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_第1页
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_第2页
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_第3页
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_第4页
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近百年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龚道溢王绍武(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100871)摘要首先利用NinoC区海温、Nino3区海温及两个不同的SOI序列,建立了1867年春到1998年春期间的ENSO指数序列。近百年来ENSO对热带、热带外地区年际尺度的温度变化有显著影响,热带地区温度变化滞后ENSO约1个季,热带外地区滞后约2-3个季。ENSO能解释同期全球年平均温度方差的14%46%左右;如果考虑ENSO对温度影响的滞后特征,则能解释的部分提高到20.6%oENSO对温度的影响主要是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对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变化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率贡献不大。关键词全球温度ENSO1刖H在全球

2、气候系统中,ENSO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很早人们就注意到ENSO对许多区域、半球或全球平均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2。不过,以往分析ENSO对温度的影响往往限制在某些季节,如对冬季气温,而且更偏重于考虑特定的区域34。近来对ENSO对半球及全球行星尺度温度的可能影响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因为人们认识到,近百年来观测到的全球温度变化中既包含了气候的自然变化,也有人类活动等外部因子的影响,研究气候系统的自然变化的贡献有多大对于我们正确估计和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和趋势有重要的意义5。Diaz6发现卫星观测的全球月平均对流层下层温度(MSU-2)距平的EOF1的时间系数反映的是ENSO,而其对全球对流层

3、下层温度场的方差解释率是15.1%。而且,MSU-2的对流层下层温度与ENSO的关系还表现出一定的纬度间的差别:ENSO信号在20芍-20刊平均温度序列中最为突出,而且其变化还有3个月左右的滞后,而对于20代-904及20毛-90芍地区平均温度,ENSO信号并不明显,就全球平均来看,ENSO信号也比较明显,Yulaeva和Wallace7认为这主要是热带地区面积过大造成的。但是,卫星反演温度资料仅仅是近20多年的长度,ENSO事件少。利用60多年的实际地面气温观测资料,Hurrell8研究了南方涛动等因子对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影响。发现南方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两者可以解释20N90N冬季平

4、均温度方差的44%,排除北大西洋涛动而计算冬季平均温度与南方涛动指数的偏相关,则偏相关系数也可达-0.43,如果再刨去北太平洋涛动的影响,则南方涛动对20N90N冬季平均温度方差的贡献约在16%左右。本文将在季分辨率基础上,利用1880年以来一百多年的ENSO和全球温度资料,对ENSO对各季节热带、热带外地区及半球和全球平均温度影响的特点等进行分析。2ENSO指数研究ENSO与温度的关系需要相应的ENSO指标,以往人们多用南方涛动指数(SOI)或Nino区海表温度(SST)来表示ENSO的强弱。这样做可能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南方涛动指数本质上反映的是热带大气的状况,而Nino区海温反映的是赤

5、道太平洋某些区域的海洋环境变化,二者的持续性、变率等特性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仅仅根据某一方来判定日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与全球气候变率研究”(编号:49635190)及博士后基金资助第一作者简介:龚道溢,男,1969年1月生,博士后,从事气候变化及影响和全球变化研究.Nino或LaNina事件结果会有所不同。当然,一般情况下,海温与SOI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如果单独使用海温或SOI,也的确能较好地反映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的状态。但是,有很多时候Nino区SST与SOI的变化并不一致,如1946年Nino区SST都为负距平,但同时SOI也是负距平,1984年及1985年SST为明显负

6、距平,但SOI也是负距平,这反映了大气与海洋状况的不协调,如Trenberth和Hoar9就曾指出许多高频或局地因素会对Tahiti和Darwin气压产生影响,所以有时SOI的变化并不真正反映大尺度的现象。因此,这二者并不能彼此代替,据计算,两者的季平均值只能彼此说明约42%的方差10。所以,如果仅仅只用Nino区SST或者只用SOI,并不能很好代表ENSO这一热带太平洋海-气系统的变化特征。另一方面,不管是SOI还是Nino区SST,早期的记录或多或少有缺失,一些作者用各种方法进行了插补,其代表性和可靠性都不如近期的完整观测资料。所以,如果综合考虑SST和SOI,能更为真实地反映热带太平洋海

7、-气系统的状态,降低单独使用某一种资料可能带来的误差。建立ENSO综合指数所使用的SST和SOI资料包括4种。第一是Nino3区SST序列,这是目前最为系统的海面温度序列。资料来源见Kaplan等11及Cane等12。序列开始于1856年春、到1991年秋,从1991年冬开始用CPC(美国气候预测中心)的资料续补。第二是NinoC区SST序列13,序列开始于1867年夏,到1987年冬。王绍武与石伟10曾根据COADS资料,也建立了1854年以来NinoC区的SST序列。因此,可以对Angell序列中的缺测作补充,剔除Angell序列中的明显错误。王绍武与石伟的序列到1989年冬为止。以后的资

