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文范例参考指导技术方案投标人: (盖单位公章)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年 月 日目录一、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方案 51、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前期情况回顾 61.3 场地水文地质环境概况 81.4 交通及处置场地供水供电 91.5 现场目前情况 92、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 112.1 修复目标值的选择 112.2 修复范围及修复量的确定 122.3 修复技术介绍 143、现场施工方案 243.1 污染范围界定与场地测量 243.2 临时设施建设方案 263.3 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现场施工方案 293.4 污染土壤异位修复现场施工方案 334、现场废水处置方案 424.
2、1 现场洗车废水处置方案 424.2 原有废水池处置方案 464.3 渗滤液收集池废水处置方案 485、建筑污染解毒方案 495.1 建筑物解毒区域及工程量 495.2 建筑物解毒流程 496、危险废物处置方案 526.1 场内危险废物及工程量 526.2 危险废物的处置流程 526.3 危险废物处置流程及处置单位 547、污染土壤处置及场地修复方案 557.1 污染土壤处置接收场介绍 557.2 污染土壤修复前的处理 567.3 污染土壤处置工艺流程 577.4 场地修复方案 588、工程组织及工程安排 618. 1项目工程组织 618.2 工程进度安排 628.3 主要机械及施工材料准备
3、638.4 规章制度 648.5 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 648.6 劳动、安全、卫生防护 659、合理化建议 6810、施工防控措施 6910.1、 防水排水的控制措施 6910.2、 大气污染的控制措施 7010.3、 噪声的控制措施 7110.4、 废渣的控制措施 71二、污染土壤处置能力及技术水平 721、污染土壤处置能力 722、技术水平 732.1 案例分析 732.2 技术能力 75三、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环境影响后评价(验收)方案 771、环境影响后评价能力 772、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环境影响后评价(验收)方案 .772.1 项目验收流程 772.2 验收条件 792.3 评估单位对项目
4、资料文件的审核 802.4 验收评估方案编制 822.5 验收采样 832.6 样品检测分析 852.7 验收标准 862.8 验收评估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 87*化工有限公司原址污染场地环境治理修复项目 技术部分一、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方案1、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随着三峡工程总体验收工作的完成,三峡工程已进入后续规划的 实施阶段。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报告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 护专题规划中指出:“将针对库区内污染物排放量大、达标排放不满 足受纳水体水质要求等问题,依法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污染 和生态破坏严重且难以治理的工业企业。 规划关闭影响生态屏障区和 重要支流的工业企业125家(
5、湖北8家、*117家),包括99家小 煤矿和26家小化工。鉴于企业关闭的补偿、场地修复及用地置换等 情况较复杂,须逐一作资产置换评估,细化方案,确认投资分摊”。“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关 于做好三峡后续工作阶段库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三峡办发库字201341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组织开展生态屏障 区关闭搬迁企业等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的重点任务。根据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报告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专题规划中的相关要求,*市境内117关破家企业位于三峡库区生 态屏障内,其遗留的工业污染场地必须进行环境治理修复,*化工
6、有限公司即为117家关破企业的其中之一。*化工有限公司 关破后,鉴于其濒临长江,原址污染场地对库区水质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风险,倘若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污染物质以土壤为介质渗入地下水沿地下水径流进入长江,必将对长江水质造成严重影 响。鉴于*化工有限公司污染情况复杂,必须因地制宜,制定切 实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以彻底消除环境隐患,保护三峡库区水质。本修复工程将针对红线范围内污染物制定修复治理方案并对场地搬迁后遗留下来的污染场地进行治理修复。1.2 前期情况回顾本修复工程项目已纳入 *市三峡后续工作实施规划项目库(2015-2017) , 2015年3月,通过了原址场地污染治理修复工程可
