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复习(共8页)_第1页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复习(共8页)_第2页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复习(共8页)_第3页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复习(共8页)_第4页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复习(共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绪论1、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务院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 工程建设“三同时”:凡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矿企业和技改工程项目,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3、 在生产活动中,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实行安全和生产的“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第一篇第一章 化工环境保护技术1、 化工废水的种类 按成分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含

2、有有机物的废水,第二类为含无机物的废水,第三类为既和含有有机物又含有无机物的废水。按主要污染物分:含氰废水、含酚废水、含硫废水、含氟废水、含铬废水、含有有机磷化合物废水、含有机物废水等。2、 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 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悬浮物(SS)、pH、有毒物质、大肠杆菌群数 。3、 化工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法:重力分离、离心分离、过滤化学处理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沉淀法、电化学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吸附法、浮选法生化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化法4、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有 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沉淀法、电

3、化学法 。5、 混凝沉淀法的适用条件和原理适用条件:可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mm(或小于1m)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够去除色度、油分、微生物、氮和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以及有机物等。原理:在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因混凝剂为电解质,在废水里形成胶团,与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绒粒沉降。6、 化工废水常用的物理化学法有 吸附法、浮选法、电渗析、反渗透、超过滤 。7、 通常废水中BOD5/COD值大于 0.3 采用生化处理法。8、 活性污泥的组成,污泥中的在废水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组成:好氧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起主要作用

4、微生物:细菌和原生动物。9、 沼气池的利用 厌氧生化法 处理技术的事例第二章 化工废气处理技术1、 化工废气按污染物的状态分为 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两大类。2、 颗粒污染物主要包括 粉尘、烟尘、雾滴和尘雾 等。3、评价除尘装置性能的技术指标有 气体处理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 等参数,经济指标有 装置费、运行费和占地面积 等。4、列举四种常用的除尘装置: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过滤室除尘器、静电除尘器。5、 气态污染物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 。6、 吸附效应较高的吸附剂有 活性炭、分子筛 等。7、 脱除SO2常用的两种方法湿法脱除SO2技术:氨法、钠碱法

5、、钙碱法;干法脱除SO2技术:活性炭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第3章 化工废渣处理技术1、 化工废渣对水域污染的四种途径是 人为投入 、 被风吹入 、 雨水带入 、 渗入 。2、 我国根据国情制定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技术政策是 无害化 、 减量化 、 资源化 。3、 化工废渣常用的五种处理方法是 卫生填埋法 、 焚烧法 、 热解法 、 微生物分解法 、 转化利用法 。4、 比较焚烧法与热解法焚烧是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可燃的固体废物氧化分解,借以减容、去毒并回收能量及副产品。固体废物热解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的过程。焚烧是放热的,热解是吸热的;焚烧的产物主要

6、是二氧化碳和水,而热解的产物主要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5、 塑料废渣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熔融再生法 、 热分解法 。6、 硫铁矿炉渣的来源,分类及主要处理方法来源:生产硫酸时焙烤硫铁矿产生的废渣;分类:高铁硫酸渣和低铁硫酸渣;处理方法:硫铁矿炉渣炼铁、硫铁矿炉渣联产生铁和水泥、从硫铁矿炉渣回收有色金属、硫铁矿炉渣制砖。第四章 化工清洁生产概要1、 生物质是指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所有生物有机体的总称。2、 可再生资源是将组成植物体的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大分子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木糖、乙醇、丙酮等,进而可以此进一步合成各种化学产品。3、 超临界流体是指处于超临界温度及超临界压力下的流体,是一

7、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流体状态。4、 化工清洁生产技术包括:超临界流体技术、新型催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微波技术、超声技术、膜技术、辐射加工技术等。5、 循环经济遵循的3R原则是 减量化 、再利用 、 资源化 。第二篇 第六章 化工安全设计与安全管理1、化学工业中的危险从危险形式来看可分为4大类:毒害性危险、腐蚀性危险、爆炸和燃烧性危险、环境污染危险。工伤事故按伤害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一般伤亡事故<一次死亡1-2人>、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伤亡3-9人>、特大伤亡事故<一次伤亡10-29人>、特别重大伤亡是事故<一次伤亡30人以

8、上>)。2、特大伤亡事故必须在6h内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大伤亡事故必须在12h内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一般伤亡事故必须在24h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3、 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按事故造成的后果可分为:人身伤亡事故和非人身伤亡事故。4、 3E管理体系是指:工程技术、教育培训、强制管理。5、 事故隐患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6、 伤亡事故致因理论:危险源故障异常事故灾害。7、 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a、行政首长负责制;b、安全生产,人人有责;c、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小组与安全监督员;d、安全第一,重在预防。第

9、七章 化工防火防爆技术1、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激烈的氧化反应,它必须同时具备的3个条件:有可燃物存在、有助燃物存在、有着火源。2、燃烧三角形学说:燃烧三角形的三边分别表示可燃物、氧和温度(能使可燃物点燃的温度)。3、燃烧四面体学说:燃烧四面体的四个面分别表示可燃物、氧、温度和未受抑制的链反应。4、燃烧形式:a、均一系燃烧和非均一系燃烧;b、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c、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d、表面燃烧或均热型燃烧。5、可燃物燃烧速度物质状态燃烧形式燃烧速度气态扩散燃烧取决于气体的扩散速度混合燃烧取决于气体本身的化学反应速度液态蒸发燃烧取决于液体的蒸发速度固态表面燃烧取决于固体的表面积6、 爆

