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千克、克、吨”教材分析灵武市逸夫小学 司荣 马军花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教材安排先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问题, 在第一册, 教材也安排了“轻重”的学习内容,通过“说一说” 、 “掂一掂” 、 “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使学生获得克、千克、吨的明确观念,要充分利用直观,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使较抽象的质量单位能被学生具体地感知。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数学学习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
2、联系起来。 教学中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举的例子尽可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或看到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对物体质量要心中有数。教学时,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的想像,使学生对 1 克、 1 千克、 1 吨多一些亲身感受。2 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1 克、 1 千克、 1 吨底有多重?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要创造各种条件,准备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等,让学生进行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克、千克和吨,建立明确的质量观念。“有多重” 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
3、解1 千克和 1 克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课前让学生搞一些小调查,调查一袋洗衣粉、一袋面粉、一袋盐、一箱牛奶物品的重量,并掂一掂。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要在课前准备一些秤和有关物体(学生带一些苹果、一些豆子等)以便于开展实际操作活动,通过学生亲自称 1 千克的物品,并实际掂一掂,了解1 千克的实际质量。没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在课前称好几份重1 千克的东西,在课堂上分组让学生掂一掂,使学生对 1 千克的实际重量有较深刻的印象。认识质量单位克时, 教师要准备一个2 分硬币, 一些大豆、 图钉、乒
4、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 克有多重的实物,同时还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2 分硬币。教学时,主要是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克的重量观念。设计教学过程如下:一、 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 让学生在班里找一个比自己重的同学,一个比自己轻的同学,互相背一背,把感受讲出来,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2 实践体验。教师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1 认识秤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怎么办。再让学生说说看到过哪些秤,教师出示各种秤的实物或图片(也可以用多媒体出示) ,如台秤(盘秤)
5、 、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磅秤等。最后教师出示本节课要用的台秤和天平。2 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 )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或弹簧秤称一下两袋盐的质量,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 千克。2 )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千克。( 3 )估一估。请学生拿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 千克,然后再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 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 4 )找一找。请学生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 1 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 5 )猜一猜,教师出示1 千克棉花和 1 千克铁,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然后让学生称一称验证,引导学生再度感知 1 千克,并感受到物体体积
6、大不一定重。( 6 )拎一拎。教师让学生拎一拎2 千克一袋的米,感受2 千克的质量。( 7 )说一说。教师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质量。( 8 )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3 建立克的质量观念。参照千克的教学过程, 先让学生感受建立比千克要小的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称物体质量时,教师可以用天平帮助学生称,主要应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如一枚 2 分硬币或新版的 1 角硬币、一枚钮扣、一片药等物体质量约 1 克,常见物品如 1 枝铅笔约 10 克、 1 个鸡蛋约 50 克等,并让学
7、生说说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以克为单位的物品。4 单位换算。(1)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 袋 500 克的盐,也可以称 5 袋 200 克的米等活动。(2)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在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三、巩固练习、实践活动1. 做练一练第 1 、 2 题。 (教材第 20 页)2. 多媒体或黑板出示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如一个乒乓球重1 () ,一袋洗衣粉重1() ,一管牙膏重100 () ,一只鸡生2 () ,一个小朋友重23 ( )等。3. 实践活动。 (教材第 20 页第 3 题)让学生估一
8、估物体的质量如自己的体重,一个土豆、书包) ,再利用台秤或教师准备人体秤、小磅秤等称一下。 1 吨有多得,是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掌握“1吨=1000千克”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平时学生接触较少, 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熟悉的事物,通过观察计算等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教材一开始通过猜一头大象的重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出质量单位吨。让学生感知 1 吨,教材已经设计了四幅情境图,教师还可以挖掘其他学习,如 1 吨煤、 1 吨沙子等,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
9、一算,再说一说,帮助学生加深对1吨= 1000千克的认识。也可以另创设教学情境, 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 千克计算, 让学生算一算40 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千克, ( 1000 千克)是几吨,通常一个班有40 人左右,也就是全班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 吨,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到一个比千克要大得多的质量单位。为了掌握1吨= 1000千克,可以告诉学生一麻袋大豆重100 千克(制成图片),同样的2袋就是200千克,10袋就是1000千克,这样的10袋才够1吨,使学生理解“1吨= 1000千克”这一进率关系。22 页的数学故事这是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
10、的应用。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 1) 让 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2) 讨 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 3 )计算这头大象有多重。( 4 )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故事以及计算后的想法。“练习四”是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吨的质量观念,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练习课一定要有趣味性, 结合一些游戏活动, 或组织适合的数学活动进行。第 1 题: 教师可制多个卡片, 画止实物, 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说不上的同学请求援助。第 2 题: 联系生活中的实例, 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千克了克的实际质量。教学时,
11、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连一连,再说说自己的想法。第 3 题:让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第 4 、 5 、 6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要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 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的理解与认识。第 7 题: 可以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理解图意, 并尝试列式解答。解答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第 8 题: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再反馈交流。 少数困难学生可能在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教师要重视个别指导和帮助。第 9 题: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教学时,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这幅画的意思,再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组织学生交流。本题的答案较多:如任何两只动物都可以一起通过;任何三只动物也可以一起通过;四只动物如 240+200+180+120=740 (千克),500+180+120+90=890 (千克)都可以通过;五只动物能通过的只有一种情况,即去掉小象, 180+120+90+240+200= 830 (千克)。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由。第 10 题:这是一个实践性问题,有条件的可以先让学生实践操作再交流,或者也可以先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有: 10 克 10 克称, 称 5 次;先称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查房
- 铜陵学院《中国传统音乐说唱与戏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中学高三二模英语试题(详细答案版)含解析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数据与失效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县2025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中国文明史(中国传统天文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三中2025年高三5月份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河南工程学院《分子医学技能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畜产食品工艺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实验中学下学期学业水平监测期末联考初三化学试题含解析
- 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总结六篇
- 《三只松鼠公司基于哈佛框架的财务探析(13000字论文)》
- 某连锁公司工资方案
- 国家安全概论
- 江苏省无锡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 医疗器械公司组织机构图和部门设置说明
- (财务内部审计)审计工作底稿(模板)
- 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题及答案
- 物 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Myweek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