7、行性研究报告,2015年4月,项目通过了初步设计,并获得了资金 批复。根据上述报告中对原址场地的描述,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 限公司完成了施工图设计,明确了项目修复实施方案。评估通过现场调查、工艺、产排污等情况进行分析后,确定* 化工有限公司场地属于潜在污染场地,采用系统分区布点法进行点位 布设及初步的样品采集,共计布设采样点位9个,采集并送实验室检 测样品47个,监测因子包含p*值、铅、硫酸盐、石油类等项目。检测结果表明:场地土壤的 p*值整体在7.10-8.64 之间,场 地土壤整体偏碱性。1号采样点和2号采样点区域关注污染因子(铅、 硫酸盐、石油类)超标较为严重,污染深度为3.0m,区
8、域面积1729m, 污染方量为5187吊;3号采样点区域关注污染因子无明显超标情况, 3号采样点主要为堆场区域,地面硬化情况良好,监测结果表明常年堆积的污染土壤并未对堆场以下土壤造成影响,只是现场观察土壤板结严重,完成污染土壤处理后,建议对堆场以下区域土壤进行复耕, 还原其生态环境。根据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项目修复规模如下:、污染土壤处置原位修复(一)*分区:处置污染面积 4146m,污染土工程量为4146吊,需钻井共计195 口,使用*浓 缩药剂132.67吨,需注射药剂混合液796.08立方米。、污染土壤处置原位修复(二)*/*/* 区:处置污染面积1774 m2,污染土工程量为1774
9、m3,使用*浓缩药剂17.74吨, 需拌和药剂混合液106.44立方米;、异位修复:本次异位修复主要为 *分区合计需处置工程量为3218 m3,需使用*浓缩药剂32.18吨;、废水处置:处置工程量约为124 m3,需使用*药剂3.72吨, 絮凝剂1.24吨;、危废(污泥)处置60吨;、建筑物污染解毒:本次需解毒区域约为6400 m2,需清理建筑弃渣为1800 m3,需使用*O1-*浓缩型药剂32吨。、灌浆固结:在药剂注射后对原孔位进行二次成孔洗孔灌浆,设计固结灌浆注浆量为1036.5 m3。根据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辅助设施及构建筑物规模如下:、净土回填、绿化、厂区恢复:净土回填4390 m3,
10、绿化处置1756 m2,厂区地面硬化恢复1774 m2;、渗滤液收集池:现场修建一座容量为 50 m3,石专混结构水池;、防渗墙:为确保项目实施是环境保护安全,在厂区低处需修建一道防渗墙,长度为109米;、沉沙池及洗消设施:容积为 5m3;、监测井:设置一道监测井。1.3 场地水文地质环境概况(1)地质构造*化工有限公司周边片区地质构造位于*背斜南西倾末端,岩层产状280 / 7。,为单斜构造,岩层面平直较光滑,结合 程度一般。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场地内及附近无断层通过。根据资料 和场地内和周边的基岩露头揭示,场地岩体内主要发育两组原生结构 面:产状75° /72° ,裂隙间
11、距15ml延伸1020m闭合,裂 面平直,无充填,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产状 175 / 87。,裂 隙间距0.53ml张开度0.22*m,延伸长36m裂面平直,无 充填,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综上:拟修复场地为地质构造简单的 场地。(2)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 (Qb)、残坡积粉质粘土(Q*+* )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2s) 泥岩、砂岩组成。(3)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及水动力特征,区域地下水主要可分为第四 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钻孔水文观测结果显示,该 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水位变化较小,水量较小,埋藏深度 0.00-28
12、.50m ,高程为 331.00-332.50m。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接受大气降雨 的补给,经短途运移后向低洼处排泄。勘察区该类地下水,主要受大 气降雨及季节性地表积水的影响,水量较丰富,水位埋藏较浅,施工 时应及时排泄,基坑壁应及时支护。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中, 接受大气 降雨及上部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地表水体的补给,沿基岩风化带裂 隙作短途运移后向低洼处排泄,水量较小。据资料显示,项目所在区 域该类地下水富水性一般。(4)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据区域地质资料表明,拟建场区及附近无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及
13、地质灾害,也无地下 碉室。场区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1.4 交通及处置场地供水供电项目所在地为*市*区渝长高速路古佛入口附近,有硬化公路 直接接入厂区,场地交通较为便利。根据现场复勘情况,目前场地已经停产但未进行拆除,水电均可 直接使用。1.5 现场目前情况在获得招标文件后,我方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踏勘。根据现场走访情况发现,场地内建筑物功能分区十分明确。* 化工有限公司已关停,该生产及办公区域保存良好,未出现拆迁二次 污染,可利用原施工设计方案实施。图1-1场地现状照片word格式整理2、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2.1 修复目标值的选择根据施工图设计说明可确定项目的修复目标:1、
