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学生的问题及教育对策_第1页
浅析农村留守学生的问题及教育对策_第2页
浅析农村留守学生的问题及教育对策_第3页
浅析农村留守学生的问题及教育对策_第4页
浅析农村留守学生的问题及教育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农村留守学生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近几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在农村学校形成了数量较大的“留守学生”群体。“留守学生”已经成为一个教育管理难题。目前,全国农村流动人口非常频繁,青壮年外出打工、经商的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据调查,我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2亿。这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这些进城求发展的农民多数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孩子被留守在家里,或由年事已高的祖父母监管,或托付给亲戚照看,更有甚者由学生自己照顾自己,这样就使留守的学生处于一种“自然”或“半自然”的成长状态,脱离了正常的监管,导致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留守学生”成了学校“问题

2、学生”的主要来源,如果不对他们施以特别的教育,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社会不安定的隐患和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障碍。一、农村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父母的长期缺位或隔代抚养、亲属代管,使得留守学生在认知、情感、道德、个性等方面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得不到正常的呵护与教育,从而造成他们在心理、生理发育上的诸多缺陷,他们的心理环境与生活环境是不完整的。     1、亲情缺失造成留守学生情绪情感发育上的营养不良。    父母的亲情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亲情缺失,显然造

3、成他们发育上的营养不良。虽然有亲属或祖辈的疼爱与呵护,但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被爱和归属的需要往往呈匮乏状态,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压力,产生孤独寂寞、焦虑和敏感等不良情绪。亲属的亲情传递是有限的,且取决于亲属的素养和对代为监护者的认可度。另外孩子还有排异反应,而亲属的监护权利的行使又是谨慎的、有选择的,无监护人的孩子更是生活在爱的荒漠中。孩子的各种物质需要、情感需要,特别是安全需要,能从父母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中得到满足。自然而然地对父母由依到恋,从而产生亲情,这种亲情一旦缺失,产生亲情空白,就会导致孩子不能理解父母,对父母情感疏远,甚至产生怨恨,从而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4、;    2、经济上的宽松和独立使他们面前的岔道变多     在外务工的父母,无时无刻不牵肠挂肚,有着割不断的舐犊之情,他们深深地感到歉疚,孩子的温饱时刻挂在心上,作为情感的补偿,通常会给孩子较为宽裕的生活费和零花钱。这种经济的支配权,祖父母、外祖父母控制不住、干涉不了,而亲属也不便过多干涉。这就使得这些钱在花销上有了较大的随意性。由于较多的时间里流落在社会上,就容易偏离正道,有的结交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吃烟喝酒,上网打游戏聊天,有的还参与赌博,拉帮结派。由于花销失控,父母所给的钱不够开销,又不敢再向父母要,有的

5、就去偷,结成小团伙敲诈勒索其他学生,偏离正轨越来越远,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从学校的记录和派出所的记录都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点。留守学生中的部分同学犯过错误后,经批评教育,也表示要痛改前非,但由于家庭、社会、学校这个教育链中家庭这一环的缺失,使得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他们再次违纪的比例较高。      3、留守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局限使他们厌学    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主要体现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正确的学习观的引导上。初中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他们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课外学习,而这些学生的家庭学习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有效的辅导

6、。他们不会合理地安排时间:有时书不看,作业不做,“负债”累累;有时又学到深夜,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使能自我学习,也难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留守学生进步往往很慢,甚至会大幅度的滑坡,从而使他们产生焦急、烦躁、失望情绪,进而悲观厌学直至辍学。另外,父母返乡看望孩子,常常是给他们带来许多食品和衣物,高档的学习用品,并补充较多的生活费用,只字不提在外务工风餐露宿,超限劳动的艰辛,而孩子有时到父母务工的城市,看到的是城市的繁华和喧嚣,也使他们产生错觉和浮躁心理,误以为学不学也没大用,像父母这样的水平在外打工也很幸福。读书无用论的虚假现实恰好迎合了此时厌学的心理,他们心安理得地厌学

7、,与老师唱对台戏,同时享用着父母的血汗钱。把这类学生的学习心理向健康方向上培养和引导,总是很难,需要极大的耐心、父母般的爱心和较长的过程。有的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会产生放弃心理,听之任之,使这些孩子厌学、弃学,甚至辍学,离违纪违规乃至违法也就不远了。      4、留守学生的道德与个性层面存在缺陷    一个人的道德建设和完善,是一个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影响这个过程的因素有:周围生活环境,道德法纪约束,文化艺术滋养和他人引导指点等。留守学生道德完善的过程中,缺失家庭教育环境,缺少父母有益的约束和指点,造成

8、这些学生道德水平低,道德意志薄弱,道德情感淡漠。有时表现为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和事漠然,还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诱因的侵袭。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独立、协作、亲切、乐观、自信、友爱等积极因素的含量,父母双方都在家的明显高于单亲或父母均不在家的孩子。单亲外出务工的孩子又高于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也显得偏低,自我消极情绪体验较多,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父母之抚慰、关注与爱的渴求和缺失,显而易见地引起一种心理变形,造成人格缺陷,进而导致孩子烦恼、抑郁、萎靡不振,或是过于顺从、缺乏主见、或是放荡不羁,由性所致,如此种种,令人堪忧。随着农村向外劳务输出队伍壮大,留守学生

