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子结构专题一、多选题1 .如图为波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状态,当他们自发的跃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依£;eV« G4仆寻TH113用A.电子轨道半径减小,动能增大B.可发出连续不断的光谱线C.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高D.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波长最长【答案】AC【解析】(1)当氢原子中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电子轨道半径变小,跃迁过程中,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电子动能增大,A正确;(2)根据玻尔理论,原子能量是量子化的,故原子中电子跃迁时,能级差 ??也是量子化的
2、,只 能是一些特定的数值,根据? ?发光频率也只能是一些特定的频率,故不能产生连续谱, 而是线状谱,B错误;(3)电子由n=4跃迁到n=1时,能级差最大,根据??= ?产生的光子频率最高,波长最短, C正确,D错误。故本题选A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大量处于n= 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能辐射 2种频率的光子C. a粒子的穿透本领比B射线强D.光照射金属时,只要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都能发生光电效应【答案】AD【解析】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 A正确;大量处于n =3激发态
3、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能辐射 ?= 3种频率的光子,选项B错误;a粒子的穿 透本领比B射线弱,选项C错误;光照射金属时,只要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无论光 的强弱如何,都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 D正确;故选AD.3 .如图4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 a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 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少B.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C.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 A位置时稍少些D.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答案】BC【解析
4、】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说明大多数射线基本不偏折, 可知金箔原子内部很空旷。故A错误;放在D位置时,屏上可以观察到闪光,只不过很少很少。 说明很少很少射线发生大角度的偏折。故 B正确;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 光次数较少。说明较少射线发生偏折,可知原子内部带正电的体积小。故 C正确;放在CD位 置时,屏上仍能观察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说明极少数射线较大偏折,可知原子内部带正电 的体积小且质量大。故D错误。故选BC。4 .关于a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尬子散射实验完全否定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的枣糕模型”B.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
5、地解释了 a粒子散射实验C.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是因为受到很强的引力作用D.大多数a粒子不发生偏转的原因是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答案】AB【解析】A: a粒子散射实验完全否定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的枣糕模型”,故A项正确。B: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 a粒子散射实验,故B项正确。C: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少数a粒子运动过程中靠近原子核时会受到很强的库仑斥力作用发生大角度偏转。故 C项错误。D:绝大多数的a粒子穿过原子时离核较远,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几乎没有改变。故 D项错误。5 .氮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离子,其能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当
6、分别用 能量均为50?密电子和光子作用于处在基态的氮离子时()肌0日-6AYE.IKkVA.当用能量为50?子作用于处在基态的氮离子时可能辐射能量为40. 8?密光子B.当用能量为50?子作用于处在基态的氮离子时一定不能辐射能量为40. 8?光子C.当用能量为50?子作用于处在基态的氮离子时可能辐射能量为40. 8?密光子D.当用能量为50?子作用于处在基态的氮离子时一定不能辐射能量为40. 8?光子【答案】BC【解析】AB、当用能量为50?子作用于处在基态的氮离子时,能量为 -54.4+ 50.0?-4.4?V,不能跃迁,一定不能辐射能量为40. 8?光子,故A错误,B正确;CD、当用能量为
7、50?子作用于处在基态的氮离子时,基态的氮离子吸收部分的电子能量,能 跃迁到第二能级,可以辐射能量为40.8?光子,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6 .关于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射光谱一定是连续谱B.利用线状谱可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C.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光谱也是不同的D.太阳光谱中的暗线,说明太阳中缺少与这些暗线相对应的元索【答案】BC【解析】A项:发射光谱有两种类型: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故 A错误;B、C项: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都有一定的特征,也称特征谱线,是因原子结构不 同,导致原子光谱也不相同,因而可以通过原子发光谱线来确定和鉴别物质,对此称
