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网络_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范式_第1页
企业创新网络_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范式_第2页
企业创新网络_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范式_第3页
企业创新网络_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范式_第4页
企业创新网络_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范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收稿日期 :2003-11-07.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创新网络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 (70273041 和浙江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机制研究”(702045 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沈必扬 (1979-06 , 男 (汉 , 浙江奉化人 , 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投资理论与技术创新。池仁勇 (1959-01 , 男 (汉 , 浙江瑞安人 , 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 , 教授 , 研究方向 :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与投资项目管理。 熊彼特提出的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包括以下 5种 :(1 介绍新的产品 ; (2 采用新的

2、生产方法 ; (3 开辟新的市场 ; (4 获得新的原料来 源 ; (5 实行新的产业组织。 本文所论述的创新 , 专指技术创新或知识创新的概念本身 , 尽管必然涉及制度创新、 组织创新和创新文化等问题 , 但本文不探讨 制度创新和其他与此相关或不相关的 “ 创新” 词汇或概念。 Innovation is a result of an interactive learning process that inv olves often several actor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m panies 。 E UROPE AN COM 2MISSION

3、(EC ,1996。文章编号 :1000-2995(2005 03-008-0084企业创新网络 :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范式沈必扬 , 池仁勇(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 , 杭州 310014摘要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企业创新网络进行研究 。 首先从创新模式的发展史 中描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特征 , 以此提出了企业创新网络的概念和基本机构 , 并指出了企业创新网络的 执行主体 、 集成对象 、 基本特征 、 关键词 :创新 ; 企业创新网络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1 自经济学家熊彼得 (Schum peter J. A. 在 1912年出版的 经济

4、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mic De 2velopment 一书最早系统提出 “创新 ” 概念后 , 到 60年代和 70年代中期 , 创新理论依旧是 “线性模式”(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 的思维 。 70年代中期 至 80年代初期随着创新 活动日益复杂 , 出现了 第三代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耦合模型 。 从中可以 看出创新行为是一个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 网络构成 。 随后又出现了整合模式 、 系统集成与 网络模式 。从实践中看 , 现代企业创新的发生是一个相 互作用的复杂的过程 , 由于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的全部知识与信息 , 企业也难以将创新活动的完 整价值链纳入到内部中来 。

5、为了创新 , 企业不得 不与其它的组织产生联系 , 来获得发展资源 , 这些 组织可能是其它的公司 (如 :供应商 、 客户 、 竞争企 业和合作企业 , 也有可能是投资银行 、 政府部门 、 大学 、 科研机构等等 。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 , 企 业与这些组织形成了一个个网络 , 影响着创新 。2 企业创新网络存在的原因和目的创新是创新要素整合的动态过程 。我们知 道 , 企业技术创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 包括企业 内的和企业外的因素 , 所以说单个企业是根本不 可能进行创新的 。 任何一项技术都包含不同的组第 26卷 第 3期 2005年 5月 科 研 管 理 Science Resear

6、ch M anagement V ol. 26,N o. 3M ay , 2005 成要素 :人 、 能力 、 过程和组织 ; 任何一项创新都包括要素的新的组合 , 有些是新的要素 , 有些是已有 的要素 。 谁善于获取知识 , 谁善于整合自身和他 人的要素 , 谁就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 创新要素 , 知 识 、 技能 、 资源在空间和组织上的分离是产生企业 创新网络的直接动因 。 企业创新网络在本质上是 就是为了创新要素的融合和集成 。其实 , 我们认为企业一成立 , 其企业创新网络 就存在 , 不过它的流量相对较小 , 联系相对较弱 , 拓展网络和集成创新要素的能力较小而已 。 那么 企业

