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2分)1、(2分)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佝偻(gu) 襁褓(qiáng) 舐犊之情(shì) 书声琅琅(láng)B抽噎(y) 瓦楞(léng) 气吞斗牛(du) 心无旁骛(w)C诅咒(z) 恣睢(zì) 强聒不舍(qiáng) 不屈不挠(náo)D拮据(j) 谀词(yú) 廓然无累(kuò) 方枘圆凿(ruì)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代天娇 断章取意 脑羞成怒 涕泗横流B怒不可谒 歇斯底里 抑

2、扬顿挫 浑身解数C起承转合 温声细语 不二法门 好高骛远D红妆素裹 强聒不舍 言行相顾 克尽职守3、(2分)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细细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_,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_,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_。A品尝 绝妙意境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B品赏 浓情厚谊 绝妙意境 无限乐趣C品赏 浓情厚谊 闲情逸致 无限趣味D品味 闲情逸致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

3、病的一项是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C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5、(3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夏阳人,他用毕生精力著

4、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C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D故乡以我的所闻所见为线索,作品中的“我”与藤野先生中的“我”不同,并不一定是作者,而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二、古诗文阅读(24分)【甲】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乙】隆中对(节选)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子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

5、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丙】子罕不直不止士尹池为荆

6、使于宋,司城子罕觞之。南家之墙,拥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经其宫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西家高吾宫庳潦之经吾宫也利,故弗禁也。”士尹池归荆,适兴兵而攻宋,士尹池谏於荆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能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乎!”故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谓乎!”注 司城:官名,位列六卿。 鞔(mán):鞋帮 庳(bì):房屋低矮 折冲:摧折敌方的战车

7、6、(2分)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殆:一定 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兴旺富裕C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控制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将:率领7、(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D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8、(2分)下面对【甲】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内地的独特景色,

8、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表明戍边生活的艰苦与凄凉。9、(2分)下面对隆中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C作为人物传记,选段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

9、隆中对前、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10、 (2分)下面对子罕不直不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士尹池出使宋国,看见相国子罕任凭南邻家的墙突出在自家面前,西邻家的积水流过自己的院子。B子罕的解释是这两家都要以此为生,所以没有要他们拆墙取直,也没有制止积水流过自家。 C子罕官居相国之高位,却能如此宽容百姓,所以士尹池认为他是仁慈之人。D子罕无意之中的言行竟为宋国免除一次战祸,足见个人形象的巨大价值。11、(3分)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西家高吾宫庳潦之经吾宫也利故弗禁也。12、(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百姓孰敢

10、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13、(8分)请将下面古诗文补充完整。_,只有香如故。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 _,西北望,射天狼。过尽千帆皆不是,_。槲叶落山路, _。今夜偏知春气暖, _。了却君王天下事,_。 _,载不动许多愁。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坚实的第一步张成新那是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当时,我家贫寒,没钱买书。我只能去旧书店偷偷地看书。看书是很有滋味的。尤其看到精彩处,舍不得放下。那天,我正依着书架有滋有味地翻阅一本童话书。突然,书店的灯一暗,我才发觉书店该关门打烊了。多好看的书呀,我望了望坐在那张高高凳子上的老头,他正眯着一双怕人的小眼睛监视着店堂里的动静,手中那本书的巨大诱惑使

11、我灵机一动,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书往胳肢窝里一夹,偷回家去!不幸,我的举动还是被那老头发现,老头那双老鼠一般的小眼睛让我心惊胆颤。他说他要第二天去学校向我班主任反映情况!我当时是三条杠的大队长。“大队长偷书!”这爆炸性的新闻倘若往学校一宣扬,我的脸面往哪儿搁!人都是要面子的呀。当天晚上,我第一次失眠。第二天一早,我提心吊胆地去上学,路上,我忽然想到逃学。可是,正当拔脚往小弄堂溜的时候,偏偏让同桌发现,一把拉住我,勾肩搭背地拖我一起走进了校门。上午第一节是算术课。上课我一向思想集中,从不开小差。可这一次我破天荒地思想走了神,我的座位靠窗,正对着校门。我的眼睛不时地往校门口的那扇大铁门溜,看看那吓人的

12、老头是不是真的来了。“张成新,你站起来!”突然,算术老师严厉地叫我的名字。我怔怔地站起来,不知所措。我第一次受到老师极其严厉的批评。“坐下!”算术老师的声音至今还在我耳际回荡。我在心惊胆颤中上完第一节课。那瘦小的老头没来。他会不会趁我不注意已经走进了校门?我在课间溜到班主任办公室张望一下,还好,没有老头的身影。语文课更让人心神不定。我将脖子伸得长长的,眼睛时不时地往校门瞅一眼。大铁门紧紧关闭着,没有动静。突然,只听大铁门咯咯地响起来,外面有人擂门,声音惊天动地。我的心也随着咚咚直跳。准是那该死的老头来了!我的心几乎跳出了嗓子,紧张得脸都变了色。大铁门被隆隆地拉开,我几乎听到自己的呼吸。往校门那

