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哲学史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西方哲学史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1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01智者运动03柏拉图02苏格拉底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01智者运动03柏拉图02本章概要公元前6世纪,希腊社会开始从氏族的农业经济向以工商业为主的城邦经济过渡。公元前492至公元前449年,以雅典为盟主由各城邦组成的提洛同盟在希波战争中的大获全胜,标志着希腊进入繁荣发展时期。雅典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民主制,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戏剧、建筑、雕塑成就辉煌,历史、医学、数学的研究也取得辉煌的成果。与此同时,古希腊哲学的中心也转移到雅典。本章概要公元前6世纪,希腊社会开始从氏族的农业经济向以工商业3伯利克里希波战争伯利克里希波战争4在经济和文化繁荣的同时,阶级矛盾和社会政治斗争更加激烈和尖锐。这一时期,希腊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哲学上顽强地表现自己,各种哲学思想空前活跃,哲学史家一般把这一时期的西方哲学称作“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而在此之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代师生把希腊哲学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本章以雅典由盛到衰的社会变化和希腊文化的深远影响为背景,阐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创的哲学新领域。在经济和文化繁荣的同时,阶级矛盾和社会政治斗争更加激烈和尖锐5第一节智者运动01智者的特点02自然说和约定说03普罗塔哥拉04高尔吉亚第一节智者运动01智者的特点02自然说和约定说036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开始兴起了智者运动。一般来说,智者运动是指为提高公民的实践能力所进行的教学实践,是围绕人和社会关系的问题而提出的学说,反映了希腊人为摆脱传统宗教和落后习俗的自主意识的觉醒,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启蒙运动。智者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有三个方面的背景和原因:第一,随着希腊由氏族社会转变为城邦的社会变革,工商奴隶主和自由民不但向落后的氏族习俗挑战,而且突破了以往自然哲学的狭隘学派界线,迫切需要认识日常生活领域的新哲学。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开始兴起了智者运动。一般来说,智者运动7第二,随着社会文化日益繁荣,崇尚典雅生活和优雅语言成为社会风气,个人自由创造和语言艺术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第三,希腊的政治舞台充满着像奥林匹克赛会一样的激烈竞争。第二,随着社会文化日益繁荣,崇尚典雅生活和优雅语言成为社会风8一、智者的特点在西方哲学史上,智者运动是早期希腊哲学过渡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中间环节。故了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首先需要理解智者运动的主要特点、代表人物及其哲学观点。
“智者”来自“智慧”一词,意思是“有智慧的人”(sophist)。在希腊文里,“有智慧的人”最初是指诗人、音乐家、预言家、狂诵者等。直至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才专指那些以传授公开论辩的才能为职业的教师和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一、智者的特点在西方哲学史上,智者运动是早期希腊哲学过渡到柏9智者的特点:
1.智者职业具有商业特点。
2.智者运动具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倾向。当时的人们也把苏格拉底看作一个智者,实际上苏格拉底批评智者是“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看来,智者与哲学家截然有别,智者是“有智慧的人”,而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虽一字之差,但含义却截然不同:哲学家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不懈地追求真理;智者则靠炫耀赚钱。虽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与智者的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和诡辩进行不懈的争论,但他们未从根本上消除这个隐患,使古希腊哲学始终受到怀疑主义的挑战。智者的特点:10二、自然说和约定说智者虽然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彼此一致的观点,甚至互相攻击、反对,但智者们具有共同关心和讨论的问题。智者的怀疑主要针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他们按照各自观点解释社会政治和道德的本质。在国家的起源和性质、人和法律的关系等一些重要问题上,形成了自然说和约定说两派不同观点。自然说:坚持的“自然”特指人的本性,认为人应按照自己的本性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约定说:坚持的“约定”是指非自然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二、自然说和约定说智者虽然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彼此一致的11自然说和约定说虽彼此对立,但都与传统的氏族势力相对立。自然说所要摆脱的本性主要指落后的习俗,约定说所要约束的本性主要指蒙昧的本能。两派没有特定的政治归属,平民或贵族、民主派或寡头派既可持自然说,也可持约定说。《西方哲学史》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和柏拉图哲学课件12普罗塔戈拉用约定说观点解释了国家的起源,代表了当时民主派的政治观点,认为人需要在共同认可的道德原则之下组成国家,传授和学习德性。寡头派政治家克里底亚(Critias,卒于前403)通过不信神的西叙福斯之口表达了对社会约定的蔑视。他说,最初人生活在无序的野蛮状态,为了向恶人报复,人们制定了法律,让正义统治,使暴力屈服。但法律不能阻止人们私下作恶,一些更聪明的人发明了对神的崇拜,用恐惧和神圣原则阻止人们邪恶的行为和思想。普罗塔戈拉用约定说观点解释了国家的起源,代表了当时民主派的政13色叙拉马库斯(Thrasymachus,生卒年份不详)利用自然说为强者的权利辩护。他认为,法律是“弱者,即大多数人”约定而成的,法律是大多数弱者限制少数强者本性的枷锁,它禁止一个人通过强权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然而,出自本性的真理却是:强者应该拥有比弱者更多的权利,“强权就是公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一些自然派则提出平等和民主的要求,认为人在本性上没有高低、贵贱、强弱之分。希庇阿斯(Hippias)认为,物以类聚靠自然,而不靠约定,约定是强加在人们头上的暴君,强迫人去做很多违反本性的事。安提丰(Antiphon)在批判贵族世袭制度和奴隶制度时说,我们敬仰和尊重贵族的后代,却既不敬仰、也不尊重一个卑贱家庭的后代。这种做法使我们自己成为野蛮人,因为我们都可能是天生的希腊人和野蛮人(大概希腊人和野蛮人平等地继承了同一个本性)。色叙拉马库斯(Thrasymachus,生卒年份不详)利用自14三、普罗塔哥拉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约前490—前421)生于边远城邦阿伯德拉,在雅典传授讲演术20年,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著作有《论神》、《论真理》、《矛盾法》等。他在《论神》中写道:“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有许多东西使我们不能认识这些,如:问题的晦涩,人生的短暂。”正是由于这段“大不敬”的文字,他被驱逐出雅典,著作也被焚毁。三、普罗塔哥拉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约前490—15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这一命题不是说人决定着万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是说人的认识决定存在着的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苏格拉底把这句话解释为“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追问道:事物显现在人的理智中,还是显现在感觉中?如果是前者,那么人的理智是衡量事物的共同尺度,不能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如果是后者,那么感觉因人而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没有判断事物的共同的标准。