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图 号 华能南澳东岛风电场10kV集电线路工程施 工 图 设 计设 计 说 明 书2009年8月风电场10kV集电线路工程施 工 图 设 计设 计 说 明 书批准:审核:校核:编写:施工图设计卷册总目录第一卷 设计说明书及附图第1册 电气部分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及附图第二卷 电气部分施工图第1册 平断面定位图第2册 塔位明细表第3册 导线机械特性及架线安装图表第4册 金具组装及防雷接地装置图第5册 电缆施工图第三卷 杆塔施工图第1册 10ZGu4型直线塔结构图第2册 10ZS2型直线塔结构图第3册 10JGuT2型转角塔结构图第4册 10JGuT3型转角塔结构图第5册 10TSN型分支塔结构图第6
2、册 10JJ1型转角塔结构图第7册 10JJ2型转角塔结构图第8册 10JJ4型转角塔结构图第9册 10DJ1型转角塔结构图第10册 10DJ2型转角塔结构图第四卷 基础施工图 第1册 基础施工图电气部分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目录第1章 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及范围1.2 设计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3 工程概况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 建设单位及建设期限第2章 线路路径2.1 变电所进出线2.2 线路路径2.3 地形分布及交通情况2.4 主要交叉跨越第3章 机电部分3.1 气象条件3.2 导线3.3 绝缘配置3.4 杆塔位移3.5 相位布置3.6 绝缘子串与金具3.7 导线防振措施3.8
3、空气间隙3.9 防雷与接地3.10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3.11 林木砍伐和房屋拆迁标准3.12 送电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第4章 施工注意事项4.1 施工注意事项第5章 其他说明及附表5.1 其他说明第1章 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及范围1.1.1 设计依据 本工程主要依据初步设计文件及初设审查意见进行施工图设计。1.1.2 设计范围本输电线路工程设计范围为自110kV牛头岭变电所起至新建20台风机箱变止的新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本体勘测设计。1.2 设计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2.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1-971.2.2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4、DL/T620-19971.2.3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1.2.4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1.2.5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站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16434-19961.2.6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21-19971.2.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941.2.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1.2.9 其他相关的规程、规范1.3 工程概况华能南澳东岛风电场10KV集电线路工程位于广东省汕头特区的南澳海岛县。线路所经地区植被覆盖
5、茂密,水果经济林木及养殖业专业户较多,场内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乡村公路纵横交错。线路路径海拔在70m-500m之间,高差起伏较大,地形较为复杂。本工程新安装风机共20台,利用新建场内10kV架空线路+10kV电力电缆分别与20台风机连接并分为两个回路送到110kV牛头岭变电站。场内新建20台风机分组如下: 11号至20号、9号共11台风机分为一组,将其对应箱变的高压侧电缆接至第回集电线路杆塔上;10号、1号至8号共9台风机分为一组,将其对应箱变的高压侧电缆接至第回集电线路杆塔上。单回路线路长度为3.674公里,风机均用电缆接至架空线,电缆长度为1.586公里。其中第回与第回在同路径上采用双回路
6、同塔架空线,线路长度2.033公里。各回路路径介绍(具体线路路径见图:)开始杆塔位置结束杆塔位置导线型号备注第回#1#12LGJ-240/30主线左侧#A1#A4LGJ-150/20A支线#13#21LGJ-150/20主线第回#1#12LGJ-240/30主线右侧#B1#B8LGJ-150/20B支线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4-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百分数()每公里指标1线路长度双回路km2.03335.6单回路3.67464.4全长km5.707100-电缆线路长1.586km2路径曲折系数123铁塔数量总数基331005.78其中单回路塔基2164双回路塔基12364