7、为什么要构建更强 、 更有拓展性的创新网络 政府 、 中介机构 、 金融机构等 在交互式的作用当 中建立的相对稳定的 、 能够激发或促进创新的 、 具 有本地根植性的 、 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 。企 业创新网络既可以规避高额的市场交易费用又可 以避免较高的组织成本 , 是解决快变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问题的一个最佳模式 。4 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对于企业创新网络的相关结点 (link , 我们大 体上可以列举如下 :大学及科研院所 、 政府 、 金融 机构 、 中介机构 、 供应商 、 客商 、 其他企业 (参看 图 2 。这里要对图 1进行简要的说明 :1. 企业与其他节点 (link 间的链

8、接是资源 、 知识 、 技术的双向流动 , 当然企业与任一结点之间的 流量有大有小 、 有强有弱 。2. 我们这里只是分离出单个企业作为创新网 络的分析对象 , 其实企业有相当多 , 它们与政府 、 金融机构 、 中介机构 、 大学及科研院所的联系也错 综复杂 , 所以许许多多的企业创新网络最终连接 起来形成了区域创新网络 , 大而广之 , 形成全球创 新网络 。3. 网络中关系表现为相互往来的平等性 。 4. 企业创新网络合作关系重复博弈的特点 , 表现出长期性 。都获益于形式多样的联盟 , 如美国运通和如意玩 具公司达成协作广告 ,Cytel 和 Sumitom o 化学公司 结成生物技术

9、制剂的 R&D 合作伙伴 , 日产和大众 汽车公司共同销售 (司为开发下一代操作系统软件计划达成了技术转让合作等 (资料来源 :Minitzberg.h. 等 ,1998。公 司之间在广度和深度上扩大了联系 , 使得企业创 新网络得以迅速发展 。 同时 , 我们应该认识到 , 主 观实体企业间某种形式的战略联盟都属于企业创 新网络的形式 , 以主观实体为载体的创新要素的 融合 , 如技术 、 知识 、 资源 、 观念的融合 , 这才是本 质和内容 。 正是这种实质性内容的融合 , 才真正 产生了创新 。58 第 2期 沈必扬 池仁勇 :企业创新网络 :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范式 M

10、initzberg. h. 等 , 战略历程 :纵览战略管理学派 , 刘瑞红等译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霍云福 陈新跃 , 企业创新网络研究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10。徐华 ,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 :构建动因与策略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2。 图 1企业创新网络分析框架图 其次我们可以看一下企业与政府的联系 。 政府不仅是创新过程的主要参与者 , 更是创新活动的推动者 。 在许多国家 , 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十分大 。 政府通过引导 、 激励 、 保护和协调等方式影响着企业创新的整个过程 。美国 70年代出现的 R&D 联合体

11、、 韩国浦项制铁的成功都是政府促进企业创新的典型例子 。最后 , 我们研究一下企业与客商 、 供应商的联系 。 客商和供应商对于企业 (特别是发展初期的小企业 创新而言 , 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 创新的发生随着企业前向后向 (客商供应商 的联系的增加而增加 (如图 2所示 。 图 2 企业创新与企业前后向联系的关系资料来源 :ROELANDT &DE N HERT OG, 199868 科 研 管 理 2005年 图 4-3参考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框架 (图 5-2 , 李正风 , 曾国屏 . 中国创新系统研究 技术、 制度与知识 ,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 1999. l 。 5

12、企业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企业创新网络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 :动态性 、 开放性 、 非中心化和本地化等四个方面 。 5. 1 动态性特征 由于企业创新网络联接的各个行为主体及其 企业创新网络的培育与形成 , 本质上是一个发展 变化的过程 。 一方面是企业外部技术或者市场环 境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 ; 企业所在区域内企业的不断诞生 、 并区域内企业的迁入迁出 , 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 如北京的中关村 , 年之间 , 企业由 500多家增加到 大量企业消亡 , 、 、 金融机 构等 。 5. 2 开放性特征任何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 , 系统与外界不 断交流资源 、 能量和信息 。并且只有当

