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_第1页
当归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_第2页
当归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当归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一、岷县县情及“岷归”特性现状岷县位于甘肃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甘南草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全县总流域面积3578平方公里(536.7万亩),辖9乡9镇,310个村(社区)委会,总人吕45万人。总耕地面积62.7万亩,人均1.5亩。境内海拔2040-3765米,年平均气温5.7摄氏度,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岷县历史悠久,秦统一六国前,即建县制。岷县地理位置特殊,地处定西、天水、陇南、甘南三市一州几何中心,国道212给贯通南北、省道306给横贯东西,自古就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交通要道,有“茶马互市”的传统和“陇原旱码

2、头”的美称。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自然资源,境内有中药材、草畜、农副产品、水电、矿产、旅游六大资源,其中中药材资源最为丰富,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贝母等名贵中药材238种,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全国有名的道地当归主产区。岷县当归又称“岷归”,早在1700多年前就是极为珍贵的贡品,因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最佳、产量第一而闻名于世,被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农展会甘肃馆内为“岷归”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把岷县誉为“药材之乡”。1989年“岷县”获世界博览会金奖;2001年岷县被中国农学会、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

3、中国当归之乡”称号。据兰州大学专家测定,“岷归”有挥发性和水溶性物质105种,其中挥发性油37种,以多糖为主的水溶性物质18种,氨基酸19种(其中8种为人体不能合成)、微量元素15种等。另据测定,“岷归”挥发性油中所含藁本内酯较全国其他产地当归、欧洲当归含量高出10%和20.7%,较日本当归含量高出21倍;其所含羟基脯胺酸、鸟胺酸、天冬氨酸是全国其他地产当归所没有的,胱氨酸、组氨酸、-氨基丁酸是日本当归所没有的。“岷归”药用价值极高,除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通便、破瘀生新外,还有镇静大脑、护肤、减少色素沉积、抗辐射和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冠心病、脉管炎、脑血管病及白细胞减少有显著疗

4、效,对肿瘤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二、岷县当归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岷县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当归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围绕基地建设,加快“量”的扩张。2007年,岷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5.1万亩、产量5.2万吨,其中:当归10.1万亩、1.9万吨。据统计,全县中药材总面积已经占到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5.5%,全省的12%,全市的22.7%;中药材总产量占到全省的14.4%,全市的35%。其中当归总面积占全国的25%、全省的40%、全市的60%,已经成为全国、全省、全市的当归种植大县。二是围绕初级加工,狠抓饮片生产。目前,岷县共有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大户371家,

5、年加工各类中药材饮片2万多吨,占中药材总产量的40%,其中,当归饮片加工量占到总产量的60%。据有关资料推算,全球2006年约需当归总量2.2万吨,岷县当归饮片总产量占到全球总需求量的54%。已经成为全国、全省、全市当归饮片生产大县。三是围绕提高科技含量,狠抓标准化生产。在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以后,岷县及时调整当归产业发展思路,狠抓标准化生产,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院校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科研攻关,在优质新品种(系)选育、规范化种植、有效成份提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制定了当归质量安全标准、当归生产技术标准、当归产地环境标准及

6、当归标准操作规程。2002年岷县当归获原产地标记认证;2003年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2004年取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岷县当归”证明商标;2005年,通过了国家药监局当归GAP基地认证,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中药制剂生产线通过GMP认证,可生产当归浓缩丸、六味地黄丸、丹参冲剂、止咳冲剂等准字号国药21个品牌,生产的浓缩当归丸已收载国家标准。岷县顺兴和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已通过GMP认证。同时,我们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正在开展当归专用肥试验研究,并开展了当归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研究步伐正在加快,当归标准化生产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四是围绕精深加工,培育产业龙头。据统计,全县已办理登记注册的中药材加工企业11

7、7户,其中年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企业有3户,2001000吨之间的企业有6户,100200吨之间的企业有20户,50100吨之间的有88户。这些企业有固定从业人员5400多人,年加工能力在2万吨以上,实现产值8390万元,销售收入6200万元,上缴税金219万元。岷海制药、岷当公司等精深加工企业已成规模,康达公司、草春堂等企业正在加紧建设,岷归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五是围绕销售流通,规范完善市场。近年来,我们实施了中国当归城建设项目和梅川中药材市场扩建项目,2006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当归节”,市场的功能正在发挥。另外,还新建了西江、闾井等农贸市场,全县以当归交易为主的各类中药材综合交易

8、市场达到28处。同时,县上还积极扶持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骨干营销企业10多户、加工贩运大户2100多户,运销人员3万多人。据统计,全县年出口“岷归”2200多吨,占全国当归出口量的90%以上,在国内销售市场也占据50%以上的份额。目前,全县有以当归为主的5个品种16个系列的中药材产品远销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近千万元。六是围绕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协会建设。为确保当归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积极扶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全服务体系。通过采取强化宣传促协会、实施项目保协会、创建基地办协会、龙头企业带协会、政府引导建协会等措