7、导线LGJF-240/30t14.2-6.98LGJF-150/20t7.63-2.085绝缘子XWP2-70片666-6钢材用量总数t146.9210025.74其中铁塔t93.5846316.16基础t50.293348.812接地t4.4230.777金具其中保护金具t0.06-联结金具t5.193-8现浇混凝土(C20)m3578.3-101.33注1:上述材料量为设计量(不计损耗),不包括备品备件。注2:表中数据不包括电缆的材料及其相应配套设备数量。注3:表中混凝土耗量不包括C10级混凝土垫层 65.032m3 。1.5 建设、施工单位及建设期限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待定建设期限:计
8、划2009年投产第2章 线路路径2.1 变电所进出线2.1.1 110kV牛头岭变电站本工程在110kV牛头岭变电站扩建两回10kV进线间隔,在牛头岭变电站北侧新建双回路终端塔,电缆引下至变电站内新扩建10kV间隔2.2 线路路径本工程线路施工图的路径根据初设审查意见及当地政府意见执行本期线路路径具体走向如下:本工程线路以双回路从110kV牛头岭变电站北侧新建10kV#1双回路终端塔(JAB1)往西至牛头岭村西侧小山包上JAB2右转向北行至军营西侧的山头上JAB3分支为两个方向:单回路向西南方向连接17#、18#、19#、20#风机,双回路继续向北行至JAB4小角度右转至JAB5左转至JAB6
9、分支为两个方向:单回路向北连接1#、2#、3#、4#风机,双回路继续向西至JAB7直线小转角至JAB8左转至JAB9再右转至JAB10向西线路变为单回路,向西连接11#、12#、13#、14#、15#、16#风机。本工程新建架空线路全长5.707公里,其中双回路长2.033公里,单回路长3.674公里;电缆线路长约本期线路路径具体走向详见路径图(SHE321K-73-A0101-02)。2.3 地形分布及交通情况沿线经牛头岭、木屐坑、顶圆山、半岭。沿线地形为山地,占100%;交通情况:沿线交通情况较差。2.4 主要交叉跨越本工程主要交叉跨越情况如下表:主要交叉跨越一览表10kV电力线3次弱电线
10、1次通信线8次水泥路6次土路12次坟头1处 以上主要交叉跨越的具体塔号见平断面定位图及塔位明细表。第3章 机电部分3.1 气象条件本工程线路设计使用气象条件见下表:表3.1-1 设计气象条件的组合表气象条件气温()风速(m/s)覆冰(mm)最高气温4000最低气温000最大覆冰-最大风速20350年平均气温2000安装情况0100外过电压15150内过电压20200年平均雷电日45 3.2 导线根据经济电流密度及容许电压损失选择导线截面,本工程导线选择如下:JAB1至JAB10采用LGJF-240/30防腐型钢芯铝绞线,其余单回路采用LGJF-150/20防腐型钢芯铝绞线。年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
11、取最大破坏张力的25%。本工程导、地线及安全系数分布情况见下表:表3.2-1 导线及安全系数分布一览表导线 LGJF-240/30 导线 LGJF-150/20区段安全系数区段安全系数#1-#12小号侧2.6#12大号侧-#212.8#4分支-#A4#7分支-#B82.6本工程选定的导线其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表3.2-2 导线主要技术参数类别导线导线型号LGJF-150/20LGJF-240/30防腐型钢芯铝绞线防腐型钢芯铝绞线截面(mm2)铝截面145.68244.29钢截面18.8231.67总截面164.5275.96外径(mm)16.6721.6弹性模量(N/mm2)740007400
12、0膨胀系数(1/)19.6E-619.6E-6计算重量(kg/km)549.4922.2计算拉断力(N)4663075620设计安全系数2.6/2.82.6最大使用张力(kN)17.038/15.82127.63年平均运行张力(kN)11.075(25%)17.96(25%)注:计算重量没有包含防腐涂料的重量,其增值为:钢芯防腐涂料者增加20%,内部铝钢各层间涂防腐涂料者增加5%。计算安装曲线时,其初伸长采用降温法补偿。本工程按导线初伸长降温20处理。3.3 绝缘配置根据初设审查意见及广东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册(2004版),本工程污秽区域为III级,泄漏比距按3.8cm/kV考虑。根据绝缘配
13、合要求,并结合线路运行经验,本工程导线绝缘子金具串配置如下:悬垂组合:导线悬垂串采用2片70kN级瓷绝缘子(XWP2-70)串联。耐张组合:LGJF-150导线采用单联耐张串,每联2片70kN级瓷绝缘子(XWP2-70);LGJF-240导线采用双联耐张串,每联2片70kN级瓷绝缘子(XWP2-70)。3.4 杆塔位移本工程转角塔中心均不考虑位移。3.5 相位布置本工程110kV牛头岭变电站进线为电缆进线,线路杆塔双回路塔为鼓形塔,线路相序为由110kV牛头岭变电站面向线路前进方向,铁塔左侧横担上、中、下分别为A相、B相、C相,铁塔右侧横担上、中、下分别为a相、b相、c相。单回路塔为上字形塔,
14、杆塔导线挂线布置方式为:由双回路分支为单回路,面向单回路线路前进方向,杆塔左侧挂单线,右侧挂双线。相序布置为:左侧挂单线为C/c相,右侧挂双线,上线为A/a相,下线为B/b相。电缆登杆时,应保证电缆的相序与架空线的相序对应一致。全线杆塔的相序详见导线相序布置示意图,图号:SHE321K-73-A0101-03本工程架线前须对变电站和风机箱变的相序进行一一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3.6 绝缘子串与金具本工程悬垂绝缘子串以单联为主,个别大档距和重要交叉跨越采用双联悬垂绝缘子串;导线耐张绝缘子串:LGJF-150导线采用单联耐张串,每联2片70kN级瓷绝缘子(XWP2-70);LGJF-240导线
15、采用双联耐张串,每联2片70kN级瓷绝缘子(XWP2-70)。瓷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情况最大使用荷载断线计算双联串断联常年荷载安全系数2.71.81.54.0(瓷绝缘子)注:合成绝缘子的设计安全系数,对应于额定机械荷载不小于3.0。本工程金具主要采用电力部一九九七年修订编制的电力金具产品样本中的产品,不足部分则按南京金具研究所的型号。金具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情况最大使用荷载断线计算双联串断联安全系数2.51.81.5LGJ-150导线悬垂线夹采用XGU-3型,耐张线夹采用NLD-3型;LGJ-240导线悬垂线夹采用XGU-4型,耐张线夹采用NLD-
