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强梁应变测定实验_第1页
等强梁应变测定实验_第2页
等强梁应变测定实验_第3页
等强梁应变测定实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SQ1001804A004 李扬一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原理;2 熟练掌握本型号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掌握多点测量方法;3 测定等强度梁上已粘贴应变片处的应变,验证等强度梁各横截面上应变(应力)相等。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 YJ-4501A/SZ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 2. 等强度梁实验装置一台;3. 温度补偿块一块。三实验原理和方法等强度梁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1为等强度梁座体,2为等强度梁,3为等强度梁上下表面粘贴的四片应变片,4为加载砝码(有5个砝码,每个200克),5为水平调节螺钉,6为水平仪,7为磁性表座和百分表。等强度梁的变形由砝码4加载产生。等强度

2、梁材料为高强度铝合金,其弹性模量。等强度梁尺寸见图2。 图1 图2 等强度梁表面应力计算公式为 , 四实验步骤 1采用多点单臂半桥接线法,将等强度梁上四个应变片分别接在应变仪背面1 4通道的接线柱A、B上,补偿块上的应变片接在接线柱B、C上(见图3)。 2载荷为零时,按顺序将应变仪每个通道的初始显示应变置零,然后按每级200克逐级加载至1000克,记录各级载荷作用下的读数应变。3. 反复做三遍。电桥多点接线原理 应变仪上多点测量接法 图3五实验结果处理1以表格形式处理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点1000g载荷作用下的实验应力值,并计算出理论应力值;计算实验应力值与理论应力值的相对误差。2比

3、较实验值与理论值,理论上等强度梁各横截面上应变(应力)应相等。3计算任意一片应变片测量的线性度和重复性。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参考表 相对误差指: 表1应变载荷(g)R1()R2()123平均123平均0-100-0.300-1-0.320081838181.7-82-82-83-82.3400161163162162-164-163-164-163.7600242243243242.7-245-245-246-245.3800322324325323.7-327-327-328-327.31000402403406403.7-408-409-408-408.3续表1应变载荷(g)R3()R4

4、()123平均123平均00-20-0.700-2-0.7200-83-86-83-8481817980.3400-166-170-165-167163164162163600-249-253-248-250245244244244.3800-334-337-331-334328326326326.71000-418-420-415-417.7411408409409.3 表2应力测点实验值(Mpa)理论值(Mpa)相对误差%R129.0730.625-5.08%R229.40-4%R330.07-1.81%R429.47-3.77%R1的线性度: 重复性:六思考题1 本实验中对应变片的栅长尺寸有无要求?为什么?有要求。在等强度梁表面应力计算时,宽度b(x)是随位置而改变的,故而应变片的栅长不可过长,否则影响计算结果。2 分析实验值与理论值不完全相等的原因。应变片的粘贴位置、实验人员的读数、应变片的灵敏度、温度的影响等等,都会造成实验误差。3 用什么方法可提高测量等强度梁表面应变的灵敏度?在原位置改贴2块应变,改变组桥方式,可提高一倍灵敏度。4 用加长或增加应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