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油O型橡胶圈设计_第1页
耐油O型橡胶圈设计_第2页
耐油O型橡胶圈设计_第3页
耐油O型橡胶圈设计_第4页
耐油O型橡胶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装订线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报告项 目 名 称 耐油O型橡胶圈设计 实 习 班 级 高分子1431班 学 生 姓 名 xxx 学 号 14020211 指 导 老 师 屈 超 陈 勇 目 录1.实习内容11.1项目简介11.1.1 O型圈简介11.1.2 O型圈配方11.2 生产工艺流程21.2.1 工艺流程图21.2.2 各生产工序介绍21.2.2.1 塑炼21.2.2.2 混炼31.2.2.3 硫化31.2.2.4 拉伸强度与扯断伸长率的测定41.3 实训中遇到的问题52.实习总结73.谢 辞91.实习内容1.1项目简介1.1.1 O

2、型圈简介O型橡胶圈密封圈简称O型圈,是一种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橡胶圈。O型密封圈是液压、气动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密封件。O型圈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既可用于静密封,也可用于动密封中;不仅可单独使用,而且是许多组合式密封装置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的使用范围很宽,如果材料选择得当,可以满足各种介质和各种运动条件的要求。  O型密封圈是一种挤压型密封,挤压型密封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依靠密封件发生弹性变形,在密封接触面上造成接触压力,接触压力大于被密封介质的内压,则不发生泄漏,反之则发生泄漏。 1.1.2 O型圈配方原料类别份数用量/gNBR丁腈橡胶100400CaCO3填料40160ZnO活

3、性剂520Hst活性剂14硫磺硫化剂28白炭黑补强剂2080DM促进剂1.56TMTD1.56DBP增塑剂1040MB防老剂312颜料(绿色)着色剂141.2 生产工艺流程1.2.1 工艺流程图确定O型圈的用途配方的设计及其各组分的作用确定具体可行的实验方案原料的配置及其处理硫化成型胶料的混炼胶料的塑炼调整硫化参数成品的性能测试成品1.2.2 各生产工序介绍1.2.2.1 塑炼方法:薄通塑炼法工艺条件:温度为4050 时间为10min15min 辊速为1620r/min步骤:a.接通电源,按照设备的正常操作进行,开车并进行空转。 b.调整开炼机的辊距,将辊温调至4045,辊距调至45mm,将胶

4、料靠近主动轮方投入连续破胶5min。 c.将辊距调至0.81mm,使用薄通塑炼破胶12次,其间可使用打卷的方式进行破胶。 d.将辊距调至1012mm使用薄通塑炼,其薄通次数设为1012次; e.再次塑23次,本次实训中,翻胶进行了2次,然后下片,将塑炼好的胶料放置料盘中冷却872h。1.2.2.2 混炼目的:为了均匀的使配合剂分散到胶料中,避免配合剂打团打结现象。设备:密炼机、双辊开炼机(本次实训采用双辊开炼机混炼)。方法:包辊方式,采用两面三刀的方式让配合剂快速的分散大奥胶料中,期间可使用打三角包的方式是配合剂混合均匀。工艺条件:辊温不得超过50、辊速为1620r/min、时间为2030mi

5、n、辊距为48mm。操作步骤:a.加入塑料胶进行包辊。 b.完成包辊后依次加入固体软化剂(硬脂酸)混合均匀 c.硬脂酸加入完成后,加入小料(促进剂、活性剂、防老剂)期间可使用两面三刀的方式使小料快速的分散到胶料。 d.加入大料,逐步加入补强剂(碳酸钙),分步加入,避免加入过多,无法快速的混合均匀,期间要将辊筒上部的堆积胶料放下,保证配合剂的混合均匀。 e.最后加入硫磺,采用两面三刀或者打三角包的方式是硫磺快速的混合均匀,避免混炼的次数过多,温度升高,产生提前硫化现象。注意事项:(1)混炼时,注意加料顺序,加料顺序错误轻则混合不均匀,重则混炼效果失败,胶料的性能下降。 (2)混炼温度不能过高,避

