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6 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 1 课时口算乘法教材第 5657 页的内容。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2. 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重点: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课件、教具小棒。口算:648993786799 (教师板书)指名同学和老师一起,老师来问,学生来答。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首先来学习它的口算。课件出示教材第 56 页主题图。师:同学们去过游乐园吗?游

2、乐园好玩吗?出示问题: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指名回答。1. 课件出示例 1:坐碰碰车每人 20 元,3 人需要多少钱?(1) 教师指名读题。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算法:每人要 20 元,现在有 3 人,就是 3 个 20 相加,就是 20202060。203,20 就是 2 个十,203 就是 2 个十乘 3,是 6 个十, 就是 60。(2) 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怎么想的。结合小棒图,谁明白这种方法了?解法 1: 20202060解法 2:23620360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种方法,它用到了我们以

3、前学习的哪句口诀?二三得六的“二”表示什么?“六”表示什么?谁懂这种方法了?再来说一说 60 是怎样得到的。谁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看下面的算式,能发现规律吗?(3)掌握规律:出示算式 4035603002口算这两道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算,说说你的想法。在计算这几道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怎么口算,总结规律,教师归纳。(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把整十、整百数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然后再进行计算。)2. 课件出示例 2:坐过山车每人 12 元,3 人需要多少钱?教师利用课件或教具小棒演示,师:结合小棒图,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还可以怎

4、样想?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师:把 12 分成了哪两个数?生:把 12 分成了 10 和 2。师:结合图,请你思考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小组合作,指名回答。生:先求出 3 个 10 是多少,再求出 3 个 2 是多少,最后再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 36。师:虽然我们的方法不同,但都用到了以前学习的知识,看来可以用以前的知识帮我们解决一些新问题。教材第 57 页“做一做”。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订正。师: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学生回答。(开放性问题)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其中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它们的口算基础都是表内乘法口诀。口算是笔算

5、的基础,标准要求“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教材安排了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先学习口算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很容易理解与接受;二是由于笔算乘法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和表内乘法,需要有口算乘法的基础,先学口算有利于掌握笔算;三是在学习笔算的过程中又可以巩固口算。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第 2 课时练习课(口算乘法)教材第 5859 页的内容。1. 复习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 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

6、,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难点:了解口算的思路和方法。课件。1. 说一说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指名回答)2. 教材第 58 页“练习十二”第 1 题。(快速抢答,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师:你觉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3. 教材第 58 页“练习十二”第 2、3、5 题。学生读题后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会列算式吗?然后学生独立完成。4. 教材第 58 页“练习十二”第 4 题。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订正答案。5. 教材第 59 页“练习十二”第 6、7 题。生独立完成,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6. 教材第 59 页“练习十二”第 8 题。师

7、:雨燕飞行的距离是野兔的 4 倍,也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你会解答吗?生独立完成,师指名板演。7. 出示教材第 59 页“练习十二”第 9 题。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8. 出示教材第 59 页“练习十二”第 10、11 题,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1. 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2. 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练习课,提高学生口算水平,使学生能灵活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 学会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养成学生认真学

8、习的良好习惯。第 3 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材第 60 页的内容。1.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重点: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会进行乘法竖式的计算。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课件。课件出示教材第 60 页例 1 情境图。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指名回答)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 盒大约

9、有多少支彩笔?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支数,该怎么办呢?探究笔算乘法(不进位)。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师:123 表示什么意思?师: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1) 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写出来,然后分小组讨论。(2) 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3) 教师巡视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4) 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介绍竖式:各部分名称及写法。12乘数3乘数6233010336积12336教材 60 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10、了解情况。每道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学生通过口算的基础,能够理解两位数的乘法的意义。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第 4 课时笔算乘法(进位)教材第 61 页的内容。1. 初步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2. 使学生经历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每一步乘法的计算意义。课件。板书下列计算,并指名学生回答。3334232

11、21232214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笔算乘法,但是和黑板上的有点不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1课件出示教材第 61 页例 2 情境图,学生观察。(1) 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2)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3)说说自己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课件接着出示 163。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1) 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 16 本,王老师买了 3 套,一共是多少本?(2) 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3) 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4) 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5)

12、 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书到黑板上。16348(本)16161648161348答:王老师一共买了 48 本。教材第 61 页“做一做”。指名学生上台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及时订正错误。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从身边买书的问题入手,创设了问题情景,提出了计算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方法。问题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当然,学生在进位时很容易忘记加上进位的数字,这还需要学生仔细检查,真正理解竖式计算的意义。第 5 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材第 62 页的内容。1.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

