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真正出路在于大量阅读_第1页
语文教育的真正出路在于大量阅读_第2页
语文教育的真正出路在于大量阅读_第3页
语文教育的真正出路在于大量阅读_第4页
语文教育的真正出路在于大量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教育的真正出路在于大量阅读 观点摘要语文教育最核心的一项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好书面语,以逐步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语文教育的真正出路就在于大声朗读,大量阅读与背诵,并不断由模仿写作到有创意地写作。阅读有三大好处:第一,阅读能培养对母语书面语丰富的语感;第二,阅读为孩子打开了通往丰富多彩的世界的大门;第三,书籍凝聚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深邃的民族文化,阅读的过程也就是破解一个民族文化密码的过程。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就能有效传承中华文化,就能全面提高整个国家的语言能力。 语文教育之我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陆俭明 马真我们国家整个语文水平下滑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后

2、,大家都期望能改变这种状况。2012年语文建设和语言文字报为此开展了“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的大讨论(简称“真语文”大讨论),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普遍认为,中小学语文教育已经到了不能不改革的地步。但是,以往语文教育失败的症结在哪里?语文教育该走什么样的改革之路?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普遍认同“要真语文就要求真教,真学,真评”。但我们认为,从总体上来看,似乎还未定好位,还未找准改革之路。1我们为什么要送孩子进学校识字学习我们觉得,要使语文教育定好位,要找准语文教育改革之路,首先要思考和明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送孩子进学校识字学习?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不用思考

3、的问题,因为送孩子上学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不然。我们认为,语文水平之所以下滑,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从学校主管部门到一般社会群众,从学生家长到中小学领导乃至语文教师,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因而事实上大家心里都并不明确“我们为什么要送孩子进学校识字学习”。我们认为,之所以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为的是要让孩子能识字、能逐步掌握母语书面语,能至少学习、掌握一门外语。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不断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包括历史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将来长大后才能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已故世界知名数学家、复旦大学老校长苏步青教授说得好:“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言学界的老前辈吕叔湘先生也说得好:“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认识清楚了“我们为什么要送孩子进学校识字学习”,也才能明白语文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任务是什么。2语文教育定位该定在哪里语文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好书面语”,逐步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文学素养,逐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使学生不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与熏陶。而上述三项任务中,最核心的是第一项任务,即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好书面语,以逐步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语文

5、教育的定位就应该定在这里。这种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在语言理解方面,无论读或者听,要让学生都能快速抓住对方表达的主要内容,并能品鉴一篇文章、一席讲话,它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二是在语言表达方面,无论说或者写,要让学生做到文从字顺,进而做到得体到位,具体说,要让学生懂得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在什么人物身上,当表达什么意思时,需要用什么样的词语,什么样的句式,什么样的句调语气。三是实际的语文纠错能力。无论是看别人的,还是自己的文字,能凭语感初步判断一个词语使用的好坏,一个句子的正误与好坏,并有改正的能力。学生有了这三方面的语文能力,那么他们就会切实掌握好书面语。我们

6、如果圆满地完成了上面所说的语文教学任务,达到了语文教学目的,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修养就会得到切实的提高;再加之学习好一门外语,学生也就能更好、更快地不断接受高素质的教育。语文教育的定位就应该定在这里。3语文教育的真正出路光定好位还不够,还必须找准路,还必须认真思考:语文教育怎么能达到、完成上述目的与任务?我们的出路在哪里?谈“出路”之前,我们不妨先说说人对语言的掌握。任何人,母语口语主要是从小自然习得的,母语书面语和外语则主要是学得的。母语口语主要是自然习得的,母语书面语则主要是学得的。如何能够有效地学习母语书面语呢?孩子习得母语口语的经验和道理值得借鉴。孩子从呱呱坠地,爸爸、妈妈、叔叔、阿姨

