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试验段_第1页
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试验段_第2页
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试验段_第3页
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试验段_第4页
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试验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试验段填筑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中国路桥湘桂铁路扩改工程标过渡段试验填筑施工技术方案1.编制依据1.1、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1.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1.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4、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2.工程简介2.1区间过渡段试验段为DK251+247涵洞与路堤过渡段,该段落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该结构物与正线正交。采用级配碎石进行填筑。2.2标段主要工程数量与计划安排该区间试验段级配碎石方量约为30324m3。2.3

2、主要技术标准2.3.1、铁路等级:级2.3.2、正线数目:双线2.3.3、限制坡度:62.3.4、速度目标值:200km/h,部分地段限速2.3.5、最小曲线半径:2800m2.3.6、牵引质量:4000t2.3.7、牵引种类:电力2.3.8、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2.3.9、建筑限界:满足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的要求3.项目机构组织由项目经理王硕全面负责,项目总工程师刘义凯主抓技术和质量工作,项目副经理蒋京宁主抓生产进度、施工安全、现场文明施工以及环境保护等。4.试验段设置及主要劳力、人员、机械设备配置情况4.1、本段路基工程现场配有施工队长1名,施工队技术负责人1名,施工领工员1

3、名,技术员1名,安全员1名,均对路基施工有丰富经验,另外配有10名普通工配合施工。4.2、机械设备安排: 压路机徐工20吨一台,平地机天工180一台,宣化130一台,小松220一台、平板打夯机一台。5.施工进度计划本标段为保证总工期目标实现,保证路基工程按照计划完工,本标段过渡段试验段施工计划30天完成,从2010年1月30日开工,2010年2月28日完工。5.1实施安排计划于2010年1月30日上料,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厂拌料:稳定粒料拌和机已经调试完毕,经测试所产混合料符合规范要求,施工中注意经常检查输送带送料情况,检查水泥螺旋推进器工作情况、用水输送情况,确保各种原材料正常供应,使拌料符合

4、规范要求;把握时间、天气的变化,适当调整供水量,使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5.2%)0.5%-1.0%,并结合当天天气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混合料运至现场直至碾压结束时,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值。6、施工准备6.1施工场地准备:6.11该段落施工便道已按有关要求施工完毕;6.12施工用临时排水沟已开挖;6.13按设计要求将涵洞两侧建筑垃圾,腐殖土、清理干净并碾压密实,原地基整平,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处理。涵洞基坑清理干净,并使用夯机夯实。6.2测量放样:沿线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完毕。依据设计要求测放路基施工中线、边桩,测量路基横断面,在施工段两侧布设里程标识桩;7、试验段要决定的主要内容7.1、确定

5、基床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碾压时最佳含水量;7.2、确定基床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时适宜松铺厚度;7.3、确定基床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时合适碾压遍数、碾压速度;7.4、确定基床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时最佳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8、施工方案8.1.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试验段主要技术指标预定压实标准按照过渡段压实标准,填料均采用级配碎石填料填筑,松铺厚度按20cm铺筑,在达到目标压实度标准下确定机械组合情况、压实遍数、碾压速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平整度情况。并确定最佳含水量。初定:距结构物2米范围内采用平板振动夯振压密实,2米范围外采用徐工20吨静压一遍(稳压),再用徐工20吨弱振一遍后开始试验

6、检测,直到各项指标满足设计为止,最后光面一遍。其他机械组合情况现场确定。.满足四区段的要求:验收基底、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同时满足八流程工艺:检测基底、测量放样、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养护。.1.工艺流程8.2.施工要求路基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架、箱涵等结构物上部有填土)连接处设置倒梯形过渡段,过渡段范围内基床表层和下部倒梯形采用的级配碎石分层填筑,纵向坡率1:2。基坑采用级配碎石回填。、施工方法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涵路过渡段碾压采用两台压路机同时在涵洞两侧进行;当涵洞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斜交三角形部分,然后按要

