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物质颜色红色:Fe2O3、Fe(OH)3、FeSCN2+、CU2O、Cu、NO2、B2(g)、P;橙色:Br2 的溶液;黄色:S、Na2O2、AgBr、AgI、Ag 3P。4、Fe3+(aq)、久置浓 HNO3;绿色:Fe2+(aq)、绿矶、铜绿、浓 CuCl2、Cu+浓 HNO3;蓝色:Cu2+(aq)、胆矶、Cu(OH)2;紫色:石蕊、KMnO,、"g)、Fe3+C6H5OH;黑色:多数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白色:CaCO3、BaSO4、AgCl、Mg(OH) 2、Al(OH) 3、Mg。、A2O3。二、物质状态液态单质:Br2、Hg;液态化
2、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气态单质:H2、N2、。2、F2、Cl2等;气态化合物:C、N、S的氢化物及氧化物三、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1)焰色反应:黄色 一Na;紫色(钻玻璃) 一K。(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 (淡)蓝色:H2、CH4、CO等在空气中燃烧;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h中燃烧;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 Fe(OH)3;白色沉淀迅速变棕
3、褐色:AgOH Ag 2O。(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Al(OH)3、H2SQ3;金属氧化物:Al 2O3;(
4、14)可溶于HF的酸性氧化物:SiO2;(15)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Al、Si、;化合物:钱盐;(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SO2、H2S;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222CO3- HCOI; SO3" HSO3"; S2一、HS 一;(19)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N;(20)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Al、A2O3、Al(OH) 3、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21)能与水
5、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K、Na、NaH; NazO?、CaC2及Mg3N2、A2S3等;(22)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2、Ca(OH)2与NH4HCO3、(NH4)2SO4等;(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Ca(OH)2+CO2、AgNO 3+ 氨水、Al3+OH-、AlO+OH-、Ba(OH)2+H3PO4 等;(24)见光易分解的物质:HClO、HNO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气等。四、特殊的反应类型:往往是题目的隐性突破口。(1)单质A +化合物B 一单质C +化合物D即置换反应,可以是金属置换出金
6、属(最常见的是铝热反应)或金属置换出非金属 (被置换出来的非金属应该是还原产物,而还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常见的是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或F2置换出。2、当然卤素都能置换出 S,另外C可以置换出Si、H2)或非金属置换出金属 (此 时的非金属必作还原剂,而常见的还原性非金属只有C和H2)。(2) A的化合物 + A的化合物 一 A的单质+化合物B该反应通常是一个归中到单质的反应,该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常见的是S、Cl2、N2。(3)单质A +强碱 一两种含A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是一个碱性歧化反应,单质A通常是X2或S;(4)单质A +单质
7、B 一化合物C ; C +单质A 一化合物D综合以上两个反应,可知 A、B两种元素可以形成 C、D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 有一种元素有变价。若有变价的元素是金属,则必为 Fe;若有变价的元素为非金属则 该元素通常是 C、N、S或。等,故以上 C、D分别是NO、NO2或CO、CO2、或SO2、 SO3或 Na?。、Na2O2等。(5) 一种物质分解得到两种以上产物:常见的有 KMnO 4、NaHCO3、NH4HCO3、(NH4)2CO3、NH4k Cu2(OH) 2CO3 等的分解。 (6)多种物质化合得到一种物质:如 Fe(OH)2+O2+H2O; NOX+O2+H2O 等(7)电解类型(
8、惰性电极):生成两种产物:电解质分解型或电解水型或熔融的NaCl等。生成三种产物:放氧生酸型或放氢生碱型。生成三种气体:电解氨水或 NH4CI溶液。(8)与化工生产有关的反应:如制漂白粉、制生石灰、工业合成氨、氯碱工业、硫酸工业、硝酸工业、玻璃工业等。1 .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解析:发生了 “钝化”,并不是不反应,而是在金属的表面上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阻止 反应进一步进行。2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将 45mL水加入到盛有5g氯化钠的烧杯中 解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勺氯化钠溶液溶质应为 50gx 5%=2.5g,再加水配
9、成。3 .制备乙酸乙酯时,要将长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以便完全吸收产生的乙酸乙酯解析:不能将导管插入液面以下,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倒吸现象。一 _ _ 2 -4 .鉴定SO4时,可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钢溶液解析:若溶液中含有 Ag+,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钢溶液同样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对鉴定SO42-产生了干扰作用。5 .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g干燥的氯化钠固体解析: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6 .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氢化钠溶液清洗解析: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能用它来精洗,应用酒精清洗。7 .用瓷塔期高温熔融钠与钠的化合物固体解析:因瓷塔期的主要成分是二
10、氧化硅,它在高温熔融的条件下易与钠及钠的化合物发生 反应。8 .向沸腾的氢氯化钠的稀溶液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解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是将烧杯中蒸储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入 1-2mL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9 .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甲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甲酸,再做银镜反应实验。解析:因甲酸钠中仍含有醛基,也能发生银镜反应。正确的方法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的溶液中和甲酸,然后蒸储,在镭出物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看是否有银镜反应发生。10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解析:正确的操作是先加入乙醇,然