8、为光谱分 析,故B、C正确;D项: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其中的暗线,说明太阳中存在与这些暗线相对应的元素,故D错误。点晴: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也叫特征谱线,各种不同的原子的光谱各不相同,是因原 子中电子结合不同.因此可通过原子发光来确定物质的组成。7 .关于原子光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稀薄气体发光的光谱只有几条分立的亮线B.稀薄气体发光的光谱是一条连续的彩带C.不同原子的光谱线不同D.利用光谱分析可以确定物质的化学成份【答案】ACD【解析】AB:稀薄气体发光的光谱只有几条分立的亮线, 是明线光谱。故A项正确,B项错误。C:同一种原子的明线谱和吸收谱谱线位置相同,不同原子的光谱线不同。故
9、C项正确。D:不同原子的光谱线不同,利用光谱分析可以确定物质的化学成份。故 D项正确。点睛: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压气体发光产生的光谱一般是连续谱,稀薄气体发光产生的光谱 多为明线光谱,白光通过某种温度较低的蒸气后将产生吸收光谱。原子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都是线状谱,同一种原子,线状谱的位置相同。8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某外来单色光激发后跃迁到??= 5能级,然后发出光线。已知普朗克常量? = 6.63 X 10- 34?刎A.该外来单色光的能量为12.75?B.该氢原子发射的所有谱线中,最长的波长为4000 ?C.该氢原子发射的所有谱线中,最短波长的光子动量为6.97 X10-27kg?m/s
10、D.该氢原子发射的光照射逸出功为3.34?金属锌,最大光电子动能约为9.72eV【答案】BCD【解析】(1)根据跃迁理论,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某外来单色光激发后跃迁到??= 5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 ?= -0.54-(-13.6)eV=13.06eV, A 错误;(2)波长最长的谱线来自第5能级向第4能级的跃迁,根据??? ?= ?- ?,解得:?” 4000? B 正确;?. .(3)波长最短的谱线来自第5能级向第1能级的跃迁,根据?-?= ?- ?,解得:??in =9.5 X10-8?,又根据??=9 代入解得:2K 6.97 X10-27kg?m/s, C 正确;(4)根据爱因
11、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 + ?2得:??max 故本题选BCD9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如可见光的光子的能量范围为 级跃注的过程中辐射成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nin-? 0?=9.72eV,D正确;1.623.11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0.85-1.513.4113.6A.大量氢原子处于n=4能级时向低能级跃迁能发出6种领率的可见光B.氧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是不可见光C.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可见光,并发生电离D.用能量为12.5eV的光子照射处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氢原子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答案】BC【解析】大量氢原子处于n=4能级时向低
12、能级跃迁能发出? = 6种频率的光,其中4一3放出光 子的能量:(-0.85) - (-1.51) =0.66eV;其中 3一2 放出光子的能量:(-1.51) - (-3.4) =1.89eV; 其中4一2放出光子的能量:(-0.85) - (-3.4) =2.55eV;则只有三种是可见光,选项 A错误;氢 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能量小于1.51 eV,则属于不可见光,选项B正确; 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需要的最小能量为 1.51 eV,则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 频率的可见光,并发生电离,选项 C正确;12.5eV的光不等于任何能级差,则能量为 12.5e
13、V的 光子照射处与基态的氢原子,不能被氢原子吸收,不可以使氢原子跃迁到更高的能级,选项 D 错误;故选BC.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首先发现了电子,并最早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B.卢瑟福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光谱分析可在不破坏、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获取其内部的信息D.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近,氢原子的能量越大【答案】BC【解析】A.汤姆生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发现了电子,密立根最早测定了电子的电荷 量,故A错误;B.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故B正确;C.光谱分析是通过物体发出的光谱分析物体的组成的,可在不破坏、不接触物体
14、的情况下获取 其内部的信息,故C正确;D.根据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越大,故 D错误。 故选:BC.11 .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B.富兰克林把自然界的电荷分为两种,密立根首先测定了元电荷的值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玻尔和助手们进行了 ?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答案】BC【解析】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故 A错 误;B、富兰克林把自然界的
15、电荷分为两种,密立根首先测定了元电荷的值,故 B正确;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故 C正确;D、卢瑟福进行了 ?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 D错误; 故选BC。12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B.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C.巴耳末根据对氢原子可见光区的谱线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答案】AC【解析】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 A正确;卢瑟福通过对 a粒子散 射实验
