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承载力自动计算表格Excel_第1页
CFG桩承载力自动计算表格Excel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楼CFG桩承载力计算书工程名称:一、初步确定桩长、桩径桩顶标高(m)桩底标高(m)桩径(mm)桩长(m)基底标高(m)基础埋深m基底以上土加权平均重度59.0545.054101459.31.919.8二、单桩承载力计算序号土层编号层底标高(m)层厚(m)侧阻极限值(kPa)端阻极限值(kPa)天然地基承载力(kPa)计算过程1计算过程20桩顶259.051301桩侧255.503.5550228.630.002桩侧352.702.8060216.390.004桩侧447.904.8055340.050.005桩侧4-247.300.606046.370.0010桩端545.052.2513

2、02000301.40211.2411141132.84211.2412单桩承载力极限值(kN) 1344.08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 67213桩体强度计算(MPa) 15.27桩体强度取值= C20三、计算置换率m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320地基承载力修正值(Kpa) 30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290桩间土强度折减系数 0.95则置换率m(fspkfk)/(Rk/Apfk)0.0335四、确定布桩形式及布桩间距拟定布桩形式为1注:1为正方形;2为正三角形计算桩间距(m)1.98453设计桩间距S(m) 1.95五、根据桩间距重新确定置换率及复合地基承载力

3、S=1.95m时,置换率m 0.03462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295290满满足足要要求求六、最终设计参数桩长(m)桩径(mm)桩间距(m)置换率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桩身强度布桩形式计算值使用值修正前修正后144101.95 0.03462672651295325C20正方形注:计算时只需输入红字部分数据设计:审核:日期:日期:4楼CFG桩承载力计算书工程名称:一、初步确定桩长、桩径桩顶标高(m)桩底标高(m)桩径(mm)桩长(m)基底标高(m)基础埋深m基底以上土加权平均重度59.0545.054101459.31.919.8二、单桩承载力

4、计算序号土层编号层底标高(m)层厚(m)侧阻极限值(kPa)端阻极限值(kPa)天然地基承载力(kPa)计算过程1计算过程20桩顶259.051301桩侧255.503.5550228.630.002桩侧352.702.8060216.390.004桩侧447.904.8055340.050.005桩侧4-247.300.606046.370.0010桩端545.052.251302400301.40253.4911141132.84253.4912单桩承载力极限值(kN) 1386.33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 69313桩体强度计算(MPa) 15.75桩体强度取值= C20三、计算置换率m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290桩间土强度折减系数 0.95则置换率m(fspkfk)/(Rk/Apfk)0.0325四、确定布桩形式及布桩数量拟定布桩形式为1注:1为正方形;2为正三角形地基处理面积(m2)527计算布桩数量N130五、根据实际桩数重新确定置换率及复合地基承载力N= 143时,置换率m 0.03582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307290满满足足要要求求六、最终设计参数桩长(m)桩径(mm)置换率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