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16苏格拉底反驳说,如果把个人感觉是万物尺度的原则贯彻到底,那么没有理由否认猪、狗、猴等动物也是万物的尺度,因为它们和人一样具有感觉,有什么理由说人的感觉优于动物的感觉呢?“人是万物的尺度”于是走向自己的反面。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都承认人的认识能力决定事物的本质,但在人的认识能力是理智还是感觉的问题上持不同的认识论路线。一般来说,历史上的客观唯心论者主张苏格拉底的理智主义路线,而主观唯心论者主张普罗泰戈拉的感觉主义路线。无论作何种解释,“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本主义的第一个命题,明确表达出人是世界规律的判断者和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反映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苏格拉底反驳说,如果把个人感觉是万物尺度的原则贯彻到底,那么17四、高尔吉亚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3~前375)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和修辞学家,著名的智者。他是西西里岛雷昂底恩城人,约生于公元前490年或稍后。早年随恩培多克勒学习修辞、论辩、自然哲学和医学。其思想受到过芝诺的影响,但主要来源与普罗泰戈拉。公元前427年为请求联合反对叙拉古而出使雅典,晚年在特萨里亚的拉里萨居住四、高尔吉亚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3~前3718高尔吉亚(Gorgias,约前480—前370)在一本题为《论非存在,或论自然》的书中,提出了三个命题: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对高尔吉亚三个命题的动机柏拉图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为了进行逻辑辩论技巧的训练;二是为了验证任何事物都有两种正反相对的说法的相对主义的原则,而后一种解释具有哲学史的意义。高尔吉亚(Gorgias,约前480—前370)在一本题为《19高尔吉亚提出并论证的这三个否定命题,是要向人们表明:既然被当作绝对不变的真理都有相反的说法,其他说法还能有例外吗?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高尔吉亚不是为了论证不可知论,而是为了反驳爱利亚派的唯心论,他的结论不是虚无主义,而是相对主义。《西方哲学史》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和柏拉图哲学课件20第二节苏格拉底01“认识你自己”02“德性就是知识”03“精神助产术”04“小苏格拉底”第二节苏格拉底01“认识你自己”02“德性就是知识”21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出生于雅典,曾经参加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他以教育青年为己任,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私事,而是对城邦所尽的公民义务。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在公众事务上主持公正,在对话中揭露智者,被民主派视为政敌。政客指控他犯有“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两条罪名。尽管他在法庭上发表了义正词严的申辩,仍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在狱中仍与人讨论哲学问题,最后从容赴死。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出生于雅典,22苏格拉底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国家强盛,这是耽于党派之争的政客们所不能理解的。如果说他反对过民主派,那只是因为他看到了雅典民主制的衰败,没有理由认为他反对伯利克里“按照人的能力和贡献公正地对待一切人”的民主制原则。《西方哲学史》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和柏拉图哲学课件23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世人主要通过他的学生——色诺芬尼(又译克塞诺芬尼)和柏拉图的著作来了解他的生平及思想。色诺芬尼在《家政篇》、《辩护辞》、《宴会集》和《回忆录》四本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的言行。柏拉图的对话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但一般认为,只有他的早期对话《申辩篇》、《克力同篇》、《尤息弗罗篇》、《拉刻斯篇》真实反映了庭审期间苏格拉底的思想。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世人主要通过他的学生——色诺芬尼(24一、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是德尔斐神庙的铭句苏格拉底早年曾潜心研究自然哲学,但最后得出结论: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不知道有用处的人事问题,诸如虔诚、适宜、正义、明智、勇敢等德性的定义、治国的道理、统治者的品质等。更重要的是,自然哲学家的途径错了。他们“用眼睛盯着事物,或者试图用某种感官来把握它们”,这种感觉观察的方法毫无帮助,思辨的方法也无裨于事。苏格拉底原来对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心灵是安排一切的原因”寄予厚望,最后却非常失望。他说:“我往下看,发现这位哲学家完全不用心灵,也不用任何其他安排事物的原则,而是求助于气、清气、水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一、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是德尔斐神庙的铭句25苏格拉底对早期自然哲学的批判表明,他主张哲学研究由自然转向人事的主要理由出于实用的考虑。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放弃了对自然奥秘的思辨。他习惯于社会交往的实际行动,思想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提出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完整理论。但苏格拉底的批判达到了智者所不能及的深度。他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摆脱自然哲学困境的原则,他批评自然哲学家在外部世界寻求的本原犹如支撑世界的阿特拉斯神,他们不知道世界本原就在他们心中,心灵内的原则“比这种神力更强大、更不朽、更能包罗万象”。苏格拉底对早期自然哲学的批判表明,他主张哲学研究由自然转向人26苏格拉底用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他把哲学关注的领域从自然转向人的内心,通过审视人的心灵来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灵魂是人认识外部事物的中介,为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他说:“我首先看准一种我认为最强的道理,不管是原因方面的,还是别的方面的,然后肯定:凡是我觉得合乎这个道理的,我就把它看成真的,凡是不合的,就把它看成不是真的。”苏格拉底试图用内心中的确定性原则取代早期自然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代表了希腊哲学向唯心主义发展的方向。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这一评价符合苏格拉底思想发展的过程。评价:苏格拉底用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评价:27二、“德性就是知识”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什么呢?德性这里的“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原则,是一切知识中最高尚的知识,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的知识。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德性;同时也是判断外部世界和社会行为的原则。二、“德性就是知识”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什么呢?28苏格拉底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作出的,“无人有意作恶”;“如果人们不相信一件事是最好的事,他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只是出于无知。”“无人有意作恶”不是推卸道德责任的遁词。相反,苏格拉底强化个人的道德意识认为没有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度过。没有内在审视就不能认识自己,就不会知道关于善的知识;没有德性、不知道善的人沾染上灵魂疾病却讳疾忌医,无意作恶的人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毫无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苏格拉底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29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是对“德性就是知识”的最好注释。