16、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B错误;巴尔末根据氢原子光谱 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C正确;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基 础上,引入了量子理论,提出的原子模型,并没有完全否定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D错误.13 .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 Ha、H仍H 丫和H 6,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 n>2 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A. H a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B.同一介质对Ha的折射率最大C.同一介质中H 6的传播速度最大D.同一介质对Ha的临界角比Hb的大【答案】AD? .【解析】A、根
17、据??= ?= ?齐知,Ha对应的刖后能级之差最小,故 A正确;B、根据??=加知,Ha的频率最小,同一介质对Ha的折射率最小,故B错误; .? .C、根据??=加知,同一介质对Ha的传播速度最大,同一介质中 H 6的传播速度最小,故C错1 ,D、根据??较口,同一介质对Ha的临界角比Hb的大,故D正确;故选AD。二、单选题14 .现有15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 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发的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 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 )()?-1个,发出光子500>=1500个;同
18、理,处在量子数为3的激发态的500个氢原子跃迁到量子数为12的激发态和基态的原子数都是 500刍=250个,发出光子250>2=500个;处在量子数为2的激发态的500+250=750个氢原子跃迁到基态的原子数是 750X1=750个,发出光子750个;所以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为 n=1500+500+750=2750个,故C正确,A. B. D错误;故选Co【点睛】根据题意分别求出n=4跃迁到n=3、n=2、n=1的光子总数,以及n=3跃迁到n=2、n=1 的光子总数、n=2跃迁到n=1的光子总数,从而求出所有的光子总数。15 .如图是氢原子能级图.有一群氢原子由n=4能级向低能级
19、跃迁,这群氢原子的光谱共有()种谱线.Ef就- - _ 一 一 一- 0505J4,旬肥3-1513J.40I116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答案】D【解析】一群氢原子由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 ?=6种不同频率的光 子,则产生的光谱共有6种,故选D.16.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 n=2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 吸收这种光子后,能发出波长分别为 方、加、为的三种光子(2 仔玲。则照射光光子的波长 为()N日¥4 笫3 -1512 -J402 -11.60A. 1 B.永 C. 1- %D. 2+ 3z【答案】A【解
20、析】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并不稳定,能够自发向低能级跃迁并发射光子,氢原子只发出三 种不同频率的色光,知氢原子处于 n=3能级。所以某种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氢原子处于n=3能级。氢原子吸收这种光子后,能发出波长分别为1 M 及?的二种光子,(方> 不> 为)。根据光子频率??= ?得光子波长越小,频率越大。显然从 n=3直接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入射光子的能量,故入射光子的能量E=hv1,所以照射光光子的波长为无。故选Ao17.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状态。关于这群氢原子,下列说法A.2200 B. 2500 C.2
21、750 D.2400【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处在量子数为 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即向量子数为2、3的激发态和基态各跃迁1500*=500 33中正确的是()-0.85 eV3-1.51(>V2- 3.4 N1I3.6NA.这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 4种频率的光B.由n=4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光的波长最短C.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 12.75eV的能量D.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释放光子的能量大于从 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光子的能 量【答案】B【解析】(1)这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
22、可辐射出 ?= 6种不同频率的光,A错误;(2)根据玻尔跃迁理论??? ?可知,能级差???大,辐射出光频率?越大,则波长越短。由题可知,该氢原子中电子从 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的??能大,故波长最短,B正确;(3)要想将n=4能级的电子剥离原子,即让电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 ??= 0- ?= 0.85eV的 能量,故C错误;(4)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释放光子的能量??= ?- ? = 0.66eV,从n=3能级跃迁到 n=2能级释放光子的能量?= ?- ?= 1.89eV,贝U D错误;故本题选B18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A.放出光子,电子的
23、动能减小B.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C.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D.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答案】B【解析】根据玻尔跃迁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向内则轨道跃迁时,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向外 释放能量;根据动能定理,由于电子向原子核靠近,静电力做正功,所以电子的动能增加。 故本题选B【点睛】根据玻尔跃迁理论,可以知道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是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 根据静电力正功,结合动能定理,可以判断电子动能变化情况。19 .氢原子从能量为E的能级跃迁到能量为??的能级时,辆射出波长为?的光子。已知普朗克常 量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则?冷于()A. ?- ? B. ?+ ? C. ?+ ?
