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区县初中语文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_第1页
上海各区县初中语文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_第2页
上海各区县初中语文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_第3页
上海各区县初中语文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_第4页
上海各区县初中语文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上海各区一模卷课外文言文汇编(宝山卷)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骂鸭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异史氏曰: “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注释】邑:县城。茸生:柔密丛生的样子。良已:果真痊愈了。异史氏:作者自称

2、。攘:偷窃。11.依次对文中四个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领会终于更加实行B.能够去世好处实行C.得到终于更加做D.发现终于好处做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13 .翁从“不骂”到“骂”,是因为某“ (2分)14 .我们曾学过的狼也是异史氏作品,所以异史氏就是 (人名)。这篇故事,异史氏特地设计了雅量的“邻翁”责骂偷窃者并使之病痣的情节,其实是喻示了 的道理。(4分)(答案)阅读下文,完成 11-14题(12分)11. (3 分)C12. (3分,得分点:“素”、“未尝”、“征于声色”)邻居老人平素器量很

3、大,平时丢了东西,(心中的不愉快)从来不在(不曾)话语、脸面上流露出来(括号中内容不补出来也可以)13. (2分)因实告邻翁14. (4分,前一空1分,后一空3分)蒲松龄对坏人坏事要勇于批评,才能使之改正(对坏人坏事不应该原谅,要揭露出来等)(意对即可)(崇明卷)阅读下文,完成10 13题(12分)灭烛绝缨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烛灭,有一人引美人 手,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王曰:“今已饮,不绝缨者不欢。”令百官皆绝冠缨,乃出火,遂名.之曰“绝缨会。”居二年,晋与 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王怪而问之。对曰:“昔者绝缨会上,蒙王不杀之恩 ,思以头血溅敌久矣! ”遂克晋。【注释】美人:指楚

4、王的爱妃许姬。冠缨:指帽上的带子。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引美人手()(2)遂名之()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王怪而问之。12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中加点的“恩”的具体内容。(3分)13 .概括故事主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待人要宽宏大量B.做人要知恩图报C.遇事要沉着冷静D.战争要取信于民(答案)阅读下文,完成 1013题(12分)14 .解释下列句了中加点的词(4分)(1)牵,拉(2)命名,给取名15 .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16 .臣趁日暮烛灭冒犯庄王的受妃,而庄王却为其掩盖,不予追究。(3分)17 . A (3 分)(奉贤)阅读下文,完

5、成第1013题(12分)张之万之马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 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 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注释】尚书:职官名称。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公不许()(2)连易数人()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比公乘之,驯良如故。12 .军人认为这是一匹劣马的原因是“ "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13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3分)A.

6、要善于识别和培养人才。B .不仅要有识别人才的眼光,还要学会用人。C.用正确的方法才能驾驭千里马。D .要善于发现人才。(答案)10. (1)答应/同意(2分)(2)更换(2分)11. 等到他(张之万)骑上马去,(马)温顺善良得仍像从前一样。( 3分)12. “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2分)/ “连易数人,皆掀坠” (2分)/ “方乘,遂为掀下” (1分)13. B (3 分)(虹口)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吕蒙正不受镜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 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 "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7、?"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 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注释】: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鉴:镜子。伺:找到、等到。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李卫公:李靖,官为宰相,唐朝功臣。11 .词语积累(4分)(1)选择符合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的一项。()昔贤之所难也A.n 由,不好 B.ncn,灾祸 C.ncn,不容易(2)选择与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A .以其境过清B .以为妙绝 C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D .属予作文以寄之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闻者叹服,以为贤于 李卫公远矣。13 .“其弟伺

8、间从容言之”的“之"具体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 .吕蒙正“不受镜”的根本原因是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 .(答案)11C A12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敬佩慨叹,认为他(吕蒙正)比唐朝宰相李靖还要贤能。13朝士献镜求知14寡好而不为物累(黄浦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伯乐所著相马经,有“隆颗跌目,蹄如累麴”之语。其子执之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归以告父,更令求之。出不久而反,谓父曰:“得一马略与同,而不能具察。”伯乐曰:“何也? 对曰:“其隆颅跌目,但蹄不如累麴耳。”遂见之,乃一大蛤蟆。伯乐笑曰:“此马好跳鄱,不 堪御也。”子亦笑,不复求焉。【注