14、污染土壤处置目标:*化工有限公司濒临长江,长江*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G*3838-2002 )田类标准。*化工有限公司场地土 壤中的污染物质下渗进入地下水,会随着地下水的迁移影响三峡库区 水质,为了保护三峡库区水质,本次场内修复目标为:土壤浸出液相 关因子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14848-1993)田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14848-1993 )田类标准主要以人类健 康基准为依据。表2.1-1修复目标值(土壤浸出液)mg/*因子p*铅硫酸 盐总磷石油类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14848-1993)田英标准6-90.052500.20.05注:*化工有限公司土壤浸出液中
15、石油类和总磷也属于关注污染物,但由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14848-1993 )m类标准中 无石油类和总磷指标,因此,选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 )田类标准中石油类和总磷的标准。2、废水治理目标:项目废水治理采取原地利用处置, 不作外排。经喷洒稳定化药剂 沉淀后,上清液用于稀释修复污染土壤的稳定化药剂, 底泥同污染土 壤一并稳定固化处置。2.2 修复范围及修复量的确定根据本次项目施工图设计中确定的污染区域分为原位修复区,废渣堆放区、异位修复区、废水处置区及稳定化处置区等区域,各区分 布图如图2.2-1所示。图2.2-1污染区域分布图根据施工图设计、场地监测结果及软件模
16、拟情况,对各污染分区 污染范围及污染深度、修复工程量进行如下统计:、污染土壤处置原位修复(一)*分区:处置污染面积4146用,污染土工程量为 4146品。、污染土壤处置原位修复(二)*/*/* 区:处置污染面积1774 m2,污染土工程量为1774 m3;、异位修复:本次异位修复主要为 *分区合计需处置工程量为3218 m3;、废水处置:处置工程量约为 124 m3;、危废(污泥)处置60吨;、建筑物污染解毒:本次需解毒区域约为6400 m2,需清理建筑弃渣为1800 m3。图2.2-2各污染区域情况统计图编号修复工艺、方法修复面积(M)处置深度(m)修复工程量(m3 )备注*原位修复2412
17、12412(一)*原位修复(一)1791179*原位修复(一)6801680*原位修复(一)69169*原位修复(一)3981398*原位修复(一)4081408G废水处置622124吨*异位修复17561.42458*异位修复5431.4760*原位修复(二)137111371*原位修复(二)3331333*原位修复(二)70170实施过程中,污染总量现场因主要为构筑物拆除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人工土填土,具体污染土壤、石块与建筑垃圾的比例在前期定量评估采样监测实施过程中难以进行分析计算。因此,具体的比例只有在现场开挖后方可进行统计确认。2.3修复技术介绍本技术方案在场地治理修复的总体技术路线上
18、将采用前期风险 评估及施工图设计结论,结合*市目前的修复能力,在现场开展原 位及异位处置方案的综合修复治理作业,使场地达到安全使用条件。首先通过现场复勘和定位,确定污染区域边界。对已确定的修复 范围,配合业主单位开展建筑物解毒、 原位修复及异位区域污染土壤 的开挖和转运,对清挖的污染土壤在处置场进行分类暂存及资源化利 用、对治理后场地进行净土回填及绿化。2.3.1 场地修复技术选择原则污染场地的修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的转化过程,将场 地中高浓度的污染物消除、降解或移除,使得场地土壤中的污染物浓 度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以满足场地的使用功能要求。场地修复技 术方案的选择原则主要有:(1)
19、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的目标是保障人体健康,使场地土壤中 污染物的环境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使场地内污染物不会对外 迁移,造成二次污染。(2)将具有不同类型污染物和不同风险值的土壤区别对待,实 施分别处置;(3)在技术上,场地修复技术方案是选择可以达到目标的最简 化途径或方法,而不是单纯最求技术的先进性;(4)在经济上,场地修复技术方案需要兼顾目前在修复费用方 面的实际承受能力和今后的经济发展,要求使用的修复技术方案不仅 在目前,而且在将来都是比较适合的;(5)在可行性上,场地修复技术方案,需要从我国和 *市的具 体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市现有的场地修复队伍的技术能力,以及 现有的固体废弃物处置
20、设施现状;(6)在可操作性方面,修复方案应该是目前的政策、政府管理 体制、技术水平等方面可以实际运行的。2.3.2相关修复技术介绍按“污染源一暴露途径一受体”对修复技术进行分类,可分为: 自然衰减、植物修复、淋洗、稳定/固化、电动修复等。按照处置地 点分类,可分为:原位修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又可分 为:原位处理技术和原位控制技术。异位修复技术又可分为:挖掘和 异位处理处置技术。1、自然衰减:原位修复技术描述:土壤中的污染物在自然条件下通过自然衰减、降解、 挥发和光分解,以及利用土壤中微生物、动物及植物的新陈代谢活动 使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国内外均有应用。
