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1页
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2页
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3页
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4页
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上海浦东新区2021年评价案例分析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国东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开展的现实背景和特征,应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原理,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对浦东新区2021年评价实践的结果分析,依据指标数据提供的客观信息,剖析现阶段我国东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开展中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提出对应政策建议。关键词:职业教育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作者简介】任晓辉,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中心,讲师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的系列公共政策,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获得较大改善,开

2、展环境日益变好。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开展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基于两大目的:一是摸清地方职业教育开展现状,总结办学经验,分析问题和矛盾,为调整职教公共政策,优化教育公共投入结构和职教公共资源配置提供客观依据;二是从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角度,通过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校办学绩效,尝试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校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学生就业。一、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和主要指标解析建立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的核心。地方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中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突破传统的教育过程评价框架,坚持“结果导向和“顾客导向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原理,设计出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开展职教绩效评价的最

3、大难点。一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在借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职教评价和我国教育督导评价指标的根底上,结合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和地方实际,运用逻辑分析法,我们分别从“教育资源投入、“教育产出与效果、“教育开展能力三方面入手,设计出一套较为完整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整体指标体系由三大类、13项一级指标和40项二级指标组成,核心指标是“教育产出与结果,具体框架如表1所示。表1 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表中 内为指标权值。大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A.职业教育资源投入10 A1 经费来源结构3财政拨款/全部经费、事业收入/全部经费、经营收入/全部经费A2 经费应用结构3教

4、育事业支出/全部支出、建设性支出/全部支出、本年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全部支出A3 生均培养本钱4生均经常性支出、生均公用经费B.职业教育产出与效果55B1 毕业生25毕业率、首次就业率、升学率、就业保持率、专业对口率、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B2 科研及获奖12师均科研成果分值、师均课程建设和教改获奖分值、平均每百名在校生技能竞赛获奖分值、平均每百名在校生其他获奖分值B3 社会综合评价 (18)学生满意率、教师满意率、平均每千名在校生教育事故人次、平均每千名在校生刑事犯罪人次C.职业教育开展能力35C1 办学条件6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生均实训设备原值、实训基地主要设备利用率

5、C2教学开展能力6规划在校生人数/实际在校生人数、成人培训实际人数/在校生数、市级以上重点专业占全部专业数比例、实训课时占总课时数比例C3 专任教师14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中级工以上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教师、高级职称教师/专任教师、外聘教师/专业教师、教职工比、生师比、师均培训时数C5 财务能力4专项资金完成率、生均贷款余额上述评价指标的设计试图通过简明而系统化的方式,提供可比拟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关于职业教育系统及教育环境的重要特征。但是,并非所有我们关心的职业教育投入、产出和效果问题都能找到直接的量化标准,如教学方法、实训和实习效果、用人单位满意率、非课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地方经济的奉献

6、度等,因此上述指标体系必须保持开放,根据环境的变化和评价技术的创新不断进行修正,以便能随着今后地方教育和社会进步实现指标和数据的适时更新。二主要指标解析1“职业教育资源投入类指标该类指标主要用于衡量年度内职教经费来源结构、应用结构和生均培养本钱情况,这是评价职业教育财政经费支出绩效的根底性资料,也是分析地方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总量、结构和增长速度是否合理,生均投入是否充足的根底数据。专业类型复杂,不同专业的生均培养本钱差异大是中职教育的显著特点。因此,指标体系中专门设计有“生均经常性支出测算表,要求评价对象按不同专业类型拆分填报,所采集的评价数据有助于摸清不同专业的生均培养本钱,可为分专业测算职

7、教投入缺口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完善职教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2“职业教育产出与效果类指标该类型指标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所在,主要从中职教育的内在职能出发进行设计。中职教育具有“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及创新、效劳社会三大根本职能。如表1所示,为了实现对职业教育各项根本职能实现程度的综合评价,按不同数据来源归类,指标设计主要从毕业生、科研及获奖、社会效果评价三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选取所需要的二级指标。由于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于加强管理的需要,限制中职学校对外提供社会效劳,因此未单独设计与“效劳社会职能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但是仍可以通过其他几类指标间接予以反映。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与创新社会效劳就

