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1页
浅谈数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2页
浅谈数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3页
浅谈数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4页
浅谈数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数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文章阐述了美育在数学中的体现,和谐、简单、奇异是数学中美学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应使受教育者接受数学知识的思维活动寓于美的愉悦之中,要引导学生去发掘数学之美。只要教师稍加重视,适当引导,学生就会兴趣倍增,积极主动地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观察、分析、思考、体会,从而扩大视野,增加知识面,增强应用意识。关键词:数学 美育 素质教育在许多人心目中,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课程。而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那里就有美。”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发掘,就不难发现数学的这一重要特征。这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让学

2、生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机械学习为愉快学习,从而创造出数学的美。教师应发挥数学在的审美教育中重要的作用,为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开辟广阔途径。一、感受数学之美,培养审美情趣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数学活动中的美学动机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可以且应当这么说:“不感到数学是美的,也就不太可能对数学有什么感情。”说到数学之美,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令人心驰神往的优美而和谐的黄金分割;雄伟壮丽的科学宫殿的欧几里得平面几何;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其实,不只是高深的数学领域才能体味到数学美,也不只是数学家才能追求数学美。

3、翻开我们的数学课本,到处都存在着美。1、简洁与灵巧的美。数学中简洁与灵巧的美到处可见。如通行当今世界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可以说是世人共识的最简洁的文字,用这种文字写出来的数和算式,不仅全世界的儿童都能认识,而且它的妙处还在于用10个有限的符号能表示出无限多的数。这与绘画时利用3种原色可以绘出众多色彩缤纷的图画,与作曲中凭7个音符能谱写出各种令人心醉的乐章一样,是多么令人惊叹的简洁美! 2、对称与和谐的美。在数学中,对称与和谐的美比比皆是,简单几何图形中的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等都是具有对称美的直观而浅显的例子。对称美不仅表现在一些几何图形中,还表现在一些运算中。如平均分具有和谐匀称的美,分数的初

4、步认识通过对图形的平均分这种和谐的美所引起的形象思维,来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相反,任意分就会产生不和谐、不匀称,这又从反面强化了分数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分数概念平均分的意义。 3、深刻丰富的内在美。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观察、实验、模拟、猜测和调控等等,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发展数学、应用数学的重要策略。正是由于有上述特点,构成了数学中的这种内在美。二、欣赏数学之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著名数学家田刚院士曾说过:“数学的美体现在结论的简单和明确。数学就像是一个花园,没进门时你根本看不到它的漂亮,

5、可一旦走进去,就会感觉它真美。” 如何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素材,揭示生活中所蕴涵的数学的美,展示数学美的巨大魅力和作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花园,一起去欣赏体会。数学源于生活,而它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生活。人类从猿进化而来就已经用到了数学。如:在计算日子的时候,在绳子上打个结,就表示一天。可见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是源远流长了我们也一直提倡“数学生活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立足学生生活环境,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他们从实际中体验数学之美,学生便能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身临其境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们虽然还不

6、能理解数学美育的深刻内涵,但他们有朦胧的数学美感。例如要学生去判断176485239和123456789两个数中哪个更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就是数学美育的潜意识作用。虽然学生说不清其中的理由,但他们确实感受和领悟到这种美,只要耐心引导,学生是不难逐渐认识和理解数学美的。数学美普遍存在于数学之中,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真是“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数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在数学美的海洋里去遨游、去欣赏、去感受,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形成数学美感。三、表现数学之美,发展思维能力华罗庚曾说过:“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 数学题目中凝聚着数学王国的精华。数学题目的解

7、答,一次又一次把人的智力推向新的境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解题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发出灿烂的光辉,令人惬意无限,乐趣无穷。沿着不同思维途径通向问题的答案,就会激起层层精神的涟漪,令人感到审美的愉悦。在提出数学问题时,揭露它的新颖、奇异或形态的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使他们感受到思维方式、方法的巧妙、新奇、别致,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在把知识加以整理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和谐、统一、简单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而且能使学生品尝到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使学生在受到数学美的熏陶的同时,不知不觉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学16.25+22.46+3.75+

8、17.54= ?、25×9×4×5=? 这几道计算题时,如果按照原来的顺序计算就很麻烦,学习了加法、乘法的等运算定律和规律之后,可以进行简便计算。16.25+22.46+3.75+17.54=(16.25+3.75)+(22.46+17.54);25×9×4×5=(25×4)×(9×5).在计算过程中,通过数学简便方法的运用,不仅使计算化烦琐为简单,而且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也体现了数学解题的思维美。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这就要求我

9、们教师充分利用生活这个大课堂,把它创设成为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揭示数学美、感受数学美,表现数学美。四、创造数学之美,体验成功的喜悦美能启迪学生的心灵,数学是一座无穷的宝库,不断地挖掘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而其中的每个未知领域,都充满着神秘诱人的魅力。如在教学“对称”这一课时,通过让学生画对称图形、剪对称图形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保证剪出来的图形是对称图形,剪完后又让学生想办法验证它是对称图形。这样可以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再去创造。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对称图形的形成

10、,感受到对称图形的内在美。在欣赏漂亮图案的同时与同伴分享“创造美的喜悦”,体验到数学中的创造美。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作业不整洁,字迹潦草、格式不规范这些现象会逐渐减少,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本本字迹工整、计算正确、格式规范的作业,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 又例如,在学习归一应用题时,这样一道习题让学生练习。“使用139全球通手机,月租费50元,每分钟通话费0.4元;而某一人用136神州行手机,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6元,而这个人用136手机,每月计费150元以上,若他要换用全球通手机合算吗?”这些题目,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又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让学生计算,既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对现实生活多一些了解,又很好地创造了生活的新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时候,可以设置疑问。“为什么自来水的管道是圆形的而不是长方形的”、“你们有没有见过正方形的自来水管”,这样一些带有生活常识的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对它充满兴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样使教材的内容融入趣味的生活情节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再次学习的兴趣。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在数学这个充满生机、魅力多姿的大千世界里,理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