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吸收_第1页
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吸收_第2页
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吸收_第3页
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吸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C。H2的检验常常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看见图3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吸收班级姓名气体验证试剂吸收试剂氧气带火星的木条灼热的铜二氧化碳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硫氢氧化钠溶液水蒸气无水硫酸铜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氯化氢气体硝酸银溶液硝酸银或氢氧化钠溶液1、常用的气体检验和吸收试剂:(验气先验水,除杂后除水)2、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图1为多功能瓶(盛放液体)洗气(除杂):长进短出验气:长进短出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再通过证明其另一生成物CO2和H2O,以达到检验这两种气体的目的。右图3为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例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处理后(假设每步作用均完全)我,可能含有(1)原混合气体

2、中肯定含O为确认可能含有的气体是否存在,请在和 之间(填装置编号)添加框图中的装置,装置中试剂名(2) B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说明氧化铜发生了写出B处硬质玻璃管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氧化”、“还原”)反应,练习:1、为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A .将水倒入三瓶气体中B.将澄清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三瓶气体中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H2、CO、CO2中的一种或多种。现将该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装置。有关的实验事实是:A装置质量增重;B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D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2、如右图所示,该

3、装置有洗气、检验及储气等多种用途。(1)洗气:除去CO 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端通入。(2)检验:证明CO中含有CO 2,装置内应盛C O 2最好盛1 b2时,瓶内先装满水,(3)贮气:排空气法收集H 2时,气体从端通入;排水法收集O气体从端通入;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O2排出进行实验,水应从端通入。量气:要测量气体体积,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测量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该法适用于测量气体的体积。3、有五种气体,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试推断 化学式)A、B、C、D、E五种代表物(写A、B、C、D、E、4、如右图,某气体X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4、将X气体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试回答:(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X气体是(填化学式,下同)(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X气体是(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X气体可能是5、某气体可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氢气的混合物.将其依次进行以下操作(使用上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剩余气体进行下步操作,且假定每次处理均完全进行):(1)通过固体氢氧化钠,气体体积变小;(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3)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粉末变蓝色;(4)通过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推断原混合气体中,可能的组成有(1),(2),(3)

5、。6、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 (每套装置只能使用一次)。请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存在CQ的实验现象是;证明CO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考链接1、(2008。上海)46.H2、CO都是无色气体,能鉴别它们的方法是()A.观察燃烧时火焰焰色B.检验燃烧产物C.收集气体,移近火焰,听爆鸣声D.观察它们燃烧时的热量变化2、(2009。上海)53.为了探究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氧化铜和碳的混合粉末,在不含氧气的高温条件下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生成的气体产物一定是CO2。甲同学加热混合粉末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检验气体产物是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反应的气体产物只有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