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题库_第1页
针灸推拿题库_第2页
针灸推拿题库_第3页
针灸推拿题库_第4页
针灸推拿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腧穴是指()A、 针灸施术的部位B、 痛点C、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D、 人体内外部信息交流的“良导点”E、 以上都不是2. 现有的经穴数目是()个A、 360B、 361C、 362D、 364E、 3653. “一夫法”是指()A、 手指同身寸B、 中指同身寸C、 拇指同身寸D、 横指同身寸E、 以上都不4. 骨度分寸定位法中正中前后发际之间为()寸A、 5寸B、 8寸C、 12寸D、 16寸E、 18寸5. 中脘穴可以治疗胃病,是属于腧穴的()作用A、 近治B、 远治C、 双向调节D、 特殊E、 以上都不是6.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穴是()A、 梁

2、丘C、 下巨虚D、 上巨虚E、 合谷7.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曲肌腱之间穴是()。A、 间使B、 内关C、 外关D、 大陵E、 神门8. 既可以治疗心动过速有可以治疗心动过缓的是()A、 合谷B、 足三里C、 通理D、 内关E、 神门9. 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毫针进针方法是()A、 指切进针法B、 挟持进针法C、 提捏进针法D、 舒张进针法E.、套管进针法10. 舒张进针法适用于()A、 皮肤浅表部位B、 长针的进针C、 短针的进针D、 皮肤松弛的腹部E、 以上皆不是11. 取头、面、胸、腹部以及下肢前面的腧穴应选择的体位是()A、 仰卧位B、 侧卧位C、 俯卧位D、 仰

3、靠坐位E、 俯伏坐位12. 凡阳证、虚证、新病,宜:()A、浅刺B、深刺C速刺D、不予刺E、点刺13. 妇女怀孕3个月以上,不宜针刺的腌穴是A、迎香B、内关C三阴交D、太阳E、百会14. 不是晕针发生的原因是()A、体质虚弱B、针尖带钩C精神过度紧张D、饥饿E、过度疲劳15. 行针的基本手法有提插法和()A、循法B、刮柄法C弹柄法D、行针法E、捻转法16. 下列哪项不是得气的感觉或反应()A、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感B、针刺部位出现凉热、痒痛等等感觉C患者出现循经肌肤颤动D、医者刺手体会到针下空虚E、医者刺手体会到针体颤动17. 艾炷灸可分为()A、直接灸和间接灸B、化脓灸和非化脓灸C、 明灸和

4、着肤灸D、 间隔灸和悬灸E、 化脓灸和间隔灸18. 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治疗作用()A、 温经散寒B、 扶阳固脱C、 开窍泄热D、 消瘀散结E、 防病保健19. 小艾炷的大小为()A、 莲子大小B、 麦粒大小C、 黄豆大小D、 蚕豆大小E、 半截橄榄大20. 将艾条点燃一端在施灸部位上下活动施灸的是()A、 温针灸B、 温和灸C、 雀啄灸D、 直接灸E、 间接灸21. 温针灸法时装置艾绒之处是()A、 针尖B、 针身C、 针根D、 针柄E、 针尾22. 最适宜于隔盐灸的部位是()A、 中脘B、 气海C、 脐中D、 关元23. 瘢痕灸是指下列哪种方法()A、 非化脓灸B、 化脓灸C、 直接灸D、

5、间接灸E、 灯火灸24. 属于艾炷灸法的是()A、 化脓灸B、 铺灸C、 温和灸D、 温针灸E、 回旋灸25. 无瘢痕灸属于()A、 直接灸B、 间接灸C、 艾条灸D、 实按灸E、 温针灸26. 治疗急性吐泻最好用()A、 隔姜灸B、 隔蒜灸C、 隔盐灸D、 隔附子饼灸E、 温针灸27. 留罐法的留置时间一般为A、 3-5分钟B、 5-10分钟C、 10-15分钟D、 15-20分钟E、 20-30分钟28. 以下哪项不是拔罐的治疗作用A、 通筋活络B、 祛瘀散寒C、 行气活血D、 消肿止痛E、 解毒杀虫29. 临床最常用的火罐法是()A、 架火法B、 闪火法C、 投火法D、 贴棉法E、 滴酒