11、后边摇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11 .滴定管洗净后,经蒸储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滴定解析:在注入标准液滴定之前应经蒸储水润洗后,再用标准淮润洗。12 .做石油分储实验时,温度计一定要浸入液面以下并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解析:正确的作法是将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靠近烧瓶的支管口处。13 .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解析:若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14 .锂、钾、钠、白磷、液澳均保存于磨口试剂瓶中,并加入少量的水液封解析:锂应用石蜡密封,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保存于水中,液澳要用水封法。15 .测定溶液的PH时,可先用蒸储水将 PH试纸浸湿,然后再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滴到
12、PH试纸上解析:测定溶液的PH时,不可用蒸储水将 PH试纸浸湿,否则影响测定的数值。(除中性溶液外)16 .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SO42-解析:待测液中若含有 Ag+,加入氯化钢溶液也会有白色沉淀生成。17 .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再加入蒸储水稀释解析:正确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18 .用过量的氨水除去 Al3+溶液中少量Fe3+解析:过量的氨水也能与 Al3+反应生成Al(OH) 3沉淀,从而与Fe(OH)3无法分离。19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
13、变浑浊,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O; 一,解析:加入稀盐酸产生 CO 2或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_ _ HCO 3。20 .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氨水清洗解析:银镜反应实验后附着的银的试管应用硝酸清洗,用氨水除不掉。21 .不慎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解析:正确的作法是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一定浓度的小苏打溶液。22 .液氯泄露时,立即用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毛巾捂在鼻子上处理事故解析:因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的腐蚀性而不宜采用,应用沾有肥皂水或小苏打溶液。23 .配制0.1mol/L的硫酸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倒入容量瓶中
14、并加入水稀释解析:浓硫酸在倒入容量瓶之前应先在烧杯内稀释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转移容量瓶中。24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解析:正确的操作是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 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25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钢的碳酸钢解析:因硫酸钢和碳酸钢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因此无法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硫酸钢。26 .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镒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法集气法收集氯气解析:制取氯气时,二氧化镒和浓盐酸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收集氯气。27 .为加快过滤的速率
15、,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食盐水解析: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这样反而减慢了过滤诉速度。28 .为迅速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解析:因乙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中易水解,因此不可用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的方法除去乙酸,应先加入生石灰,然后蒸储。29 .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在桌子上引起火灾时,可用水来熄灭解析:正确的作法是用湿布盖住或用沙子扑灭。30 .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可用蘸用浓滨水的棉花放在导管口处吸收多余的气体 解析:因澳有毒易挥发,故不能采用。宜用蘸有一定浓度的小苏打溶液的棉花。31 .除去苯中的溶有少量的苯酚,加入适量浓滨水反应后过滤解析:因苯酚与澳反应生成的三
16、澳苯酚易溶液于苯中而难以分离。32 .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钱混合物解析:因碘易升华故无法分离二者的混合物33 .为了更快得到氢气,可用纯锌代替粗锌与稀硫酸反应解析:粗锌与稀硫酸因易形成原电池而加快了反应速率,故此说法错误。34 .浓硝酸、硝酸银溶液可保存于无色的细口瓶中解析:因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故应保存于棕色的细口瓶中35 .检验澳乙烷中的澳元素时,将澳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后,需加硫酸酸化,再 加入硝酸银溶液解析:因硫酸易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硫酸银微溶物而影响澳元素的检验。36 .苯酚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澳水,出现三澳苯酚的白色沉淀解析:苯酚溶液与少量稀澳水虽反应,但很难看到