13、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 说明估算的思路,然后再精确计算。2. 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解决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方法(连续进位)。难点: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课件。列式计算。(一次进位计算的练习) 624382715师:在这些算式中,我们遇到的都只有一个进位,如果一个算式 里有 2 个进位,同学们知道怎样算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 62 页例 3 的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什么问题?(2)列式:249。

14、师:估一估,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方法一:24 接近 20,209180(瓶)往小里估(板书) 方法二:9 接近 10,2410240(瓶)往大里估(板书) 得出:249 的得数在 180 和 240 之间。比 20 大或者:24比 30 小209180309270尝试用竖式计算 249。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3)汇报评价。跟以前学的计算有什么不一样?(个位满几十进几,十位又满几十进几。)24师:你们算得对吗?(与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在估值范围内。) 板书:连续进位。239216师: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分组讨论)从个位对齐,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

15、满几十,就往前一位进几。1. 教材第 62 页“做一做”。(1)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练习。(列竖式计算) (2)评价并订正。2. 估一估,再列式计算。367313549933.教材第64 页“练习十三”第6 题。4.教材第64 页“练习十三”第7 题。5.教材第64 页“练习十三”第8 题。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一次进位是一样的,但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容易出错。精确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计算结果的范围, 在精确计算之后与估算结果对比,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这有利于数感的培养。估算的方法是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

16、,提倡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再通过对比,找到一次进位与连续进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突破新知的学习。第 6 课时练习课(笔算乘法)教材第 6365 页的内容。1. 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2.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难点:笔算乘法中的进位问题。课件。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需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2. 教材第 63 页“练习十三”第 1、3 题。快速抢答,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 教材第 63 页“练习十三”第 5 题。指名上台展示,找出计算中的错误,并改

17、正。4. 教材第 63 页“练习十三”第 2 题及第 64 页第 9 题。观察上面物品的价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看谁的计算最准确,提出表扬。5. 教材第 65 页“练习十三”第 11、13 题。巡视后集体订正。1. 教材第 65 页“练习十三”第 14 题。先组织学生读题,并能口头说出题目的意思。指名学生说说解题步骤,其他学生纠正或补充;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2. 教材第 65 页“练习十三”第 15 题。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针对学生做题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理清每一步相乘的顺 序, 都看有没有进位,进的

18、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 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教师 放手让学生自己先算一算,然后带领全班同学集体订正。并指名学生 说计算过程(做题正确的学生),让做题出错的学生说出错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纠正错误,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第 7 课时一个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教材第 6667 页例 4、例 5。1. 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为 0 或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理解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难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能够准确计算

19、。课件。1. 口答。34 表示几个几相加?25 表示几个几相加?2. 说说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3. 指名学生板演。列竖式计算:53729 4328 3156943621. 知识铺垫。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法的笔算。今天这个新知识的特点是“有 0”。师:有 3 盘苹果,每个盘子有 5 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谁来解答?生:用加法计算:55515。用乘法计算:5315。生:5315,这个式子表示什么?(5315,表示 3 个 5 相加的和是 15。)师:每盘有 1 个苹果,3 盘共有多少个苹果?生:1113,133 这个式子表示什么?(表示 3 个 1 相加的和是 3。

20、)2. 学习新课。(1) 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师:小猴面前的盘子里为什么没有桃了?一个桃都没有用哪个数表示?7 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列加法算式:00000000。列乘法算式:070。师:0 乘以 7 为什么等于 0 呢?分小组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因为 7 个 0 相加结果是 0。)尝试计算:09060205(老师指其中一题:05。)师:为什么 0 乘以 5 等于 0 呢?(05 表示 5 个 0 相加,所以结果得 0。)(2) 课件出示教材第 67 页例 5。(被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笔算)运动场的看台分为 8 个区,每个区有 604 个座位。运动场共有多少

21、个座位?生尝试列式,小组交流。(板书 6048)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完成后交流)运用估一估:60460060084800,实际结果比 4800 大。列竖式计算:60484832师:这题在计算中运用到了哪些学过的知识?(这题在计算中运用了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以及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师要求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题应该怎样计算?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集体订正计算结果)小结:在进行被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笔算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与被乘数中没有 0 的是一样的,乘的时候要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被乘数十位上的 0 也要乘,乘得的积是

