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印江三中 林国才 摘要: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从认知元认知。但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而在于后天的培养。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兴趣又是学习数学的最佳营养品和催化剂。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历经观察、实验、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尝试成功等途径来培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2、 关键词:兴趣 培养 唤醒 激发 提升 巩固 一、 创设情境,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恰当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字母能表示什么的教学中,笔者创设这样的情境: 大家一起拍手念儿歌: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
3、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4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4声扑通跳下水;开始两句学生念得挺整齐的,后面的就不是那么整齐了。在学生参差不齐的儿歌声中老师开始提出问题。 师:这首歌唱得完吗? 生:唱不完。 师:唱到后来比较累了,能否用一句歌词把它全部唱完?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思考) 生:能。“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字母能表示什么,好吗? 这样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二、 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科学家们认为:“问题”是引起人们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发动机”。而数学家则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适当的提问,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创设疑问的时机,有意地设置疑问,以刺激思维,丰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的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问: 无盖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边讲边慢慢演示); 如果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成一个无盖长方体,你觉得应该怎样剪?怎样折?(与同伴进行交流); 剪
5、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与折成的无盖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 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体积应当怎样去表达? 随着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的增大,所折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怎样变化? 通过这样层层设疑,学生的心理也随之紧张起来,求知欲也高涨起来。当学生处于这种未知其意,口欲言而又不能达其辞的状态时,就造成了“愤”“悱”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 探索交流,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的实践、体验、探究与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
6、生主动地历经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能追上小明吗的教学中,学习了两道基本行程问题后,给出一道开放性问题: 七(3)班某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业题只能看到如下字样: “甲、乙两地距离40千米,摩托车的速度为45千米/小时,运货车的速度为35千米/小时 。”(涂黑
7、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字)请将这道题补充完整,并列方程解答。 题目刚一出来学生们就议论纷纷,有的疑惑不解,有的则迫不及待地要展现自己。 学生甲:“两车同时相向而行,几小时后相遇?”若设x小时后相遇,可得方程 ;学生乙:“两车同时同向而行,摩托车在后,经过几小时追上货车?”若:设经过x小时后摩托车追上货车,可得方程 学生丙:“若货车先出发20分钟,摩托车在后面追多长时间能追上货车?”若设摩托车x小时候追上货车,可得方程 .甲乙的答案大家很快就认可了,但丙刚说完方程,马上就有一个学生喊道:“不对,不对。没说清货车的方向,如果货车开始时就向摩托车开,这就成了相遇问题。这个条件应该为
8、货车背对摩托车方向先开出20分钟,这样问题才严密。”他的意见马上得到了一致赞同。教师也立刻做出评价“他的意见非常好,我们学习数学就是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考虑问题要全面。” 紧接着学生丁提出“两车同时开出,经过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10千米?” 学生戊:“这题没法做,条件不全,不知道这10千米是两车相遇前的距离还是相遇后又离开的距离。” 学生己抢着说:“这道题没说两车是同向行使还是相向行使,不能判断是相遇问题还是追及问题。” 学生们纷纷点头称是。 教师:“同学们说得太对了。那么怎么改进条件,让它更完善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加工”,有的添加了方向,有的说明了两车是否相遇过 时
9、间在学生们激烈的辨论中过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解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角度去挖掘,明确行使方向及是否同时出发的关键要素,分析快慢两者的行程及距离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四、 尝试成功 ,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梯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巩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10、探索规律:(1)计算并观察下列每组算式: 5×5=4×6=12×12=11×13= 8×8=7×9=(2)已知 25×25=625,那么24×26= ; (3)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从以上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语言叙述这个规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5)你能证明自己所得到的规律吗? 实践表明: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尝试成功,让学生知道数学就象一个大花园,里面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多姿多彩的,让学生知道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可以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保持下去。从而获得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人员个人工作方案2025年
- 2025年年度市场工作方案
- 秘书职业培训
- 山东省临沂市2025届高三2月一模考试数学试卷 含解析
- 志高公企业发展战略研讨
- 湖北省咸宁市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吉安一中、九江一中等八所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第二学期期末(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凤翔县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羽毛球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科技学院《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投资资金合同协议书
- 股权转让确认函
- YDT 4492-2023工业互联网 时间敏感网络技术要求
- 徐州2024年江苏徐州睢宁县招聘教师30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国军标
-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
- 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代数推理题》知识点梳理及典例讲解课件
-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 医院感染防控月度考核检查表(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