当时雅典民主制的弱点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充分暴露。苏格拉底曾经就因为无法忍受审判的不合法,投了反对票,得罪了民主派。公元前404年,战败的雅典人被迫接受寡头制,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是执政的三十名寡头中的核心人物。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暴力统治深感不满。寡头们命令苏格拉底去逮捕政敌,他甘冒受极刑的危险也不愿参与他们的活动。然而,民主制重新当权后,却煽动民众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是对“德性就是知识”的最好注释。30苏格拉底有多次生的选择:他可以把妻子和孩子带上法庭求情,用妇孺之情感化陪审团;他的朋友愿意代他交付赎金,换取他的生命;甚至在临刑前夕,朋友们为他安排好了出逃国外的道路。但苏格拉底认为,这些行为都与法律相抵触,因此是不正义的,人们对他不正义的惩罚乃是出于无知,而他若做不正义的事便是出于自愿。可以说,苏格拉底为“德性就是知识”、“无人自愿作恶”的信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苏格拉底有多次生的选择:他可以把妻子和孩子带上法庭求情,用妇31三、“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妇,他把自己的方法比作精神“助产术”。他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而不是她自己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获得真理的必经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三、“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妇,他把自己的方法比作32
苏格拉底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
承认自己无知,通过对话接近真理。
承认自己无知,正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所在。德尔斐神庙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苏格拉底为了验证神谕,他先后与被人们称作智慧人的政治家、诗人和工匠交谈,“发现那些名气最大的人恰恰是最愚蠢的”:政治家自以为是,实际上愚蠢至极;“诗人写诗并不是凭智慧,而是凭灵感”;工匠“因为自己手艺好,就自以为在别的重大问题上也很智慧。这个缺点淹没了他们的智慧”。别人没有智慧但却自以为有智慧,他承认自己没有智慧,这正是他比别人更有智慧的原因所在。这些言行妨碍了那些享有智慧声誉的人的利益,那些人恼羞成怒,代表利益集团到法庭指控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式的无知是真诚的态度。没有真诚的无知,便没有对知识的真诚探索,无知的态度是实施苏格拉底对话的关键环节。
苏格拉底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
承认自己无知,通过对话33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无知的作用:第一,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学习者,这样便使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只提出问题,却不回答问题,把学习变成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主动过程。第二,承认自己无知的态度使对话者双方处于同等的地位。苏格拉底的对话不是教师的训导,更不是智者的炫耀。他既不预先确定一个原则,然后自圆其说地为之辩护;也不先想出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地把对方引向这个答案。当然,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别人回答的反诘蕴含着他的见解,显示出他的智慧。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固执己见,他总是根据对方的反应随时修改自己的见解,并承认受惠于对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无知的作用:34苏格拉底对美德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的探讨都是以一种对话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在问答中诘难对方,使对方陷入矛盾,从而逐渐修正意见,最终达到真理的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的讨论方法”,也被称为“辩证法”(dialectic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对话”、“论辩”)。苏格拉底方法的四个环节:反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归纳: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将其导向普遍、确定、真实的知识。诱导: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定义: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的认识,并牢牢掌握它。苏格拉底对美德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的探讨都是以一种对话的方式进行35苏格拉底对话的方法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这反映了希腊人真理观的一个特点。希腊文“真理”(aletheia)一词包含否定前辍“不”和动词词根“被蒙蔽”。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蕴含着真理,只不过被人们的偏见和墨守成规蒙蔽。反诘的作用在于清除蒙蔽,但不制造真理。蒙蔽一旦被清除,真理便会显露在心灵之中,无须别人越俎代庖,教导什么是真理。因此,苏格拉底的对话通常没有结论,从来没有达到一个完满的定义;但对话使人逐步离开无知,放弃偏见,接近真理。苏格拉底对话的方法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这反映了希腊人真理观36苏格拉底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对话法是古代辩证法的成熟形式,在人类认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亚里士多德评价的:“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两样东西都是科学的出发点。”《西方哲学史》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和柏拉图哲学课件37四、“小苏格拉底派”苏格拉底死后,他的一些弟子自称继承了他的衣钵,包括麦加拉派、犬儒派、昔兰尼派等,后世一般称他们为“小苏格拉底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把苏格拉底“善”的定义固定下来,通过辩论或行为维护他们自称的善。麦加拉派的创始人欧克里德(Eucleides,约前450—前380)把苏格拉底的“善”与爱利亚派的“存在”相结合,认为善是唯一和不变的。他的学生欧布里德(Euboulides,约前400)仿造芝诺提出悖论,如“说谎者”悖论。他还提出了“谷堆”悖论和“有角的人”悖论。可以说,除了最后一个是没有意义的诡辩外,前两个悖论分别涉及命题形式的类型以及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问题。四、“小苏格拉底派”苏格拉底死后,他的一些弟子自称继承了他的38犬儒派因其在“白犬”体育场与人交谈而得名。其创始人安提斯泰(Antisthenes,约前445—前360)认为概念只是名称,不能把握善,只有节制、禁欲的德行才是善的生活。犬儒派认为财产、家庭音乐、数学等文明成果是德行的障碍,主张全面抛弃文明生活方式。其著名代表人物第欧根尼(Diogenes,前404—前323)刻意显示反文明的生活方式,如睡在一个木桶里,白天打着灯笼满大街寻找“真正的人”。犬儒派在后世则演变成为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甚至恬不知耻等生活方式的代名词。犬儒派因其在“白犬”体育场与人交谈而得名。其创始人安提斯泰(39昔兰尼派创始人亚里斯底波(Aristippos,约前435—前350)认为只有快乐和痛苦两种感觉才是真实的,善就是快乐。他们实行与犬儒派苦行主义相反的快乐主义,把生活的目的归结为享受现实的快乐。列宁因此批评他们“把作为认识论原则的感觉和作为伦理学原则的感觉混淆起来了”。麦加拉派、犬儒派和昔兰尼派的思想观点都片面地夸大了苏格拉底思想的某一方面,而真正全面继承苏格拉底思想,并把他的原则和方法发展为一个哲学体系的人是柏拉图。昔兰尼派创始人亚里斯底波(Aristippos,约前435—40第三节柏拉图01理念论02晚期思想的发展03政治哲学第三节柏拉图01理念论02晚期思想的发展03政治41柏拉图(Plato,Πλάτων,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柏拉图(Plato,Πλάτων,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42生平柏拉图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他早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是伯利克里的朋友。柏拉图受过良好的教育,涉足哲学和文学,和当时的其他贵族子弟一样热衷政治。