9、人数逐年增多,隔代监护突显家庭教育之不足,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又一次挑战。经过近两年的调查显示:这些学生中从心理的角度看,出现了胆怯、懦弱、孤僻、任性、偏执、抑郁等不良现象;从德育角度看,出现了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容易冲动等不良个性特征;从智育的角度看,自控力差、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良、厌学情绪日益加深,学习成绩普遍偏差。此类现象年级越高越为突出。面对这个新的群体,出现的新问题,我们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细细想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做学生知心朋友,成为家长和学生信息传递纽带。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正视并尊重学生闭锁性的心理特征,跟学生坦诚相见,增强亲和力,多鼓励,

10、多赏识,创设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给他们一个温馨、和谐、甜蜜、有力量的集体。在各种活动中既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成就感,更让他们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友情,家庭以外的温暖。让他们在自由、快乐的活动中亲近老师,把老师当作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从而解开学生闭锁的心结,消除胆怯、孤僻、抑郁等不良心理。据调查隔代监护占留守学生人数的90%左右,监护人对留守孩子的监护往往只注重了生活上的关心,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粗暴简单,从而造成监护人和留守学生之间的“代沟”现象日益突出,从而造成留守学生出现不良心理障碍。鉴于此现象,畅通学校、家长、监护人、学生之间沟通渠道刻不容缓。建好学生健康成长档案,

11、随时摸清学生心理动态,通过家访,同监护人促膝谈心等手段,教给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让其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采用“爸爸、妈妈,我想给你说”主题活动形式,让学生给父母写信,进一步加强学生和父母心灵上的沟通。建立留守学生家长联系档案,随时向家长传递信息,让家长和学校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二、做学生健全人格的楷模,伴他们一同健康成长。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这一点来看,教师应提高师德修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言传身教不能一劳永逸,应贯穿在学习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在教育学生时应做到要求与自愿相结合,说理与商量相结合;严格与宽松结合,形成严

12、中有爱,爱中有严。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误,教师应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宽容地对待他们的“超越性”,给他们的思想、心灵的腾飞,留有一块天地。使他们在成长中更多地拥有一份自由。允许他们犯错误,鼓励孩子个性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与平等的“双向主体”,教师要有母亲般的慈爱,朋友般的真诚,同学般的友情,兄长般的交往,同志般的交流。面对鲜花与荆棘,教会学生面对成功的喜悦,体会背后的辛酸,遇到挫折要坚强、果断、勇敢地去面对。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用人格魅力塑造留守学生美好心灵,让这种神圣的义务和责任恒久传延。三、做学生精神殿堂的引路人,给他们一个人生的支点。随着物质生活水平

13、的提高,特别是留守学生受爷爷奶奶等的宠爱,亲戚、朋友的呵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服日子;他们感受不到为生存而追求高贵。教师应领着学生走入人类的精神文化追求中,走到书中用心灵去感受美好,感受高贵。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择书,要求学生节约零花钱购买好书。利用读报时间教给学生读书,摘录的好方法,用优秀的经典名著、童话、寓言、儿童画刊填补学生精神世界的荒芜,让他们从文学中去感悟人生的真、善、美。通过读书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积极探索的习惯,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给学生一生的支撑。从读书中感悟人情、人性、仁爱。以讲故事的方式,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把中华民族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

14、传导给学生,让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学会宽容、礼让、仁爱。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积极探索的习惯,让他们从小做起。让和谐温馨的集体氛围,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催化剂。四.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由于看管的长辈家务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监督管理,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使这些学生思想松懈,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在做好他们在学校的教育的同时,还应接触其家人,帮助家长们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鼓励家长们通过书信来往,电话交流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家和学校的表现。共同指导和监督孩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自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操作:1、问题识别。指导学生学会及时判断自

15、己正在做的行为是否正确,该不该继续下去。2、承担义务,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行为必须自己负责,从中让其觉察到自己行为中的不正确方面,而后进行自我控制。3、扩展自我管理。指导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强化。4、形成能力和习惯。有句俗话:习惯成自然。学生的自控能力强了,自我判断能力也强了,自律能力也随之增强了。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活动是一种充满挑战性的活动。学习中充满着种种困难。如果这个困难被克服了,就会产生一种喜悦。反过来,如果在学习面前屡吃败仗,那么就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厌学”现象。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以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不但

16、懂得预习的作用,指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不但懂得预习的作用,还指导怎样听课,怎样作业,怎样复习,还应懂得对自己的学习作出科学的评价,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总之,成功教育留守学生必须从小事做起,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教给学生一个人生的支点,这样才会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生活中健康成长。三.对“留守学生”教育的一点忧虑:在农村,年迈的祖父辈老人大多是文盲,他们既没有教育孙辈的精力和体力,也缺乏教育孙辈的能力。而在目前很多学校大班额的现实情况下,教师对每个学生们的关注也是很有限的。父母离开时将孩子托付亲

17、戚照管,结果亲戚以为有老师管着,而老师以为家长看着。最要命的是,学校老师和亲戚往往对孩子的不良表现也不敢多作批评:父母不在,万一批评后,出了事情责任谁来担? “留守孩子”于是成了烫手山芋,一旦出了事情,学校找不到监护人,教师很害怕;同时,学校教育缺乏家庭教育的配合,也影响了教育效果。一些学校加强了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专门为这些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但是在大部分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不足,人手不够,一位老师感叹说,要教育和管理好“留守孩子”,还真是一个难题。 不管怎么说,教育和关爱“留守孩子”对家庭、学校和全社会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中国的千秋大业。在这里,最根本的是创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