8、料用国家气候中心的SST资料续补。第三是Jones等的SOI序列,资料来源见Allan等14、Ropelewski与Jones15。序列从1866年春开始,到1997年秋。1997年冬及1998年春用CPC资料续补。第四是石伟与王绍武的SOI序列。根据与Jones大体相同的资料来源,但早期用了不同的站插补,使序列向前延长到1856年冬16。这个序列采用了CPC的最新规定,对塔希提与达尔文两个站的气压先分别标准化,然后对其差值再作标准化。同时采用对全年统一标准化而不是分月标准化,所以1989年后就直接用CPC每月公报的资料续补。将这4个序列中为月的原始资料都处理为季平均,再把这四个季平均序列分别

9、标准化,然后再取平均,就得到一个序列即ENSO指数序列。在相加时取-SOI,这样当SST为正,SOI为负时指数高。SST为负,SOI为正时指数低,见图1。根据这个ENSO指数序列,也可以对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和强度进行确认17,从1867年春到1998年春,共有32次暖事件(正SST、负SOI)及32次冷事件(负SST、正SOI),其中最强的暖事件是1997/1998年的这次,季平均ENSO指数达到2.21,其次为1982/1983年为2.02,其余各次暖事件的ENSO指数均在2.0以下。最强的冷事件是1915/1917年这次,ENSO指数为-1.40,其次为1975年及1988/1989年

10、,分别为-1.31及-1.27。3210-1-2-318701880189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图1ENSO指数序列(阴影为暖事件,涂黑部分代表冷事件)Fig.1 ENSOindexfrom1867(warmeventsshaded,coldeventsshowninblack.)3全球温度变化与ENSO分析使用的温度资料为Jones等整编和发表的全球范围月平均陆地气温和表层海温混合温度距平数据集,5%5吸纬度格点,资料最早从1856年开始18,最近续补到了1997年19。分析之前,统一将各点温度也都处理成季平均值,考虑到早期缺失较多

11、,分析中只用1880年以来资料。首先,从全球平均来看(取80N60S范围,约占地球表面积的93%,计算时取面积加权平均,下同),1880-1997年,全球季平均温度与季ENSO指数的相关系数r=0.38,温度落后ENSO指数一个季的相关系数最大,达0.41,即近百年来全球季平均温度方差的14%-16%左右可以由ENSO来解释。当然,温度的变化不仅有突出的年际变化,而且还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和长期趋势。而ENSO指数的功率谱分析表明,主要是2-7年左右的准周期变化。所以为了检测温度中的这种ENSO高频部分信号,分别对温度和ENSO指数做带通滤波处理,将包括从准两年振荡到7年左右周期的部分保留下来。

12、滤波后的高频部分两者的同时相关系数达到了0.58,而且是温度落后ENSO指数2个季相关最大,提高到了0.77,见图2。-0.80.80.40.0-0.4-12-10-8-6-4-2024681012?63?°?e?oo/?Cy图2全球平均温度与ENSO指数的交叉相关系数(实线为根据原始数据计算,虚线为带通滤波后计算结果)Fig.2 CorrelationbetweentheglobalmeantemperatureandtheENSOindexcalculatedbyusingoftheoriginal(showninsolidline)andthefiltereddata(show

13、nindottedline).表1温度与ENSO指数间相关系数Table1CorrelationbetweentemperatureandENSOindex.原始序列值r0maxlag带通滤波序列值r0rmaxlag80N20N0.150.17320N20S0.630.681-0.050.2530.770.90120S£0S0.180.1920.120.23280N、00.320.3410.450.6620、60S0.410.4310.630.76180N、60S0.380.4110.580.772r0为同时相关,rmax为最大落后相关,lag为最大相关出现时温度滞后ENSO的季数其

14、次,热带地区与热带外地区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别。从表1中可以发现,ENSO指数与热带地区(20N205)温度相关系数最高,原始序列同期相关达0.63,而热带外地区则仅为0.15和0.18。从最大相关的滞后时间看,热带地区温度落后ENSO变化1个季,而热带外地区则落后23个季。在27年周期段上,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温度与ENSO指数的相关从同时的-0.05到落后3个季的0.23,提高非常明显。99%信度水平下的相关检验阈值在0.11左右,所以ENSO对热带、热带外地区、半球及全球温度的影响在统计上也是显著的。以往考虑ENSO对全球温度影响时,包括EOF分析及相关分析大多考虑二者的同期关系,但从前面的