柏拉图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一生景仰老师的思想和人格。三十寡头执政期间,他的舅父和表弟均是寡头,但他不满于寡头们的暴力镇压手段,对他们企图假苏格拉底之手害人的行径更感厌恶。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柏拉图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的政体。公元前357年,与柏拉图友情笃厚的狄翁成为叙拉古的统治者,但不久遭谋杀,柏拉图的政治理想遂彻底破灭。柏拉图第二次自西西里返回雅典时,在以希腊英雄阿卡德穆(Academus)命名的运动场附近创立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因此而得名。柏拉图第三次从西西里返回后一直在学园讲学著述。生平柏拉图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他早年丧父,43作品概要流传至今的柏拉图作品中有近30篇被确认为真品。柏拉图的对话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对话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对话充满情趣,严密的论证配以优美的语言,行云流水的雄辩夹杂着隽永的格言,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一般认为,柏拉图的对话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苏格拉底时期),对话主要记录苏格拉底的思想,讨论德性的定义等,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申辩篇》(苏格拉底在法庭的辩护)、《克力同篇》(苏格拉底在监狱里拒绝出逃,恪守公民守则)、《尤息弗罗篇》(在监狱里与人讨论虔诚,无结果)、《菲多篇》(临终前论灵魂与理念的关系)、《普罗泰戈拉篇》(论德性是知识及其可教性)等。
作品概要流传至今的柏拉图作品中有近30篇被确认为真品。柏拉图44(2)中期阶段,对话借助苏格拉底的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论,包括柏拉图的理念论成熟于这一时期,主要作品包括:《高尔吉亚篇》(论政治家、强者的权利、正义的代价)、《曼诺篇》(论学习就是会议和灵魂不朽)、《会饮篇》(论美与爱情)、《理想国》、《菲德罗篇》(论爱的本性和哲学修辞学的可能性)等。(3)晚期,对话针对中期理论的困难提出补充和修改,发展了他的理念论和政治学说,主要作品有:《泰阿泰德篇》(论知识不是知觉和真判断)、《巴门尼德篇》(考虑到对理念论的一些批判,并试图回答这些批评意见)、《智者篇》(以通种论回答对理念论的批判)、《政治家篇》(论统治者应有之智慧,以法治国是权宜之计)、《法律篇》(考虑到现实条件,对《理想国》中的政治学说做了修改)等(2)中期阶段,对话借助苏格拉底的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论,包括柏45一、理念论柏拉图把苏格拉底寻找的心灵内在原则外在化,使之成为独立于心灵的理念世界。“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in),原意是“看到的东西”。在荷马和早期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著作中,这个词是指有形事物的“型相”和“形状”等。柏拉图把希腊文“相”的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即可译为“理念”(相当于英文idea)或“相”(相当于英文form)。一、理念论柏拉图把苏格拉底寻找的心灵内在原则外在化,使之成为46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柏拉图一方面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分离和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用“分有”和“摹仿”说明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联系。《西方哲学史》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和柏拉图哲学课件47(一)分离学说柏拉图的理念论被亚里士多德概括为“分离学说”,这一学说肯定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世界之外和之上,还有一个真实普遍的理念世界。柏拉图在其主要代表著作《理想国》中提出这样一个推理:“如果不同的能力在本性上与不同的对象相联系,并且意见和知识是彼此不同的能力,那就应该说,知识的对象无法等同于意见的对象。”这段话表达了以下的推理:
大前提:不同的知识能力与不同的知识对象相对应;小前提:意见和知识是不同的认识能力;结论: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一)分离学说柏拉图的理念论被亚里士多德概括为“分离学说”,48柏拉图熟悉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学说,他的理念论试图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柏拉图同意巴门尼德的意见,任何能被认识的对象必定为存在,非存在是无法被认识的。他也同意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即运动变化中的可感事物既是又不是一个东西。但他补充说,关于可感事物变化的认识并不是知识和真理,而是等而次之的意见;“既是又不是”正是意见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特征。柏拉图说,意见所认识的感性对象“具有含糊的两重性,使人不能明确地知道它们中任何一个是或不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们都是或都不是什么”。他的结论是“知识做知道的存在的东西不同于意见所认识的东西”,即可感的与理智的是两个分离的领域。柏拉图熟悉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学说,他的理念论试图调和两者49(二)知识与存在的对应关系柏拉图不只是从逻辑上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知识与意见相分离,而且使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两个世界与两种认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差异的程度。
1.“线喻”柏拉图用“线段”形象地说明两种认识和两个世界的区分。他说:“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把两端归给两端,把中间归于中间。知识处于最清楚的一端,与知识相对立的另一端应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无知”,而意见介于知识与无知之间,有程度不等的清晰或模糊程度。与知识、意见和无知的主观状态相对应,客观领域也有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和非存在的三重区分。
(二)知识与存在的对应关系柏拉图不只是从逻辑上论证理念世界与50柏拉图对四线段代表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了解释,深化了两个世界和两种认识的区分:最低阶段(4)是影象,或个人的想象和感觉印象。较低阶段(3)是关于感性事物的共同知觉。较高阶段(2)是对应于低级理念或相的数学知识。最高阶段(1)是对应于本原世界的理智知识柏拉图对四线段代表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了解释,深化了512.“日喻”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外在化为世界本原,用太阳比喻哲学的最高原则和目的——善。“日喻”是这样一个类比:正如感性世界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是太阳,理念世界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是善。按照他一贯坚持的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相对应的原则,柏拉图从两方面对太阳与善作出类比:在认识能力方面,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善则是“心灵的眼睛”的知识源泉。柏拉图说,仅有视力和可视对象不足以使肉眼看见对象,必须有一个媒介把两者联结起来,这个媒介就是太阳发出的光。若没有光,眼睛只有“视而不见”的能力,光使视力变成看见可视对象的活动。同样,仅有理智和理智对象不足以使心灵知道理智对象,善为理智提供活动的动力,促使理智朝向并把握与之相适应的对象。2.“日喻”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外在化为世界本原,用太52从认识对象方面说,太阳是感性事物生长的源泉;同样,善决定知识对象的存在。柏拉图说:“给知识对象以真理、给认知者以认知能力的实在,就是善的理念。”“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所在之外获得它们的可知性,并且从善得到它们的存在。”柏拉图强调,善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不能反过来用知识和真理来规定善。善不囿于某一个存在和本质,但却统摄着所有存在和本质。真善美是统一的,只用理智不能把握“善”的全体。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强调精神之爱,他说,爱善、爱美和爱智慧是同一活动:爱善的目标是永恒地占有善,爱美的目标是通过生育在有朽中实现不朽,爱智慧的目标是把有限的知识融汇在无限的持续过程之中。从认识对象方面说,太阳是感性事物生长的源泉;同样,善决定知识533.“洞穴”火沿墙走的人
