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混型聚合物太阳电池原理及研究进展_第1页
共混型聚合物太阳电池原理及研究进展_第2页
共混型聚合物太阳电池原理及研究进展_第3页
共混型聚合物太阳电池原理及研究进展_第4页
共混型聚合物太阳电池原理及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收稿:2006年12月, 收修改稿:2007年2月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 项目(N o. 2002C B6134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 o. 90201023 和华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 o. E5040910 资助33通讯联系人e 2mail :. cn共混型聚合物太阳电池原理及研究进展3於黄忠1,2彭俊彪133(1. 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所特种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2.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州510640摘要共混聚合物太阳电池是一种将电子给体材料与电子受体材料混合的新

2、型异质结光伏电池, 这种新型太阳电池由于增大了异质结的表面积, 减少了光生激子的复合, 互穿网络结构有利于电荷的传输, 再加上其成本低、工艺简单、能大面积制备等优点, 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聚合物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基本原理, 解释了表征太阳电池的物理量开路电压(V oc 、短路电流(I sc 、填充因子(FF 和能量转换效率( , 分析了制作工艺、材料、电极等因素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阐述了国内外聚合物太阳电池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关键词太阳电池聚合物电池结构电池原理中图分类号:O646; T M914文献标识码:A :(Solar CellsYu H

3、uangzhong1,2Peng Junbiao133(1. Institute of P olymer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 K ey Laboratory of S pecially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Advanced Manu facturing T echnology , S 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 G uangZhou 510640, China ;2. School of Physics , S outh China University o

4、f T echnology , G 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 Hybrid polymer s olar cells are new type heterojunction photov oltaic cells in which electron donor materials are blended with electron acceptor materials. This kind of s olar cells enlarge the surface of heterojunction , reduce the com pound of phot

5、oproducted excitons , and netw ork structure advantages charge transport. Because of low cost , sim ple craftw ork , large area , etc. , they have becom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hotspots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 the progress of polymer s olar cells is introduced , the basic princ

6、iple of polymer s olar cells is discussed and the open circuit v oltage , short circuit current , fill factor and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s olar cells are interpreted. The in fluence of the craft , material , electrode , etc. is analyzed. Finally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po

7、lymer s olar cells are als o explained.K ey w ords s olar cells ; polymers ; cell structures ; cell theory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 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对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各种可再生的能源中,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1。目前, 太阳能电池有多种, 几乎所有商品化的太阳能电池都是由硅或者无机化合物半导体制成, 然而其高成本, 制造过程中的毒性强及不易柔性加工等缺点, 使其推广受到限制。导电高聚物在一定程度上第19卷第11期20

8、07年11月化学进展PROG RESS I N CHE MISTRYVol. 19No. 11Nov. , 2007同时具有无机半导体的光电特性和金属的导电性以及聚合物的优良柔韧性和加工性, 可以在室温下配制成溶液, 通过旋转涂膜、喷涂等方法成膜在玻璃衬底上, 可降低生产成本, 使得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研究开发成为可能2。聚合物太阳电池还可以采用涂布、印刷等方式大面积制备, 并可以利用柔性衬底制成柔韧性好的产品3。由于这些独特的优点, 导电聚合物材料被用于制造高效的发光二极管、场效应管及太阳能电池等, 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 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4, 不到1%。制约其能量转换

9、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电池的光谱响应与太阳光地面辐射不匹配、载流子在势场中迁移率低及电极收集载流子效率不高等。1990年代, 光诱导电荷转移现象的发现5,6, 使得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Sariciftci 等5报道了以共轭聚合物作为电子给体(donor ,D ,C 60作为电子受体(acceptor ,A 在光照下发生激发态的电荷转移。光诱导产生的电子转移给受体, 穴转移给给体, , 。Y u 等6将一定比例的MEH 2PPV 与C 60混合制成了MEH 2PPV C 60共混膜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这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将电子给体材料与电子受体材料共混, 形成互穿网络结构(inter

10、penetrating netw ork 。这种结构增大了D A 界面面积, 每个D A 接触处形成一个异质结, 同时D A 网络是双连续结构的, 整个复合体可被视为一个大的本体异质结, 光诱导产生电子与空穴可以在各自相中运输并在相应电极上收集, 这使光生载流子到达相应电极上的复合几率大为降低。通过选择功函数匹配的电子与空穴的收集电极, 可以得到相当高的收集效率。1共混型聚合物光电池原理及表征111光电池原理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入射于半导体p 2n 结时所引起的光生伏特效应7, 光生伏特效应是光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被各种因素引起的静电势能分离产生电动势现象。无机光电池是由p 型半导体材

11、料与n 型半导体材料匹配而成, 在两种材料结合处, 由于电子与空穴的扩散而形成p 2n 结。当具有适当能量的光入射于半导体时, 光与构成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电子和空穴, 这些电荷在内建电场作用下, 电子向n 型半导体扩散, 空穴向p型半导体扩散, 并分别聚集于两个电极部分, 形成光生电压。有机半导体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光电池, 本质上也可以获得像无机半导体一样的p 2n 结。在光照下, 聚合物吸收光子产生激子, 与无机光电池中光激发所产生的激子束缚能相比, 这些中性激子具有较强的束缚能, 一般为01051eV 8。这些激子由库仑力束缚在一起, 在聚合物中扩散的距离一般为515nm 9。为了产生