16、4型。具体型号详见本工程二卷四册金具组装及接地装置图。3.7 导线防振措施导线悬挂点处受力最集中,特别是线夹出口处,易造成导线的疲劳损伤,引起断线或断股,因此必须考虑采用防振措施。导线的振动水平与导线的年平均运行张力有密切的关系,本工程导线的平均运行张力按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61-97)取最大破坏张力的25%。导线防振通过加装防振锤的措施来减弱导线的振动,LGJ-150/20导线防振锤采用FD-3型,LGJ-240/30导线防振锤采用FD-4型。防振锤安装距离及数量如下表:项目防振锤型号安装距离(m)档 距 (m)个 数 (只)LGJ-150/20FD-30.9835
17、01351700270110003LGJ-240/30FD-41.253501351700270110003注:表中防振锤数量指每塔一侧每根导、地线的安装数量。防振锤安装距离从线夹出口处量取,两只以上防振锤等距安装。详见防振锤安装示意图图号:SHE321K-73-D0204-09。施工架线完毕后应立即安装防振锤,不得隔夜安装。3.8 空气间隙10kV线路导线及带电部分对杆塔与接地部分的最小空气间隙,考虑相应工况下风偏后,应不小于0.3m带电作业的杆塔上需停留作业的地方,考虑有人体活动范围0.30.5m。3.9 防雷与接地本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部分铁塔加装避雷针,详见“平断面图”及“塔位明细表”,本
18、工程对铁塔接地电阻进行合理控制,全线逐基杆塔接地,根据实测的塔位土壤电阻率选配合理的接地装置。本工程可耕作地区的铁塔接地型式采用深埋式,山地接地型式采用浅埋式,具体接地形式见“防雷与接地装置图”及“塔位明细表”。 接地装置采用方形接地框加水平接地射线的布置型式。接地体及引下线均采用12圆钢,并热镀锌防腐,接地体与各杆塔采用螺栓连接。设计采用的土壤电阻率均以现场实测值为依据,在雷季干燥时,每基杆塔不连地线的工频接地电阻应不大于下表所列数值:杆塔工频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m)<=100 100500500100010002000>2000 工频接地电阻()1015202530
19、本工程对于有电缆引下的铁塔,其接地电阻应不 大于10。本工程位于可耕作地的铁塔,其接地射线均应埋设在耕作深度以下,即埋深不小于0.8米。3.10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规定,导线与地面、建筑物、铁塔、河流等交叉跨越物的距离,应按最高气温情况或覆冰无风情况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进行计算。计算上述距离,可不考虑由于电流、太阳辐射等引起的弧垂增大,但应计及导线架线后塑性伸长的影响及设计、施工的误差。本工程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见下表:跨越物名称最小距离(m)备注非居民区6.5按400C弧垂计算居民区5.5按400C弧垂计算交通困难地
20、区4.0按400C弧垂计算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4.5按最大风偏计算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岩石1.5按最大风偏计算铁路至轨顶7.5按800C弧垂计算等级公路7.0高速公路7.0按800C弧垂计算不通航河流至百年一遇洪水位3.0冬季至冰面5.0通航河流至最高航行水位的最高船桅顶1.5电力线2.0按500C弧垂计算弱电线路2.0按500C弧垂计算对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垂直距离3.0按400C弧垂计算风偏后净距3.0按最大风偏计算对果树、经济作物的最小垂直距离1.5按400C弧垂计算房屋建筑物垂直距离3.0按500C弧垂计算边线风偏后净距1.5按最大风偏计算对非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的水平距离0
21、.8无风对于跨越房屋的高度,全高不足15米的房屋按15米(预留三层楼建房高度)房高考虑,超过15米的房屋按实际高度跨越。为保护自然环境,山区成片树林考虑按其自然生长高度跨越,部分灌木采取剪枝处理。3.11 林木砍伐和房屋拆迁标准(1)林木砍伐线路设计规程要求,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通道。通道净宽度不应小于林区主要树种高度的2倍。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高度的个别树木应砍伐。在下列情况下,如不妨碍架空线路施工和运行检修,可不砍伐出通道,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导线至树木自然生长高度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3.0m。(2)房屋拆迁标准线路设计规程规定,送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易燃材料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
22、筑物,如需跨越时,应与有关方面协商或取得当地政府同意。线路没有跨越建筑物,但在附近通过,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建筑物可以不拆迁。a、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2.0m。b、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的距离不小于3.0m。边导线与城市多层建筑物或规划建筑物的距离,系指水平距离;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现有建筑物的距离,系指净空距离。(3)沿线拆迁情况本工程线路沿线无需拆迁。3.12 送电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当送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时,其交叉角不小于下表允许值:弱电线等级交叉角45°30°不限制第4章 施工注意事项4.1 施工注意事