矮墙(被举雕像)
囚徒
影象洞口3.“洞穴”洞口54柏拉图用“洞穴”比喻说明了其学说的现实针对性。他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1﹒一群世代居住在洞穴并被锁住的囚徒,将洞里的影像当作真实的事物。
2﹒一个解放了的囚徒,认识到雕像比影像更真实,洞外的事物比洞内的事物真实。
3﹒自由的囚徒重返洞内,解救同胞未获成功。很明显,洞内和洞外分别比喻两个世界;洞内的影象和雕像分别相当于“四线段”比喻中的幻象和自然物(活物),洞内的火相当于“日喻”中的太阳,洞外的太阳相当于善,洞外的自由人看见的是理念,他获得知识的渐进过程相当于逐步上升的辩证法,最后认识到最高原则和万物本原是善。柏拉图用“洞穴”比喻说明了其学说的现实针对性。他讲了一个意味55“洞穴”比喻具有其他三个比喻所没有的政治哲学寓意,柏拉图借解放囚徒失败的故事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他说:“达到这一高度的人不愿参与公众事务,他们的心灵渴望停留在上方;那些从神圣的沉思下降到世间生活的人会认为自己犯了愚蠢的过错。”然而,柏拉图又说,哲学家如同返回洞穴的自由人一样,他们为了城邦的利益,不得不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参与政治。启蒙和解放那些陷于悲惨境地而毫无自觉的人,这是哲学家的公民义务。哲学家的最高目标是追求善,但善不只是个人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城邦的公共利益。“洞穴”比喻具有其他三个比喻所没有的政治哲学寓意,柏拉图借解56(三)分有和模仿关于“分有”的意义,柏拉图说:“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相,比如,美的东西之所以美,只能是因为它分有了美的型相;同样,大的东西分有‘大’,小的东西分有‘小’……事物要分成两个,就必须分有‘二’,要成为一个,就必须分有‘一’。”柏拉图区分两个世界,同时要解释两个世界的联系。他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隶属的相,用“摹仿”说明个别事物与相之间的相似。(三)分有和模仿关于“分有”的意义,柏拉图说:“相是可感事物57就是说,“分有”表示特殊性与普遍性或殊相与共相的关系。虽然事物分有相,等于特殊从属于普遍的概念关系,但相不等于概念。对柏拉图来说,概念是主观思想,而相是客观存在。概念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相,但不可能达到与相等同的程度。比如,《会饮篇》中谈到不同程度的美的概念接近于“美的相”或“绝对的美”,特殊形体的“美”分有最小程度的美,所有可感事物的“美”分有稍多的美,善的灵魂分有更多的美,善的法律制度最接近于但也不等于“美”的相。就是说,“分有”表示特殊性与普遍性或殊相与共相的关系。58“摹仿”是一种技艺活动,摹仿是复制品和原型的相似关系。摹仿说解释了分有说解决不了的问题:认识内容(概念)何以能与认识对象(相)相似?柏拉图把技艺分为神圣的与人工的两种,制造者也分为造物主和工匠两种,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四重区分: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模仿物、人工的原型和人工的模仿物。关键在于神圣的模仿物就是人工的原型。这样,柏拉图试图说明,人的意见只是对相的摹仿,而按照意见制造的艺术产品则是摹仿的摹仿。比如,“床”的相是不依赖人的认识和制作的原型,木匠制造的具体的床是对这一原型的摹仿,画匠绘制的床是对具体的床的摹仿,或者说,对“床”的相的摹仿之摹仿。“摹仿”是一种技艺活动,摹仿是复制品和原型的相似关系。摹仿说59(四)分有说和模仿说的理论困难柏拉图在晚期对话《巴门尼德篇》中,借老年巴门尼德和少年苏格拉底的对话,揭示了分有说和摹仿说的种种理论困难。他认识到自己的理念论面临三方面的困难:第一,分有说不能解释相与相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也不能解释普遍概念为什么能够陈述个别事物的原因;第二,摹仿说不能解释感性的人何以能够把握理智世界的理念;第三,两个世界的区分没有解释理念世界的来源,以及何以能够统摄感性世界的原因。(四)分有说和模仿说的理论困难柏拉图在晚期对话《巴门尼德篇》60但柏拉图没有认识到,分有说和摹仿说不能自圆其说的根本原因是共相与殊相相分离。虽然柏拉图的理念论中有概念思维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但他的分离学说完全违背“特殊性即存在于普遍性之中”、“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的“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他感到面临思辨的困境,就是必然的了。但柏拉图没有认识到,分有说和摹仿说不能自圆其说的根本原因是共61二、晚期思想的发展柏拉图在晚期对话中按照苏格拉底方法继续探索共相与殊相、相与个体的关系。虽说后期探索只是对理念论客观唯心主义的补充,未能摆脱形而上学的思辨,但深入探索过程中包含着思想和存在相互转化以及概念辩证法的主要观点。(一)通种论针对在《巴门尼德篇》中提出的理论困难,柏拉图在《智者篇》中提出“通种”说。他认为“通种”是最普遍的相,通种有三对:“存在”与“非存在”、“动”与“静”、“同”与“异”。柏拉图之前各派哲学围绕这几对概念矛盾展开争论。柏拉图从分析这些概念的意义入手,梳理哲学争论中的概念关系。二、晚期思想的发展柏拉图在晚期对话中按照苏格拉底方法继续探索62通种论的内容六个理念的关系即有的能结合,有的不能结合。
(1)运动与相同、相异的关系:运动异于相同,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理念;运动又是相同,因为一切理念都分有相同;运动既是相同的又不是相同的;同理运动既是相异的又不是相异的。(2)运动与静止:这两个理念是不能兼容的;运动异于静止。(3)运动与存在、不存在:运动不是存在,又是存在,因为它分有存在;不存在是必然存在的,既存在于运动之中,又存在于每个理念中。通种论的内容六个理念的关系即有的能结合,有的不能结合。63通种论小结:1.存在、不存在、相同、相异可以互相兼容;2.存在、不存在、相同、相异与运动、静止可以互相兼容;3.运动与静止不能互相兼容。通种论是对理念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柏拉图学说自身而言,通种论是对《巴门尼德篇》中“分有诘难”的一个间接回答。通种之间的分有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概念之间兼容与不兼容、兼容但不等同的逻辑关系;个体所分有的相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贯通、彼此兼容的复杂概念关系,从而可以说明感性事物为什么具有既存在又不存在、既动又静、既是一又是多等相反相成的特征。通种论小结:64(二)“灵魂”回忆说为了回答感性世界中的人为什么能够认识理念世界的问题,柏拉图利用毕达哥拉斯派宣扬的“灵魂不朽”、“灵魂转世”的宗教神话,说明灵魂起着联结理念世界和人身体的中介作用。《菲德罗篇》里有一个比喻:神和灵魂乘两驾马车跟随宙斯去赴宴,由于驭手缺乏高超的技巧,在经过陡峭天路时失去对马车的控制,被顽劣的马拽落到地上;灵魂被折断翅膀,不能上升到天上的理念领域,只得附着于肉体,将肉体作为暂居之处。(二)“灵魂”回忆说为了回答感性世界中的人为什么能够认识理念65在这个比喻中,理性是驭手,激情是被比作两驾马车中驯服的马,欲望是桀骜的马。这个比喻的意思是,灵魂在肉体之中独立存在,依其与肉体的关系,灵魂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纯粹的理性,二是服从理性的激情,三是不服从理性但向往肉体的欲望。柏拉图说,灵魂中的理性在未跌落肉体之前,对理念世界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灵魂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欲望的干扰和肉体“污染”,理性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在这个比喻中,理性是驭手,激情是被比作两驾马车中驯服的马,欲66苏格拉底做了一个实验,通过适当的提问,便使从未学过数学的童奴知道如何计算正方形面积,知道两个正方形面积之比等于它们边长的平方之比。柏拉图通过这个事例说明:知识不是后天获得的,也不是从灵魂中自发产生的,而是灵魂固有的。知识先天地存在于灵魂之中,但处在潜在状态,宛如在梦境中一般。学习的作用在于触动、提示或唤醒灵魂中的理性,使之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苏格拉底做了一个实验,通过适当的提问,便使从未学过数学的童奴67“回忆说”认为,灵魂之中已有可知的东西,但需要关注和寻求,才能实际拥有知识。“回忆”是灵魂对自身的关注和理念世界的追求。如果灵魂在肉体之中忘却了知识,那么,只有净化肉体的污染,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知识;而最彻底的净化是灵魂与肉体的完全分离,这意味着个人生命的终结,灵魂重新回到理念世界。在此意义上,柏拉图说,回忆是“死亡练习”。他认为,最高的智慧只有在死亡之后才能达到,哲学家是唯一不畏惧死亡的人,不畏惧死亡的人也不会畏惧其他任何东西,追求智慧的人因而是最勇敢的人。柏拉图的理念论就是这样一种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哲学与神话的辩证法与原始唯心主义的结合。“回忆说”认为,灵魂之中已有可知的东西,但需要关注和寻求,才68“灵魂回忆”说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为苏格拉底方法提供了本体论的论证。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够在灵魂内部诱导出真理,原因在于灵魂回忆起理念世界的知识。用灵魂中关于理念的天赋知识,回答生活在可感世界的人何以能够认识理念的诘难。“回忆说”回应了智者为否定知识的可能性而提出的“学习悖论”(学习者既不能知道他一无所知的东西,也不会寻求他已经知道的东西)。“灵魂回忆”说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主要作用在于:69(三)宇宙创造论在《蒂迈欧篇》中,柏拉图借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蒂迈欧之口,把摹仿说、数本原说和灵魂不朽说结合在一起,建构一个神话和数学相结合的宇宙创造论。柏拉图说,可感世界是生成的世界,任何生成都有原因,可感世界的原因是造物主的创造。希腊哲学家没有“从无到有”的创世观念。柏拉图认为在创世之前,已有混沌的东西,称之为“基体”。这些东西没有具体规定性,因此不是存在;但也不是非存在,因为混沌至少处在一个“场所”。造物主并不创造这些基体和场所,但按照型相塑造它们的几何型相。(三)宇宙创造论在《蒂迈欧篇》中,柏拉图借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蒂70造物主依据的最初型相有两个:正方形的一半和等边三角形的一半。