21、修复时间要求:耗时长,且难以确定。资金要求:很低。适用性:当场地污染程度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考虑开发利用,资金不足、选择其他修复技术的可能性小时,可以考虑该修复技术。2、生物通风:原位修复技术描述:向未被地下水饱和的土壤中注入空气或氮气、 二氧化 碳气体,以加速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采用空气可以提高土 壤中好氧微生物的浓度和活性,强化污染物的好氧微生物降级过程。 必要时,可以向污染土壤中加入缺乏的养分和特定的微生物。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国内见应用较少。修复时间要求:耗时较长,时间不确定,1至3年甚至更长。资金要求:较低。适用性:好氧生物通风可以降解部分低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厌氧生
22、物通风可以降解某些高氯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设备技术成熟, 施工与运行简单。好氧生物通风不太适用于含氯有机化合物。 厌氧条 件下,对含氯,特别是高氯半挥发性有机物降解产物的种类和毒性不 确定,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降解产物是否有环境风险。对持久性有机 化合物的降解效果较差。3、植物修复:原位修复技术描述:在污染场地种植植物,通过植物的吸收、蒸腾、植物 自身对污染物的降解以及植物根系的固定作用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 浓度。技术成熟情况:成熟,但国内未见应用报道。修复时间要求:耗时较长,时间不确定,1至5年甚至更长。资金要求:低。适用性:主要去除表层土壤(1-25*m)中的污染物。对植物根系以下部分土壤的修
23、复作用很小,一些污染物,如 POPs可能转移 到植物中后缓慢地散发到大气中。4、土壤气相萃取:原位修复技术描述:在污染场地的水饱和层以上土壤中设置抽气井,抽取空气形成负压,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部分半挥发性有机物随地层中 的气流进入抽气井被抽出,然后对抽出的气体进行活性碳过滤等处 理,达标后排放。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修复时间要求:耗时较长,时间不确定,1至2年甚至更长。资金要求:较低。适用性:适宜处理低浓度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但对一些半挥发 性有机污染物也有效果。要求土壤通气性好且质地较均匀。5、土壤淋洗:原位修复技术描述:通过设在污染场地地下水上游的扩散井将含有助溶剂的水溶液注入被污染的
24、土壤中,将污染物从土壤清洗出来,并在下游 设置收集井将地下水抽出,在地表对抽出的水进行处理,达标排放。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国内已有工程应用。修复时间要求:与污染物浓度和吸附的强弱有关。数月或数年。资金要求:中等。适用性:低浓度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效果较好。也适用于一些半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水溶性的重金属盐类。较高浓度的污染物和一些 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能不经济或效果不好,而且控制不当会导致污 染物扩散。需要就地设置废水处理设施。要求土壤透水性较好且场地 地势分布较为均匀。6、电动修复:原位修复技术描述:将土壤作为导电介质,在土壤中插入正、负电极,并 施加直流电压,土壤中的水溶性阴、阳离子分别
25、向正极和负极移动移 出土壤并富集于电极工作液中,然后对工作液进行处理。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国内未见应用报道。修复时间要求:不确定,数月或数年。资金要求:中等到高。适用性:重金属污染土壤和一些有机污染物。7、热强化土壤气相萃取:原位修复技术描述:将热引入到土壤中,提高有机污染物的挥发速率,提高抽取的气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以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常用的热 强化措施有:地下天线阵无线电辐射加热;向地下通入蒸气加热;地 下电极阵加热;热井热传导加热。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国内尚未见应用报道。修复时间要求:不确定,数月或数年。资金水平:中等到高。适用性:对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效果较好。 适应
26、的污染 物浓度水平也比较宽泛。需要向场地输入大量的能量,在场地上建立 高能量源,如电源、热力源。8、封闭:原位修复、异位修复技术描述:通过在污染土壤表层铺设防渗层和四周设置垂直防渗墙,将污染土壤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 阻止污染物的扩散和地下水的 进入。常用的防渗材料有土工膜、澎润土、沥青、混凝土等。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不能确定国内是否有工程应用。修复时间要求:耗时较短,112个月。资金要求:中等。适用性:适于各种污染物,易于实施。9、化学氧化:原位修复、异位修复技术描述:通过设在场地土壤中的扩散井将化学氧化剂注入土壤 中或将粉质氧化剂混拌于土壤中,利用氧化剂污染物氧化成二氧化 碳、水、无机盐
27、或毒性低的、稳定的化合物。常用氧化剂有:高镒酸 钾、臭氧、过硫酸钠、含催化剂的过氧化氢类物质等。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国内有工程应用。修复时间要求:耗时较短,数周或数月。资金要求:中等。适用性:主要针对污染面积较小、污染物浓度高且难以生物降解 的非有机氯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等。要求土壤透水性较好。10、玻璃化:原位修复、异位修复技术描述:将被污染的土壤加热到 1400c以上使土壤熔化,之 后冷却变成玻璃和固态晶体实现稳定固化的目的,同时,土壤中有机物被高温摧毁。加热的方法有电极加热和等离子电弧加热两种。电极加热是在土壤中插入电极,表层放置石墨,通入高压电,使电极之间 土壤熔化,处理能力一般为4