23、项4.1.1 本工程铁塔编号顺序为:由110kV牛头岭变电站向华能南澳东岛风电场方向递增,并以此区分线路的左、右和前、后。4.1.2 本工程线路转角桩编号为JAB1JAB10,JA11JA18,JB11JB14。4.1.3 铁塔位设计高程是指塔脚底面的高程,以“相对中心桩高差值”来表示,其含意是指塔脚板底面相对铁塔位中心桩地面的高差值(需要位移的塔位,按位移后新塔位的地面高程来考虑该高差值)。若塔脚板底面低于中心桩地面,则“相对中心桩高差值”为“-”,反之,则为“+”(如塔位中心桩在水塘底、基础主柱要加高等情况,此时塔脚板底面高于塔位中心桩的天然地面),若塔脚板底面与塔位中心桩地面同高,则“相
24、对中心桩高差值”为“0”。基础形式(包括基础主柱加高),埋深和施工基面详见结构专业说明。4.1.4 施工前应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复测,并对下列地形进行重点复核:(1)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面标高;(2)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如复核设计勘测时的铁塔位中心桩有高差、档距、转角度数等有较大偏差,被跨越物标高出入较大或安全距离不够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商榷处理。4.1.5 线路复测及铁塔基础分坑时,若发现:有新增交叉跨越可能影响线路安全,地形与铁塔高低腿配置不符,塔基有不稳定因素,基础边坡距离不够,地质资料与设计不符等情况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以便采取措施,并暂缓该基铁塔
25、的加工,以减少浪费4.1.6 本工程#1、#A4、#21、#B8塔横担布置与线路方向垂直,#4、#7塔横担布置与双回路线路方向垂直,分坑时应注意。#1塔后侧、#B8、#21、#A4塔前侧导线要打对消拉线。4.1.7 本工程采用的导线、绝缘子、金具等器材规格均应按设计标准选用,并具有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现行标准的厂家说明书、合格证书等,证明该产品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否则不许使用。若定货与设计选用的型号不一致时,应事先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以便及时处理。4.1.8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根据本工程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应有专人指挥。4.1.9 线路跨越电力线,通信线及省道时,应预先与有关单位
26、联系,取得对方的同意和协作,办理跨越施工协议,并搞好安全措施,搭好安全稳固的跨越架,使放紧线作业尽量不影响被跨越设施的正常运行。对电力线路停电,应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9-91中有关规定进行,以免发生事故。4.1.10 线路跨越高压线、铁路、公路等重要交叉跨越物,架线后要复测交叉点下导线的标高,并折算到最大弧垂时的标高,以校核净空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记录归档。4.1.11 爆破岩石时注意不能危及附近的建筑物和设备,确保人身安全。基础坑开挖时,注意不要影响周围设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4.1.12 绝缘子金具串的螺栓、弹簧销子等穿向均按施工验收规范的第7.6.7条执行;对条文没有明确规定的螺栓、弹簧销子的穿向,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作统一规定。4.1.13 敷设接地体如遇水塘、岩石、陡坡等情况时,可适当移动埋设位置,但两接地体间的平行接近距离不宜小于5m,在山地应尽量沿等高线敷设。为避免接地体敷设于浮土内时,易受雨水冲刷而外露,所有接地体应敷设于实土内,在需堆放余泥的地方,请施工单位预先敷设好该部分接地体再进行堆放余泥。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创意合同协议
- 建筑行业佣金合同协议
- 康养美容服务合同协议
- 工程意向金合同协议
- 工程队用工合同协议
- 后勤管理员合同协议
- 合同法中关于廉正协议
- 名宿转让出租合同协议
- 店铺货柜分租合同协议
- 思考总结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评审指标体系参考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市级公开课详案)
- 轧机安装施工方案
- 引气减水剂检测结果
- (完整)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纳税评估教程ppt全套教学课件
- GB∕T 13477.2-2018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密度的测定
- 苏园六纪简介及解说词
- 陕西房改工作文件汇编
- (含图纸)啤酒废水处理工程(UASB-CASS工艺)毕业设计_优秀完整版
- 和利时DCS控制系统组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