13、系统从外 部获取的能量大于系统耗散的能量时 , 系统才能 克服熵而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亦是一个耗散结 构系统 , 企业创新也具有一个耗散过程 , 只有企业 获取外部的创新要素大于企业内部耗散去的创新 要素时 , 企业才能不断创新 , 不断成长和发展 。 企 业通过企业创新网络获取创新要素 , 所以企业创 新网络必须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网络通路 。 同时 , 我们发现企业 , 特别是企业集聚区内的 企业不会满足企业集聚区的网络 , 而是在区外寻 找更多的伙伴 , 获得远距离的知识和互补性的资 源 , 并不断向外部开辟新的市场 。 所以 , 企业创新 网络在与外部联接的过程中 , 应该呈现开放性的特

14、点 。 另外 , 开放性特征还表现为企业对网络联系的自主控制 , 即自主决定网络联系的建立与中 断 、 加强与减弱 5. 3 互补性特征企业创新网络关系并不单纯是企业与外部组 织间的市场交换关系 , 而是各个成员之间的创新 要素互补关系 。每个成员都拥有自己的特定优 势 , 并根据这种优势在网络中确立其相应的地位 , 通过各组织间的优势互补 , 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 本 , 产生协同效应 。 5. 4 非中心化特征资源的交换或交流 , 从而可以更好地处理伙伴之间 地关系 , 以确保较少地知识、 信息遗漏或失真 。 各 行为主体之间利用非中心的疏松的网络联接 , 在有 效的传递知识、 技术的同时

15、, 也可以通过网络化协作 化解市场竞争和创新失败的风险。5. 5 本地根植性 特征企业创新网络只有在通过本地化过程 , 即在 外部开放联接的同时 , 更重视根植性 , 才能不断从 本地的创新环境中汲取 “营养” , 增强网络整体的 创 新 能 力 和 活 力 。 G rabher (1993 , Antonelli (1995 指出 , 当技术知识由于相互依赖和密切关 联而本地化时 , 企业一般倾向于滞留在一个特定 区域 , 即使是当前区域内的相对价格似乎可能比 其他地区高 , 但本地化的 “ 学习效应” 产生 , 能够使 企业尽快地摆脱效益和利润衰退的阶段 , 最终本 地地学习和适宜创新地引

16、入能够资本化 , 利润地 优势可以通过本地化的创新导入而能够重建 。 R OE LAN DT TH . J. A. and DEN H ERT OG P. (1998 C luster A nalysis &C luster -b ased Policy in OEC D -cou ntries. V arious approaches , early resu lts &policy imp lications , Draft synthesis rep -ort ,OEC D -Focus group on cluster analysis and cluster -b a

17、sed policy , T he H ague/U trecht 。盖文启 , 创新网络 -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2, 6:59。周三多 , 陈传明 , 鲁明泓 ,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1999. 6:115。 霍云福 , 陈新跃 , 企业创新网络研究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2002. 10。 盖文启 , 创新网络 -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2, 6:61。 根植性是经济社会学概念 , 它的含义是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 盖文启 , 创新网络 -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2

18、, 6:62。78 第 2期 沈必扬 池仁勇 :企业创新网络 :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范式 6 企业创新网络的执行主体由于创新要素由不同的主体所掌握 , 因此企 业创新网络执行主体是能够集成不同创新要素的 个人和组织 。就企业而言 , 我们将企业创新网络 的执行主体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其一 , 企业个体层次上的执行主体 。主要体 现为企业个体所掌握的知识的宽度和深度 。 最能 体现网络集成特征的是所谓的 “ T ” 型人才 。 其二 , 企业研究部门的内部成员 。主要体现 究机构之间的交流程度是企业创新网络集成创新 要素能否实现的关键之一 。其四 , 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 。而在企业创 新网

19、络的创新模式下 , 则倾向于一种并行开发模 式 , 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不是顺序串行 , 而是同时 并行操作 。 在一些企业 , 甚至成立一个专门的新 产品开发团队来集成不同部门甚至不同组织中创 新要素 , 将工作的自主性和部门之间的协调结合 在一起 。其五 , 企业整体 。 在多方的相互激发下 , 会促 进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如企业与企业之间 、 企 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合作 。 企业与企业之 间的合作 , 能够使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和能力 互补 , 从而促进整体的发展 。7 企业创新网络的集成对象企业创新网络对创新要素的集成不同于一般性对各种资源要素简单地汇聚 , 关键在于包含了 主动