15、分析发现,温度对ENSO的响应有13个季的滞后,如果考虑到这种滞后关系,则ENSO在全球温度变化中所占的份量就可能不仅仅是14%16%左右的比重了。用年平均ENSO指数来拟合全球年平均温度,即建立二者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其中ENSO指数为变化因子,把全球年平均温度当作预报量。那么,回归方差的大小就说明ENSO对全球温度变化方差解释的好坏。结果发现ENSO对当年全球温度方差的解释率为13%。因为一次ENSO事件通常都持续一年以上,年平均温度中也必然包含了上年ENSO的影响。所以用当年和上一年的ENSO指数来解释全球年平均温度,则方差解释率提高到20.6%。以往考虑ENSO对季节温度的影响也仅限于考

16、虑同期的关系,如果考虑温度与ENSO的滞后关系,那么对各季温度的解释也会更加合理。对4个季节同时考虑同期到超前13个季的ENSO指数,那么近百年来122月全球平均温度方差的27.8%能由ENSO解释,这在4个季节中解释率是最高的,其次是35月,解释率为23.8%,68月及911月较低,分别为18.1%和15.8%。0.40.20.0-0.2-0.40.4C0.2P0.0?6-0.2?-0.40.40.20.0-0.2-0.41880189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图3近百年观测及ENSO拟合的全球年平均温度(a:观测值;b:ENS

17、O指数模拟的温度,即用当年及前一年年平均ENSO指数对温度的拟合值;c:观测温度减掉ENSO解释的那部分温度之后的剩余值,虚线为线性趋势)Fig.3globalmeantemperature,(a)observed,(b)computedusingENSOindexand(c)theresiduebysubtractingthecomputedtemperaturefromtheobservations.Dottedlineinthebottompanelisthelineartrendoftheresidue.一些研究表明ENSO的年代际变率对行星尺度的温度变化可能有影响20,但从近百年来拟

18、合的结果看,虽然观测全球年平均温度的年代际序列与由ENSO指数拟合温度的年代际序列间的相关系数有0.63,但拟合的温度值比观测值变化幅度要小许多,拟合温度的标准差仅有0.10C左右,而实际温度的标准差则有0.22。,这说明由ENSO拟合的温度方差只有实际观测值的20.6%,其中年代及以上时间尺度的变率就更小了。所以ENSO对全球温度变化的影响主要还是在年际尺度上。这在图3中也非常明显。图3b是ENSO指数模拟的温度,即用当年及前一年年平均ENSO指数拟合的全球年平均温度,可见还是年际尺度上的变率最突出;图3c是观测温度减掉ENSO解释的那部分温度之后的剩余值,有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

19、45电/100年,这与近百年来的观测温度的增暖幅度十分接近。将观测的全球温度和扣除ENSO贡献后的全球温度序列分别进行低通滤波,剩下的是二者的低频部分,标准差分别为0.20七和0.18七,这说明扣除了ENSO的影响后,在年代及更长时间尺度上仍然有超过80%的方差被保留了下来。因此,单纯考虑ENSO一个因子并不能很好解释近百年来全球温度的增暖趋势及其年代际变率。4ENSO影响温度的机制Angell21曾指出ENSO对对流层大气的加热作用可能是通过加强热带地区水份循环实现的,即当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升高时,对流活动也将加强,因此大量潜热的释放造成热带对流层温度的升高。Graham22用数值模式对此进

20、行了模拟研究,用观测的热带海表温度做为边条件来强迫大气环流模式,结果表明能很好模拟出最近几十年来的全球气温增暖趋势,而且潜热的变化最为明显,自70年代以来全球平均潜热通量大约上升了1Wm-2,而且几次峰值也都与日Nino事件相对应。但是,观测事实显示与ENSO事件密切相关的降水变化主要是热带太平洋地区,而并无证据说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流层中的热量如何存储数个季节之久,且转移到中、高纬地区。ENSO对温度的影响可能有多种途径,而ENSO对热带和热带外地区温度影响的不同时滞关系就可能与影响的机制不同有关,热带地区是通过Walker环流直接影响气候,所以信号强烈,最大滞后时间短。ENSO对热带外地区的

21、影响,一是可以通过Hadley环流影响全球的副热带高压23,进而影响气温,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遥相关来传播其影响,这些都是间接的影响,所以最大滞后时间也长。而且同时热带外地区温度的变化受其它环流因素如NAO等的影响很大8,所以ENSO的影响不如热带地区明显。Yulaeva和Wallace7指出的20N-90N平均气温变化中ENSO信号不明显可能与这种信号较弱及没有考虑ENSO对温度影响的滞后有关。5结论用Nino区海温和SOI建立的ENSO指数能较好地代表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大气系统状况及描述ENSO变化特征。根据近百年来温度和ENSO指数资料,发现ENSO对热带、热带外地区及全球温度有显著影