22、 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 0。师:被乘数中间不管有几个 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 0 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掉。1. 教材第 66 页“做一做”和第 67 页“做一做”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 教材第 68 页“练习十四”第 1 题。5023 中 3 和 2 相乘时不满 10,提醒学生用 0 占位。今天,我们学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谁来说一说被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怎样进行计算?(按照一位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不管被乘数中间有几个 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 0 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位,一定要加上进上来的数。)算前估一估,既为粗略的判断精确计算

23、的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 同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因为乘数中间有 0 的算法同前面学习过的算理相同,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都要与第二个乘数相乘。这 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十位上是 0 也要相乘;个位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 0 占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概括能力。最后的练习计算,进一步巩固了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计算的方法。第 8 课时一个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教材第 67 页例 6。1. 使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2. 能够正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难点: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简便算法的算理。课件。教师

24、先把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203124200312042000312004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师: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乘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 0 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 0, 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 0。1. 课件出示教材第 67 页例 6 的主题图。师:学校图书室买了 3 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 280 元。一共花了多少钱?板书 2803。师:这道题怎样列竖式?(指名学生上台板演)方法一:方法二:2802384028023840

25、师: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小组交流)小结:第一个因数末尾的 0 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 0 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 0 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教师接着出示 2500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再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2. 指导学生做教材第 67 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1. 教材第 68 页“练习十四”第 6 题。640245062304 270338054607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巡视辅导,然后集体订正。2. 教材第 69 页“练习十四”第 8 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进行巡视,了解学

26、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3. 教材第 69 页“练习十四”第 7 题。一条蚕大约吐丝 1500 米,小红养了 6 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4. 教材第 69 页“练习十四”第 9、10、11、12 题。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巡视辅导,然后集体订正。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一个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学生在学习口算时已经了解, 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其笔算方法,便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因此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开始创设了

27、帮学校算一算“买书”共付出多少钱的问题,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学习怎样计算第一个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建立口算简便算法与笔算的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概括总结后得出笔算第一个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第 9 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材第 70 页的内容。1. 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2.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能正确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难点:明白

28、估算的思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课件。用幻灯片出示教材第 70 页例题主题图:“三年级一班 29 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 8 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 250 元钱去够吗?1. 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 250 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2. 怎么才能知道 829 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3. 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 29 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4因为 830240,所以 829 的积比较接近 240。我们可以

29、列成 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可见带 250 元够买门票。5想一想:如果 92 人参观,带 700 元买门票够吗?800 元够吗?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带的钱够不够?学生交流,汇报结果。1.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3264952184581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乘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2. 教材第 70 页“做一做”。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3. 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4. 教材第 73 页“练习十五”第 1 题。先独立完成,写出过程,指名说一说

30、。5. 教材第 73 页“练习十五”第 2、3、4 题。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列算式估算。6. 教材第 73 页“练习十五”第 5 题。先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怎么估算,统一方法后再算。7. 教材第 73 页“练习十五”第 6 题。三个问题中明确哪个问题是精算,哪个问题是估算,再让学生动手做。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学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

31、,从而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同的估算策略,并能运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第 10 课时解决“归一”问题教材第 71 页的内容。1. 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2. 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3. 体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重点: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归一”问题。难点: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问题。课件。1. 自主提问。出示:“小丽带了 6 元钱,正好买了 3 支笔。”(1) 让学生说说这句话中包含的信息。(2) 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2. 揭示课题

32、。出示:“买 2 支这样的笔需要多少钱?”教师: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1. 阅读与理解。(1) 出示例 8 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妈妈买 3 个碗用了 18 元。如果买 8 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2) 汇报交流。教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18 元 ?元2. 分析与解答。(1) 借助示意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分析:知道了买 3 个碗用了 18 元(总价),就可以求出一个碗的价格(单价);知道了单价,就能求出买 8 个碗需要多少钱。(2)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方法一:1836(元)6848(元)方

33、法二:18386848(元)(3) 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呢?引导学生从最后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要求出“8 个碗的总价”, 需要知道一个碗多少钱,而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一个碗的价格(单价), 所以先要求出单价。3. 回顾与反思。(1) 检验答案是否正确。8 个碗 48 元,一个碗是 6 元,买 3 个碗是 18 元。(2)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能知道,在买碗的三个量“总价、单价、数量”中,哪个量是没有变的?学生:因为买的是同一种碗,单价是不变的。教师:所以要先算出碗的单价,再根据要求进行总价的计算。(3) 汇报交流后,学生书写答案,完善解题步骤。4. 拓展与延伸。