造物主先用四个第一种三角形组成一个正方形,再用六个这样的正方形构成一个立方体(正六面体),这是土元素的型相。造物主又用六个第二种三角形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可构成正四面体、正八面体和正二十面体,三者分别是火、气和水元素的型相。此外,造物主还创造了正十二面体的元素。从几何学上说,正十二面体由五边形构成,而五边形不能由最初的那两种三角形组成。柏拉图说,造物主直接创造正十二面体的目的是“为了整体,用它们装饰星座”。正十二面体的元素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圆球,此即星球和宇宙整体;第五种元素后来被称作“以太”。造物主依据的最初型相有两个:正方形的一半和等边三角形的一半。71柏拉图的宇宙模式以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为基础:地球由土、火、气、水四元素构成,柏拉图补充了构成天体的特别元素“以太”。造出元素和万物之后,造物主又按照自己的心灵,造出“世界灵魂”,弥漫在万物之间,规定万物秩序,推动万物运动变化。灵魂和形体相结合产生四类生命:天上的神,空气中的有翼动物,水栖动物和陆地动物。最后,造物主创造的灵魂降生在神创造的身体中,出现了人。如果各部分灵魂在身体中生活得好,它们将返回天上;如果生活得不好,来世转生为动物。柏拉图的宇宙模式以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为基础:地球由土、火72三、政治哲学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生涯密切相关,他终生关心什么是正义的问题。柏拉图从三个层次讨论这个问题。第一个层次是正义的灵魂。他认为在灵魂中,有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如果激情和欲望都服从于理性,灵魂三部分和谐,对身体的健康有益,这就是灵魂的正义。三、政治哲学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生涯密切相关,他终生关心什73第三个层次是正义的城邦。柏拉图认为国家犹如大写的人,可以“由大见小”,从正义的城邦认识正义的本质。第二个层次是正义的德性。柏拉图认为在人的生活中,灵魂的各部分与不同的德性相对应,理性的生活是智慧,顺从理性的激情生活是勇敢,合理的欲望生活是节制,身心和谐的生活是正义第三个层次是正义的城邦。柏拉图认为国家犹如大写的人,可以74亚里斯多德认为城邦起源于相互帮助和合作的人聚集而居。合作的原则首先是社会分工,每个人都按照自然禀赋从事一门职业劳动,不同德性的人组成不同社会阶层:有节制德性的人组成生产者,有勇敢德性的人组成保卫国家的武士,武士中有智慧的人承担最高领导者职责。社会正义就是每一个人都只做适合自己德性的事情,统治者以智慧治理国家,武士以勇敢保卫国家,生产者以节制为社会提供必需品。反之,三个等级相互干预就是不正义。比如,生产者企图跻身于统治者,武士企图掌管治国的大权,这些僭越行为将毁灭国家。柏拉图的公正城邦反映了奴隶主贵族制的等级观念,与雅典民主制相对平等的观念背道而驰。马克思评价说:“他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亚里斯多德认为城邦起源于相互帮助和合作的人聚集而居。75柏拉图把现实中的不正义现象归结为正义程度逐次下降的城邦堕落,从君主制或贵族制堕落到荣誉制,再堕落到寡头制,又堕落到民主制,最后堕落到僭主制。柏拉图生活在民主制和僭主制激烈交锋的时代,他对两者均持批判态度柏拉图把现实中的不正义现象归结为正义程度逐次下降的城邦堕落,76柏拉图指出雅典民主制有三个致命缺点:第一,无节制的自由,社会无序混乱.比如,“现在父亲害怕儿子,儿子把自己当作父亲一样的人”。第二,实行大多数人统治的原则,不按照理性而按照意见决策,造成处死苏格拉底那样的不公正的审判。第三,民主制必然导致僭主制。在这种秩序混乱的社会中,人人不能自保,大多数人愿意一个强者当政保护他们,僭主借机上台,上台后制造更大的罪恶,社会堕落至极。雅典民主制作为第一个民主制度,柏拉图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缺陷。柏拉图指出雅典民主制有三个致命缺点:77“哲学王”为了建立正义城邦,柏拉图提出“哲学王”的主张。他说:“除非哲学家成为这个世界的王,或者我们现在称之为王和统治者的人真正成为哲学家,否则,国家的灾难,人类的灾难将没有尽头。”“哲学王”是知识界的代表,作为知识和智慧的公共导师,他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柏拉图设计了一个教育方案,要从小培养有教养、有知识、身心健康的武士阶层,从中选拔出懂辩证法、有智慧和实践经验的治国者。虽然“哲学王”、“正义城邦”是柏拉图时代不可企及的政治理想,但政治理想不等于“乌托邦”,正如柏拉图追求的理念世界不等于幻想的虚无世界一样。《理想国》中的理性论证和一些合理想法,如男女平等、财产共有、公民教育、各种政体的关系和缺陷,等等,使其成为西方政治哲学第一部经典。“哲学王”为了建立正义城邦,柏拉图提出“哲学王”的主张。78柏拉图在后期著作《法篇》中,提出了比较现实可行的政治方案。柏拉图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主宰,统治者只是法律的仆人”,为了防止权力的腐败,柏拉图设计的法律制度保留了民主制的一些优点,如完善公民大会和陪审团制度。但《法篇》的基调是政治保守主义。在思想上,柏拉图主张把宗教置于国家指导之下,禁止个人私下崇拜神祇,尤其要采取严惩无神论者的法律措施,如终身监禁、财产充公等。在政治上,他主张严格限制选民资格,不要把城邦建在海边,国家应是农业社会,而不是商业社会,应当生产,而不应进口。这些主张显然违反从农业氏族社会向商业城邦发展的历史潮流。由于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既重视法治和公民教育,也主张实行少数人专制,后来西方政治哲学的不同派别纷纷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和材料,来发展他们的理论。柏拉图政治哲学中寻找思想资源,研究和批判柏拉图政治哲学仍有现实的理论意义。柏拉图在后期著作《法篇》中,提出了比较现实可行的政治方案。柏79总之,在希腊社会转型时期发生的智者运动中,苏格拉底用揭露矛盾的对话方法讨论社会政治问题,推动希腊哲学从自然哲学的世界观向人的主体意识转变。柏拉图继承和发扬了苏格拉底的辩证方法和主体意识,建立了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把以分离学说为特征的理念论、以善为最高原则的目的论、以数学型相为基础的神学宇宙论,与以辩证法为工具的方法论以及以正义为理想的政治哲学结合在一起。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与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相对立,同时吸收了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批判爱利亚派的形而上学,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和原始唯心主义的简单直观,大大提高了哲学思维水平,标志着西方哲学发展到用复杂、丰富的概念把握世界和社会的阶段。总之,在希腊社会转型时期发生的智者运动中,苏格拉底用揭露矛盾80思考题1.举例说明智者运动的特征。2.如何理解“德性就是知识”以及“无人有意作恶”?3.苏格拉底对话法有哪些辩证法因素?4.为什么说柏拉图理念论的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同时还蕴含辩证法因素?5.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有哪些特征?思考题1.举例说明智者运动的特征。3.苏格拉底对话法有哪些辩81阅读文献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阅读文献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82西方哲学史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西方哲学史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83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01智者运动03柏拉图02苏格拉底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01智者运动03柏拉图084本章概要公元前6世纪,希腊社会开始从氏族的农业经济向以工商业为主的城邦经济过渡。公元前492至公元前449年,以雅典为盟主由各城邦组成的提洛同盟在希波战争中的大获全胜,标志着希腊进入繁荣发展时期。雅典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民主制,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戏剧、建筑、雕塑成就辉煌,历史、医学、数学的研究也取得辉煌的成果。与此同时,古希腊哲学的中心也转移到雅典。