9、施,使全县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协会33个。特别是当归博物馆、当归产业协会和中国当归网站已正式建成运营,为岷县逐步建立起当归科技服务体系,攻克种植和加工领域的技术难关,提高当归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促进当归产业组织化、标准化等方面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同时,我们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调、中介牵头、农户参与的形式,积极构建企业和生产农户利益共同体,狠抓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订单落实,有效的解决了药农的后顾之忧和企业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2007年,顺兴和、瑞丰、金当归、汇利、永康泰等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企业协会农户”的形式,共落实当归等中药材订单8.9万亩,占全县药材种植面积的35%。龙头企业原料基地的建设

10、,使岷县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走上了“以销定产”的探索路子。七是围绕提高效益,打造优势品牌。为提高当归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借助“千年药乡”和“岷归”两大金字招牌及其系列产品的地理标记注册保护,打造了一批区位优势明显的品牌,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2007年是岷县当归史上价格最好的一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据统计,全县中药材年纯收入达到5亿多元,人均达到950多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全县从当归等中药材加工生产领域获得的税收达7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0%左右。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和全县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纵观我县当归产业发展历史,基本经历了种植

11、、粗加工、标准化生产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基本完成了“怎样种”的课题。形成了洮河以西川坝地以当归种植为主的优势产业片带等大宗种植的格局,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和集约化。同时,我们突破了当归麻口病防治、地膜栽培、熟地育苗、工厂化育苗和优质丰产栽培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第二个阶段,我们基本实现了当归的初级加工转化。全县培育了137个以当归为主的粗加工专业村社,加工农户达到2万多户,年加工能力3.8万吨。第三阶段,我们在“岷归”GAP认证、加工企业GMP认证、营销企业GSP认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使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实现了新的跨跃。目前,当归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12、但是还存在种植不够规范、加工水平比较低、市场不尽完善、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缺乏、协会作用发挥不够等困难和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解决。三、岷县当归产业发展方向及对策为依托“岷归”品牌,真正将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把岷县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和生产营销基地”的目标定位。按照中药材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保证品质,严格标准,着力打造优势品牌,以促进当归等中药材精深加工业为突破口,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岷县特色的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路子。(一)以建立国

13、家级药源基地为目标,加快当归规模化发展步伐。一是加快当归标准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洮河沿岸的市场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建设力度,力争把县城以西洮河沿线川坝地建成优质“岷归”栽培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当归适宜种植区进行标准化生产。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以企业为主体,农民为主导,采取订单种植、反租倒包等形式,在西寨、十里、梅川、岷阳、清水等乡镇大力实施当归GAP种植,加快“岷归”标准化生产步伐,大力实施以当归的中药材多元化、规范化种植,确保当归品质。二是加快当归种苗基地建设步伐。在麻子川、秦许、寺沟等乡镇加快当归种苗基地建设,提供优良当归种子、种苗,并建立岷归1号

14、、2号种质资源圃,保护当归种质资源。真正把岷县建设成能够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以“岷归”为主的中药材优质种苗繁育基地、标准化种植基地和优质原料生产基地,使当归产业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二)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当归规范化进程。一是转变耕作方式。以新农药、新技术、新品种、地膜栽培等无公害栽培为突破口,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合理的轮作倒茬,确保药源基地的大气、土壤、水质等条件符合国家中药材生产环境要求,为当归标准化生产奠定物质基础。二是严把当归质量关。加快制定当归质量等级标准、病虫害检测标准,改变传统的加工工艺和种苗贮藏、筛选方法,从源头上保证当归的质量。三是加强当归生产经营管理。由当归产业协会

15、牵头,把县内当归种植、加工、营销大户以及中介组织、精深加工企业联合起来,统一条码、质量、标准、包装、商标,统一品牌,规范管理,规模经营。四是加快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饮片GMP改造进程。以顺兴和GMP认证为契机,在项目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积极推动县内其他中药材加工重点企业尽快通过GMP认证,占领销售市场,引领岷县当归饮片发展方向。(三)以标准化生产为目标,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一是加强检疫检验关。以检疫、检验为突破口,建立当归检验检疫中心,加强当归质量品质的检验,切实解决以次充好、假药、农药重金属含量超标、病虫害、色泽、亮度等影响质量的问题。二是规范完善当归饮片生产企业。以当归饮片加工企业为突破

16、口和切入点,规范当归饮片加工营销,切实解决当归饮片加工企业多、加工户多、规模不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标准不一、质量不稳等突出问题。三是大力扶持发展当归精深加工企业。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开发的领域,提高开发的层次,使当归加工由以饮片为主逐步向以有效成分提取、中间体开发、中成制药以及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拓展,特别要在市场终端产品开发方面做文章,不断提高当归企业的知名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的附加值。四是抓好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鼓励县内加工企业建立当归GAP原料基地,并积极与国内大中型制药企业加强合作,在岷县建立原料生产基地,落实订单,规范质量标准,提高当归品质。五是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当归的中间体提取、系列产品开发上积极探索,新建并发展一批能够强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四)完善市场体系,拓宽营销渠道。认真研究营销市场,以市场供求态势指导当归产业开发,以市场营销促进当归产业成长。加快当归城中药材交易中心和梅川中药材市场建设步伐,不断扩大客商容纳量和市场交易量。同时,借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