24、D. ?- ?【答案】A【解析】由玻尔理论得:E-E' =hT|?h所以E =E?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光子,并要掌握能级差与光子频率的关系,即可轻松解答.20 .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辐射波长为??的光子,若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吸 收波长??时的光子.已知? > ?,则氢原子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A时A.辐射波长为?- ?的光子B.辐射波长为后床的光子 ?-?2C.吸收波长为?- ?的光子D.吸收波长为二?的光子 ?-?2【答案】B?【解析】因为为> 打,根据??= -?知/A
25、到B辐射光子的能量小于B到C吸收光子的能 量,所以C能级能量比A能级能量大,从C到A跃迁时辐射光子,C、A间的能级差 M=h?-h?又知小二年?,解得 为W?1 故选Bo点睛:本题考查能级跃迁,较易题.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光子,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光子,知道能级差与光子频率间的关系Em-En=h?21 .某原子M层的一个电子吸收频率为??的X射线后被电离,电离成为自由电子后的动能是?,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则电子处于M层时原子的能级(即能量值)为()A. ?B. ?C. ?- ?D. ? + ?【答案】C【解析】设M层电子的能级为Em,由能量守恒可知?= ?+?,解得
26、??=?- ?,故C 正确,A、B、D错误;故选Co22.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En=?尹?i = l, 2, 3),若一个处于第n1能级的氢原子跃迁过程中发射能量为2.55eV的光子后处于比基态能量高出 10.2eV的第n2能级。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A. n1 = 5B. n2= 3C.用能量为l0.2eV的光子照射氢原子,就可以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D. 一个处于第n1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能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答案】D【解析】由题可知,基态能级为-13.6eV,处于第n1能级的氢原子跃迁过程中发射能量为 2.55eV 的光子后的能量为-13.6+10.2eV=-3.4
27、eV,所以第n1能级为-3.4+2.55eV=-0.85eV,所以n1=4,所 以一个处于第m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能辐射出 m-1=3种不同同频率的光子, 故应选D。23 .在矿物勘探中,勘探人员经常会用光谱分析的方法来确定矿物的成分.如图甲所示的a、b、c、d为四种元素的特征谱线,图乙是某矿物的线状谱,通过光谱分析可以确定该矿物中缺少的 元素为.FA. a元素B. b元素C. c元素D. d元素【答案】B【解析】由特征谱线与线光谱对比可知,特征谱线中缺少b元素的特征谱线,可知可以确定该矿物中缺少的元素为b,故选B.24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若用能量为12.09eV的光
28、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氢原子S只113.fi1A.能跃迁到n=3的激发态B.能跃迁到n=4的激发态C.氢原子将被电离D.氢原子不能吸收光子而发生跃迁【答案】A【解析】因为-13.6 eV +12.09 eV = - 1.51eV,可知氢原子能够跃迁到第3能级,所以A正确, BD错误。氢原子要想被电离至少得需要 13.6 eV的能量,所以氢原子不会被电离。 C错误。所 以选择A o【点睛】能级间跃迁吸收会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通过该规律判断基态的氢 原子跃迁到第几能级25 .右图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 E。处在n = 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 向低能级跃迁
29、时,能够发出的光波总共有A.二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答案】D【解析】处在n = 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的光波种类为? = = 6, 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26 .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 613.10 eV范围内。若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 n的低能级 的谱线中有可见光,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可判断门为()A. 1 B. 2 C. 3 D. 4【答案】B【解析】根据能级图可有:当n=1时,E2-E1=10.20eV是最小的光子能量,大于 3.10eV,所以 n=1不可能;如果n=3时,E3=-1.51eV,则从n=8iU n=3的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是最大,
30、也小 于1.61eV,所以,n=3也不可能,n=09iJ n=4的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为 0.85eV,不在可见光 范围内;则剩下只有n=2才满足条件。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27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A.汤姆生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B.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C.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出元电荷 e的电荷量,即著名的 密立根油滴实验”。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答案】C【解析】汤姆生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发现了质子,选项 A错误;卢瑟 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
31、析,得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 B错误;美国物理学 家密立根测出元电荷e的电荷量,即著名的 密立根油滴实验”,选项C正确;玻尔建立了量子 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但其是建立在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之上得出的结论,故D错误。故选C.28 .下列说法正确在是()A.玻尔的氢原子模型完全摒弃了经典电磁理论,所以能对氢原子光谱做出合理解释B. 一个处于??= 4能级的氢原子最多自发跃迁时能发出 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衰变释放的?粒子和?粒子,前者穿透本领和电离能力都比后者强【答案】C【解析】A、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不足之处在于保留了经典粒子的观
32、念,仍然把电子的运动看作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故 A错误;B、一个处于??= 4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最多能发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分别是 4 - 3;3 一2; 2 1 ,故 B 错误;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 C正确;D、衰变释放的?粒子和?粒子,前者穿透本领较弱,但电离能力较强,故 D错误; 故选C29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他的实验依据是:在用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粒子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C.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押回D.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答案】D【解析】当a粒子穿过原子时,电
33、子对 a粒子影响很小,影响a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 核远则a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只有当a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a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大角度的偏转,而绝大多数基本按直线方向前进,故 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a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为:a粒子穿过原子时,只有当a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 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a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大角度的偏转,而绝大多数基本按直线方向前进。30 .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铭原子的n=2能级上的
