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_第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_第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_第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_第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这是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是优秀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2、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3、通过体会“推测” “几乎” “大概” 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目标:组织学生在默读中边读边想,理解并深入课文学习。师生共同理清试验的各个环节,在分析比较中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教学重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教学难点:培养观察习惯,学习探索精神。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蜜蜂的资料。教师准备:法布尔的常识和他的昆虫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明确要求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蜜蜂,齐读课题。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谁注意力最集中,不出声,不指读。思考:A、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B、课文哪些地方写试验的过程,哪些地方写试验的结果,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的结论。(2段写过程,345段写结果,6段写结论)3、引入: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

3、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二、抓住重点,感悟试验过程。1、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呢?默读课文第二段,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提示:(1)法布尔的这项试验是怎么做的 ?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你能用“先 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2)从法布尔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3)这个试验中,能不能减少其中的一个环节?为什么?3、分组学习,教师指导。4、指名说说,全班交流。(1、先在自家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放在纸袋里。2、接着做了白色的记号,3、然后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4、最后法布尔还把蜜蜂放在纸袋里走了两里多路。把蜜蜂放出来。)5、引导学生抓住

4、关键词语,归纳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6、从法布尔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让学生明白他这样做的目的。选自己家的蜜蜂(是为了便于观察),做上记号(与其他蜜蜂区分,使试验真实),让女儿守在蜂窝旁(掌握飞回来的时间),二十多只 (比较分析,得出较准确的结论。)7、说说在这个试验中,能不能减少其中的一个环节,要陈述理由。(不能少。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得到的结论会不准确)8、小结:是啊,难得作者考虑得如此细致周到,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非常严谨,对科学求实的作风。让我们来齐读课文的第二段,一起去感受法布尔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吧。三、品读课文,探究试验结果1、师: 那么试验的

5、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再一次快速默读课文3、4、5段。2、现在老师先请三位同学来读读这三个自然段。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想。3、指名交流:(预设:蜜蜂飞回来了。二十只蜜蜂,有十七只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画出有关的句子。4、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 ,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A、如果你当时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会对它们说些什么?(预设:真是太高兴啦。小蜜蜂啊,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找到了回家的路。我也以为你们回不了家了。)B、是啊,作者“我”在回家的路上,也推

6、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上文,出示句子: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象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能看到遥远的家呢?C、如果是你,你会有怎么样的推测?说说你的想法。预设:想想蜜蜂在飞回来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或危险。D、蜜蜂竟然飞回来,难怪小女儿这样激动。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女生齐读。(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了家。A、“准确无误”是什么意思?蜜蜂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准确无误地飞回来的?

7、完全正确 没有差错)联系上下文理解。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地回家。)(尽管 但)这是一组关联词)。说明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B、指导朗读。男生齐读。5、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试验,那么作者又是应用怎样的语言来写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比较句子: 这样改行吗?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的'准确无误。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蜜蜂肯定找不到家了。6、放手默读课文,像这样用的准确的语言课文中还有很多,你能试着找到几处吗?7、交流,屏幕显示句子,读一读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几乎

8、要大概我想四、研究结论,激发探究1、法布尔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出示、齐读最后一段)2、读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和你的同桌说一说。(预设:其他三只为什么不能准确地回家?我无法解释的本能是什么?蜜蜂又是靠什么准确无误的回家的呢?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呢?3、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说明你们很善于思考。希望课后你们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这些疑问。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电脑出示资料。如果你们对蜜蜂感兴趣,还可以自己去查找资料,自己再做

9、一番研究。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1、讨论:作者从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的?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虫的相关知识制成一张手抄报,与同学们一同分享。3、特向你们推荐昆虫记。这是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的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试验,真实记录昆虫的本能与习性的巨著。板书设计:14 蜜蜂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试验捉蜜蜂做记号严谨 求实女儿等走两里多路 放结论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而是本能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第2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板书课题:蜜蜂)你们了解蜜蜂吗?、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法国有个

10、生物学家叫法布尔,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研究蜜蜂的,好吗?二、初读感知、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卡片或展示生字词课件,检查认读情况。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朗读感悟、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相互交流知道了什么。你们有兴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这个试验吗?、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当小小讲解员,说说我的试验是怎么做的。先说给同桌听听。再请两三名泩说给全班同学听。说说在这个试验中,哪些做法是不可少的,要

