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_百度文库_第1页
社会工作实务_百度文库_第2页
社会工作实务_百度文库_第3页
社会工作实务_百度文库_第4页
社会工作实务_百度文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温州外乡人的城市社区归属感摘要:文章从实际调查出发,探求如何提升温州地区外乡人社区归属感。本文结合科 学调研结果具体分析,探讨了社区归属感的定义、影响因素、提升必要性及提升手段。让 来自外乡的温州居民能在居住中体会到温州这座城市的情怀,像记住乡愁一样记住温州。 关键字:外乡人 归属感 情怀Abstract: Based on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ways to improve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mong foreigners and communities in Wenzhou.

2、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promotion necessity and promotion means of community belonging. Let Wenzhou residents from other places can experience the feelings of the city of Wenzhou in their residence, and remember Wen

3、zhou as if they were homesick.Key words: strange; sense of belonging; feelings目录一、引言 . 2二、 什么是社区归属感 . 2三、 影响外乡人社区归属感的因素 . . 2四、 提升外乡人社区归属感的必要性 . . 3(一 作为外来劳动力,丰富本地劳动力市场 . 3(二 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情怀 . 4五、 如何提升外乡人社区归属感 . 4(一 提高社区生活条件,增强外乡人生活满意度 . . 4(二 加强民主社区管理建设,鼓励外乡人参与社区建设 . . 5六、 结语 . 5参考文献 . 6一、 引言本篇论文以 20

4、15年温州大学“飞鸣”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的为期两周的实践调查为基 础,在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前提下, 对外乡来温州生存发展的 “新居民” 生活进行 升入探讨。本文则是抓住了新居民社区居住归属感,做更全面的思考。二、 什么是社区归属感归属指的是相关于认同、喜爱等积极情感词汇,在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被人为是人类存在发展的重要需求。 1而其中的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范畴内属于文化社科类心理。对于社区归属感的判断分析应分为两类人, 一类是土生土长于本地区的人民, 另一类则 是由于某种原因或出于某种目的, 来该地区定居或暂住的外乡人。 这里重

5、点讨论关于外乡人 的社区归属感。三、 影响外乡人社区归属感的因素影响社区归属感的因素很多,而对于异乡人, 情况会更加的复杂。 我们以“外乡新居民 社区归属感” 调查为基点设计了一组问卷, 在温州市部分社区进行调查 (见表格 1、 表格 2 , 共发出问卷 150份,回收问卷 111份,其中温州本地 26份,外地 85份。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部分外来居民对其在温州的工作生活表示满意, 这说明温州这 个城市在物质经济方面对外来人口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然而对于其所处社区的归属感则比较 弱,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不曾参加过社区活动,还有近七成的人不曾享受过社区服务。另一部分的文字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外乡

6、人来自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 来温州工作生活涉 及到农村劳动力过剩,经济收入低,生态环境恶化,劳动艰辛,文化落后,农村体制改革以 及城市吸引力等原因。 超过 90%的人来温州是为了谋生, 只有不到 3%的人是被这座城市的人 文而非物质魅力所吸引。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温州地区经济发达而欠缺对外人文情怀。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 尊重和自 1单菁菁 . 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06:125-131. 表格 1 温州地区外来居民社区归属感调查 1表格 1 温州地区外来居民社区归属感调查 2我实现五类,

7、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经济上的满足为人类提供食物、 住所、 财产, 很大部分满足了人的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但这些并不能全面满足人类。从物质角度考虑, 居民社区满意度和归属感会被该社区所能为居民提供的物质条件, 即 社区的硬件、软件设施和服务,以及社区周边环境、交通通达度、商业繁荣度、教学教育质 量甚至于绿化面积和环境保护程度。而从人文情怀考虑,人是群居动物且相互间关系错杂, 大多追求着互利互惠安稳和乐的社会关系, 而现代社会追求高质量快节奏的生活则让本该最 亲近的邻里变得少有机会去构筑这种关系。 人同时追求着平稳安定, 内心容易随着年岁增长 或是对外界环境不断熟悉而放宽内心戒备,提升