34、(1) 出示:“18 元可以买 3 个碗,30 元可以买几个这样的碗?”(2)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指导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加括号。分步计算法:1836(元)3065(个)列综合算式法:30(183)3065(个)答:30 元可以买 5 个这样的碗。1. 教材第 71 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并通过对比质疑,归纳概括方法。提问:比较(1)、(2)两小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题目中的前两个数字信息是相同的,给出了读的天数和页数,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每天读的页数,而且每天读的页数 8 页是不变的。不同点:第(1)小题求 7 天读的总页数,即求 7 个 8 页是多少;第(2

35、)小题求读 64 页需要用几天时间,即求 64 页里面有几个 8 页。2. 教材第 74 页“练习十五”第 8 题。单价不变,随着数量的增多,总价增多;或者总价增多,数量也随着增多。3. 教材第 74 页“练习十五”第 9 题。看似是“归一”问题的一般形式,但提供的蜜蜂的箱数之间具有倍数关系。蜜蜂的箱数是原箱数的 3 倍,因此酿出的蜂蜜也是原蜂蜜的 3 倍,即 3 个 48 千克,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学生独立解答,并汇报交流。先解决归一问题时,先求出一份(即单一量)是多少,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对于发现数学信息并不困难,但对于“归一”问题

36、(先求出单位数量的量),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会更加简单明了,应鼓励学生试用此方法进行数学信息的分析。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一般能够列出综合算式,对于分步列式的,要给予肯定, 但要加强指导综合列式,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归一” 问题是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通过解答复习的内容,将两步解决的一个问题化为两问的问题,逐个解决,降低了难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顺利过渡。第 11 课时解决“归总”问题教材第 72 页的内容。1. 让学生掌握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能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2. 使学生学会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

37、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养成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重点:学会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难点: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课件。1. 自主提问。出示:妈妈的钱买 6 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 6 个。(1) 你发现了什么信息?(2) 根据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2. 揭示课题。出示:用这些钱买 9 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师:这个问题跟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 阅读和理解。(1) 出示例 9 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2) 交流。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画线段图表示

38、题意)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和交流。画的线段总长度是一样的,表示买 6 元一个的碗和 9 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36 元里面有几个 9 元,就能买几个碗。2. 分析与解答。(1) 借助线段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分析:从第一条线段图知道每个碗 6 元(单价),正好可以买 6 个 (数量),可以求出妈妈一共有多少钱(总价)。知道了总价,就可以求出用这笔钱买 9 元一个的碗买几个。(2)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方法一:6636(元)3694(个)方法二:6693694(个)(3) 说说自己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从问题进行分析,要求出“用这些钱买 9 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必须先求出“

39、这些钱”是多少,而题目中没有直接给总价,所以同样要先求出妈妈有多少钱。3. 回顾与反思。(1) 说说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4 个 9 元的碗总价是 36 元,6 个 6 元的碗总价也是 36 元,所以解答正确。(2) 回顾解答的过程。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抓住了解题的关键无论碗的个数和单价怎么变,钱的总数都是不变的,都必须先算出买碗的钱的总数,再根据要求进行后面的计算。(3) 汇报交流后,让学生书写答案,完善解题步骤。1. 教材第 72 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2)对比质疑,归纳概括。提问:比较(1)、(2)两小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题目中的前两个数字

40、信息是相同的,给出了每天读的页数和天数,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总页数,而且总页数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点:第三个信息和问题不同,正好互相交换了一下。从解读思路上看,第二步分别是:总页数每天读的页数天数;总页数天数每天读的页数。2. 教材第 74 页“练习十五”第 12 题。(1)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2) 让学生根据“每组 6 人,分成 6 组”自己增加条件,编出一道需要用乘除两步解决的问题。问题一:每组 4 人,可以分几组?问题二:每组 2 人,可以分几组?问题三:分成 9 组,每组几人?问题四:分成 4 组,每组几人?问题五:分成 2 组,每组几人?(3) 对比、概括。发现:每组的人数越少,分成的组数越多。(体会组数与每组人数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3. 教材第 74 页“练习十五”第 13 题。(1)学生独立解答。(2)汇报交流。问题一:每条边用 1 根小棒,一个正方形用 4 根。3846(个)问题二:每条边用 2 根小棒,一个正方形用 8 根。3883(个) 问题三:每条边用 3 根小棒,一个正方形用 12 根。38122(个) 问题四:每条边用 4 根小棒,一个正方形用 16 根。38161(个)8(根)问题五:每条边用 5 根小棒,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