7、求设置过渡段,使级配碎石与路基填料接触面与线路走向正交。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平板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夯实,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15cm,夯实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施工工艺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满足K3060 MPa/m。在横向结

8、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路基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级配碎石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施工要点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过渡段路基与相连接的路基同时施工,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碾压。靠近结构物两侧2m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必须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注意事项横向结构物两侧必须对称填筑,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层均应做好横向人字坡和纵向排水。基

9、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级配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过渡段的填筑必须待涵洞等结构物的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加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8.3.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技术交底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各类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质量控制措施:.1、过渡段路堤的填筑工艺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2、过渡段采用的填料种

10、类及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级配碎石选料标准应满足材料的规格、材质和级配的有关规定。 .3、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4、过渡段靠近桥台、涵洞等建筑物的部位分层填筑,采用小型振动压实机具碾压。 .5、各种试验、检测设备应计量检定合格。测试数据应真实可靠,充分反映现场实际情况。.6、严格按现场碾压试验确定的工艺、方法施工,不得违规。.7、从事试验、检测技术人员具有上岗证,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9材料要求9.1过渡段基床表层应满足200250暂规的要求;9.2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9.3要确保筛选并按比

11、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下表的要求:级配编号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50403025201052.50.50.075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2-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注: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粘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10.质量控制及检验10.1质量控制层厚控制对压路机碾压部位 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

12、cm,具体厚度参照试验结果,小型机具压实部位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20cm。在桥台背部及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中右用红油漆标出分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填料平整及均匀性控制基床表层以下部分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靠近结构物人工配合进行局部处理,确保层厚及拌合料均匀。表层与区间表层作为一整体施工。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压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与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过渡段与路堤、路堑边坡连接处顺接采用人工挂线精细顺接,过渡段本体填筑局部不利于机械操作地段也采用人工挂线精细刷坡。做好防排水工作,级配碎石面和基底均不得有积水;过渡段基底范围及两侧的

13、排水应符合设计要求。安排专职技术人员现场监控,每一填层按要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不合格时要补压后再检,直至合格,同时做好现场检测记录。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变形观测,指导施工速度,积累观测资料。技术负责人要对领工员、工班长、作业人员下达详细、有操作性的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是否按交底和作业指导书施工。10.2.质量检测标准.过渡段基底处理.1.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路堤高度H3.0m的路堤,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客专验收暂行标准的有关规定。H3.0m时,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地基系数K306

14、0 MPa/m。检验数量: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其中:距路基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或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 ,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间1点。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的方法检验。.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检测过渡段路基基床表层和基床表层以下填筑压实标准表填 料部 位压 实 指 标地基系数K30(MPa/m)孔隙率(n)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基床表层19018%基床表层以下15028%.施工质量允许偏差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频率及方法表”。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

15、、检验频率及方法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高程±20m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水准仪2中线至边缘距离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尺量3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验2点尺量4横坡±0.5%每过渡段抽样检验2个断面坡度尺量5平整度15mm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5点2.5m直尺量6厚度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点尺量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纵向填筑长度不小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纵向填筑坡度不大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计算11、级配碎石试

16、验段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我项目部将严格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各项工程质量均在受控状态。质量保证体系措施如下:11.1、思想保证措施.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招标文件的要求,对本工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11.1.2通过板报、广播、质量讲评会议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并自觉地把保证质量贯穿到施工的全过程中。 11.2、组织保证措施在项目部成立质量领导小组,项目经理及项目总工程师任正、副组长,成员由安质、工程、试验、测量、财务、综合办公室等各部室负责人及专业施工作业队长和现场技术员组成。11.3、制度保证措施.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检验流程图检查制度。 11.3.2实行“三工三查”制。任何单项