28、-6吨/小时,一次熔化的量可达到200-1200吨,土壤深度可达5米。等离子弧加热时在土壤中设有封 闭的电弧井,弧温度可达 7000C,熔化从底部向上进行。玻璃化方 法需在地表设置气体收集罩和尾气处理系统,将尾气收集和处理。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但国内未见应用报道。修复时间:耗时较短,数周或数月,随处理量和设备能力而定。资金水平:高。适用性:适用于各种浓度的污染物,二嗯英以及挥发性和半挥发 性有机化合物可以被有效地摧毁,只有极少部分随尾气排出。适合于 粘土和密实的土壤,场地内的地下金属管道等导体材料需要事先清理 出来。工程操作难度大。11、生物通风:异位修复技术描述:土壤生物反应器类似垃圾卫
29、生填埋场,设置有防渗层、 渗沥滤液收集系统、通风系统、覆盖层、内部可分隔成各个小单元。整个生物反应器可设置在地面之上也可以设置在地下。 反应器中加入 微生物菌种,通过控制温度、湿度、p*和通风以加快生物降解过程。 可采用厌氧、好氧或混合过程。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国内有应用。修复时间要求:需要长时间,数月或数年。资金要求:较低。适用性:运行维护简单,运行费用较低,对于不含氯的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效果较好,对一些含氯的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物、 持久性的有机化合物以及二嗯英等降解效果较差。耗时较长,占地面积大。12、土壤淋洗:异位修复技术描述:使用水或添加有表面活性剂、螯合剂的水溶液对被 污染
30、土壤进行淋洗,将污染物从土壤中转移到水中,然后对淋洗液进 行处理。淋洗液可以循环利用,如果要排放,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 放。淋洗产生的残渣可根据情况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进一步达到填埋要 求后进行填埋处置。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国内有应用报道。修复时间要求:耗时相对较短,1年左右时间。资金要求:较低到中等。适用性:可处理土壤中的无机、有机污染物。对于沙砾、砂、细 沙等土质处理效果较好,粘土类相对较差。需要对淋洗液进行处理, 防止二次污染。13、高温热脱附:异位修复技术描述:将土壤放在类似旋转窑的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 并保 持低压和低氧状态,使土壤中的污染物和水分进入气相, 然后将气体 收集进行处理
31、,处理达标的气体排放,截留下来的污染物另行处理。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受污染物种类、 土壤类型等影响,一般情况下加热 过程中不发生氧化、分解等化学反应。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但国内未见应用报道。修复时间要求:相对较短,根据设备处理能力数周或数月。资金要求:中等适用性:使用于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耗能较大。14、焚烧:异位修复技术描述:理论上,大多数有机物质都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将其 氧化分解。在1100-1500 C的温度可下焚烧有机化合物,可以将废物 中的污染物直接分解。焚烧时间越长,去除效率越高。技术成熟情况:技术成熟,国内有报道使用。许多情况下采用水 泥回转窑进行焚烧处理,水泥回转窑的物
32、料温度可达1500c,停留时间可长达几十分钟;烟气温度可达 1100C,停留日t间可达6-10S, 负压运行,工况稳定,满足土壤污染物焚烧的技术要。修复时间要求:耗时较短,根据处理量数周或数月。资金要求:高。适用性:适用于大部分无机、有机污染物。但当采用水泥回转窑 焚烧含氯有机化合物时,依据污染土壤的添加量焚烧产生的酸性物质 对炉窑设备及水泥质量可能会有一定影响,止匕外,与危险废物焚烧炉 相比,水泥回转窑废气排放量大。2.3.3修复技术比选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75号文颁布了第一批污染场地修复技术 目录,通过对各种修复技术的比选,结合本项目施工图设计及污染土 壤方量的特点及分布情况,并根据*
33、现有的处置设施及技术,污染 土壤治理修复采用“原位稳定固化 +异位稳定及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处理方案。通过治理修复将场地污染土壤浸出液中污染物质浓度满足 地下水质量标准(G*14848-1993 )田类质量标准。综合应用如 下:1、原位污染土壤稳定固化处置通过设在场地土壤中的扩散井将化学氧化剂注入土壤中 ,利用氧 化剂污染物氧化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或毒性低的、稳定的化合物。 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相对毒性较小的物质。2、异位稳定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异位修复方法,即对场地内含污染土壤进行彻底的清挖, 按污染 土壤运输要求送至水泥窑协同处置基地进行后续处理。异位修复法将在最短时间消除场地内的污染