11、陈述理由。朗读这时候几乎要触到地面这句话,转换角色想一想:假如你当时看到这种情景会怎样想?四、课堂练习、指导写字: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组词朗读。交流识记生字方法和写字的经验。学生书写。、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第3篇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2初步掌握一种学懂段的办法: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连起来说说。3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1看拼音写词语:pái ci mì jng yà(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离得很

12、近(附近)3请用“附近”说一句话。4字形:读题,蜜蜂引路(正音课题出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1课蜜蜂引路。蜜蜂给谁引路?列宁二、带读第二段(读懂每一句话,以理解段意)。列宁为什么要让蜜蜂引路呢?(请学生口答)1答案从课文的哪一段里面找?2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来学习第二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最后一句是说(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3反馈。(1)第一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谁来说?读这句话。“那个人”指谁?这一句话在说什么?(在黑板上划下来: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读句子,说主要意思。(2)第二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大家

13、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读第2句话。“经常”是什么意思?(过去的时间里)“他”指谁?这一句话是说什么?大家读第二句,谁来说第二句话写什么?(3)最后一句,也就是第3句,谁来读读?这一句话是说什么?(让学生说)住得不远什么意思?(附近)代进去读读。在句中用“”把主要词语划下来。(4)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呢?(即把第二段意思连起来说说。)因为列宁想( )可是( )所以列宁就( )。三、研读第三段。(用第二段的学法学习第三段,巩固学懂一段话的方法。)1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他是怎么找到的呢?课文第二段具体写了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能不能像学习第二段那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段?。(1)第三段有几句

14、话?(2)每一句话写什么?(用“”划出主要的词语,连起来说说)(3)用自己的话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请自学课文,边读边想边说。2反馈。有几句话?(口答)(1)读第一句,这句话是说什么呢?理解“发现”“许多”的作用。这句话该怎么读?(2)读第三句话,这句话是说什么呢?列宁找到了那个养蜂人。把第三句话读完,紧接着说,这句话写了()。3“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为什么要用“果然”?4列宁原来是怎么想的呢?(即连起来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四、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2选做一个问题:用自己的话写一写:(1)列宁为什么要亲自找养蜂人。(2)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3)第2题用图配文。板书:许多蜂蜜

15、 他想:飞回园子 他想:园子旁边有所房子 他想:果然教学目的:1学习列宁细心观察,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2了解题目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系,懂得重点词语的意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会汉字“引、养、丛、仔、采、志”及偏旁“弓”。教学重点:理解列宁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学准备:电脑、图片、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电脑课件(先出示“小密蜂”再出示“引路”二个字。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齐读密蜂引路),今天我们就学第16课密蜂引路。二、新授:1、师: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问题先不解决)请同学们把课文熟,看看你喜欢读哪一段

16、?2指名读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的词语:当地,派人,聊天, 用“附近”说一句话。师: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4、师:我们看看这位伟人与密蜂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并说说写了什么?5、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电脑示出问题:1.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2.结果怎样?3.请你试着画一画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学生分成小组学习,相互交流。(读、说、画)6、学生汇报学习的情况:并请同学到黑板画出来,贴图片。7、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8、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感受?9、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三、总结:生总结

17、。第二课时一、读词语:电脑引路 养蜂 花丛 仔细 采蜜加点的字教读音指出是本文要学的汉字。二、学写生字1、生:分析每个字形结构及怎么记2、师:范写,强度笔画。指名到黑板写,生纠正,评议。3、组词,扩句。4、课后习题第2题。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课时安排 两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二、教具准备生词卡片、投影片。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18、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二)自学生字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2认清字形。引:左右结构,左边是“弓”,右边是“1”。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艹”,中间是“日”,卜边是“大”。斯:左右结构,左边是“其”,右边是“斤”。派: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共6笔。谈: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炎”。敲:左右结构,左边是“高”,右边不要写成“支”。讶: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牙”。导:上下结构,上边是“巳”,下边是“寸”。3理

19、解词语的意思。谈天:聊天,闲谈。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向导:带路的人。(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五)板书设计20 蜜蜂引路yn s pài tán qio jng do引路 莫斯科 派人 谈天 敲门 惊讶 向导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二、教具准备投影片。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自由读课文:

20、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甲:我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1922年。地点:莫斯科· ,学生乙:找还知道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2)老师小结。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2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3)老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3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

21、蜂人的?用图表表示。(2)小组汇报。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间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4)老师小结。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4学习第四自然段。(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4)老师小结。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5)分角色朗读第4自

22、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5总结全文。(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3)老师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书设计20 蜜蜂引路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四)课堂作业设计1看拼音写词语。mò s k qio mén jng y