7、、哥哥、姐姐(以下统称为“大人”)就不断地逗他,不断地跟他说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孩子听不懂大人所说的话,但大人还是一个劲儿地跟孩子说话,而孩子也总是呈现出愿意跟大人“交谈”的状态。就这样,孩子由襁褓到孩提,再到垂髫,居然在大人话语的熏陶下开始咿咿呀呀与大人“对话”,慢慢地学会了像样的说话,慢慢地话越来越多,慢慢地可以自若地与大人对话交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整个过程中,大人从来没有孤立地教过孩子一个元音或辅音,没有孤立地教过孩子一个词,更没有孤立地教过孩子一条语音规则或语法规则。孩子学会说话,主要是在大人话语不断地熏陶下,在不断跟大人的“对话”交际中,逐渐积累母语口语的丰富语感,正是靠

8、这越来越丰富的语感,逐渐准确把握了母语的发音、掌握了母语的词语和语法。在母语书面语的学习中,就很值得我们考虑如何从孩子自然习得母语口语这一发展过程中借鉴些什么。我们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借鉴。第一,要学好母语书面语必须不断积累丰富的母语书面语语感;第二,而要不断积累丰富的书面语的语感,就必须大量接触母语书面语,具体说就是要大量阅读,大声朗读,尽可能背诵,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不断从模仿写作到有创意地写作。古代私塾语文教学的特点就是大量阅读,大声朗读,要求背诵,天天练字写字,并不断由模仿写作到有创意地写作。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书面语语感,从而逐步掌握汉语书面语。学生当时对所读之书的内

9、容可能不甚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但给他打下了坚实的书面语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逐渐领悟书中之意,而所读所背之书深深印在脑海之中,长大后随时可以“调用”。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也值得从传统语文教学中去借鉴。显然,语文教育的真正出路就在于大声朗读,大量阅读,要求背诵,天天练字写字,并不断由模仿写作到有创意地写作。4阅读的好处无论从传承民族文化角度说,还是从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角度说,都离不开大量阅读。再说,人的心智发展的三大要素求知欲、好奇心、想象力的逐步具备、不断增长,人的真善美的心灵的培植,主要源自阅读。大量阅读起码有以下几方面好处。第一大好处,阅读,也只有阅读,才能培养对母语,特别是

10、对母语书面语丰富的语感,而这对增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字词的意义与用法。我们知道,我们衡量一个人的语文修养、语言能力,主要是看他书面语的修养与能力。而衡量的标准,首先就是看他对汉语字词的掌握程度就汉字而言,起码对每个常用汉字的形、音能很快对上号,进而能与义对上号;就词而言,能掌握好所学每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而要切实掌握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阅读,而非死记硬背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大好处,阅读,实际为孩子逐渐打开了通往比眼前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的大门,而且读经典、读好书,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与名人

11、进行心灵交流,与哲人进行思维碰撞;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阅历,能开阔自己的视野,能丰富人生,启迪智慧,而且能使孩子长大起来成为有脊梁骨、有精神支柱、能通达事理的人。古人云“开卷有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孩子心灵的日趋美好,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的想象与希望,主要源于读书。第三大好处,书籍是人类文明前行的方舟,其中更是凝聚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深邃的民族文化。阅读的过程也就是破解一个民族文化密码的过程。因此,阅读是使孩子认同、传承并日后能担负起发展民族文化的起点。语文老师常说,要让学生“感受语言,品味语言,解读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这看法不错,然而这只能在大量阅读中实现。我们看到,我们的先辈和前辈,

12、一直以来都强调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而在著名的文学作品中也时有反映。请看:唐代“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欧阳修是宋代大文豪。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庭坚的岳父孙莘老曾经就写文章之事请教欧阳修,欧阳修说:“无他术,唯勤读而多为之,自工。”钱锺书的夫人杨绛,在她百岁生日时,有记者采访她,她说了这么一件事。她说,她父亲思维敏捷,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为申报写评论,一篇接一篇,浩气冲天,掷地有声。她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她父亲对她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周末文刊2012年第7期杨绛百岁答问:坐在人生的边上)红楼梦第48回有这么一个情节:香菱向林黛玉请教怎么写诗。林黛玉