34、风险并交付使用。 后续污染土壤的综合 利用,本技术方案选择在拉法基水泥窑协同污染土壤资源化处置基地 进行。3、场内辅助修复工作由于本场地内污染土壤及建构筑物的公布特点,及后续场地的使用要求,在本次修复工程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场内辅助修复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场内废水处置、危险废物处置、建筑物污染解毒等,另根 据施工图设计要求,修复工程还包括:净土回填、绿化、厂区恢复、 渗滤液收集池建设、防渗墙建设、监测井建设等工程。3、现场施工方案3.1 污染范围界定与场地测量3.1.1 污染范围界定方法根据项目施工图设计中给定的污染区域拐点坐标,采用 *市独 立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按照*8-99城市测量
35、规范的要求,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完成各治理区域边角点坐标、高程的 测设和定点控制。其中细部坐标点的位置中误差和细部高程点的高程 中误差应符合表3.1-1的规定。表3.1-1细部点位置与高程中误差(*m)地物类别细部点位置中误差细部点高程中误差主要建筑物、构筑物<5±3子要建筑物、构筑物<7±4由于本项目场地已完成拆除,污染范围的界定应以各测控坐标为 主,并结合原有建筑的物的残留构造物进行判定。 细部点坐标宜采用 极坐标法测定。细部点高程可采用*S3级水准仪进行测定,若采用全站仪同时 测定细部点坐标和高程并进行数字化成图时,垂直角不应大于水平角 和垂直角均可观测半
36、测回仪器高和觇牌高均量至 1mm厂区现状图的绘制,宜采用将建筑物、构筑物细部点测算的坐标、 丈量的细部尺寸及有关元素进行展绘、 编制成图的方法。细部点坐标 与高程成果均应取至厘米。细部点宜按分类进行编号,并编制成果表。当细部点密度不大时, 可将细部点坐标与高程注记于图上。3.1.2 污染区域内地表附着物清理及建筑物解毒为了准确界定各污染区域,事先应把地表覆盖物清理出现场。 本 次治理修复区域面积合计近8760陷,地表建筑垃圾主要是单层或以上 的房子和水泥硬化地面,本方案采用机械或人工等清理方法首先完成 对建筑的解毒工作,需解毒区域约 6400m再将建筑垃圾、外来弃土 和外来工业垃圾清理至治理边
37、界线外分类存放,需清理建筑弃渣1800rrio关于建筑物理污染解毒方案在后续专章中说明,其他拆除物在清理时,应注意尽量减小操作范围,避免对污染区域的破坏;所有作业 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指派一名队长负责本队作业人员的安全工作,同时负责调解各队组在同一区域内作业时所涉及到的各项工作;在场地上若发现高危废弃物时,应有专门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确保无安全 隐患后,方准继续清理。清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处理、清运 的全过程进行控制。(2)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高危废弃物清运过程中的污染与危 害,必须就地处理后在清运。(3)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场地实际垃圾的性质、规模、
38、清运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垃圾进行分类指导。(4)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安全地处理垃圾,减少处理过程中对 原场地污染范围的破坏。3.1.3实地放线和地块编码标识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放线, 确 定各个清挖区域,在拐点上用木桩等进行标识,再按各区的小点编号 进行逐个划分放线,并在每个清挖地块上做编码标识。根据测量控制点和纸上定线计算成果,可采用极坐标法、交汇法、 支距法、直接定交点法放线。完成实地放线,确定各个清挖区域后,应在每个地块上进行编码 表示,并做记录。为确保记录的数据混乱,可进行拍照记录。在每个 地块上分别进行远景和近景拍照,至少拍摄 2张,做到能从照片上确 定地块在厂
39、区的所在位置。3.2 临时设施建设方案3.2.1 洗车池建设方案为确保出入修复场地的车辆不把场地内可能受到污染的泥土带出修复场地而引起二次污染,在工地正门出入口处设置洗车池, 在洗 车台处配备高压水枪,出入工地的车辆必须先将轮子等容易附着泥土 的部位冲洗干净方允许开出工地大门。1、由于本工程场地限制,本方案考虑在大门内左侧3米处建施工车辆冲洗系统2、根据*市建委对新建工程临时设施的管理要求, 本车辆冲洗 系统拟采用冲洗池两侧排列喷嘴自动冲洗, 全方位地对车辆轮胎和车 身进行冲洗。同时设置高压水枪进行人工辅助清洗, 解决较难清洗部 位的冲洗问题。3、由于清运的是污染土壤,清洗水须建立循环储水装置
40、和泵吸 喷水再利用装置,使冲洗用水能重复利用。采用合适的路面构造,使 冲洗下的泥浆水彻底离开冲洗池路面, 防止路面二次沾染。优化冲洗 废水排放沟渠布置,使废水能汇流收集。4、设置清洁水管和灵活的排放口,防止蓄水池废水蓄积的时间 长而发臭。5、大门口设置截水沟与基坑周围的明排水沟连通。6、场内废水处置及洗水废水处置见后续专章3.2.2 沉砂池建设方案在洗车池旁设置三级沉沙池,经沉沙池处理后方能将施工用水排 出工地,排入城市管网。沉砂池总计大小为3mx 1mi深2m具体作法 见废水处置专章。3.2.3 办公区域建设本工程办公区域与施工区域分开另外单独设置,办公区内设业 主、监理及施工管理人员办公室
41、、会议室等。办公区域考虑本项目特 色性,不便于在场内搭设办公区,根据现场踏勘我单位拟在场外租赁 房屋作为办公用房。3.2.4 临时道路修建方案为方便污染土壤的清运及其他作业,应在修复场地内建临时道 路。出入口及主要道路场地应进行硬化,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用地、 大门内外通道、临时设施室内地面浇厚度不小于20*m,强度不少于 *15硅地坪硬化地的外观要平坦、整洁、通畅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 设施和安全标志,周边设排水沟。施工中应做到场地、出入口和主要 道路不起灰。临时道路的机动车通道的宽度不少于 3.5m,外侧设置排 水沟、浆梢。3.2.5 截洪沟建设在治理修复边界外侧修建截洪沟,其目的在于将修复区域
