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单元检测卷走进化学世界_第1页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单元检测卷走进化学世界_第2页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单元检测卷走进化学世界_第3页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单元检测卷走进化学世界_第4页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单元检测卷走进化学世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 1.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的要变化是( )A.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变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淀粉酶可以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转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图是淀粉酶对淀粉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对该过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A.酶起催化作用B.是物理变化C.是化学变化D.酶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3.联合国决定年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和增加公众对化学的欣赏和了解下列观点或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A.普及化学

2、知识,宣传化学贡献,提高公众科学素养B.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学科C.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D.鼓励青少年学习化学,激发他们创造未来化学的热情 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所用试剂选择如下:滴加溶液;过滤;滴加溶液;滴加溶液下列实验顺序合理的是_A.B.C.D. 5.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B.金刚石刻划玻璃C.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稀硫酸除铁锈6.下面是小明同学的实验报告记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了水 B.用试

3、纸测得氯化钠溶液的为7C.用托盘天平称取小苏打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7.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蕴含着很多化学含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诗句中的“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C.诗句中的“灰”指的是蜡烛燃烧产生的等气体和炭粒D.诗句中的“泪”指的是液态石蜡 8.小亮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以下做法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C.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D.查找资料,了解

4、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9.小洪同学在做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时,有少许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他想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紫红色到底是的颜色还是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各项实验中没有意义的是( )A.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无色B.在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紫红色褪去,表明为紫红色C.在氯化钾溶液中通入,未见明显变化现象,表明和都不能与反应D.称量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的固体,发现固体质量减少 10.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铜片与铝片-看颜色 B.羊毛绒和棉线-用灼烧C.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木条 D.硫酸铵与氯化钾-加熟石灰11.煤是

5、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能说明煤的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 )A.发光、放热B.煤的量减少C.生成二氧化碳D.颜色改变了1 2.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13.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用滴管滴液B.加热液体C.向试管加固体D.熄灭酒精灯1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A.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 B.物质的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C.物质的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 D.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1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滴,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左盘放 砝码,游码调至处C.酒精灯用完

6、后,可用嘴吹灭D.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仪器已洗涤干净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 16.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运动方式时发现,人们所观察到的星系其内部的引力仅占“物质”引力总量的,其他是大量的非星系内部引力这一现象表明,有些“物质”是不可见的,原因是它们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因此科学家称这些可能存在的物质为“暗物质”然而,直到现在人类仍没有探索到“暗物质”存在的任何证据,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A.“暗物质”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事实上,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B.“暗物质”可能存在,人类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一旦发

7、现它存在的证据,将为人类重新认识宇宙开辟一个全新的视角C.“暗物质”可能存在距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科学家可能通过探索“暗物质”产生的粒子的存在而间接证明“暗物质”的存在D.人类探索至今,仍未发现“暗物质”,说明“暗物质”是不存在的17.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18.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的是(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研究分子的运动C.研究木炭在

8、氧气中燃烧D.研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19.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花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可能是食盐”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对于“可以尝一尝”这一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收集证据C.实验D.得出结论20.实验室常用的下列仪器中,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量筒D.燃烧匙三、填空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9 分 )21.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保持水平再读出读数俯视时会造成读数_22.如图1是小华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过程,该同学在称量氢氧化钠时,先在两个

9、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量操作中的错误是_下列操作中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填字母)A.操作中砝码和氢氧化钠放错盘         B.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C.c操作中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D.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小华同学用配制的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如图2所示装置),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

10、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乙第二种可能性小华同学在滴入稀硫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你帮助她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_小华同学又用配制的溶液来做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实验时,她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这

11、是什么原因呢?小华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A.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B.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C.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小华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的是_(填字母) 23.填写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_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_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_角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_处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_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四、解答题(共 1 小题 ,共 9 分 )

12、60;24.(9分)填写下列空格:五、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14 分 ,共 42 分 )25.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对应的仪器将操作还需要配合使用的另一种仪器(如图所示)用短线连接起来26.【实验探究】问题情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安全地进行实验是你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实验中涉及一系列的基本操作:取用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量取液体、给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学会规范的基本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分析与结论  取用方法原因分析获得结论粉状固体     块状固体   液体

13、药品倾倒   量取2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步骤正确操作,否则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试述下列错误操作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不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就直接加热药匙取用一种固体粉未后未经擦拭又去取用另一种药品向容器里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标签朝外(不朝手心)参考答案1.D2.B3.C4.B5.D6.C7.B8.B9.D10.C11.C12.C13.B14.C15.D16.AD17.AC18.AC19.AC20.AD21.凹液面的最低处偏大22.称量氢氧化钠时,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AB硫酸过量部分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AB23.24.25.26.取用方法原因分析获得结论粉状固体一斜二送三慢竖   防止粉末沾在管口和管壁 取用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