8、业质量:首次就业率、升学率、就业保持率、专业对口率技能培养: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平均每百名在校生技能竞赛获奖分值中等职业教育主要职能师均科研成果分值、师均课程建设和教改获奖分值成人培训实际人数/在校生数、实训设备对外效劳时数/总应用时数、社会效劳收入/全部收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毕业率、平均每百名在校生其他获奖分值、平均每千名在校生教育事故人次、平均每千名在校生刑事犯罪人次图1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职能的对应指标设计此外,在我国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客观上还承当着“稳定社会和“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两项“特殊职能,因此专门对应设计了“升学率和“平均每千名在校生刑事犯罪人次两项指标。但是,从开展的视

9、角看,无论是接收低分学生入学,还是为普通高校输送毕业生,都不属于职业教育的内在职能,不应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开展的正确方向,因此这两项指标数据必须谨慎分析和应用。3“职业教育开展能力类指标这类指标既是以前年度教育资源投入的形成的累计结果,又是以后年度教育产出与效果的重要投入,是影响以后年度学校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综合表达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开展能力。因此,该类指标设计主要对职业学校现有的人师资水平、财财务能力、物硬件建设、专业和课程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和评价,分别从专任教师、财务能力、办学条件和教学开展能力四个维度对应归类指标。此外,鉴于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对学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设备利用率进

10、行专门考察。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传统评价集中表达为“教育督导评价。督导制度自1986开始实施以来,在实践中逐步开展成熟,已成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评价的主导环节。与传统教育督导评价相比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与经费投入相联系传统评价通常不联系财政经费投入,对职教资源的配置效率上下和经费使用效果较少涉及。职教支出绩效评价那么以保障教育投入的有效供应为目标,联系投入与产出,强调“花钱买效果,有助于形成公共教育资金的“有效使用机制。而且绩效评价结果会与今后预算拨款相联系,与传统评价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鼓励和奖惩措施配套执行,能够更好地发挥评价指标的导向作用。二强

11、调“结果导向和“顾客导向传统评价重点关注职业教育生产过程,主要针对学校硬件设施是否达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国家要求,师资结构是否合理,毕业率和就业率目标是否实现等项指标进行考核,过程性指标占绝大局部权重。而绩效评价那么建立在公共委托代理根底上,委托人政府或财政部门以财政拨款作为 “委托费用,将具体教育生产的管理过程更多赋权给代理人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然后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事后评价加以监督。 此外,与传统评价相比拟,绩效评价那么更注重“顾客导向,对职业教育支出社会效果的客观测定,需引入“顾客满意率指标,分别从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三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以真实反映其客观需求和满意程

12、度。三采用三环节模式对教育的不定期静态评估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形式化或应景性问题,具有短期效应。公共支出绩效评价那么是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中的重要一环,是一套完整的动态评价体系,采用设定目标、绩效拨款和绩效评价三环节模式。各环节前后照应,形成重复博弈,对从目标设定、经费投入、资源使用、过程安排到效果显示的教育活动全过程实施动态评价。通过反应、上报和公开评价结果等方式,与问责制和预算安排相结合,绩效评价也是一种以评价对象改良与提高为目标的开展性教育评价模式。同时,评价标准保持弹性开放,可以在评价过程中逐渐明确,并通过持续评价不断修正完善。四采取多目标量化管理教育产品具有很大外部效应,特别是现阶段的

13、中等职业教育除发挥教育职能外,还对扩大就业、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开展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其产出的社会效果局部更难统计并加以量化。传统评价往往侧重于定性评价和绝对值指标,缺少定量评价和相对值指标支撑,削弱了指标可比性。而绩效评价那么采用多目标量化管理,既注重教育产出数量,更注重质量指标,并较多应用“生均、“师均等相对指标对教育产出和结果、教育开展能力加以客观量化。绩效评价利用指标间的相互勾稽关系,对职业教育支出的多项预定目标,如学生技能培养、对口就业和持续就业、科研和社会效劳、顾客满意等进行综合评测,并通过引进本钱概念,建立教育产出与投入的相关模型,探索职业教育绩效拨款的可行方法。五采取“财政部门组

14、织,委托第三方实施,专家评价的方式传统评价主体多由行政主管部门或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担任,公共支出绩效评价那么不同,西方政治体制下通常由议会和政府共同组织实施,但在我国目前由立法机关组织实施的条件还不成熟。由于财政部门具有制定和分配预算资金的职能,是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主体,由其组织实施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相比照拟可行。可考虑采取由“财政部门组织,委托第三方实施,专家评价的方法。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公信力,职业教育绩效评价应严格遵循价值中立、公开、透明和回避原那么,以确保专家独立做出评价。六是绩效责任体系的重要环节传统评价以外部评价为主,学校、家长的参与性缺乏。绩效评价本身是构成教育绩效责任体系的必要