20、性的优选行为 , 体现了经过有目的 、 有意识的 比较选择 , 各种资源要素既能够发挥各自最大优 势 , 相互之间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这样一个统一 的过程 。 企业创新网络集成对象 , 也就是创新要 素一般有三类 :资源 、 知识和技术 。 7. 1 企业创新网络集成的资源近十多年来 , 学者们为了分析企业行为和企 业战略发展了资源观的理论 , 资源观理论强调企 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的战略地位 , 企业利用这些 有形与无形的资源 “使之产生效益或影响市场供知识总量等于过去两千年产生的知识量的总和 ; 至 2003年 , 知识总量比现在增加一倍 ; 到 2020年 , 知识总量是现在的 3-4倍 ;

21、 到 2050年 , 目前 的知识量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 1% 。知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 对显性知识的集成 是组织将一些分散的显性知识整合成新的显性知 识 , 但这并没有扩展集群现有的知识存量 。隐性 知识的集成是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 , 促成知 识在不同员工 、 企业间的转移 、 共享和集成 。 创新 群体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隐性知识的集 成 , 关键是个人如何积极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为 集体共享 。 企业文化 、 管理机制和集成工具是促 进知识集成的重要手段 。参看 张华胜 , 薛澜 , 技术创新管理新范式 :集成创新 , 中国软科学 ,2002年 12期。 张华胜 , 薛澜 , 技

22、术创新管理新范式 :集成创新 , 中国软科学 ,2002年 12期。 张声雄 , 学习型组织的五个基本问题 , 组织行为学讲义 ,2002年 6月。 88 科 研 管 理 2005年第2期 沈必扬 池仁勇 : 企业创新网络 : 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范式 89 用的东西 。从经济角度看 ,生产中的技艺和能力 , 市场前景的判断与人才的选择 , 在何处向何人取 得需要的知识 , 如何融资 , 如何开拓市场 , 如何取 得投资者 、 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信任 ,企业内部的秘 密和诀窍等 , 都属于这类知识 。非正式交流正是 传播这些非编码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非正式 交流 ,这些知识得以快速有效的

23、传播 ,如通过与顾 客、 供应商和研究院所的交往 ,可以获得最新的市 场信息 、 技术信息等 。同时 ,许多编码化知识也是 通过非正式交流进行传播的 。尽管编码化知识 可以从书面资料中获得 , 但是 , 由于人的能力 、 时 间等条件的限制 , 许多编码化知识直接从几乎零 成本的非正式交流中获取的 。更何况 , 直接从正 式传播途径如教育获取知识的学习效果也不如和 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效果好 。非正式交流 , 充分利 用社会网络的沟通功能与碰撞效应 , 集成其他行 为主体 “游离” 的知识 ,可以激发出大量的创新 ,加 速企业创新知识存量的增加 , 是企业创新网络的 主体链接方式 。 图4- 2

24、企业知识集成过程 8 企业创新网络的链接机制 8. 1 基于契约的链接机制 企业创新网络对于对物资资源 、 显性知识 、 技术的 ( 通常称为合同 、 集成需要通过契约 协议等 的途 径 。企业创新网络具有动态性 , 企业要根据客观 创新环境的改变而调整创新网络 , 调整就意味着 结点的链接和断开 。而对于企业而言 , 某些结点 的链接如果没有约束 ,随意断开的话 ,对企业的创 新活动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 所以契约对于企业创 新而言非常重要 。常见的契约有协作广告 、 D R& 合作伙伴 、 租赁服务协议 、 共同销售 、 技术转让 、 交 叉生产 、 资源风险分摊 、 内部分支 等