23、4; pài rén xiàng do( ) ( ) ( ) ( ) ( )2组词。导( ) 蜜( ) 蜂( ) 采( ) 圆( )异( ) 密( ) 峰( ) 彩( ) 园(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惊奇 经常 愉快 壮丽仔细一 聊天一 兴奋一 洪亮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小山( )房子一( )火车一( )草地( )园子一( )蜜蜂一( )飞机一( )f绢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 )里有许多( )。他仔细( ),只见那些( )采了蜜, 就飞进附近的个( )里,( )旁边有一所小( )。参考答案课堂作业设计第二课时2、导(向导)

24、 蜜(蜜蜂) 蜂(蜜蜂) 采(采访) 圆(圆形)异(奇异) 密(茂密) 峰(山峰) 彩(彩色) 园(园子)3惊奇惊讶经常常常愉快高兴壮丽一一壮观仔细认真聊天谈天兴奋激动洪亮响亮4一(座)小山一(所)房子一(列)火车一(片)草地一(个)园子一(群)蜜蜂一(架)飞机一(块)手绢5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附近”“惊讶”造句。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后练习3的两组句子,并比较出每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

25、样找到养蜂人的,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两个问题。4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2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二)能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指导书写生字。教学重点、难点(一)掌握本课8个生字的音形义。(二)通过初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激

26、发情趣。板书课题10 蜜蜂引路谁说说什么叫“引路”?(就是领路、带路。)蜜蜂怎么会引路?它给谁引路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只有四个自然段)。2指出四人每人读一段课文,正音。(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想想字义,并在书上画出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再读一读。2检查自学效果。(1)字音:附:读fù,不读fú。引:读yn,不要读成yng。(2)字形:谈:谈话就是说话,所以是言字旁。右边是两个“火”,上边的“火”,捺要写成点,要与“谈”字区别。和“

27、爪”字区别。导:上边是“巳”,要封口,不要写成“己”。下边是“寸”。要与“异”区别。(3)由这8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词义是:引路:领路,带路。莫斯科:前苏联首都。附近:离得很近的意思。养蜂:饲养蜜蜂。派去:分配、指定。谈天:很随便地谈话。向导:带路的人。3指导书写生字的字头。可提示以下几个字:引:左边的“弓”字,三画,右边一条长竖。斯:左边是“其”字,右边是“斤”,不要写成“月”字。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草字头,中间一个扁日,下边“大”的横写长些。导:注意下边“寸”的横写长点。(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要求: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讨论后回答:(第一、二自然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

28、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第四自然段讲列宁告诉养蜂人是蜜蜂把他领来的。(五)作业。1各写生字一行。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二、教学重点、难点(一)了解由于列宁仔细观察,善于联想和科学分析而找到了养蜂的人。(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引起联想,认真分析、判断的能力。三、教学过程(一)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讲读第1自然段。(1)指名读这段。读了这段,你都知道了什么?板书:莫斯科、小山、小房子。(2)指导朗读:用陈述语气

29、读出列宁是怎样请养蜂人的。2讲读第2自然段。(1)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列宁又想找养蜂人,这次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回答。理解“往常”的意思。(2)板书:山路,遇到问题。3讲读第4自然段。(1)让学生回答:列宁最后是否找到了养蜂人,你从哪段知道的?(2)指名读第4自然段。结合看插图,理解“惊讶”的意思。再说说养蜂人为什么感到惊讶?(3)读列宁的话,理解“向导”。(4)分角色有语气地读第4段。板书:解决问题。过渡:那么,蜜蜂不会说话,怎么能当向导,把列宁领来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块学习第3自然段,便会得出答案。4讲读第3自然段。(1)默读,看看这段有几句话?(3句话)(2)指名读第一句并说句意。板书:一边一边发现、观察指名把“花丛、蜜蜂”的图贴到黑板上。(3)指名读第二句,回答:列宁观察到了什么?板书:仔细。指名一人根据课文内容把园子和小房子的图贴到黑板上。(4)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再读一、二句。列宁一边走一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他又发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想的?(5)同桌讨论,然后指名回答。(列宁发现许多采蜜的蜜蜂后,就仔细地观察起蜜蜂来,因为他想到了蜜蜂和养蜂人的关系,蜜蜂采了蜜是要飞回蜂房的。接着,他根据蜜蜂往回飞的路线观察到了花丛、园子、小房子,他看见蜜蜂飞进了园子,小房子就在园子旁边,所以他想养蜂人一定住在蜂房的附近,这座小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