42、外雨水 及其它地表水拦截在外,防止其进入修复区域,带入污染物或将修复 区域内污染物扩散,将洪水通过截洪沟引排至城镇污水管道。 断面为 梯形断面,渠道衬砌采用M7.5砂浆浆砌石衬砌,底板厚度0.4m,侧墙 厚度0.3-0.55m ,侧墙两侧进行回填处理。截洪沟基础用液压反铲开挖,人工配合整平,手扶式电夯夯实处 理。砂浆采用滚筒式搅拌机拌合,农用车运输,人工入仓。块石人工 捡拾、冲洗,5吨工程车运至工作面,分堆堆存。浆砌石人工砌筑, 人工勾缝处理。基础开挖用液压反铲开挖,人工配合整平。反铲开挖分段开挖施 工,反铲倒退开挖,将开挖料堆集在截洪沟一侧,反铲开挖完成后, 人工根据放样和设计高程进行基础整
43、平,整平后用手扶式电夯逐段夯 击密实,并按照取样批次进行现场取样。初检、复检完成后通知现场 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基础验收合格后进行浆砌石砌筑,砌筑前先根据放样线性进行挂 线,控制线性和高程,挂线完成后开始砌筑。砌筑采用坐浆法,砌筑 前先铺筑3*m厚的砂浆,找平基础,然后码放块石,块石要求咬茬, 面石超外侧,一层块石铺筑完成后,用砂浆填缝,要求砂浆饱满,块 石之间缝隙与砂浆结合紧密,并用砂浆将该层找平再进行下层块石铺 筑。一段渠道完成后,进行人工勾缝,勾缝前将缝间浮浆清理干净, 并用水进行湿润,勾缝密实,勾缝宽度后厚度均匀,美观。养护采用洒水养护方法,水用水罐车拉运,
44、人工洒水,要求砌筑 完浆砌石持续洒水养护不少于 15天。对低温时段施工的浆砌石用草 帘覆盖,并洒水养护。图3.2-1场地现场施工布置示意图3.3 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现场施工方案3.3.1 原位修复工程规模及流程、污染土壤处置原位修复(一)*分区:处置污染面积 4146陷,污染土工程量为4146帚,需钻井共计195 口,使用*浓 缩药剂132.67吨,需注射药剂混合液796.08立方米。、污染土壤处置原位修复(二)*/*/* 区:处置污染面积1774 m2,污染土工程量为1774 m3,使用*浓缩药剂17.74吨, 需拌和药剂混合液106.44立方米;原位修复流程如下图:梅(虚,篁皆辞事图3.3-
45、1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流程图使用全站仪对原位修复区域进行放线,鉴于原位修复区域污染物 被封存于地坪以下,因此,原位修复工程第一步即为硬化层破除,破 除使用电钻、铁锤等工具,首先进行机械破除,接近污染物填埋区时 采用人工破除的方法,目的是为了避免机械破除过程中造成污染物质 的扩散迁移。进行硬化层破除的同时对建筑弃渣进行污染识别,即进行建筑垃圾解毒工作,未受到污染的以一般工业固废进行处置, 受到 污染的同污染土壤一并进行稳定化处置。对原位修复区域按施工图设计建设药剂注射井, 注射井建设后采 用反向流技术进行通透性处置,安装专业筛管,将液态稳定化药剂的 注射入污染土壤区域,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和浓度确定
46、稳定化药剂的浓度和数量。然后进行注射井固结灌浆位置,将注浆设备、注浆 管与注射井固结,土壤中注射稳定化药剂后经过3-5天的养护,确保土壤污染物与稳定化药剂的充分反应。图3.3-2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备图3.3.2 原位修复药剂此次修复项目拟选用有针对性修复处理各种有毒重金属的无机混合物:重金属晶化 包封稳 定化剂*( *ryst*psu*t*onT*no*ogy01),该重金属稳定齐U主要由粘土矿物,胶凝材料,激活剂和增效剂等四种成分组成,能够 通过化学反应、配位反应、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生物稳定和微形态 封闭等多种作用,防止目标污染物迁移;适用于铅,铭,镉,碑,锌 等高毒性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底泥
47、的治理。1、*药剂化学品主要组成如下表:表3.2-1主要化学组成一览表兀素钙钠磷氢氧铝硅铁硫含量(为9.5-10.56-72.5-3.52-353-557-815-160-10-12、*理化特性:形态:粉末颜色:浅棕色粉末气味:无熔点:暂无数据密度:相对密度约为2.3 (水=1)蒸汽压:不适用闪 点:不适用临界压力:不适用溶解性:少量溶于水稳定性:稳定,避免高温、潮湿、酸等 p* 值:碱性。用 途:用作处理重金属铅、镉、锌、铜、镇等污染的土壤、矿渣和底泥等可能有害分解产物:无3、*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药剂配比操作 时,操作人员应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
48、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 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 热源。包装密封。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还原剂、酸类、易(可)燃 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3.4 污染土壤异位修复现场施工方案本次异位修复主要为含污染土壤处置, *二个分区合计需 处置工程量为3218m3使用*药剂32.18吨;异位修复在现场 施工的方案主要如下:涵地黎瓦运棹车辆准备清建车
49、精准青包装材料港缶场地同格利学r场内港运道路准春n场外清运道路设计与姬粉I11t运舞车辆造埼清捏机械迸场包装材料进场大石跳清洗座建设活盘工农面乐茶措遇判设定深度潢尼土岸在设定深处现葬分析笨步高干常立任于叱时;w 凤着自前牖逸亦于*T ±a堰芸科织.精杳及蝮网走路出没纵茶推迸。.物.* 空± *>出场前车辆清洗清度工柞面向水平分芋用滋 濡比士|前北城设定区境的清王漕霓土大呼士洲沉标号法二石块虢为运输程环法用清洗废水厂内处淳岩F 利用龈*达标郢放在设定边界 则才折弟正高手 i?!M向水聿推进0 Jt本步长于itw+j到日满坦蜀堂楼自.吉坦工作自罚峦芍保护靖地军聃.第冗生家