34、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铭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 ??= - 式,式中n=1, 2, 3表示不同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A 11? B 7? C 3? D 13? 16 16 16 16【答案】A?【斛析】由题息可知n=1能级能重为:E1=-A , n=2能级能重为:E2=-,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能量为:AE=E2-E1=34?; n=4能级能量为:E4=-;?,电离需要能量为:E=0-E4=?;所以从n=4能级电离后
35、的动能为:EkuzE-Eut-gu7",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3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A.光的粒子性被光电效应和光的衍射现象所证实B.在a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紫外线照射某金属表面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则红外线也一定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氢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氯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一个氢原子核【答案】B【解析】A、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现象证明光具有粒子性,故 A错误;B、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 B正确;C、能发生光电效应的
36、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比该金属的极限频率大,红外线的频率比紫外线小, 所以紫外线照射某金属表面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则红外线不一定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故C错误;D、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对单个原子核不适用,故 D错误。点睛:考查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以及a粒子散射实验和半衰期等相关知识, 知识点多, 关键要记住相关规律,需要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2 . 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种光子后,向外辐射了? ? ?受种光,其波长分别为【解析】 根据能级间跃迁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且? 一?=及?'队?2>?2>?所以??= ?+ ?,则氢原
37、子吸收白光子的能量为?不,再根据光子能量与波长的 ?”?关系有:?£=?£+?”即=十,故ABC错误。b光的光子能量大于a光的光子能量, ? ? ?a光恰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 b光定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 D正确。故选D 【点睛】能级间跃迁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结合光子频率和波长的关系得出辐射光子波长的关系.结合光电效应的条件判断 b光能否发生光电效应.33 .若用|?|表示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的绝对值,处于第?能级的能量为??=易,则在下列各能 量值中,可能是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来的能量的是()|?|A V【答案】【解析】3
38、_ 7 一|?|B. ; |?|C. -|?|D.号B处于第二能级的能量?=-=,则向基态跃迁时辐射的能量??=: ?.处于第三能级的能量?=-三,则向基态跃迁时辐射的能量?=" ?;处于第4能级的能量为? = - W,向 基态跃迁时辐射的能量??=£ ?, B正确.【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能级间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即 ? - ?= ?34.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仍具有复杂结构B.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后来由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
39、存在C.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普朗克用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D.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答案】C【解析】A.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仍具有复杂结构,故 A正确;B.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后来由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B正确;C.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故 C错误;D.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 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C?、??且?>?>?三种光子的能量分别为???、?,若?恰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A.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 B.?=
40、?+ ?C.j 1_1?= ??? ?三、解答题35.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级为?= - 13.6eV,普朗克常量? = 6.63 X10-34J?s,当氢原子在??= 4的激发态时,问:(1)要使氢原子电离,入射光子的最小能量是多少?(2)能放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是多少?【答案】(1) 0.85eV(2) 12.75eVD. ?%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答案】D1【解析】(1)由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得? = 72?= - 0.85eV故要使处在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入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0.85eV。(2)由??= ?- ?可知?= ?- ?= 12.75eV即处于n=4的氢原子跃迁到n=
41、1时放出光子的能量最大为12.75eVo故本题答案是(1) 0.85eV(2) 12.75eV点睛:要使粒子电离,则能量应该大于粒子的电离能,在能级跃迁中能级差值越大,则能量越大,可以利用这两个特点来解题。36.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级值为-13.6eV,普朗克常量h=6.63 X0-34J s,如果大量氢原子 处在n=4的能级:(1)会辐射出几种频率的光?(2)其中波长最长的光是在哪两个能级之间跃迁时发出的?(3)金属钠的截止频率为5.53 X014Hz,请通过计算判断,让这些氢原子辐射的光照射金属钠板,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共有几种?【答案】(1)6种(2)从第四能级向第三能级跃迁时:光子的能量最小,波长最长(3) 4种【解析】(1)大量处在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的不同频率的光子数为?42种;从第四能级向第三能级跃迁时:光子的能量最小,波长最长。(3)由??钠=?可得:(3)从n=3向n=2跃迁,发出的光子频率最小,波长最长,故:解得:??=36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并购居间合同
- 学校与股东合同范本
- 简易仓储保管合同范本
- 封窗订货合同范本
- 分租干果柜台合同范本
- 演艺剧目创作合同范本
- 网上产品订货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 蔬菜大棚转让合同范本
- 国家建委 建筑合同范本
- 食品销售流程图
- 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附评分标准2
- 每周安全安全检查记录表
- 2. 精准医学与支气管哮喘治疗
- DB11-T 1812-2020既有玻璃幕墙安全性检测与鉴定技术规程
- Rubicon科室讲课幻灯
-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第四节 张益-髁突骨折
- 小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模板
- 狼和兔子的凄美爱情故事,前世今生的约定,看哭了很多人
- 材料科学基础晶体结构缺陷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