22、响,但主要是年际时间尺度上变率的影响。ENSO能解释同期全球年平均温度方差的14%M6%左右。热带地区温度变化滞后ENSO约1个季,热带外地区滞后约2入3个季。如果考虑ENSO对温度影响滞后1人3个季的特征后,则ENSO对全球年平均温度方差的解释率能达到20.6%。ENSO对全球温度的影响还有明显的季节差别,122月和35月的影响最大,能解释温度变化的27.8%和23.8%,68月及911月则较低,分别只能解释18.1%和15.8%。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变化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率并不能单纯用ENSO得到解释,要研究近百年来全球温度低频变化的原因还必须考虑其他因子,如人类活动、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火山

23、及太阳活动等因子。参考文献1 KiladisGN,DiazH.GlobalclimaticanomaliesassociatedwithextremesinthesouthernOscillation.JClimate,1989,2:10691090.2 JonesPD.TheinfluenceofENSOonglobaltemperatures.ClimateMonitor,1988,17(3):8089.3 HalpertMS,RopelewskiCF.SurfacetemperaturepatternsassociatedwiththeSouthernOscillation.JClima

24、te,1992,5:577593.4 GlantzMH,KatzRW,NichollsN,eds.Teleconnectionslinkingworldwideclimateanomalie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UK,1991.1535.5 LatifM,KleemanR,EckertC.Greenhousewarming,decadalvariabilityorElNino?Anattempttounderstandtheanomalous1990s.JClimate,1997,10:22212239.6 DiazHF.Temperatur

25、echangesonlongtimeandlargespatialscales:inferencesfrominstrumentalandproxyrecords.InClimatevariationsandforcingmechanismsofthelast2000years,editedbyPDJones,RSBradleyandJJouzel,Spri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1996.585601.7 YulaevaE,WallaceJM.ThesignatureofENSOinglobal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fields

26、derivedfromthemicrowavesoundingunit.JClimate,7:17191736.8 HurrellJW.InfluenceofvariationsinextratropicalwintertimeteleconnectionsonNorthernHemispheretemperature.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1996,23(6):665668.9 TrenberthKE,HoarTJ.The1990-1995ElNino-SouthernOscillationevent:Longestonrecord.GeophysicRes.

27、Lett.1995,23:5760.10王绍武,石伟.两类ENSO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不同影响.见: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编.海洋对气候变化调节与控制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76-87.11 KaplanA,KushnirY,CaneMA,etal.Reducedspaceoptimalanalysisforhistoricaldatasets:136yearsofAtlanticseasurfacetemperatures.JGR.,1997,102(C13):2783527860.12 CaneMA,ClementAC,KaplanAetal.Twentieth-c

28、enturyseasurfacetemperaturetrends.Science,1997,275:957960.13 AngellJK,ComparisonofvariationsinatmosphericquantitieswithseasurfacetemperaturevariationsintheequatorialeasternPacific.MonWeaRev,1981,109(2):230241.14 AllanRJ,NichollsN,JonesPDetal.AfurtherextensionoftheTahiti-DarwinSOI,earlyENSOeventsandD

29、arwinpressure.JClimate,1991,4(4):743749.15 RopelewskiCFandJonesPD,AnextensionoftheTahiti-DarwinSouthernOscillationIndex.Mon.Wea.Rev.,1987,115(10):21612165.16石伟,王绍武.1857-1987年南方涛动指数.气象,1989,15(5):2933.17王绍武,龚道溢.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及其强度.气象1999,25(1):914.18 JonesPD.Hemisphericsurfaceairtemperaturevariations:are

30、analysisandupdateto1993.JClimate,1994,7:17941802.19 JonesPD,OsbornTJ,BriffaKR.Estimatingsamplingerrorsinlarge-scaletemperatureaverages.JClimate,1997,10:25482568.20 ZhangY,WallaceJM,BattistiD.ENSO-likeinterdecadalvariability:1900-93.J.Climate,1997,10:10041020.21 AngellJK.VariationinglobaltropospherictemperatureafteradjustmentfortheELNinoinfluence,1958-1989.Geo.Res.Lett.1990,17(8):10931096.22 GrahamNE.Simulationofrecentglobaltemperaturetrends.Science,1995,267:666671.23龚道溢,王绍武.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的响应.海洋学报,1998,20(5):4454.TheInfluenceofENSOonGlobalTemp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