8、整体归属感。社区归属感何以产生呢?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当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的 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就会产生归属的需要、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可见, 社交需要是马斯 洛需求金字塔上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家”是个人身体和心灵的港湾,那么社区就是“家” 的港湾, 积极参与社区工作, 就是积极与居所之外的社区和社区其他居民进行心理和行为的 链接,而这正是建构社区归属感的重要途径。社区参与可以加速地域归属感的形成。 调查显示, 在社区活动参与程度越高的社区, 居 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越高,这首先表现在地域归属感的建立和提升方面。社区参与可以维持群体归属感的强化。 与地域归属感相比, 那

9、种 “远亲不如近邻” 和 “不 是亲人胜似亲人” 的群体归属感会使居民更加团结, 而且会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居民的思想 和行为。 要建立群体归属感, 首先必须有居民间的频繁互动以达到居民间的相识与相知, 其 次是必须让这些相识相知的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各个层次的具体工作中, 在实际的参与中建 立信任、发展情感、产生依恋、形成归属感。社区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事业等各方面发展在内的系统工程,社区居民 是社区发展的主体, 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社区发展的源动力, 而 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则是建立、维持和巩固居民社区归属感的有效途径。 2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从物质上提

10、升归属感会远远容易于从精神情怀上。四、 提升外乡人社区归属感的必要性(一 作为外来劳动力,丰富本地劳动力市场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外乡人都占据了非常大的一个比例, 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调查中,有部分数据(见表 3-1显示。2李洪涛 . 城市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及其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 D.华中科技大学 ,2005. 我 们 可以看到, 调查人群中占最大部分的是来到温州 1-3年及 6年以上的人群。 这代表着两个阶 段, 一个是来温州落叶即将扎根准备大展拳脚, 另一个则是在温州这个城市奉献了 6年以上 的青春。不论是哪个,都值得我们尊敬, 因为他们作为外来劳动力,为这座城市的

11、发展注入 了鲜活的血脉。 他们的到来, 不仅是丰富了本地的劳动力市场, 而且有利于改善劳动力市场 结构,促进其优化升级,并对本地经济发展,税收增加,促进消费发展等,都有重大意义。 因此,提升外乡人的社区归属感,让他们的心归属于这座城市,就变得尤为重要。(二 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情怀作为城市的一份子,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以所在的城市为荣。 任何一个城市, 若是建立 起好的城市形象, 不仅提升了城市自身的价值, 同时也能改变外界目光, 从而全面提升城市 意蕴。 对于温州来说,全心接纳这一批外乡人,不仅仅是得到了一批可观的社会劳动力,而 且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人对这所有包容力的城市的评价。 “黄金有价

12、, 名誉无价” , 一所城市的 名誉形象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绝非一朝一夕。 “少了一颗铁钉,掉了一块马蹄铁,折了 一匹战马, 伤了一位骑士,败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讲的并不仅仅是千里之堤毁于蚁 穴,更是要注重每一个细节。美国社会学家费舍尔(Fischer 认为社区是指一群具有很多相似的社会背景、个人背 景的人,经过长期的相处,逐渐形成一种彼此了解相互接受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人生态 度和生活方式。这一定义强调人们之间共同的联系,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在 中国大百科全书 . 社会学卷 中将社区定义为 “以一定地理区位为基础的社会群体” , 并指出了社区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一定的地理区域;

13、一定数量的人口; 居民之间有共同的 意识和利益;彼此之间有密切的社会交往。从这个定义看,社区至少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一群人; 二是这一群人具有共同的文化、 心里纽带。 而邻里则是 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社会群体。五、 如何提升外乡人社区归属感(一 提高社区生活条件,增强外乡人生活满意度这具体分为三个方面:1.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如健身器材,公共交通等方面 ; 2、改善 社区环境(增强绿化面积,定期清理垃圾,宣传卫生环保政策 ; 3、完善社区服务(多走访 表 3-1 温州地区外来居民社区归属感调查与工作时间孤寡老人住宅,听取外乡人的声音 。(二 加强民主社区管理建设,鼓励外乡人参与社区建设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与社区息息相关, 是社区的一份子。 完善社区活动参与机制, 建立居 住委员会等组织提供热心服务, 解决矛盾纠纷, 宣传并普及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确保外 乡人也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