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预防犯罪教案_第1页
52预防犯罪教案_第2页
52预防犯罪教案_第3页
52预防犯罪教案_第4页
52预防犯罪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时预防犯罪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3、 教学安排:1课时4、 教学方法:多媒体,小组讨论,小组总结、课堂练习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案件展示:校园霸凌何时休?2019年10月,河南商丘14岁的学生小迪,在课间上厕所后莫名死亡,警方调查后认定小迪的死是意外。但家长向小迪的同学了解到原来小迪是被同学用钝器打死,随后小迪尸

2、体被挖出送检,尸检报告显示小迪的确是因为钝器击打头部而死,目前小迪父母已经重新报案。小迪的同学面临着法律的制裁。思考: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据你所知,分析案件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二、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1、刑法的含义和内容;2、犯罪的含义和特征;3、刑罚的种类;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三、(展示教材P52“运用你的经验”),认识罪与罚1、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你认为的犯罪行为:教师举例:1砸破汽车玻璃偷盗车内物品属于盗窃罪。材料链接: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3、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属于犯罪行为。材料链接: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

4、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3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他人属于犯罪行为。材料链接: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教师总结、过渡:这三则事例说明当事人的行为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什么是犯罪、犯罪应受什么处罚、如何预防犯罪,是我们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一)刑法与犯罪的含义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刑法与犯罪阅读教材P5253内容,回答:1什么是刑法?2什么是犯罪?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教师讲

5、解: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二)犯罪特征活动二:认清犯罪特征(展示下列材料)殴打他人,未对他人造成重伤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殴打他人而导致他人重伤甚至死亡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思考: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教师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制裁或

6、者民事责任,犯罪要接受刑罚处罚。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三)刑罚含义及种类活动三:了解刑罚(展示材料)海南昌江“黑老大”黄鸿发被执行死刑:2020年7月30日,海南省一中院遵照最高法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海南昌江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案首犯黄鸿发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思考:黄鸿发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2黄鸿发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3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教师讲述:黄鸿发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他受了刑罚处罚,其中死刑是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是附加刑。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

7、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阅读教材P54“相关链接”)了解刑罚的具体内容。延伸材料:附加刑中还有驱逐出境和剥夺勋章、奖章和荣誉称号。前者只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后者只对犯罪的军人适用。学习小技巧:通过字词判断性质拘留和拘役,罚款和罚金的区别:拘留和罚款,指的是对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拘役和罚金,是对犯罪行为的处罚。活动四:预防犯罪(学生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思考与讨论:1有人说:陈某是个特例,年龄小的人一般不会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罚处罚。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2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并分析他走上犯罪

8、道路的原因。3说说陈某的经历给你的启示。教师讲述:1.阅读教材P55“相关链接”可知,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刑罚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2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偷窃财物等拦路抢劫被判刑。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诱惑等。3陈某的经历告诉我们:(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活动五:杜绝不良行为(展示表格)行为表现对行为人的危害对他人的危害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填表并回答: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第十四条

9、和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教师讲述:行为表现对行为人的危害对他人的危害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打架斗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侵害他人生命健康影响家庭正常生活扰乱公共秩序夜不归宿可能受到他人侵害可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令父母担心易导致犯罪携带管制刀具可能被他人伤害毒害身心健康,诱导犯罪令父母担心败坏社会风气教师总结: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明辨是非,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活动六:防患于未然(学生阅读教材P56“阅读感悟”)思考:读了父亲给儿子的信,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教师总结: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六、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明白了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明辨是非,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应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七、板书设计预防犯罪八、教学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