13、儿偷偷一看,啊,原来不是老头,而是外出买菜的阿姨,拉着一辆黄鱼车走进了校门。一场虚惊。到下午放学,那老头始终没有来。胆颤心惊的一天终于过去了。几天以后,作文课上老师出一道作文题第一次XXX。我的作文水平在班级里“还可以”,称不上出类拔萃。我凝望着作文题,开始“绞尽脑汁”。写什么呢?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煮饭烧菜一个个题目闪电般在我脑海里出现,突然,我眼前一亮,为什么不写写前几天第一次偷书的那件事?不不,不能写,万一写出来,那“天机”不就泄露了吗?那“机密”不就“不打自招”了吗?不不,千万不能写!可是,我的思绪总在那儿转,不愿离去。多好的题材,亲身经历的事,写起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题

14、材也有巨大的诱惑力。我情不自禁地想写它,不写,好像很难受。后来成了作家,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写作冲动”或者“写作欲望”。终于,我不顾一切,写了一篇作文第一次当小偷,我从来没有写得这样流畅,这样舒服,几乎没修改一个字,一气呵成。老师的评语让我欢欣鼓舞:这是一篇内容具体生动,感情真切自然的佳作。从此,我对作文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跨出了坚实的第一步。14、(2分)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15、(2分)根据“我”偷书后情感态度的变化,完成填空。_心惊胆颤_欢欣鼓舞16、(2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我将脖子伸得长长的,眼睛时不时地往校门瞅一眼。1

15、7、(3分)文中两次写到“那瘦小的老头没来。”“那老头始终没有来。”有什么作用?18、(3分)如何理解“坚实的第一步”?作者迈出了怎样的“第一步”?(二)工匠精神:人品与技术双馨邱开金从中国文化中溯源,工匠不仅是与时俱进的文化符号,内涵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地更新和丰富,而且工匠作为各种职业类属中的能工巧匠,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工匠的角色标志也呈多样化。在传统习惯中,职业人往往称之“匠”,即工匠,故有木匠、石匠、铁匠、鞋匠等之称。但在当代,工匠的称谓已经泛化,如设计师、技术能手、专业带头人等都可称之为能工巧匠。尽管工匠的符号有了很大变化,但传统“匠”的因子仍在。在社会的认同和人们的认知里,工匠是

16、最朴实的劳动者画像、是活生生的职业者、是行家里手、是技术应用型拔尖人才。工匠精神是职业人职业人格和态度、职业能力和技术的内化和提升。外显的“匠”到内隐的“精神”,是匠人到匠心的文化凝练,更是人与术的神形贯通。工匠精神的解读很多,可以说社会有多少种分工,就有多少种特定的职业化精神。但从工匠原型的人到抽象化的工匠精神,不难解读到工匠精神的内核有以下层面。一是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温州冶金厂早期研造的大型压路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当年参与研发攻关的团队工人总是感慨地说,从设计到制造,从安装到调试,要求工人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数万镙丝部件都要精挑细选。这就是最朴实、现实生活中原生态的工匠精神之诠释。

17、按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精益求精,就是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二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的本质体现是崇尚事实、尊重科学、尊重技术。从古代的土木工匠祖师鲁班造锯,到当代的神舟飞船遨游太空,技术的发明、制造的精良,无不是理论与实践、科学与技术结合的典范。工匠精神外显性最典型的特征是梦想成真,究其内里其实是“梦”本身符合客观发展规律,让梦成真的过程和实践必须遵循科学,否则也将一事无成。可见,工匠精神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融通,是科学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三是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银行点钞员能“叫板”电子点钞机,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了练就这种技术,他们的手指磨去了多少层皮,“泡”去

18、了他们多少业余时间。这类案例很多很多,归结一点,成就工匠,非一日之功。他们敬畏自己的职业,远远超越了为了生计的谋业,职业岗位的责任担当已经成为自觉,职业与人生真正融入到了一起。总之,工匠精神是人与职、业和技的“合金”,是做人与为业、人品与技术双馨。(本文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9、(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0、(2分)阅读全文回答:工匠精神的内核有哪三个层面?21、(2分)第段与第段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22、(3分)文章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3、(3分)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谈谈“工匠精神”在当下社会中有什么意义? 四、综合性学习(10分)某校九(1)班学生开展以“漫游语文世界 品味汉字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24、(2分)【拟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