25、。 8. 2 基于非正式交流的链接机制 所谓非正式交流 , 即非经济契约的联系和交 流 。非正式交流既是创新扩散的主要渠道 , 又是 创新的主要源泉 。非正式交流的途径是社会网 络 ,其交流频率比之正式交流要高的多 。科学研 究表明 ,科学家的 40 %的知识是通过非正式交流 获取的 ,工程师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的知识则高 达 60 %以上 。 我们说 ,非编码化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是大量 存在的 ,常常带有特殊性和具体性 ,而非普遍适 9 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变过程 企业创新网络如何诞生 、 、 发展 完善 ? 它与企 业地理位置 、 创新环境 、 创新过程 、 创新的绩效是 什么关系呢 ? 企业创新

26、网络的发展过程也是创新 要素交换扩大化 、 创新要素集成过程和社会根植 过程 。对于有效的企业创新网络来说 , 重要的是 演化出详细的关系规范 , 诸如资源共享 、 信用 、 文 化 。目前 ,人们对网络的形成条件研究颇多 ,但对 网络的进化过程知之甚少 。 综合相关文献 , 我们总结出了企业创新网络 (基于产业集聚 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发展特征 ( 如表 1 。 陈劲 ,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 ,中国软科学 ,2002 年 12 期 。 比如 RTZ 和 US Borax 成立了基地设在加拿大的开采自然资源的风险企业 Swift Chemical Co. 。 比如 Cummins Engine 和

27、东芝公司为研发/ 销售硅氮产品而创设新公司 。 王缉慈 ,创新的空间 : 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0 :331 。 90 科 研 管 理 表1 企业创新网络发展的三个阶段 2005 年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创新 网络的初期形成阶 段 主 要 特 征 1. 中小企业出现 ,在集聚过程中进行了分工 ,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 2. 生产过程中积极采用新技术 ,生产方式显现柔性化 3. 政府支持企业空间集聚与创新 ,支持创业投资 ,支持产学研结合 。 4. 行业协会 、 培训中心 、 会计事务所 、 律师事务所 、 创业中心 、 信息咨询中心和 典型企业所在区域 浙江省的

28、一些专业化产业 区中的民营企业 、 有一定专 业化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 区的企业 其他中介机构规模小 ,水平低 。 5. 企业通过外部网络进行创新的功能发挥不够 , 企业外部网络的触角的延拓 能力较弱 ,对资源 、 、 知识 技术的集成能力差 。 6. 企业内部基本没有较成规模的 R& 研究中心 。 D 7. 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联系较多 , 特别是部分从高校科研院所衍生出来的 企业 ,但这种联系需要规范化 、 稳固化 。 8. 劳动力市场供给充足 ,但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供不应求 , 技术管理人员 的流动性不好 。 9. 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自筹 ,有的来自于地下金融系统 。 10.

29、敢于和擅于组合创新资源的企业家精神表现的极为突出 。 11. 创新环境 ( 社会文化 仍处于浓度较大的 “灰色系统”信任基础不稳固 ,企业 , 间的合作关系受到利益驱动时容易发生动摇 。 第二阶段企业创新 网络的成长阶段 1. 周围小企业持续衍生 ( 企业自生 、 大企业剥离或者就是从大学科研院所里衍 生出来 。 2. 企业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基本柔性化 ,专业化程度提高 。 3. 政府继续支持产业集聚 ,但是政府与企业的行政直接联系弱化 。 4. 企业与供 、 客商的关系逐步稳定 ,外部联接的网络创新功能增强 。 5. 劳动力市场日益丰富与合理 ,流动性也日益增强 。 6. 企业外部生产要素

30、( 技术 、 信息和人才 等的流动比较顺畅 , 企业创新产品的 出口额不断增加 ,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 7. 中介机构具有一定规模 ,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 8. 企业周围创新机制比较完善 ,社会文化逐步改善 ,信任基础也逐步稳固 。 9. 金融机构跟企业的联系主动加强 ,资金贷款增多 , 资金匮乏问题得以基本解 决。 10. 企业内部设立较成规模的 R& 研究中心 ,R& 投入明显增多 , 企业的自主 D D 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 第三阶段企业创新 网络的成熟阶段 1. 企业周围的企业不断创新 、 诞生 ,企业自身已经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 。 2. 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非常先进

