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1页
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2页
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3页
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4页
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面对教学内容,该如何将其转化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问题 呢?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 考,引起学生的探索;其次教师提问时还要兼顾问题的宽泛性和指向性, 提问既要符合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又要紧紧指向预定的教学目标;第三教师还应适时、适度地使用探询性问题,用于澄清学生的回答,激发新信息,或重新调整回答,使之朝更有成效的方向扩展;最后, 提问还要注意避免一些问题,确保提问的有效性。一、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面对相同的问题情景,提出的问题不同,教学效果亦会

2、有差异。因此教师提问时,尤其需要考虑提问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1、提问要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如教学“直线”时,根据学生认知领域中有“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 种不同层次行为,对于直线概念也有相应的以下不同提问方式: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吗?你会画直线吗?你能说说画直线的步骤吗?可以在这两点之间画一条直线吗?下面的图画中,哪幅图表示一条直线?.不用尺子你怎样画出一条直线?以下这些线条中,哪些是曲线?哪些是直线?6 种不同提问方式,引起学生思考层次也不同,教学时如何把握呢?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情况采用相应提

3、问方式,引起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一般来说前3 种类型提问方式常用于直接教学模式,后3 种类型提问常用于间接教学模式。2、提问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 要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如在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内容为“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平行四边形有 4 条边、4 个角及什么是对边、什么是对角”的知识后,就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搭一搭” 的数学活动,当学生搭好“平行四边形”,教师组织评议后,作如下引导: 师: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生 1:我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拉一拉。生 2:我认为是选 4 根对边相等

4、的小棒。“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一问题作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 给予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大,这样的提问无疑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巧妙地认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二、提问要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大气”,不能太小,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一答的问题要尽量减少。“大问题”首先要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有意义、富.6有挑战性的问题,其次“大问题”也必须是指向明确的,它的提出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如教学“时间和数学(一)”在这节课里,教师创设了一个“每当周六、周日的时候,只要爸爸休息或妈妈休息,他们就会带飞飞出去玩,这不 1

5、2 月份到了”的教学情境,情境呈现后学生情绪高涨。然后,教师提出“飞飞会想些什么呢?”的问题,提问一经提出马上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一方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小问题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一般要利用一定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经历一个过程来解决,因而具有了很强的挑战性。另一方面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较易在学生中产生共鸣,问题直指要寻找共同的休息日这一教学活动,因而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再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教师在引入学习时用多媒体出示游泳池,并说明游泳池的平均水深 1.40 米。教师:你去游泳,安全吗? 学生:安全,可以在浅水区。学生:安全,可以,带救生圈。教师追问:真的

6、安全吗?学生:安全,可以叫家长陪同。教师只好出示游泳池的剖面图:最深处 1.6 米,是浅处 1.2 米,中间 1.4 米。教师:1.4 米是怎样算出来的,是什么意思?很显然教师提出的“你去游泳,安全吗?”这个问题,目的是想让学生理解平均数,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也有很大生成空间,但是这个问题缺乏明显的数学指向性,难以引起学生数学的思考。笔者认为当出示主题图后,可以提出一个具有定向性特点的问题“有一冒失鬼,一看平均水深 1.4 米,自己身高 1.42 米,马上往水里跳,你们认为这样安全吗?”估计学生就会顺着问题指示的方向,理解平均水深的含义。三、根据学习进程,适时使用探询性问题探询性问题是

7、在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提出探询性问题对教师具有较高的挑战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和环节目标的把握上非常清晰和恰当,只有做到心中有教学目标,才能及时追问或补问。1、使用探询性问题澄清对知识的理解,在快节奏的活跃课堂里,那些简短而含糊的回答有可能会掩饰部分正确的答案,或者,虽然答案是正确的, 但理由是错误的。当你不能确定在一个正确的回答背后,意味着有多大程度的理解时,应使用探询性问题来加以澄清。如教学“9 的减法”,教师出示情景:“9 个气球,飞走了 5 个”,你能用算式表示吗?学生提出“9-5=4”,教师这时可以追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这样你就有可能听到“9 表示气球

8、的总个数,5 表示飞走的个数,求出来的 4 表示剩下气球的个数。”通过追问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算式意义的理解。2、使用探询性问题诱发新的学习信息,在得到一个至少是部分正确的或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的回答之后,使用探询性问题可以诱发新的学习信息。 如教学“十几减9(8)” ,课的开始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问学生 15-9 你会算吗?学生:15-9=6因为 10-9=11+5=6学生:15-9=6因为 15-5=1010-4=6学 生 :15-9=6 因 为 15-1-1-1-1-1-1-1-1-1=6学 生 :15-9=6 因 为 15-10=5 5+1=6但是对后续学习有帮助的想加算减的方法在课堂

9、中没有生成,这时教师可以补问“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习的加法来计算呢?”然后由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学生马上会说:“因为 6+9=15,所以 15-9=6”。通过补问,诱出了新的学习信息,使课堂显得更丰富多彩。3、使用探询性问题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向,使讨论转向新的方向,为后续学习问题设定新的情境。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学生明白同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之后,教师提出“现在有没有同学要说说其他分数的大小比 较”,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思维方向马上发生转变,进而自然地进入另一个知识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建构阶段。四、有效提问要注意避免的问题1、使用的问题太复杂,语意模棱两可。2、教师只接受所期待的答案,对于超出你认为是恰当范围之外的答案, 你会拒之门外,其实这里隐藏着不可预约的精彩。3、提问时心中无教学目标,不能肯定自已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4、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做出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