6、法30. 用纸片燃着投入罐内,将其吸拔于应拔部位上的方法称()A、 闪火法B、 投火法C、 贴棉法D、 架火法E、 滴酒法31. 肌肤麻木适宜用()A、 走罐B、 针罐C、 闪罐D、 药罐E、 留罐32. 若肩背疼痛且范围较大应选下列哪种方法为好()A、 走罐B、 针罐C、 闪罐针D、 药罐E、 刺血拔罐33. 下述哪项不属于拔罐的应用范围()A、 感冒B、 皮肤溃疡C、 痛经D、 胃脘痛34. 罐子吸拔后立即取下,反复多次的是()A、 单罐B、 多罐C、 针罐D、 闪罐E、 刺血拔罐35. 吸拔时最安全的是()A、 闪火法B、 投火法C、 贴棉法D、 架火法E、 滴酒法36. 下列哪项不是影

7、响火罐法吸附力大小的因素()A、 罐具的大小B、 罐具的深度C、 罐内燃火的时间D、 扣罐的速度E、 温度的高低37. 推法的操作要领不正确的是A、 着力部位用指或掌B、 着力部位可以用肘C、 做单向的直线推动D、 做直线的往返活动E、 用力平衡,速度缓慢,均匀38. 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着是()A、 肘后备急方B、 圣济总录C、 黄帝歧伯按摩十卷D、 小儿按摩经E、 小儿推拿秘诀39. 不适合推拿治疗的临床病症为()A、 落枕B、类风湿性关节炎C、 头痛D、 截瘫初期E、 失眠40. 适合推拿治疗的临床病症为()A、 肝炎B、 化脓性关节炎C、 手术后肠粘连D、 紫癜E、 脓肿41. 哪项不

8、是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A、 大拇指着力于一定部位B、 频率220-250次/分C、 腕部放松D、 沉肩垂肘悬腕E、 指实掌虚42. 哪项对按法的操作要求是错误的()A、 着力部位紧贴体表,不可移动B、 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猛然按压C、 常与揉法结合运用D、 按而留之E、 按后迅速松手43. 拍法的操作要求是()A、 手指自然外展B、 掌指关节伸直C、 平稳面有节奏地拍打患者D、 腕关节伸直E、 只用于背部44. 成人手法的基本要求是()A、 轻快柔和,缓慢着实B、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C、 持久、有力、迅速、深透D、 柔和、平稳、不浮不滞E、 以上都不是45. 关于揉法叙述错误的是()

9、A、 以掌、指等吸附一定部位或者穴位B、 动作轻柔缓和C、 是回旋运动D、 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E、 不带动皮下组织46. 关于搓法叙述错误的是()A、 双手掌面夹住一定部位B、 移动快,搓动慢C、 往返上下的移动D、 一般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E、 一上肢最为常用47. 府伏,或正坐低头,在第7颈椎棘突下是:A.天柱B.大椎C.风府D.风池E.哑门48. 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什么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A.中指B.食指C.母指D.小指E.无名指49. 两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之间横量是:A8寸8 5寸C3寸D10寸E7寸50. 按骨度分寸法膝中至外踝高点是A12寸8 16寸C9寸D13寸E11

10、寸51. 既能泻热开窍又能通乳的腧穴是A.少泽B.隐白C.少商D.中冲E.商阳52. 既能调节心率,又能治疗胃病的腧穴是A.三阴交B.足三里C.内关D.下关E.神门53. 宁心安神应首选A.中皖B.少商C.神门D.合谷E.丰隆54. 艾灸下列哪个腧穴能治脱肛,子宫脱垂:A.中皖B.人中C.涌泉D.百会E.天枢55.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是A.关元B.中极C.气海D.水分E.中皖56.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穴位是A.曲泽B.曲池C.尺泽D.小海E.少海57. 下列腧穴中,既能泻热开窍又能治疗心痛的腧穴是:A.足窍阴B.中冲C.至阴D.少商E.少冲58. 下列腧穴中点刺放血可治疗急性腰扭伤和

11、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的是A.外关B.曲池C.足三里D.委中E.四白59. 下列腧穴中的治痰要穴是:A.人中B.听宫C.丰隆D.内关E.外关60. 足三里穴的正确定位是:A.犊鼻下3寸B.犊鼻下2寸C.犊鼻下3寸,胫骨前脊外侧一横指D,能骨外缘下2寸E.能骨外缘下3寸61. 在第7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寸,善于治疗血液病的是A.心俞B.隔俞C.肺俞D.肾俞E.脾俞62. 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平外踝高点是A.悬钟B.三阴交C.阳陵泉D,太溪E.昆仑63. 在腘横纹的中点是:A.殷门B.安眠C.后溪D.风市E.委中64. 善于治疗一切筋病的腧穴是A.太冲B.委中C.大敦D.阳陵泉E.足窍阴65. 腰

