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学教互动”模式打造高效课堂_第1页
充分利用“学教互动”模式打造高效课堂_第2页
充分利用“学教互动”模式打造高效课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充分利用“学教互动”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白河中学田蜜所谓“学教互动”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两种主要形式。那么,如何利用学教互动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对此,我们做了如下尝试:第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指导教学。让学生明确目标,这是强调师生积

2、极性、主动性,以其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为此,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时,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发挥目标导向的功能。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如果对全班同学采取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就如同用同一号码的鞋让所有学生穿,势必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首先制定教学目标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只有面对全体学生制定教学目标,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有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其次制定教学目标要注重因材施教。教学目标应处于学生各自的最近的发展区域,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为此,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基础目标上做适当调整,或将个体目标适当降低一些,使之更符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使之内化为学生

3、自己的发展目标。再次,制定教学目标要兼顾知、情、意、行。学生全面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实施个别化教学,必须力求做到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的内在统一,充分挖掘教材本身固有的思想教育内涵,注意知、情、意、行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做到这几步:其一,教前诊断。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必备铺垫或有关的“双基”情况,并吸收学生的意见,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其二,展示目标。进行定向学习。让学生一上课就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学习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与教师默契配合,成功达标。其三,围绕目标互动。教师凭借教学目标,利用教材中固有的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以新旧知识的

4、联系或冲突中引发学生需求,从尝试练习,看书自学入手,通过质疑问难,学习讨论等环节,使书本上枯燥的规则,抽象的数学为自身所内化。其四,目标检测。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掌握学生达标情况。第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师道尊严,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只是绝对的顺从,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的是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缺失。表现出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师生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探讨科学知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很难调动起学生“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

5、以,我们要构建师生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首先应该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教学形式。人的存在,人的发展,是现代教学最根本的理念。民主、平等、互动、合作更应成为师生关系的新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先进的教学模式建构与发展的基础。据此,教师要由学生的权威变为学生的伙伴,在与学生的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完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在课堂上,老师应致立于创设一种给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艺术地动用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信任和期待,以一颗爱

6、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便是这个道理。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有助于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第三,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唤醒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是活生生富有个性的人,有着千变万化的差异。学生每天来到学校,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个学生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们的情感世界。个体心理个性人格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解决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培养

7、学生的独特个性,是教师最起码的学生观。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大,每个学生只要教学得法,都能够成才。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都能学习好,对学生长期抱有希望,必定会使学生受到热情的关怀和鼓励,唤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同时,尽可能多地创设各种机会,给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以展示自己个性特长的机会。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给明确具体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身手显露才华的机遇和舞台,使学习者不断地取得成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满足和喜悦,而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也就会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问题是个别化教学的核心,整个教学活动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进行的。没有学生提问的课堂其实对学生主体漠视的课

8、堂,当然也就失去了主动精神和个性的培养。教师要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必然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实践证明,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是调动学生内在动力,促使学教互动,提高个别化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以启发,可以引导,但引导并不是把学生直接引到预先设的答案中来。在政治课教学中,引导首先就是教师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参与到政治课教学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其次是生生互动师、师生互动,动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又强调加强合作,坚持独立与合作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的

9、评价应伴随教学活动的始终。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口头评价,即时评价,随机评价。评价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除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应用外,必须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坚持纠正与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将评价过程变成一个知识、能力情感化的过程。第四,改革教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还有相当多的教师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搞题海战术,极大的消磨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快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变传统的教学为创新教学,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

10、落实在导学上,变教材为例材,变讲堂为学堂,变演员为导演,使教与学和谐发展。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互动,多向交流,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大胆动手实践等方法,激励学生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政治课教学内容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身边的生活事例,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知识难点;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也可以借鉴一些电视栏目,如“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把它们引同入课堂,更能调动学生“动”的积极性。当然,教师既要注意合理安排角色,又要使全班学生动起

11、来,这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还可以通过辩论、分组讨论等,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充分发挥,既学得了知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甚至还可以结合教材设计种种机会,将课堂搬入社会。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且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总结等各种形式展示教学成果,让学生获得各种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课堂引进“小组学习”形式,扩大学生参与面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溃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放弃师道尊严,与学生平等对话,敢于面对学生的质疑问难,当学生说服了你的时候,也就是他求得真知的时候;当他努力说服别人的时候,也就是他学会求知的时候。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固定化的教学策略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教学需要,更不能以巳有的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