10、炸: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的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巨大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和核爆炸。7、 物理性爆炸: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等物理变化而形成的爆炸。化学性爆炸: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8、 粉尘爆炸:粉尘粒子表面与氧作用发生的爆炸。粉尘爆炸属于化学性爆炸和气体爆炸。9、 爆炸极限的计算:物质的爆炸下限和爆炸下限是可燃物质(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达到刚好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危险度式中:爆炸上限;爆炸下限。爆炸极限式中: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混合气中各组分的

11、爆炸极限,;各组分的混合气体中的浓度,;(需除去不燃气体)。10、 爆炸极限不一定是固定值,它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原始温度: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变大,即爆炸下限值变低,爆炸上限值变高;原始压力:一般压力增大,爆炸范围扩大。11、 评定气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爆炸极限和自燃点;评定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闪点和爆炸温度极限。12、 化工生产中的点火源主要有:除生产过程本身具有的加热炉火、反应热、电火花等以外,还有维修用火、机械摩擦热、撞击火星及吸烟等。13、 防爆电气设备类型:a、增安型(e),b、隔爆型(d),c、充油型(o),d、正压充气型(p),e、本质安全

12、型(i),f、防爆特殊型(s),g、充沙型电气设备(g),h、无火花型(n)。外壳防护标志字母表示防水等级表示方固体进入及人体触及等级IP A B14、 防护等级的标志规定:15、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原则是:防爆电气设备所适用的级别,不应低于场所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16、 静电的主要危害、防护措施及常用的消除方法危害:静电积累引起人身电击,火灾,爆炸,电子器件失效和损害以及对生产的不良影响。防护措施:a、泄露法:采取接地或者接零、增湿,加入抗静电添加剂等措施;b、中和法:采用各种静电中和器,使带静电物体与周围的空气电离,通过气体导电使静电中和消除,减弱静电;c、工艺控制法:选用适当的材料,改

13、进设备结构和工艺加工过程,控制静电的产生。常用的消除方法:接地导走和静电屏蔽法。17、 阻火器灭火的作用是:当火焰通过狭小孔隙时,由于冷却作用而终止燃烧。阻火器利用内装的金属网、波纹金属片、砾石等形成许多小孔隙而起阻火作用的。阻火器的适用范围:a、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蒸汽的排气管;b、易引起火灾爆炸的高热设备与输送可燃气体、易燃蒸汽的管路之间。18、灭火原理灭火原理(破坏燃烧条件)冷却灭火降低可燃物或点火源的温度窒息灭火分离开助燃物和可燃物隔离灭火化学抑制灭火抑制自由基反应19、 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第八章 工业毒物的危害及防护技术1、毒物的相对概念:狭义,少量进入人体可导致中毒的物质。广义,

14、凡是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2、中毒:由毒物侵入人体而导致的病理状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生产的毒物称为工业毒物;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3、工业毒物的毒性评价指标 a、LD100或LC100:表示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 b、LD50或LC50: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c、MLD或 MLC:表示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中个别死亡的剂量或浓度。d、LD0或LC0:表示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即使全组染毒,但试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4、 工业毒物进入和排除人体的途

15、径 a、进入人体的途径:经呼吸道侵入,经皮肤侵入,经消化道侵入。b、排除人体的途径:气体及易挥发毒物主要经呼吸道排出,水溶性毒物大部分经肾脏排出,重金属及少数生物碱等经肠道排出。5、 窒息性气体的窒息作用气体窒息作用窒息原理气体安全浓度单纯窒息降低氧气含量N2血液窒息妨碍组织细胞得到足够的氧气COCCO30mg/m3细胞窒息降低细胞利用氧气的能力H2SCH2S10mg/m36、 化工生产防毒的“五同时”即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三同时”即防毒设施与厂房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同时设计、施工和投产。7、 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应遵循的原则:a、 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b、切断毒物源;c、采

16、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d、促进生命器官功能恢复。8、 CO的中毒原理:CO的中毒原理是CO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第九章 压力容器和化工检修的安全技术1、压力容器的条件:a、压力条件:最高压力大于0.1MPa;b、尺寸条件:容器内径大于等于0.15m,同时容积大于等于0.005m3;c、介质条件: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液体。2、容器包括反应容器R、换热容器E、分离容器S、储

17、存容器C。按照容器的作用将容器分为一类容器、二类容器、三类容器三类(不含锅炉)。3、压力容器按其设计压力p可分为:低压L:0.1p1.6MPa;中压M:1.6p10MPa;高压H:10p100MPa;超高压U:p100MPa。低于0.1MPa的视为常压容器。4、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周期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分为:外部检查、内外部检查、压力试验。至少每年做一次外部检查(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每三年做一次内外部检验(压力容器停机时检验);每六年做一次压力试验。根据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规定,安全状况等级应根据试验结果评定。在某些情况下,内外部检验期限可以适当缩短(如首次检验的),或延长(如非金

18、属衬里层完好的,但其检验周期不应超过9年);有些容器在内外部检验合格后,还必须进行耐压试验(如新安装的或移转的压力容器)。5、HSE管理体系是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简称。6、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有:安全阀、爆破片和压力表。 a、安全阀的作用是当承压容器的压力超过允许工作压力时,阀门自动开启发出警报声响,继而全量开放,易防止设备内的压力继续升高。当压力降低到正常工作压力时,阀门及时自动关闭,从而保护设备在正常工作压力下安全运行。当承压容器正常运行时,安全阀应该严密不漏。安全阀应该保证清洁,常检查铅封,每年必须检查一次。安全阀的排放能力必须大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泄放量。b、爆破片是一种破裂型的安全泄压装置。它利用膜片的破裂来达到泄压目的,泄压后便不能继续使用,压力容器也被迫停止运行。所以,通常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