本章概要公元前6世纪,希腊社会开始从氏族的农业经济向以工商业85伯利克里希波战争伯利克里希波战争86在经济和文化繁荣的同时,阶级矛盾和社会政治斗争更加激烈和尖锐。这一时期,希腊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哲学上顽强地表现自己,各种哲学思想空前活跃,哲学史家一般把这一时期的西方哲学称作“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而在此之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代师生把希腊哲学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本章以雅典由盛到衰的社会变化和希腊文化的深远影响为背景,阐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创的哲学新领域。在经济和文化繁荣的同时,阶级矛盾和社会政治斗争更加激烈和尖锐87第一节智者运动01智者的特点02自然说和约定说03普罗塔哥拉04高尔吉亚第一节智者运动01智者的特点02自然说和约定说0388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开始兴起了智者运动。一般来说,智者运动是指为提高公民的实践能力所进行的教学实践,是围绕人和社会关系的问题而提出的学说,反映了希腊人为摆脱传统宗教和落后习俗的自主意识的觉醒,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启蒙运动。智者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有三个方面的背景和原因:第一,随着希腊由氏族社会转变为城邦的社会变革,工商奴隶主和自由民不但向落后的氏族习俗挑战,而且突破了以往自然哲学的狭隘学派界线,迫切需要认识日常生活领域的新哲学。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开始兴起了智者运动。一般来说,智者运动89第二,随着社会文化日益繁荣,崇尚典雅生活和优雅语言成为社会风气,个人自由创造和语言艺术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第三,希腊的政治舞台充满着像奥林匹克赛会一样的激烈竞争。第二,随着社会文化日益繁荣,崇尚典雅生活和优雅语言成为社会风90一、智者的特点在西方哲学史上,智者运动是早期希腊哲学过渡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中间环节。故了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首先需要理解智者运动的主要特点、代表人物及其哲学观点。
“智者”来自“智慧”一词,意思是“有智慧的人”(sophist)。在希腊文里,“有智慧的人”最初是指诗人、音乐家、预言家、狂诵者等。直至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才专指那些以传授公开论辩的才能为职业的教师和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一、智者的特点在西方哲学史上,智者运动是早期希腊哲学过渡到柏91智者的特点:
1.智者职业具有商业特点。
2.智者运动具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倾向。当时的人们也把苏格拉底看作一个智者,实际上苏格拉底批评智者是“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看来,智者与哲学家截然有别,智者是“有智慧的人”,而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虽一字之差,但含义却截然不同:哲学家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不懈地追求真理;智者则靠炫耀赚钱。虽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与智者的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和诡辩进行不懈的争论,但他们未从根本上消除这个隐患,使古希腊哲学始终受到怀疑主义的挑战。智者的特点:92二、自然说和约定说智者虽然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彼此一致的观点,甚至互相攻击、反对,但智者们具有共同关心和讨论的问题。智者的怀疑主要针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他们按照各自观点解释社会政治和道德的本质。在国家的起源和性质、人和法律的关系等一些重要问题上,形成了自然说和约定说两派不同观点。自然说:坚持的“自然”特指人的本性,认为人应按照自己的本性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约定说:坚持的“约定”是指非自然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二、自然说和约定说智者虽然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彼此一致的93自然说和约定说虽彼此对立,但都与传统的氏族势力相对立。自然说所要摆脱的本性主要指落后的习俗,约定说所要约束的本性主要指蒙昧的本能。两派没有特定的政治归属,平民或贵族、民主派或寡头派既可持自然说,也可持约定说。《西方哲学史》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和柏拉图哲学课件94普罗塔戈拉用约定说观点解释了国家的起源,代表了当时民主派的政治观点,认为人需要在共同认可的道德原则之下组成国家,传授和学习德性。寡头派政治家克里底亚(Critias,卒于前403)通过不信神的西叙福斯之口表达了对社会约定的蔑视。他说,最初人生活在无序的野蛮状态,为了向恶人报复,人们制定了法律,让正义统治,使暴力屈服。但法律不能阻止人们私下作恶,一些更聪明的人发明了对神的崇拜,用恐惧和神圣原则阻止人们邪恶的行为和思想。普罗塔戈拉用约定说观点解释了国家的起源,代表了当时民主派的政95色叙拉马库斯(Thrasymachus,生卒年份不详)利用自然说为强者的权利辩护。他认为,法律是“弱者,即大多数人”约定而成的,法律是大多数弱者限制少数强者本性的枷锁,它禁止一个人通过强权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然而,出自本性的真理却是:强者应该拥有比弱者更多的权利,“强权就是公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一些自然派则提出平等和民主的要求,认为人在本性上没有高低、贵贱、强弱之分。希庇阿斯(Hippias)认为,物以类聚靠自然,而不靠约定,约定是强加在人们头上的暴君,强迫人去做很多违反本性的事。安提丰(Antiphon)在批判贵族世袭制度和奴隶制度时说,我们敬仰和尊重贵族的后代,却既不敬仰、也不尊重一个卑贱家庭的后代。这种做法使我们自己成为野蛮人,因为我们都可能是天生的希腊人和野蛮人(大概希腊人和野蛮人平等地继承了同一个本性)。色叙拉马库斯(Thrasymachus,生卒年份不详)利用自96三、普罗塔哥拉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约前490—前421)生于边远城邦阿伯德拉,在雅典传授讲演术20年,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著作有《论神》、《论真理》、《矛盾法》等。他在《论神》中写道:“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有许多东西使我们不能认识这些,如:问题的晦涩,人生的短暂。”正是由于这段“大不敬”的文字,他被驱逐出雅典,著作也被焚毁。三、普罗塔哥拉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约前490—97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这一命题不是说人决定着万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是说人的认识决定存在着的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苏格拉底把这句话解释为“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追问道:事物显现在人的理智中,还是显现在感觉中?如果是前者,那么人的理智是衡量事物的共同尺度,不能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如果是后者,那么感觉因人而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没有判断事物的共同的标准。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98苏格拉底反驳说,如果把个人感觉是万物尺度的原则贯彻到底,那么没有理由否认猪、狗、猴等动物也是万物的尺度,因为它们和人一样具有感觉,有什么理由说人的感觉优于动物的感觉呢?“人是万物的尺度”于是走向自己的反面。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都承认人的认识能力决定事物的本质,但在人的认识能力是理智还是感觉的问题上持不同的认识论路线。一般来说,历史上的客观唯心论者主张苏格拉底的理智主义路线,而主观唯心论者主张普罗泰戈拉的感觉主义路线。无论作何种解释,“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本主义的第一个命题,明确表达出人是世界规律的判断者和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反映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苏格拉底反驳说,如果把个人感觉是万物尺度的原则贯彻到底,那么99四、高尔吉亚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3~前375)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和修辞学家,著名的智者。