6、免产生提前硫化现象。 (3)按照开炼机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操作。1.2.2.3 硫化设备:平板硫化机、一模三腔模具。方法:热硫化法。实验步骤:a.先检查平板硫化仪是否能正常工作,能正常工作后,接通电源,设定硫化温度并且升温。 b.当温度达到时,将模具放入平板硫化仪中进行预热处理20-30min.使模具温度不会太低,便于快速硫化胶料。 c.当模具温度达到后,取出模具,称取一定量的胶料放入模具中。 d.将放有胶料的模具放回平板硫化仪中硫化。并排气。避免片材产生气泡。 e.完成硫化将硫化胶取出冷却至室温。1.2.2.4 拉伸强度的测定目的:确保所设计的配方符合生产要求。设备:万能拉力试验机,哑铃型裁刀

7、、制样机。工艺条件:输入原始数据,包括试样的长度,试样的厚度和宽度。操作步骤:a.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检查拉伸机是否完好,严禁在拉伸机不正常情况下工作 b.检查拉伸机拉伸销固定装置是否紧固,拉伸销是否变形,无任何异常后调整拉伸丝杆符合拉伸瓶体尺寸 c.预拉伸瓶体,并对实际测量体尺寸,都符合尺寸要求后方可正式工作 d.定期检查油缸液压情况,油质出现问题或达不到总高度三分之二即使换油或加油e.工作完毕后清理设备及地面卫生,并记录好工序传递单。实验数据记录:数据分析:1. 由1,3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组橡胶是比较软的,在配方中我们可以减少增塑剂的用量,并加大填料的用量,来提升橡胶的硬度,从而

8、减少压缩比,保证O型密封圈的适用性。 2.有两组比较大的差异,是因为拉伸试验机有一些小问题,导致拉伸过程实际位移并不准确。1.3 实训中遇到的问题1.采用哪一种防老剂与丁腈橡胶O橡胶圈更合适2.胶料未进行烘干,出现了硬化。3.对丁腈橡胶的性能理解不够深刻4.胶料受污染现象较严重5.硫化过程中有气泡6.成品颜色脏,对模具的清洁不到位。7.混炼过程中,填充剂过多,难以分散。8.混炼过程时间过长,导致胶料质量不好。 9.白炭黑过多,且在丁腈橡胶中不宜分散,使大量时间被浪费,导致质量下降。2.实习总结随着毕业时间的渐渐临近,我们在学校逗留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为了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

9、能力;同时也为了我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利用于实际操作之中,使我们提前适应相关操作,故进行了此次的专业综合实训。在这个为期两周的“握力圈的生产”专业综合实训中,由于时间不足的原因,导致了原本近两周的实验,被压缩到仅有3天左右,这也直接的导致了我们实验没有办法做完所有的实验,只能完成炼胶、硫化、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相关测定。但是,在这仅有的3天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却将我们所能做的尽我们的力将它做到了最好。首先,在进行实验之前,仅用了一个上午,我们就将我们的实验方案探讨的差不多了。其实在实验方案中,第一要义也是整个实验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配方,第二要义则是实验相关的过程,如果没有合适的配方

10、的话,那么我们后面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一旦配方出错,那么虽然我们后面的步骤是正确的,最终却无法得出我们原本想要的相关性能,所以,在确定实验配方过程中,不能马虎大意,否则结果只会事倍功半!然后则是我们小组一步步地探讨、钻研、琢磨,改进配方。在混炼的过程中出现了胶料难以和配合剂充分的混合,在我们多次的进行三角包、两面三刀的方法之下,最终将其混合进了胶料中,虽然胶料上还是有配合剂,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好了。后期的硫化以及性能测试等方面,由于胶料、配合剂混合的不是很好的原因,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次为期两周的综合实训,对以后实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大家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我们也通过这次试验画上了从小学到大学

11、读书生涯一个完美的句号。但却是我们工作生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所有的都是未知,等待我们去学习探索,3.谢 辞叮叮叮,又是一节课结束了,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也跟着结束了。时间似那刹那芳华、白驹过隙。带走了我们最快乐、忧伤,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大学生活,还没机会来得及回味各种滋味,最后的实训时间就没有了,在学校逗留的时间也没有了。是否记得,当我们刚跨足校园时的青涩与迷茫?是否记得,我们在实验室进行实训时的专心致志?是否记得,老师为我们授业解惑时的良苦用心?这些,都已经随着我们的成长、时间的流逝,早已渐行渐远。我们也即将跨足社会,但我们怎能忘却那可爱的同学以及对我们视如己出的敬爱的老师呢?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们不能忘记,那是他们曾经走过的路。现在留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