9、释】隆颗(s&ng):高高的额头。跌目:眼睛鼓起。累麴(qu):叠起来的酒药饼子。跳跟:上下跳跃。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其子执之以求,马()(2)此马好跳跟()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归以告父 12 .下列成语可作为本文题目的一项是(2分)A.出尔反尔B.求之不得C.按图索骥D,无迹可寻有人认为很聪明。你的看法如何?13 .对文中伯乐之子的表现,有人认为这个孩子很愚笨,为什么? ( 3分)(答案)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10. (4分,各2分)(1)寻找 (2)喜欢11. (3分)他(伯乐的儿子)回来把情况告诉父亲(主语

10、、归、以各 1分)12. (2 分)C13. (3分)要点:认为愚笨,阐述理由要联系主旨;认为聪明,要解释儿子欺瞒父亲的原因。示例一:儿子愚笨,因为他只会按照书本知识生搬硬套(2分),将蛤蟆当成千里马(1分)。示例二:儿子聪明,因为他找不到千里马(1分),无奈之下借千里马的部分特征,以蛤蟆来应付搪塞父亲(2分)。(嘉定)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刘氏善举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 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 .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戒之,曰“与人为善,乃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丧三年,刘家

11、大火,屋舍 ,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的意思。(4分)(1)刘氏以己之衣遗 之( )(2)屋舍衣物殆尽()12 .文中画线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和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本分,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B.对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本钱,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C.为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D.跟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基础,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13.“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刘氏的“善举”具体表现在:(1) ; (2) 。刘儿“悟”出的道理是 (5分)(答案)阅读下文

12、,完成第 11-13题(12分)11. (4分)(1)赠送(2)房屋12. (3 分)C13. (2分)(1)辄以斗升相济(2)以己之衣遗之(3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与人为善则与己为善)(金山卷)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郑玄在马融门下 ,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融果转式逐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遂罢追。玄竟以得免。(节选自世说新语文学)【注】郑玄:东汉未高密人(今山东人),精通历算。马融:

13、东汉大经学家(今陕西人)。浑天:古代的一种天体学说,多利用浑天仪这种算具进行演算。礼乐皆东:这里是说儒家的学问都跟随郑玄传到东面去了。在水上据屐:在水面之上,脚穿木屐。转式:旋转式盘推演吉凶,是一种占卜的方法。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1)三年不得相见,见()(2)”玄业成辞归及()11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碰.的一项是()(3分)A.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转动算具立刻就解出了结果,大家都害怕佩服。B.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下子就解答出了结果,大家都感到害怕和佩服。C.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转动算具,一推算就解出了结果,大家都惊讶佩服。D.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转身立刻就解答出了结果,

14、大家都惊讶佩服。12 .马融“果转式逐之”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13 .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未得见,可见马融学问大。B.有人推举郑玄来演算,说明有人知晓他的才能。C.马融追赶郑玄的举动,可以看出他的心胸狭窄。D.郑玄能成功地逃脱追赶,得益于他的聪明才智。(答案)课外文言文(共 12分)10 . (1)看见,看到 (2分)(2)等到 (2分)11 . C (3 分)12 .恐玄擅名而心忌焉(2分)13 . A (3 分)(静安卷)阅读下文,完成10 13题(12分)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

15、廊庞 间,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 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 倒 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 .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 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廊虎(wd)堂前的屋子。称力,尽力。 蹶,跌倒。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库藏盈 溢()侍中崔光止.取两匹()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太后即不与之.,令当空出。12 .根据朝臣与王融、 李崇的不同行为及后果推断,太后所说的“任意自量”应是指(3分)A.每个人可以不受约束地想拿多少拿多少