15、环节,有助于理顺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实现学校依法自主办学。随着政府角色的转变,未来学校将拥有更大办学自由,成为独立面向社会和市场的办学主体。政府也应从教育“行政干预者转向“监督者,由公共教育的“提供者转变为公共教育质量的“评价者和公共教育效劳的直接和间接“采购者1。通过合理政策安排,对教育效劳提供进行评价监督,保证教育市场的公平竞争。综上所述,由财政部门自行组织或委托第三方进行的支出绩效评价,与教育督导评价或其他职教专业评价既联系又区别。多种评价并存,相互形成互补,是解决职业教育评价价值扭曲和失真的理性选择。三、基于评价数据的中等职业教育开展现状分析2021年,浦东新区以区属六所中等职业学校为对

16、象,首次对职业教育财政支出开展绩效评价,从评价指标设计、评价流程组织到评价结果分析,进行了初步探索。虽然职业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尚属首次,许多指标还无法比拟,但是通过对案例评价数据的分析,结合我们在江苏、上海各地的调研情况,可以从优势潜力和瓶颈问题两方面客观揭示我国东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开展的根本现状。一开展优势和潜力1. 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贯彻国务院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纷纷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尤其是一些国家或地方重点中职校的财政投入增加较快,显著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以上海为例,近年来地方财政对中职的支持力度较大,已根本形成财政投入为主导的资金来源结构 近

17、年来,上海大幅提高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中职教育的比例,从2005年的22提高到2006年的30,并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2021年到达34,主要用于开放实训中心建设、帮困助学和中职专项等。2007年上海中职经费中“预算内拨款占46.89%,加上教育附加,“财政性经费已占全部中职经费的71.33%。从浦东2007年度的案例数据来看,新区政府对中职拨款达1.4亿元,占中职全部经费的70%,同年新区中职校的生均经常性支出到达11705.44元/生,比2006年增长11.36%。财政资金保障到位,为中职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从“生均教育占地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生均实训实验设备原值和“图书资料

18、等硬条件指标数据均说明经过近几年财政持续投入,现有的各项硬件已能较好满足中职校办学需要。2. 坚持就业导向,初始就业率普遍较高职业教育是授予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因而就业率是评价职业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中职校重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初始就业率持续走高。据统计,202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95.77,已连续四年超过95,高于同期普通高校70%的平均就业率25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2009年9月11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从浦东评价案例的根底数据看,按教育部统计口径,新区六所中职校2007届毕业生的初始就业率达96.49%,比2006届提高6个百分点。而

19、且从评价对就业的“专业对口程度专项抽样调查结果看,全区平均的专业对口和根本对口人数占抽样总人数比例达83.29%,说明地方职业教育办学目标比拟明确,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能较好地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较高,初始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程度较高。3. 社会满意程度较高,师生对学校开展普遍乐观“教师满意率和“学生满意率是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浦东评价中,两项满意率问卷调查共回收教职工有效问卷632份(抽样率58.36%,学生有效问卷3045份(抽样率18.68%。统计结果说明,全区中职“教师满意率平均为78.14分,“学生满意率平均为74.46分,均属于“根本满意注:满意率分三个级距:“满意为8

20、0%100%;“根本满意为60%80%;“不满意为60%以下。再从教师满意率问卷的分项分析看,教师对“办学条件一栏评价为“满意的比例为80.2%,居各指标之首。在“学校开展前景一栏中,评价“很好或“较好的比例为79.8%。这说明广阔教师对地方政府重视中职校建设和开展,积极投入职业教育经费的现行政策是肯定的,对中职教育的未来开展有信心。4重视学生实训安排,素质教育有成效在职业教育中,在校生的实训课程对提高学生技能知识至关重要,必须占相当比重。案例数据说明,2007年全区平均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为43.19%;平均校外实训占实训总课时的比例为59.10%,除一所财经类职校外,其他五所学校的校外实

21、训课时占实训总课时的比例均超过65%。说明中职校非常重视学生专业实训课程的安排,特别是利用校外资源开展校外实训,对提高学生技能素质创造了良好环境。此外,中职校还普遍比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和其他竞赛。二开展瓶颈和主要问题1本地化办学倾向明显职业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政府花钱办职业教育,首要目的是要获得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开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其次才是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为那些义务教育后未能升入高中的青年解决就业问题。从浦东新区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看,2007年度浦东生源的学生占62.79%,上海市其它区县的生源占25.71%,外省市生源比例为11.50%。这一数据说明,