12、痛当选哪组穴位为主A.腰阳关,外关B.太冲,命门C.风府,腰阳关D.风门,委中E.肾俞,委中66. 期门穴的操作是A.横刺寸B.斜刺或直刺寸C.横刺或斜刺寸D.直刺寸E.斜刺寸67. 以下具有强壮保健作用的腧穴是哪一组A.合谷,足三里,内关B.足三里,关元,气海C.关元,三阴交,血海D.中极,气海,关元E.大椎,风池,气海68. 既能治疗腹泻又能治疗便秘的穴位是A.光明B.中皖C.大横D.曲骨E.天枢69. 在腕背横纹上2寸,桡尺骨之间是A.外关B.间使C.内关D.大陵E.曲泽70. 灸下列何穴可治疗月经过多,崩漏:A.隐白B.太冲C.肾俞D.内庭E.厉兑71. 在第2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寸是

13、A.大肠俞B.肾俞C.腰阳关D.身柱E.大椎72. 在内踝高点上3寸,当胫骨内侧面的后缘处是A.三阴交B.悬钟C.光明D.丰隆E.血海73. 在12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的中点的腧穴是A.神门B.合谷C.阴都D.列缺E.阳溪74. 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是A.通天B.四神聪C.上星D.太阳E.头维75以下何穴能调理肝脾肾三脏A.三阴交B.足三里,C.悬钟D.合谷E.阳陵泉76. .能够治疗耳鸣耳聋,口眼喝斜,牙关紧闭,颊肿的腌穴是A.地仓B.翳风C.大椎D,悬钟E.内庭77. 位于外踝高点上8寸,胫骨前脊外二横指是:A.足三里B.悬钟C.三阴交D.丰隆E.光明78. 善于治疗胃痛,呕吐,呃逆,

14、腹胀的腧穴是A.中皖B.中极C.关元D.水分E.少海79. 善于治疗头痛项强的腧穴是:A.列缺B.中皖C.少海D.肾俞E.内庭80. 直立垂手,中尖所到之处的穴位是:A,悬钟B.阳陵泉C.风市D.解溪E.照海81. 口眼喝斜的患者应首选下列哪组腌穴治疗:A.合谷,地仓,颊车B.列缺,太阳,头维C.内关,外关,太冲D.内关,中月完,风池E.足三里,神门,太阳82. 治疗胃痛应首选下列哪一组穴位:A.内关中皖足三里B.外关中皖阴陵泉C.间使天枢肾俞D.支沟外关三阴交E.神门光明足三里83. 在眉毛内端,当眶上切迹处是:A.印堂B.鱼腰C.攒竹D.丝竹空E.太阳84. 下列哪一组腧穴善于治疗舌强不语

15、,暴喑:A.支沟外关B.通里哑门C.听会神门D.后溪通里E.哑门印堂85. 治疗聋哑可选下列哪一组腧穴:A.风池听会丰隆B.耳门听宫哑门C.合谷内关外关D.大椎风门肺俞E.头维上星风府86. 平风府穴,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是A.风门B.风池C.风市D.天柱E.风府87. 行间与太冲的相同点是:A.降逆止呕B.平肝熄风C.止咳平喘D.调理脾胃E.补益肝肾88. 治疗牙痛应首选下列哪一组腧穴:A.合谷颊车B.下关风市C.地仓人中D.太阳太白E.颊车太渊89. 善于治疗脉病的腧穴是:A.悬钟B.太渊C.神门D.隔俞E.肺俞90. 在腕背桡侧,拇指翘起时,当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

16、凹陷中是A.后溪B.阳溪C.太溪D.太渊E.阳池91. 善于治疗脾胃病的腧穴是:A.隔俞B.悬钟C.阳陵泉D,足三里E.三阴交92. 下列腧穴闭口有孔的是:A.听宫B.听会C.耳门D.下关E.上关93. 在第一跖骨小头后缘,当赤白肉际处是:A.三阴交B.悬钟C.阳陵泉D,太白E.太溪94. 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E.十二经脉95. 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经别B.经筋C.正经D.奇经E.别络96. 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络脉B.孙络C.浮络D.别络E.经脉97. 具有联缀四肢百骸、

