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规律是规范汉字的标准_第1页
汉字规律是规范汉字的标准_第2页
汉字规律是规范汉字的标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字规律是规范汉字的标准 2009年3月的“两会”召开之际,又有代表提出汉字的简化问题,与国家语言文字法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法律规定问题。现发表一点个人意见如下:一、汉字是规律化文字大家知道,文字是一种符号,但是,它是一种特殊符号,必须具备“音、义、形”三要素才能称得上是字。为此,必须说明汉字体系组成的基本规律。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印章标志上,以汉语注音“Bei jing”代表北京。但是,读“bei”的有4个汉字,读“jing”的个汉字。分别列表如下:(bei)北邶苝軰鉳(bei)备惫鞴俻偹備僃憊犕糒(bei)背 褙偝揹禙鄁(bei)卑碑俾埤椑痺萆諀錍 鹎(bei)贝狈钡呗垻梖狽珼蛽鋇以及:(ji

2、ng)京倞惊婛猄鯨鶁麖鲸(jing敬警儆憼擏曔檠璥蟼驚(jing)景憬幜暻燝璟(jin)(jing)井肼阱坓宑汫汬穽 妌(jing)竟镜境獍傹璄鏡(jing)巠经径颈茎劲痉弪刭 胫迳泾偂q勁弳徑桱涇烃烴痙経經脛莖葝踁逕鋞陉陘頚頸鵛所以说“Bei jing”只是一个注音符号,根本不能代表北京。可是,在分析上述北京的注音符号“Bei”和“jing”的同音字系列之后,人们不难发现:汉字的信息模式与二维数组A(m,n)有着惊人的一致:A1.1,A1.2,A1.3,A1.4,A1.5, A2.1,A2.2,A2.3,A2.4,A2.5, A3.1,A3.2,A3.3,A3.4,A3.5, A4.1,A4

3、.2,A4.3,A4.4,A4.5, A5.1,A5.2,A5.3,A5.4,A5.5, (一)同音字的列变是以基本字为核心的部首变化。每一行的加粗字都是基本字,读“bei”的基本字为“北、备、背、卑、贝”;读“jing”的基本字为“京、敬、景、晶、井、竟、巠”。在基本字后面的都是该基本字的不同部首的同音字。例如“(bei)北邶苝軰鉳”和“(jing)京倞惊婛猄鯨鶁麖鲸”。也就是说,同音字的列变是通过部首变化来实现的,部首不参与读音,是示意的加缀作用,由于它在字中的位置居前,所以称为部首或前缀。(二)同音字的行变是通过基本字的变化。上述“bei”和“jing”就是两个音素,读“bei”的基本字

4、“北、备、背、卑、贝”有五个;读“jing”的基本字“京、敬、景、晶、井、竟、巠”有七个。有的同音基本字较多,但是,一般不超过个基本字。其实作为部首的“金、木、水、火、土”等字,也是基本字。只是作为部首时,有些字已经符号化了,例如:“水”符号化为“氵”;“金” 符号化为“钅”。所以将同音基本字的变化视为行变,也就是合情合理的。综上所述:同音字的列变与行变形成一种二维结构。与一维结构相比,它以少量符号变化获得较多的信息量。因此,汉字的同音字现象,恰恰是汉字优点的表征,而不是汉字的缺点。在甲骨文字里,形声字只占20%,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形声字所占比例达到82%,到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康熙字典,

5、形声字已占90%。而非形声字,主要为图像文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字,它们大都为基本字。例如,北京两个基本字,“北”是会意字,“京”是象形字。如果将基本字包括在形声字系统中。那么,整个汉字就形成一个以基本字为核心的形声字矩阵,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坐标位置。在汉字的个读音中,几乎每一个读音都有同音字,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所以说:整个汉字体系是二维结构体系。也可以表述为:汉字的横向变化是基本字的部首(符号)变化,汉字的纵向变化是基本字的变化。显然,与汉语字典以相同部首聚类编辑的结果不相同,汉语字典以汉字“意符”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汉字基本字的核心作用,掩盖了汉字体系的二维结构规律。因此,对汉字体系的二维结

6、构规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H=A(m,n)式中H代表汉字体系,A(m,n)为二维数组。将汉字体系用数学公式表示,应该不必惊奇,因为汉字发展到形声字的时间确实太长久了,因而也就太完备了,完备到可用数学公式表达其规律的地步。二、汉字规律是规范汉字的标准不管是给汉字简化,还是给汉字注音,遵循二元数组信息模式的规律是汉字发展的客观标准。然而,汉字在发展的历程中,总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大家知道,当前使用的简化字:“鸡、邓、仅、欢”等,好象是“又”字的形声字,其实不是,因为:()、(xi)奚、溪、蹊、鼷、傒、嵠、徯、慀、榽、縘、蒵、螇、謑、谿、豀、貕(ji)嗘、縘、谿、雞、鳮、鷄、鸡;()、(deng)登

7、、鄧、邓、隥、澄、瞪、凳、蹬、磴、镫、噔、嶝、簦、儭湣俊橙、櫈、燈、灯、璒、竳、艠、覴、鐙;()、(jin)堇、僅、仅、谨 、廑、瑾、馑、槿、觐、覲、蓳、厪、墐、嫤、慬、斳、歏殣、漌、謹、饉;()、(huan)雚、歡、欢 、獾、嚾、孉、懽、灌、蠸、讙、貛、酄、驩、鸛、鹳。 “鷄、鸡”的基本字是“奚”,“鄧、邓”的基本字是“登”,“僅、仅”的基本字是“堇”,“歡、欢”的基本字是“雚”。“奚、登、堇、雚”怎么能都简化成“又”呢?这些字的构形理据与这些记号没有任何联系。更有甚者:基本字“登”加部首后:“鄧”变成“邓”,“燈”变成“灯”, 基本字“登”变成“又”和“丁”。显然,这种简化,无疑会给汉字造

8、成混乱,将这些字作为规范汉字推行下去,就会遗害子孙。另外一个简化基本字的例子是:()、(gan)“干、竿、肝、旰、酐、矸、仠、奸、忓、扞、攼、汗、憽Y、芉、虷、衦迀、釬、飦、骭、鳱”。为原有的基本字“干”的系列字;()、(gan)“趕、桿、稈”简化为“赶、杆、秆”。应为基本字“旱”的系列字;现简化为“干” 的系列字;()、(gan)“幹、擀、檊、簳”;应为基本字“幹”的系列字,现简化为“干” 的系列字。()、(gan)“乾、亁、漧”。应为基本字“乾”的系列字,现简化为“干” 的系列字。这样简化的结果是:天干(甲、乙、丙、丁等)和天乾(燥)一样;幹部与乾部不分;树幹与树乾一致。国人为之骄傲的“汉字不论是刻在龟甲上,铸造在青铜器上,刻写在木简上,还是书写在纸帛上,五千年来汉字的形态在变,但汉字不表音而只表意的特性没有变。”面对简化字“干”,人们不竟要问:“汉字不表音而只表意的特性变了没有”?此外,将“趕、桿、稈”简化为“赶、杆、秆”,“旱”的系列字简化为“干” 的系列字,而基本字“旱”却不简化;基本字“幹”简化了,系列字“擀”又不简化。对汉字基于二维数组信息模式的规律真可谓是:“擀面仗吹火,一窍不通。”简化时,给人以“信手捻来”之感。这能让人相信它是“规范汉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