31、 ,不断吸纳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 3. 企业与各行为主体之间高度合作 ,并形成一定区域的 “创新的空气” 。 4. 企业创新网络深深根植于其所在的环境 ( 创新环境 , 与其他许多企业形成 自我调节与创新功能很强的区域创新网络 。 5. 企业的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高的比例 , 并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经 营、 研究开发 、 售后服务网络 ,领导着该产品的发展方向 。 6. 劳动力 ( 特别是管理 、 技术人员 高频率流动 ,并向区外合理“溢出” 。 7. 企业内部设立规模化 R& 研究中心 ,R& 投入多 ,自主创新能力强 。 D D 8. 中介机构规模化 、 规范化 ,服

32、务质量 、 服务档次高 。 9. 大学科研院所跟企业的联系密切 ,产学研结合方式成熟 ,效率高 。 10. 企业拥有稳定的供应商和客商 ,物流顺畅 ,销售网络完善 。 这类企业大体在意大利中 部和东北部的艾米利亚一 罗 马 格 纳 ( Emillia 2 Ro magna 和 图 斯 卡 尼 ( Tus2 cany 等地区 、 德国的巴登一 符 腾 堡 ( Baden - Wiirt2 termberg 、 法国的欧叶纳克 斯 (Oyonnax 、 西班牙的巴塞 罗那 (Barcelona 地区 这一类型企业主要是指美 国硅谷 、 波士顿 128 号公路 等地区的企业 。这些企业 全球范围内最

33、具竞争力 。 领导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 在 第2期 沈必扬 池仁勇 : 企业创新网络 : 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范式 91 10 小结与思考 综上所述 ,企业创新网络是涉及多个层次 、 多 个组织 、 多个阶段 、 多种创新要素的复杂创新活动 的组织形式 。从总体上看 , 目前关于企业创新网 络的结构 、 运作 、 进化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很有限 。 本文试图从企业创新网络的提出背景 、 存在原因 、 集成对象 、 基本机构 、 执行主体和演变过程对企业 创新网络列出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框架 , 以期对企 业创新网络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 当然这只是企业创新网络的初步研究 , 对于 企业创新网络 ,还

34、有许多问题期待解释 : 为什么一 个企业创新网络比另一个更加有效率 ? 企业创新 网络的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形成有何关系 ? 企业创 新网络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什么关系 ? 企业创新 网络和企业家精神有何关系 ? 如何更好的促使那 些抑制创新的 “非创新网络” 向创新网络的转化 ? 如何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企业创新 网络的创新绩效 ? 等等 。 10 李正风 ,曾国屏 ,中国创新系统研究 技术 、 制度与知识 M . 济南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1999. l . 11 王缉慈 ,创新的空间 : 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M . 北京大学 12 徐华 ,中小企业创新网络 : 构建动因与策略 J

35、 . 科学学与 参考文献 : 1 Antonelli C. 1995. The Economics of Localize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Dynamics M . Economics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K 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 Grabher G. 1993. The Embedded Firms : On the social - eco2 mo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M . London EC4P 4EE

36、. 13 张华胜 ,薛澜 ,技术创新管理新范式 : 集成创新 J . 中国软 14 周三多 ,陈传明 , 鲁明泓 , 管理学 - 原理与方法 M . 复旦 15 张声雄 , 学习型组织的五个基本问题 , 组织行为学讲义 R . 2002 年 6 月 .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net work :ne w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paradigm s Shen Bi - yang , Chi Ren - yong ( Zhejiang SME Institute ,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H angzhou 310014 , China sis first describes the new trai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innovation pattern , providing the conception and link mechanism and evolvement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network in order to be helpful to the fur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