17、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经别B.经筋C.皮部D.经脉E.别络98. 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A.皮部B.别络C.正经D.奇经E经别99. 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浮络B.孙络C.别络D.经筋E.奇经100. 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A.十五别络B.浮络C.孙络D.正经E.奇经101. 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A.阴跷脉B.阳跷脉C.足三阴经D.经别E.浮络102.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十五别络B.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D.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103. 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

18、于体表的部位是:A.浮络B.孙络C.经筋D.别络E.皮部104. 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C.足厥阴肝经D.足阳明胃经E.足少阳胆经105. 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A.心肝肾经B.胆胃三焦经C.心肺心包经D.心胆小肠经E.肺脾胆经106. 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A.肝胆肾经B.肝脾胃经C.肾膀胱胃经D.脾胃肾经E.脾肝肾经107. 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少阴经108. 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手少阳三焦经C.手太阴肺经D.足厥阴肝经E

19、.手少阴心经109. “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110.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直线贯注B.手足贯注C.上下贯注D.循环贯注E.左右贯注111. 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A.太阳经B.厥阴经C.冲脉D.任脉E.带脉112. 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督脉B.带脉C.任脉D.阴维脉E.阳维脉113. 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冲脉与任脉B.足阳明与足少阴C.阴维脉与阳维脉D.阴跷脉与阳跷脉E.手太阳与手少阴114.

20、 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A.足少阳胆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太阴肺经E.足少阴肾经115. 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A.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B.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D.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116. 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厥阴肝经E.足阳明胃经117. 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A.手足阳明经B.手足太阴经C.手足太阳经D.手足少阴经E.手

21、足少阳经118. 十二经脉中,哪条经脉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A.足阳明胃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119. 下列哪组经脉环绕口唇:A.心经、脾经、肝经、胃经B.胃经、肝经、冲脉、任脉C.肾经、任脉、胆经、冲脉D.脾经、肝经、冲脉、任脉E.肝经、胆经、胃经、冲脉120. 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A.足少阴肾经B.手阳明大肠经C.足阳明胃经D.足少阳胆经E.足太阴脾经121.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A.印堂穴B.神庭穴C.大椎穴D.百会穴E.关元穴122. 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A.别络B.经别C.奇经D.经筋E.手少阴心经12

22、3. 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是:A.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B.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C.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D.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E.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124. 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A.经别B.别络C.奇经D.督脉E.浮络125. 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A.冲脉、督脉B.任脉、带脉C.阳跷、阴跷D.冲脉、任脉E.阴维、阳维126. 十二经脉中,循喉咙,挟舌本的是:A.足太阴脾经B.足厥阴肝经C.足少阴肾经D.足阳明胃经E.手太阴肺经127. 奇经八脉中与任脉在咽喉部相会的是:A.冲脉B.督脉C.阴跷脉D.阳维脉E.阴维脉128. 奇经八脉

23、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A.带脉B.冲脉C.任脉D.督脉E.阴跷脉129. 奇经八脉中,有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作用的是A.阴维脉、阳维脉B.阳跷脉、阴跷脉C.督脉D.带脉E.任脉130. 任脉的终点是在:A.目眶下8. 口唇C.目内眦D.胞宫E.会阴131. 具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阳跷脉、阴跷脉E.足太阴脾经132. 对全身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的是:A.正经B.奇经C.经别D.浮络E.别络133. 针灸甲乙经所载的经穴名是()个个个个个134. 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寸寸寸寸寸135. 大肠的下合穴位于()

24、A.胃经B.胆经C膀胱经D.三焦经E.大肠经136. 斜刺的角度是()A.莲子大小B.麦粒大小C黄豆大小D.蚕豆大小E半截橄榄大小138. 一指禅推法的操作频率一般为每分钟(次以下次次次次以上139. 抖法最常用的部位是()A.四肢部B.腰部C手腕部D.足部E手指140. 最原始的针刺用具是()A位石B.竹针C青铜针D.铁针E钢针141. 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着是()A.灵枢经B.针灸甲乙经C.针灸大成D.十四经发挥E.针灸大成142. “阴脉之海”是指()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C足厥阴肝经D.手少阴心经E.以上均不是143. 在经络系统中,从十二经中离、入、出、合的部分是指()A.奇经八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