他是西西里岛雷昂底恩城人,约生于公元前490年或稍后。早年随恩培多克勒学习修辞、论辩、自然哲学和医学。其思想受到过芝诺的影响,但主要来源与普罗泰戈拉。公元前427年为请求联合反对叙拉古而出使雅典,晚年在特萨里亚的拉里萨居住四、高尔吉亚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3~前37100高尔吉亚(Gorgias,约前480—前370)在一本题为《论非存在,或论自然》的书中,提出了三个命题: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对高尔吉亚三个命题的动机柏拉图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为了进行逻辑辩论技巧的训练;二是为了验证任何事物都有两种正反相对的说法的相对主义的原则,而后一种解释具有哲学史的意义。高尔吉亚(Gorgias,约前480—前370)在一本题为《101高尔吉亚提出并论证的这三个否定命题,是要向人们表明:既然被当作绝对不变的真理都有相反的说法,其他说法还能有例外吗?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高尔吉亚不是为了论证不可知论,而是为了反驳爱利亚派的唯心论,他的结论不是虚无主义,而是相对主义。《西方哲学史》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和柏拉图哲学课件102第二节苏格拉底01“认识你自己”02“德性就是知识”03“精神助产术”04“小苏格拉底”第二节苏格拉底01“认识你自己”02“德性就是知识”103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出生于雅典,曾经参加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他以教育青年为己任,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私事,而是对城邦所尽的公民义务。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在公众事务上主持公正,在对话中揭露智者,被民主派视为政敌。政客指控他犯有“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两条罪名。尽管他在法庭上发表了义正词严的申辩,仍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在狱中仍与人讨论哲学问题,最后从容赴死。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出生于雅典,104苏格拉底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国家强盛,这是耽于党派之争的政客们所不能理解的。如果说他反对过民主派,那只是因为他看到了雅典民主制的衰败,没有理由认为他反对伯利克里“按照人的能力和贡献公正地对待一切人”的民主制原则。《西方哲学史》第二章-苏格拉底哲学和柏拉图哲学课件105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世人主要通过他的学生——色诺芬尼(又译克塞诺芬尼)和柏拉图的著作来了解他的生平及思想。色诺芬尼在《家政篇》、《辩护辞》、《宴会集》和《回忆录》四本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的言行。柏拉图的对话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但一般认为,只有他的早期对话《申辩篇》、《克力同篇》、《尤息弗罗篇》、《拉刻斯篇》真实反映了庭审期间苏格拉底的思想。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世人主要通过他的学生——色诺芬尼(106一、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是德尔斐神庙的铭句苏格拉底早年曾潜心研究自然哲学,但最后得出结论: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不知道有用处的人事问题,诸如虔诚、适宜、正义、明智、勇敢等德性的定义、治国的道理、统治者的品质等。更重要的是,自然哲学家的途径错了。他们“用眼睛盯着事物,或者试图用某种感官来把握它们”,这种感觉观察的方法毫无帮助,思辨的方法也无裨于事。苏格拉底原来对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心灵是安排一切的原因”寄予厚望,最后却非常失望。他说:“我往下看,发现这位哲学家完全不用心灵,也不用任何其他安排事物的原则,而是求助于气、清气、水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一、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是德尔斐神庙的铭句107苏格拉底对早期自然哲学的批判表明,他主张哲学研究由自然转向人事的主要理由出于实用的考虑。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放弃了对自然奥秘的思辨。他习惯于社会交往的实际行动,思想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提出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完整理论。但苏格拉底的批判达到了智者所不能及的深度。他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摆脱自然哲学困境的原则,他批评自然哲学家在外部世界寻求的本原犹如支撑世界的阿特拉斯神,他们不知道世界本原就在他们心中,心灵内的原则“比这种神力更强大、更不朽、更能包罗万象”。苏格拉底对早期自然哲学的批判表明,他主张哲学研究由自然转向人108苏格拉底用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他把哲学关注的领域从自然转向人的内心,通过审视人的心灵来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灵魂是人认识外部事物的中介,为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他说:“我首先看准一种我认为最强的道理,不管是原因方面的,还是别的方面的,然后肯定:凡是我觉得合乎这个道理的,我就把它看成真的,凡是不合的,就把它看成不是真的。”苏格拉底试图用内心中的确定性原则取代早期自然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代表了希腊哲学向唯心主义发展的方向。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这一评价符合苏格拉底思想发展的过程。评价:苏格拉底用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评价:109二、“德性就是知识”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什么呢?德性这里的“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原则,是一切知识中最高尚的知识,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的知识。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德性;同时也是判断外部世界和社会行为的原则。二、“德性就是知识”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什么呢?110苏格拉底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作出的,“无人有意作恶”;“如果人们不相信一件事是最好的事,他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只是出于无知。”“无人有意作恶”不是推卸道德责任的遁词。相反,苏格拉底强化个人的道德意识认为没有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度过。没有内在审视就不能认识自己,就不会知道关于善的知识;没有德性、不知道善的人沾染上灵魂疾病却讳疾忌医,无意作恶的人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毫无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苏格拉底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图书馆管理服务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鲁教版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 2024年定制出口业务销售协议模板
- 保安公司门卫服务承揽协议范本
- 2024高品质彩钢房建设协议书
- 2024批次高品质片石购买协议
- 2024年健身机构业务合作伙伴协议
- 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区首都师大附中初二(上)期中道法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全部课件(含19课时)
- 亲子阅读ppt课件
- 爱心妈妈结对帮扶记录表
- 农贸市场建设项目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文言文默写(含答案)
- MATLAB语言课程论文 基于MATLAB的电磁场数值图像分析
- 暗挖隧道帷幕注浆专项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 浅谈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存在问题及处理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