22、现阶段东部地区的职教生源大多限于本地区,本地化倾向明显,开放度低,职教办学目标主要聚焦于解决本地青年就业,使职业教育成为局部城市居民的特殊“福利。生源单一,低分生过多使学校不得不将精力主要用于道德教育和防止事故上,会制约技能学习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一问题在我国东部地区普遍存在,有的地方甚至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只允许本地学生在辖区内的中职学校就读。2局部专业重复设置近年来,各地中职学校在办学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特色和专业优势,有些专业的学生长期供不应求。但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专业重复设置的问题仍旧存在。以浦东为例,六所职校均设有“商务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局部学校开设有“文秘、“旅游效劳

23、、“商务英语、“会展、“物业管理和“物流等类似专业。专业重复设置不仅会造成教育资源的分散和浪费,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而且从人才战略角度看,也无法适应地方经济开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要求,影响办学效果。3. 教师结构和专业培训有待改善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师资应该更加侧重专业技能水平,因此“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也是各方面比拟关注的问题。表1的案例数据说明,2007年新区六所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平均为25.96%,其中,职校3和职校4的该项比例分别为4.55%和11.71%,明显偏低,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教育。教师结构的相关数据也说明,校际间外聘教师的比例存在

24、较大差异。虽然职业学校不适宜采用普教的教师管理方式,聘用适当比例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教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有利于控制本钱,解决专业调整中的“结构性教师冗余难题,但师资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外聘兼职教师的比例应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此外,个别学校还存在着管理人员过多,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的比重过低的问题,也应当引起注意。表1 2007年浦东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结构工程全区平均职校1职校2职校3职校4职校5职校6双师型教师/专任教师(%)25.9643.5125.114.5511.7134.7825.00高级职称教师/专任教师(%)14.3015.5814.29

25、13.649.0113.0425.00专任教师/全体教职工(%)0.82 0.86 0.90 0.73 0.87 0.71 0.68 外聘专任教师/全部专任教师(%)17.210.0012.1718.5226.4929.8822.22注:“全部专任教师包括校内专任教师和外聘专任教师。其他指标统计中均不含外聘教师。教师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而教师培训那么是提升师资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专门设有“师均培训时数指标,对教师培训情况进行考察。表2的案例数据说明,2007年度新区职业学校共有713人次教师参加各种师资培训,师均培训时数为41.25小时,总体水平偏低。从校际比拟看,最高的达1

26、14小时,而最低的学校缺乏10小时,差距明显。这点我们也可从“教师满意率问卷调查中得到映证。教师对本学校的“培训安排评价在各项指标中得分最低,其中,职校2、职校3和职校6的教师评价“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6.5%、17.7%和24.1%,充分表达了教师要求通过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的强烈愿望。表2 2007年浦东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情况工程全区平均职校1职校2职校3职校4职校5职校6专任教师人数7551542318811111556参加培训教师人次数7133372018953636培训总课时数3114317696952287015171252286师均培训课时数41.25114.9141.22

27、9.8913.6710.895.11教师对培训的“满意比例(%)65.474.862.841.974.169.439.6注:“教师培训时数指教师专业领域的培训,尤其是与专业开展、技能更新有关的培训,不包括校内培训。 4中级职业证书的获得率偏低职业技能证书既是学生上岗就业的条件,也是评价职业教育业绩的重要指标。中职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因此毕业生的初级证书获得率应接近100%,大局部学生应到达中级证书水平。但是,案例数据说明,2007年度浦东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的初级职业技能证书获得率为84.58%,中级证书获得率为38%。其中,有3所学校的中级证书获得率仅为20%左右,与培养

28、目标相比,业绩值明显偏低。5就业质量有待提升就业保持率是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的国际通行指标,反映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由于缺少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应制度,职教就业保持率一直缺乏专门统计。从案例的专项调查结果看,新区6所职校2007届毕业生中直接就业学生的就业保持率平均为63.83% “就业保持率指首次就业半年后仍保持就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数 (扣除升学性就业)的比例。该项指标数据由各职校自行组织调查填报,再由评价课题组对学校保送数据随机抽样20%,通过 调查确定。,即有近36%的学生在初次就业半年后更换工作或待业。这一结果说明,虽然近年来中职学生的初始就业率持续增高,但是有近三分之一的学