13、怎么回应香菱的呢?林黛玉没具体说什么,只是拿了一部王维诗集给香菱,并告诉香菱,你再读一二百首杜甫的诗,一二百首李白的诗,你去读吧,背吧,背得滚瓜烂熟了你也会写诗了。这也正是古人所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顺带简要提一下唐代王勃所写的滕王阁序。注意,这是王勃的即兴之作啊!却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序文成了传世名篇,而且在短短的七百多个字里,用了二十多个典故。当然像王勃那样的聪慧才子历代少有。但试想,如果王勃不熟读古代经典,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即兴撰写出这样的传世篇章吗?先辈或前辈说的话也好,文学作品中说的事也好,当今学者的实际生活也好,都说明一

14、个道理,要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增长语言能力,没有特别的好办法,重要的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勤写作,以积聚丰富的语感。这应该是前人的经验之谈,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这正是语文教育的出路。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提醒大家重视语感的积聚,要认识积聚丰富语感的重要性。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有经验的司机,最后熟练开车凭的是积聚的丰富的“车感”;一名优秀的球类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如何击球、如何回球根本来不及思考,凭的是在长期训练、比赛过程中积聚的丰富的感觉。而那丰富的感觉主要不是靠师傅或教练给他讲理论获得的,主要是在实践中积聚的。到了一定阶段给他们讲点理论会起到很好的作用,那也只是让他们能更好地利用那丰

15、富的感觉。语言学习,包括母语书面语学习、外语学习,也类似。先前乃至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教师讲得太多;进入21世纪普遍运用多媒体、PPT,并将此视为语文教育的进步,其实更是华而不实。结果导致学生普遍很少认真读书,几乎没有大声朗读,也不背诵。这样,怎么能使孩子积聚丰富的母语书面语语感呢?没有足够的输入哪能自由地输出?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试对语文教育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建议之一:小学语文课实行分课制,将现在的语文课分为“国文”与“作文”两个课。“国文”课,就是读文言经典,要求大声朗读,要求背诵,不要求明其意。“作文”课,就是写现代白话作文。不采取命题作文的办法。要求学生观察、记录、描述实情,到高年

16、级可以围绕某个主题搜集资料,思考分析,立论成篇。开设“国文”课的前提是要编纂一个好的一至六年级的文言读本。这文言读本具体怎么编,选什么样的课文,这得充分研究,不能简单照搬私塾的做法。“作文”课成功的关键是,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开设“作文”课的前提是学校要有充足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类读物,并规定学生的阅读量。在“国文”课里也得写作,但如何“写”,写什么,需要研究。建议之二:中学语文教育可基本按照现行的做法,不用分课,更不要回到20世纪50年代“文学”与“汉语”的分课制,但教学理念、教学思路要改革。首先要编好语文课本。语文课本的课文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根基和依托,课文选

17、得好不好,课文选得是否合适,直接影响语文教学任务的实施和完成。因此,必须重视课文的选取、课本的编写。在语文课中不能遵循“厚今薄古”的原则,中学语文文言文课文还得起码占60%。而课文的选取,童庆炳、钱理群、陈平原等诸位先生的意见值得重视。从内容上讲,能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特别是懂得怎么做人,同时还一定要符合青少年的发展和需求,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唤起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能激发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童庆炳,1998年)。在语言文字上,不但要规范,优美,更要富于表现力、感染力;要“经得起学生的咀嚼”(陈平原,2007年)。“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对语言美的欣赏,对语言魅力的感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钱理群,1998年)。目前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一些诗、词、曲、文、赋,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而积淀下来的,在语言文字上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上述优点或特点。现当代作品,在语言文字上经得起分析和咀嚼的也有,如大家所熟知的鲁迅、朱自清等人的一些作品。抛弃自古至今的经典,会让中华文化断裂,那是对不起我们的老祖宗。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弘扬与完善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文件,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头。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