50、拧虫检查埸他交付按场外踏觐返国场地图3.4-1污染土壤清挖作业流程图3.4.1 异位修复区域放线、硬化层破除、建筑垃圾解毒、清运首先需要将施工范围内的场地全部封闭,封闭的措施包括围墙、 通透式围栏和围板。在经常有人活动的围墙、通透式围栏或围板处设 置警示标志。使用全站仪对异位修复区域进行放线, 接着进行硬化层破除,破 除使用电钻、铁锤等工具,异位修复区域表面硬化层为历史生产过程 遗留的车间硬化地面,受污染较为严重,因此,破除的建筑垃圾协同 污染土壤一同运至异位稳定化场所进行稳定化处置。3.4.2 污染土壤分层清挖清挖原则为:土石方开挖顺序为先高后低,先上后下。分层开挖:1、开挖长10m宽10m
51、青挖初始工作面。2、先向纵深推进,以风险评估报告中提出的深度作为设定深度, 当达到设定深度时,在底部取样可以通过辨色、闻味及水浸等方式初 步进行分析,若污染物明显含有总石油炫类污染物, 则继续向纵深挖 0.5m,再次对底部取样分析,直至污染物的无表征为止。3、当纵深污染物含量低于修复限值后,则将工作面向水平分布 方向推进,直至将设定区域的污染土壤全部清挖。 然后在清挖后的区 域边界取样同上进行分析,若土壤污染物含量高于修复限值,则继续 向水平推进0.5m之后,再在边界处取样分析,直至污染物的含量低于 修复限值。分孱下按图3.4-2 异位修复土壤分层开挖示意图开挖时,若发现现场情况与设计方案发生
52、冲突,应立即停工,核 实现场情况与设计方案,由技术人员做出协调处理方案后,方可进行 下一步施工。达到预期开挖边界后,对坑底、坑壁进行采样分析,如达标,则 通知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如不达标,则重新确定开挖深度、范围和污 染土壤的清挖量。施工前应建立应急预案。清挖过程中挖出不明界桩 和文物,按相应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进行处理。3.4.3 污染土壤的筛分及药剂混合1、土壤筛分水泥窑协同处置在污染土壤接收时会对土壤颗粒直径有严格要求,需要满足土壤颗粒细度小于 50mm因此在清挖后,要建立专门 暂存场,并对污染土壤进行机械或人工的破碎及筛分。机械筛分设备选用振动筛,该振动筛是利用单不平衡重激振使筛 箱振动,
53、筛面倾斜,筛箱的运动轨迹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通过多层 筛网产生数种规格的筛上物、筛下物、分别从各自的出口排出,结合 人工分选,达到土石筛选的目的。图3.4-3 污染土壤的机械破碎与筛分污染土壤的筛分及药剂混合在场地稳定化处置区内实施,为了保证药剂稳定化处置的有效性,在稳定化处置区将采用我方专利技术一 反向流污染土壤处置技术进行。图3.4-4 稳定化区域反向流技术应用示意图3.4-5 稳定化区域药剂混合应用示意污染土壤经过筛分后,筛余物绝大部分是土壤中夹杂的尺寸大于 50mm的石块。本方案采用高压水冲洗的办法清洗掉石块表面附着的 污染土壤,清洗处理后的石块再利用。2、药剂的混拌本阶段处置过程中药
54、剂的混拌采用液态喷洒的方式进行。首先采用铲车和内转车并结合人工将污染土转移至稳定化作业区,以2mK2m的规格,并按60*m-100 *m 的厚度要求将污染土均匀铺设稳 定化作业层,将其划分为若干单元;按每个单元内污染土壤的量,计算出应添加稳定剂、还原剂的添 加量。稳定剂经计量后由人工均匀投加到每个单元;3、调整土壤P*、含水率等参数由于土壤中含大量的,P*值偏碱性,在资源化利用之前,需对 进行酸碱中和调节,使用弱酸强碱化合物(如n* 4*)使其满足烧制水泥的一般要求。4、堆放养护及监测药剂混拌、P*及含水率调整完成后,将污染土壤堆为 1m高的 土堆,每隔一周对其进行翻抛,并采集土壤样品对目标污染物、p*、 含水率等进行监测,随时了解污染物的处置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 确定是否需要再次对P*、含水率等进行调节。3.4.4 污染土壤清运方案对土壤上面的水泥层,在清运过程中,由于开挖作业的不确定性, 可能在开挖过程中,将部分水泥渣与土壤混合,对此部分土壤应进行 进一步地监测与甄别,判断其是否需要清运。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污染土壤运输的要求,一是对车辆出入有 严格的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回款担保协议范本
- 专业分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2手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
- 专业安装服务合同协议
- 上市公司订单合同协议
- 专收工厂废料合同协议
- 合同纠纷欠款补充协议
- epc总价合同协议
- 店长制合同协议
- 上班培训费合同协议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第十三章 类脑智能
- 河北单招时政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班主任的培训心得体会(29篇)
- 实验14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
- 7 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及警示
- B超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煤炭仓储协议合同
- 政 治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脑芯片模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3.1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