29、生初次就业签约后短时间内重新转岗或待业,就业的稳定性不高。此外,评价中也发现很多职业学校把办学方向定位为“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盲目引导学生进行对口升学考试,错误的把职业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实质上是对职业教育内在功能的扭曲。如表3的案例数据说明,全区2007届中职毕业生中直接就业人数占60.24%,有36.25%的毕业生选择了升学。个别学校的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如职校2将近70%的毕业生选择升学,而非就业,说明中职高“就业率实际上暗藏着较大“水份。表3 浦东新区2007届中职毕业生初始就业情况统计 单位:%工程全区平均职校1职校2职校3职校4职校5职校6直接就业人数所占比例60.24

30、75.0025.9867.8854.0183.0783.02升学人数所占比例36.2522.6669.8925.8345.9912.7011.42其他去向所占比例3.512.344.146.290.004.235.56初始就业率96.4997.6695.8693.71100.0095.7794.446社会效劳功能偏弱中职学校既是教育机构,同时也应是承当社会培训,尤其是为企业培训员工的重要机构和地区技能培训中心。职校利用其师资、设备和办学经验开展特色社会培训,不仅能提高社会知名度,筹措办学经费,而且也能与企业保持多层次联系,建立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和教师企业见习基地,提升办学绩效。案例数据说明,20

31、07年浦东6所职校通过培训、进修等独立法人机构举办的各类社会培训,按学时折算相当于875人,平均每个学校缺乏承当培训150人。虽然个别职校在社会培训方面具有一定知名度,但总体来看,职校社会效劳功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对外培训和效劳的缺乏,使得职校在财务上高度依赖于财政拨款。据统计,2007年浦东6所职校的 “社会效劳收入为409万元,仅占整体支出的1.98%,有个别学校甚至为零。四、政策建议随着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职业教育的大环境日益改善,中职开展已渐入佳境。但是从绩效的观点看,案例数据所揭示的上述瓶颈和问题,也说明中等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管理性的问题,体制和机制方面也存在障碍,有待采取

32、措施予以改良。一适度扩大职教规模,有方案地增加招收外地生源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是解决地方人才“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东部地区可以借助这一管道吸引外地优秀生源到本地就业,缓解技工荒,并通过替代普通劳动力就业改善本地员工结构。具体:一要搞好职教的开展规划。依托现有职业学校,在地方财力和职教资源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有方案地扩大职教规模。二要有方案地扩大生源范围。在充分吸收本地生源的根底上,根据择优选择的原那么,逐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职业教育就学问题;同时,制定政策,鼓励学校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有方案地扩大招收外地优质生源。二加强对专业设置的统筹规划和指导监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直接

33、面向社会生产、效劳、管理第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的教育,其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必须同当地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相适应,这是职业教育开展的根本规律。因此,地方政府向职业教育投入的首要目的应是“购置地方经济开展所必需的实用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引导学校按市场需求依法自主设置专业,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是到达这一目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应加强对职教专业设置的统筹规划和调控力度,以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为导向,通过加大对本地经济开展紧缺专业的投入力度,引导和调动学校调整自身专业结构的积极性,防止通用专业在学校间大量重复设置,减少资源重复建设和低效使用,重点培养地方经济开展急需的技能人

34、才,借以形成新的职教特色并提高办学效益。三改革拨款方式,继续保持对职教的财政投入力度一要继续保持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近年来,地方财政加大了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的投入,较好地解决了学校扩招后的场地建设、公用经费,以及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问题。但是,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建设的开展,对资金的需求仍然很大,因此地方政府应继续保持对职教的投入力度。二要改革拨款方式,建立“生均拨款+专项拨款。职教的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及师资管理都必须依托地方经济开展,遵循“市场导向。因此,政府应从强化委托代理出发,采用基于委托代理的拨款模式,建立“生均拨款+专项拨款的制度。教育和其他主管部门也应从对中职校“管人、管钱、管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解放出来,转向“管规模、管效果,通过建立常态评价机制,以绩效指标为“指挥棒,促使学校改善管理。三要改革财务管理方式,发挥发挥职校潜力,促进对外效劳。地方政府应放宽在财政和管理方面的限制政策,将对外效劳纳入职教学校正常管理,鼓励学校积极开展对外效劳,根据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培训对象,开办特色社会培训。这样做既能扩大学校经费来源渠道,适度吸收企业和社会资源投入职业教育,又能充分、有效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