16、。B.每个人可以自己思量究竟应该拿多少。C.每个人可以估计自己的力气能拿多少就拿多少。D.每个人可以根据官位的大小来决定到底拿多少。13 .崔光的言行表明他是一个 的人。(2分)(答案)阅读下文,完成 1013题(12分)14 .满/充满(2分)只是/仅仅(2分)15 .太后就不给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关键词:与,之,令,其)16 . C (3 分)B (1 分)17 .知足/不贪/廉洁/清廉(2分)(浦东卷)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4题(12分)鲁学士祝寿赵司城,号类庵,京师人。一日过鲁学士铎邸。 鲁曰:“公何之?”赵曰:“今日为西涯先生诞辰,将往寿也。”鲁问:“公何以为贽?”赵曰:“

17、帕二方。”鲁日:“吾贽亦应如之。”入启坪,无有。踌躇良久,忆里中曾馈有枯鱼,令家人取之。家人报已食,仅存其半。鲁公度家无他物,即以其半与赵俱往称祝。西涯烹鱼沽酒,以饮二公。欢甚,即事倡和而罢。【注释】贽:礼物启笥:打开盒子称祝:祝贺,祝寿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之:(1)公何之(2)即以其半与赵俱.往称祝俱: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用法。(3分)西涯烹鱼沽酒, 以饮二公。13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将往寿也”的“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一狼洞.其中B.斗折蛇行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的性格特俱:一起,者B ( 2分)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14 .

18、从文中看出,鲁学士、赵司城、西涯等三人具有征。(至少写出两点,3分)(答案)课外文言鲁学士祝寿(12分)11 .之:到去;(前)往;至U;去(2分)12 .西涯烧了鱼买了酒,用它们来宴请两位好友(直译为:用它们来让两位好友喝酒)。(3分,)13 . A (2 分)14 .不拘小节、随性、率真、率性、看重友谊、不重物质、真诚(写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得3分,写出一点得2分)(普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12分)欧阳文忠公屡乞致仕 。门人因间言曰:“公德望为朝廷倚重, 且未及引年,岂容遽去?公答曰:“修平生名节为后生描画尽,惟有早退,以全晚节,岂可更俟驱逐乎?”初,公在亳,已六请致仕,比至蔡逾年

19、,复请。四年,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注】致仕:退休。下文“引年”与此同意。亳:亳州。蔡州。10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岂容遽去 (2)比至蔡逾年11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一生的名节声誉是后生们尽力描画的。B我用一生的名节声誉替后生们描画全了。C我一生的名节声誉被后生们描画全了。D我一生的名节声誉为了后生们能尽力描画。12 .文中欧阳修“屡乞致仕”具体表现为“” (3分)13 .从文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是个 的人。 (3分)(答案)阅读下文,完成 1013题 (12分)1 . 离开 等到2 . C3 .公在亳,已六请致仕,比至蔡逾年,复请(3分)4 .

20、有自知之明(3分,淡泊名利得 2分,重视声誉得2分,谦虚、自尊得1分)(松江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七擒孟获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 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 ”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注释】夷汉: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人。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亮使观营阵()(2)向不知虚实()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于是令生致之O 12

21、.首擒孟获后,为了让孟获降服,诸葛亮所做的努力是“"、""。( 2分)13 .下列对“南中平”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诸葛亮率军在南中“所战皆捷”,战所不胜。B.诸葛亮擒获了孟获,让南中人失去了主心骨。C.诸葛亮运用攻心策略让孟获和南人主动归顺。D.诸葛亮代表着天威,南中人根本不敢去反抗。(答案)(12分)10. (4分)(1)让过去、从前、原来11. (3分)于是下令活捉孟获后送来。(生、致、之)12. (2分)使观营阵纵之使更战13. (3 分)C(徐汇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柳开少好任气,大言凌物。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

22、,凡千轴,载以独轮车。引试日,衣斓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说,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九,不如张景一书。”【注释】柳开:北宋人。后文的张景为同时代人。任气:任性使气。主司:主考官。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引试:面试。斓:古代服装。11 .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柳开少好.任气()(2)主司说,()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欲以此骇众取名13 .根据文意,在文末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语意通顺。(1分)柳开,不如张景一书14 .文中柳开的任性气盛和张景的 形成强烈反差,具体表现在两人应举举动上的差异,柳开是“ ",而张景是“ ”。(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