近郊区内资源条件独一无二,林业果木生长的生态小气候良好,现有杨梅、柑橘各8000余亩,桂花500亩,其中连片的有200亩,在将军桥花卉市场80%的花卉由茶山提供,尚有保存完好的生长了100年以上的大片树林,另外有孔雀等珍惜动物。然而,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造成该处水污染较严重,今后随着城市的扩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区位因素的变化

19、,旧城与新区的相连,茶山镇必将走向发展生态林业的道路,以保护山体生态龛,同时抓住城市拓展的机遇,利用土地利用现状的优势,下大力气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科技含量,推出特色水果产品及副产品。l 南白象未来的交通枢纽:随着城区的扩展,交通干线的定位,如:104国道、高速公路、南塘大道、金丽温快速干道等都贯穿南白象镇,很快使其成为梧田片的交通枢纽之地,必将促进市场的发育和繁盛。今后应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下工夫,控制建筑容积率,发挥及时疏通交通的功能;维护以“温州模式”型经济为主的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绿化覆盖率。l 梧田未来的行政中心:在区委会的讨论下,一致希望将瓯海区行政中心迁至梧

20、田镇,瓯海中学和温州中学也计划迁往该处,因此该区作为未来的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必须选择性调整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加公建设施,提高区域各项服务功能,体现行政中心和地域风味文化特色。(三) 嵌块体在生态环境中的安置l 家庭工业:扶植影响较大、效益较好的家庭工业,将家庭经济纳入市场经济体系。治理乱搭乱建的家庭工业棚户区,制定相关的防治污染政策。改善郊区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深化。提高家庭生产技术和生产设施水平,增强家庭户的环保意识,提倡家庭绿化种植,逐渐纳入城市生态环境体系。l 生态旅游配套设施:提倡生态旅游顾名思义,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发挥环境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生态旅游的配套设施建设应具有规模较小、布局集中、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小等特点,尤其在色调搭配和选材上要与整体生态环境相和谐、连为一体。l 整治河道:以干流河道为主要轴线,以小支流网络为主体,在整个水系范围内开展综合整治工作。通过清障、疏浚、截流、绿化、固岸等措施,实现主轴河流(如温瑞塘诃)的水面宽窄均匀,河床加深,水质优良,河岸美化的目标。具体措施表现为:疏通人为填塞和自然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