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经济带来滚滚财源_第1页
河道经济带来滚滚财源_第2页
河道经济带来滚滚财源_第3页
河道经济带来滚滚财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道经济带来滚滚财源    本报通讯员 吴晔文 刘晓光 颜长生 记者王铭如今,当你来到江苏丰县参观访问,随处都可以见到"粮田成方、林木成行、渠道纵横、五业兴旺"的迷人景象。陪同我们采访的县水利局的同志自豪地说,这些都是咱水利人在确保防洪输水任务圆满完成和河堤安全的基础上,近年来依托水土资源,开发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取得的成果。据了解,目前,丰县河道两岸绿化面积已达3万多亩,林木积蓄量占全县林木积蓄量的14以上;河道养殖

2、的水产品,约占全县水产品总量的30左右;同时,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单位还在堤滩地上种草养羊养鸭,既丰富了自己的"菜篮子",又增加了收入;几年来,他们还在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范围内种植>'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林1200亩,苗木花卉100

3、亩,并修建码头12座,旅游景点一处,形成了集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和饮食、服务业于一体的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开发体系。仅去年,丰县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处就完成水利多种经营产值700余万元,人均创造产值5万多元,使该处完全实现了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

4、经费自给有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过去,水利人守着河道受穷。穷就穷在观念陈旧,>'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落后。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总面积1144平方公里。全县境内有复新河、太行堤河、苗城河、南支河等8条干支河流及90多条大沟级以上河道,主干河道两岸堤防总长2600余公里,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

5、理范围内水土资源十分丰富。然而,由于长期受计划>'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体制的束缚,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部门体制落后,职工观念陈旧,只会依靠国家少量拨款过穷日子,眼巴巴地看着水土资源白白荒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虽然在河堤上种了一些树,也办了一些养殖项目,但终因经营粗放和>' target='_blank' class='inf

6、otextkey'>管理不善而失败。直到1995年以前,该县水利部门对全县河堤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几乎是空白,每年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维修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职工们的生活水平低下则不言而喻了。1996年,丰县水利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面对河堤>'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人员多,事业经费少,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低下等诸多困难,他们开始苦苦寻求如何加强河道经营&g

7、t;'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特别是发挥河堤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利多种经营,尽快摆脱贫困的出路。在调研中他们深刻感到,在社会主义市场>'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条件下,水利行业尤其是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单位,只有依托水土资源求发展,围绕开发找财路,大力开发河道>&

8、#3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牧则牧,才能创造财富,全面提高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单位的工程效益、>'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更好地为当地>' target='_blank' class='inf

9、otextkey'>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明确发展思路之后,县水利局领导发动全县水利职工强化生存意识、发展意识、效益意识,努力在开发水土资源、发展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上开拓创新。4年来,丰县水利人积极转变观念,在河堤经营的路子上,实现了七个转变:即河道的绿化模式,由单一的栽树向"乔、灌、草、菜"立体开发转变;绿化苗木品种,由单一的杨树向"名、特、优"树种转变;堤滩承包经营,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河堤经营结构,由单一种粮、养殖向

10、特种>'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作物和立体养殖转变;经营方式,由单纯的承包经营向承包、租赁、买断经营权等多种形式转变;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从单纯的>'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 target='_blank' class=

11、'infotextkey'>行政的、>'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的、>'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法律的手段转变。几年来,丰县水利系统在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开发中,以改革为动力,大胆实践探索,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河道>'

12、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体制和承包经营新机制。1997年以前,全县8条干支河道只有复新河、太行堤河、苗城河归县里>'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其余河道全部由沿河乡镇>'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由于>' target='_blank' class='info

13、textkey'>管理体制没理顺,致使违章种植、乱设障碍、破坏堤防、盗伐林木的现象频繁发生。对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加强对河道的统一>'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下发了关于加强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将丰县复新河>'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处更名为

14、丰县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处,赋予其统一>'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全县河道的职能。又通过确权划界,将河道>'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变为水利系统的合法资源。1998年、1999年,县里又先后将南支河、梁西河、丰徐河及白衣河收归县水利部门统一>'

15、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继而又决定按权属及受益情况,对全县河道实行分级>'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即:国有河道及主要调水河道,由县河管处直接>'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受益范围在两个乡镇以上的河道,经丈量确权后委托乡镇水利站>' target='_blank'

16、 class='infotextkey'>管理;一个乡镇受益的河道,由乡水利站直接>'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对全县90多条大沟级以上河道,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建立了统一领导与分级>'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责任制。1997年,经县人事部门批准,在乡镇水利站又增设了一名河管员,业务上受县河管处指导,全县14个乡镇共配备专职护河员30多名,县直管河道共聘用护河员2

17、50多名。从而形成了专业>'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群众>'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与民主>'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即县、乡、村"三位一体"的>'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

18、39;>管理体制。在理顺关系、建立>'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新体制的基础上,丰县水利局从激活内部经营机制入手,切实抓好河道水土资源开发、经营>'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管理方面的改革。一是改革河道承包办法,实行公开竞争承包。根据堤滩的实际情况,确定承包范围、基数和承包年限,并规定承包户只能在>'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对河道堤滩进行开发,发展相关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承包户还要负责河道的管护和水土保持,与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