17、三澳苯酚沉淀,因生成的三澳苯酚易溶 于过量的苯酚中。37 .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解析:干粉灭火器产生的是二氧化碳,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又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从而加剧了燃烧。38 .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溶液飞溅现象时,应立即用水冷却解析:蒸发食盐溶液时出现飞溅现象时,用冷水冷却更易引起飞溅从而引发安全事故。39 .在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在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加入乙醇除去其中的乙酸解析:因有机反应往往进行不彻底,且有副反应发生,故不能用此法。40 .用盐酸酸化高镒酸钾溶液,以提高其氧化性解析:高镒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会氧化Cl 一,生成新的物质
18、。为增强高镒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常用硫酸酸化。41 .除去澳苯中少量的澳,加入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溶液 解析:碘化钾与澳反应生成的碘,同样易溶于澳苯中无法得到纯净的澳苯。42 .除去苯酚溶液中少量的甲苯,加入高镒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解析:因苯酚也易被高镒酸钾溶液所氧化,从而无法达到除去甲苯的目的。43 .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 Fe和稀盐酸解析;若在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Fe,则二者反应生成 FeCL。正确的配制FeCl3时,常 将FeC%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抑制它的水解。4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是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容
19、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 用滴定管吸出多的部分。解析:必须重新配制。45 .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混合物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也从下口倒出 解析: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混合物时,正确的作法是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应从 上口倒出,从而避免了相互污染。46 .水的沸点为100C,酒精的沸点为 78.5C,所以,可用加热蒸储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 酒精解析:虽然二者有一定的沸点差异,但是水蒸气也易挥发,故正确的作法是先加入适量的生石灰,然后再用加热蒸储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47 .眼睛不慎溅入氢气化钠溶液,应立即点入硼酸点眼液解析:正确的作法是立即用水冲洗。洗时要过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20、。48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一定经过干燥解析:无需干燥,因为定容与洗涤时都得加水。49 .称量时,称量物质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祛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解析: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其它药品一般放在纸上称 量。50 .氢氧化钠溶液贮存于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解析:因玻璃塞中的SiO2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带有粘性的硅酸钠溶液,使玻璃塞无法拔出。51 .用酒精清洗有硫沉淀的试管解析:因硫易溶于二硫化碳、微溶于酒精中,故应用二硫化碳洗涤。52 .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醛和水的混合物解析:因乙醛和水二者互溶不分层,故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53 .用10
21、0c的温度计测定浓硫酸的沸点解析:因浓硫酸的沸点的383.3 C,已超过温度计的最大量程,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54 .测定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时,先称取一定的晶体,后放入堪期中,解析:测定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时,应先称量增竭的质量,再放入硫酸铜的晶体,后称量。55 .为使生成的银镜光洁明亮,应采用水浴加热并将银氨溶液和乙醛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解析:做银镜反应时,在用水浴加热后不能振荡,否则生成的将是黑色疏松的银沉淀而不 是不是光亮的银镜。56 .测定结晶水时,将灼烧后的硫酸铜晶体的增竭放在空气中冷却,然后称量其质量。解析:若将灼烧后的硫酸铜晶体的增竭放在空气中冷却,硫酸铜粉未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从而使测定的结果偏低。应放于干燥器进行冷却。57、进行中和热实验测定时,需要测定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 低温度解析:正确的作法是需要测定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58、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该气体为酸性气体。解析:在酸碱指示剂中无紫色的石蕊试纸。59、用PH试纸鉴别 PH=5.1和PH=5.3的两种NH4C1解析:广泛PH试纸测溶液的PH的数值为1-14之间的整数,不能取小数。60、除去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庆祝妇女节活动方案
- 高三上学期诚实考试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电子式热过载继电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化铝包装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商丘师范学院《卫生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中医体质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济宁市济宁一中2025届高考生物试题模拟(三诊)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新化县2025届初三下学期3月练习卷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湖北中医药大学《经济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一起考”大联考(模拟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陕西办事处招聘笔试真题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严重创伤》课件
- 跨道施工保通方案(门洞式)
- 甲午中日战争-完整版课件
- 2022年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LNG加气站质量管理手册
- 2021新《安全生产法》全面解读课件(PPT 84页)
- 乡镇干部民情恳谈制度
- 一般单位消防安全建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