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1页
工业通风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2页
工业通风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3页
工业通风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章知识点罗列弟一早:1 .一次尘化作用是不足以使粉尘扩散飞扬的,污染车间空气环境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气流;二次气流速度越大,作用越明显。2 .有害蒸气或气体的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其一是质量浓度,mg/m3;其二是体积浓度,ppm表示,1mL/m3=ippm,ippm表示空气中某种有害蒸气或气体的体积浓度为百万分之"o3 .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一般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则为2mg/m3,危害性大的物质其容许浓度低。在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最高容许能度为30mg/m3,而居住区大气中则为1mg/m3,居住区的卫生要求要求比生产车间周j。4 .

2、排放标准是在卫生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对十三类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或排放浓度做了规定。弟一早:第一节局部通风1 .局部排风系统的组成:局部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风机;2 .局部送风系统:分为系统式和分散式;第二节全面通风3 .非稳态全面通风时间的确定:Vf.LyxLy0一InLLy2xLyo2 .稳态有害物浓度的确定xy2v。L3 .原则:当数种有机溶剂或刺激性气体,对人体的作用是叠加的,全面通风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容许浓度所需空气量的总和计算。同时放散数种其他物质时,全面通风量应分别计算稀释各有害物质的风量,然后取最大值。4 .换气次数的定义。5 .气流组织布置的原则:1)排风口应尽量靠近有

3、害物源或有害物浓度高的区域,把有害物迅速从室内排出。6 )送风口应尽量接近操作地点。送入通风房间的清洁空气,要先经过操作地点,再经污染区域排至室外。7 )在整个通风房间内,尽量使送风气流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在局部地区的聚集。8 .风量平衡与热平衡GjjGzjGjpGzpQhcGptnQdcGjjtjcGzjtw第三节事故通风1 事故通风的基本规定:当工艺设计不能提供有关计算资料时,应按每小时不小于房间全部容积的8次换气量确定。第三章局部排风罩第一节概述2 局部排风罩的优势和基本原则第二节密闭罩1 密闭罩的优点和缺点2密闭罩排风口位置的确定,应根据生产设备的工作特点和含尘气流运动规律确

4、定,排风口应社于罩内压力最高的部位,以利于消除正压。第三节柜式排风罩1柜式排风罩的分类吸气式、吹吸式2排风口的设定冷过程和热过程第四节外部吸气罩1控制风速法与流量比法控制风速:控制点的空气运动速度;流量比:从罩口周围吸入的空气量与污染气体发生量之比。2外部吸气罩与接受罩的区别第五节热源上部接受式排风罩1原理:只起接受作用,罩口外的气流运动是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排风量取决于接受的污染空气量的大小。第六节槽边排风罩1 应用特点:是外部吸气罩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了不影响工作人员操作,分单侧/双侧。单侧适用于槽宽BW700mm,B>700mm适用于双侧,当B>1200mm,宜采用吹吸式排风罩

5、。第七节大门空气幕2 用途:隔绝室内外空气流动,防治有害物扩散。2形式:侧送式空气幕,下送式、上送式,对于上送式空气幕的优势要有所了解。第八节吹吸式排风罩3 吹吸式通风的原理和特点第四章通风排气中粉尘的净化第一节粉尘的特性1 真密度与容积密度;2粉尘粘附性的优缺势;3爆炸性的原因;4荷电性与比电阻;5粉尘的润湿性:亲水性粉尘、疏水性粉尘、水硬性粉尘;6粉尘粒径分布和分散度第二节除尘器效率和除尘机理1除尘器效率全效率、串联情况、穿透率、分级效率(与全效率的关系)2除尘机理:重力、离心力、惯性碰撞、接触阻留、扩散、静电力、凝聚3除尘器的分类与净化的分类第三节重力沉降室与惯性除尘器1沉降速度与悬浮速

6、度2重力沉降室与惯性除尘器的除尘的粒径范围第四节旋风除尘器1旋风除尘器的粒径范围2三个方向速度的分布特点第五节过滤式除尘器1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与粒径范围2了解集尘层和初层的所指3袋式除尘器按清灰方式进行的分类第六节湿式除尘器1湿式除尘器的粒径范围和除尘机理2湿式除尘器的分类第七节电除尘器1电除尘器的除尘范围和特点2理解驱进速度3粉尘的比电阻的含义和价值第八节进气净化用空气过滤器1不同类别空气过滤器的粒径范围和过滤效率第五章通风排气中有害气体的净化第一节概述1常用的四种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第二节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1吸收分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2摩尔分数和比摩尔分数的含义第四节吸收设备1喷淋塔、填料塔、湍流塔和筛板塔的特点第八节吸附法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原理2吸附剂的静活性与动活性3固定床吸附装置与蜂轮式吸附装置的特点第九节有害气体的高空排放1有害气体高空排放需要参考的卫生标准第六章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第一节风管内空气流动的阻力1. 摩擦阻力,局部阻力的计算2. 流速当量直径和流量当量直径的求法第二节风管内的压力分布1. 风管内静压和动压分布2. 风机前后压力变化趋势图第三节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1. 假定流速法的计算步骤2. 并联支路阻力平衡的调节方式第七章自然通风与局部送风第一节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1有关热压和风压作用原理的描述第二节自然通风的计算1自然通风的计算步骤;2车间排风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