17、工程都要进行工前交底,工中检查指导和工后总结评比,并做到自查互查交接检查等。11.3.3实行施工过程中的“四不施工”和“三不交接”制度。“四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试验不合格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不施工。“三不交接”是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质检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11.3.4坚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制。工程质量达不到质量目标的,坚决返工重做。11.3.5全面实行质量责任目标制。制定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开展目标管理根据质量目标和规划提出的各项指标,分解到项目部和架子队、班组每个人头上,做到人人有指标,层层抓落实,确保各

18、项指标的圆满实现。11.3.6建立工地现场挂牌施工制。工程开工时要把具体负责人和质量指标挂牌明示,明确创优目标,明确创优责任人,把施工、技术、质量监控负责人都在牌子上张榜显示,便于相互提醒和监督。 11.4、技术保证措施.健全技术管理体系。项目部设总工程师1名,工程部、安质部、工地试验室等职能部室配备相应专业工程师。单位工程设主管工程师,实行技术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各级技术管理权限,明确各级技术负责人的职能。11.4.2严格执行各种技术管理制度,如:“技术岗位责任制”、“图纸会审制”、“技术交底制”、“技术复核制”、“技术档案制”、“测量复测制”“现场调查制”等使技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是

19、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11.4.3严格执行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标准。 11.4.4施工中认真做好原始记录,收集各类资料和数据,加强施工原始资料的管理和整理,做到技术资料和施工控制资料详实,为试验成果提供资料保证。11.5、过程控制措施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把由事后检查改变为事先预控和过程控制,重点防范质量通病的发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把好的几道工序。12、路基试验段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2.1、成立安全保障组织在项目部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及各架子队队长任组员的安全保障小组,各队有专职安全检查工程师,也备有兼职安全

20、检查员,所有施工人员有安全检查责任和义务,以达到全员保安全之目的。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责任人,项目副经理主抓安全工作,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12.2、落实安全管理制度12.2.1、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制度,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工作,强化全员安全意识,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的意教育经常化。12.2.2、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项目经理到生产员工,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各专职机构和各业务部门都有自己业务范围内的安全职责。12.2.3、坚持经常性和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查思想、查纪律、查隐患、查制度落实、查重点部位、查季节性安全,做到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21、堵塞事故漏洞。12.2.4、坚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做到人人知道、人人注意预防、人人懂得处理。对大型临时结构须进行安全设计和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附:安全检查程序 工前检查安全工程师审核项目经理审批监理签字认可施工班、组交接检查上、下工序互检检查记录、评定安全工程师附:安全保障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王硕项目副经理:蒋京宁总工程师:刘义凯工程技术部:张富有施工队长:张标综合事务部:王满仓安全质量部:吴国平安全检查工程师:李欣班长、安全员直接安全的操作员12.2.5、坚持各操作员持证上岗制度,所有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均要持证上岗。12.2.6、坚持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制度,尤其是防洪物资,组织防

22、洪抢险班子及人员,同当地政府部门协调等都应在预案中有所体现。12.2.7、加强防火、防盗管理,清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灾事故的根源,严格控制火源和助燃物。12.2.8、加强安全操作管理制定安全作业规章制度,在施工中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2.2.8.1、车辆运输安全作业制度。12.2.8.2、用电安全须知及电路架设养护作业制度。12.2.8.3、各种机械的操作规则及注意事项。12.2.8.4、有关劳动保护法规的执行措施。12.2.8.5、各种安全标志的协调规则及维护措施。12.2.8.6、进场道路和施工便道维护制度。13、工期保证措施13.1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按计划及时供应到现场,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并且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13.2组织参加工程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研究施工总体计划,不时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13.3采用先进科学方法组织、安排和管理,提前为下道工序按人、财、物、机等做好准备工作,保证施工紧凑连续。13.4认真编制可行的月、周计划,每天检查落实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抢回被延误的时间。13.5对影响施工的关键工序,主要负责人和有关管理人员要跟班作业,必要时组织充分力量进行重点、难点突破。14、环境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