12、光生伏特效应, 这些中性激子必须电离成电子和空穴。当激子运动到给体与受体的界面时, 光诱导电荷快速转移发生, 给体中的光生电子快速地转移给受体, 受体中的光生空穴可同样快速地转移至给体(图1 。这样被分离的电子与空穴在各自的环境中传输。如果选择与受体材料相接触的电极的功函数接近其 能级, 与给体材, 则聚合物光电 。图1光诱导电荷转移过程Fig. 1Process of charge trans fer图2太阳电池等效电路Fig. 2Equivalent circuit of s olar cell device112光电池的表征等效电路是描述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最一般的方法。图2是太阳能电池的等

13、效电路, 图中箭头表示光产生的电流源I L 。因为太阳能电池是p 2n 结构成的二极管器件, 对应于一定的工作电压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二极管电流I D 。此外, 在p 2n 结形成不完全的部分, 还会产生漏电流I sh , 使一部分应通过负载0961化学进展第19卷的电流短路, 而形成并联电阻R sh 。R s 是串联电阻, 是由于材料本身及材料与电极之间的电阻总和。以下是描述光电池的几个参数。11211开路电压V oc开路电压V oc 即太阳能电池正负极间开路时的电压。即I =0时V oc =q ln I L I 0+1此时光电池的外回路断开, 在光电池异质结处被分开的少数载流子将全部在异质结附

14、近积累, 最大限度地来补偿原来的接触势垒, 于是产生了数值最大的光生电动势。有机聚合物光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给体和受体材料的种类、混合时的浓度、器件的电极结构等因素有关, 一般认为光电池的开路电压由给体材料的H OM O 与受体的LUM O 的差异决定10, 在单层结构光电池中V oc 又由电池两电极功函数之差决定。Brabec 等11用一系列可溶的具有不同电子亲和势的受体与同一种高分子M DM O 2PPV 的变化。, 压。实验还发现不同的电极对开路有影响, 但不是很明显, 作者用阴极的费米能级被受体H OM O 能级钉住原理进行解释。Frohne 等12通过电化学方法来改变IT O 上的电荷传

15、输层PE DOT PSS 的能级结构, 发现电荷传输层PE DOT PSS 的能级变化也明显改变器件开路电压数值。11212短路电流I sc短路电流是太阳能电池正、负极间短路时的电流。此时光电池的外回路短路, 被异质结分开的少数载流子将不可能在异质处积累, 而全部流经外回路, 于是在回路中产生了最大数值的光生电流。它与器件的制作工艺有密切关系, 良好的制作工艺, 能形成高性能的膜, 能减少串联电阻R s , 从而增大短路电流I sc 。不同比例的给体与受体材料, 能产生不同的电子与空穴的传输通道, 能改变短路电流I sc 。不同的溶剂中共混, 能影响高分子的溶解, 也能影响器件的性能。不同的后

16、处理方法, 特别是热处理对于以P3HT 的给体系列的光电池有明显的影响, 热处理能大幅度提高光电池的短路电流。短路电流I sc 还随着入射光强I lip 的增加而增大13, 如果I sc 与I lip 近似线性关系, 可以说明光电池是单分子复合。11213填充因子FF填充因子FF (fill factor 定义为太阳电池提供的最大功率与I sc ×V oc 之比, 它说明了光电池能够对外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的能力, 是全面衡量太阳能电池品质的参数, 由串联电阻R s 与并联电阻R sh 决定, 定义为:FF =P V oc I sc =I V V oc I sc其中I m , V m

17、分别为对应最大功率的电流和电压。要提高填充因子就要降低串联电阻, 可以在器件制作时减少膜的厚度, 提高膜的质量。在IT O 与活性层中引入PE DOT PSS 薄层可以明显提高填充因子14, 因为PE DOT PSS 的能级介于IT O 与给体的H OM O 之间, 有利于空穴的传输, 减少串联电阻。在阴极与活性层中引入LiF 或Ba 也能提高填充因子15, 这是因为LiF 或Ba 的O , 从而提14为最大输出功率P max 与入射的光照强度P in 之比, 即:=P max P in =I m V m P in =V oc I sc FFP in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是光电池的最重要的参数,

18、而能量转换效率与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及填充因子密切相关。提高这些因素对于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故材料种类的选择、材料纯度的变化、器件结构的不同及不同的工艺水平都能够影响能量转换效率。2共混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211共混型高分子光电池的结构变化高分子薄膜光电池先后经历了单层、双层、共混型结构。最早产生的聚合物光伏电池是用纯聚合物PPV 制备的单层结构器件, 这种电池是属于肖特基势垒型电池(Schottky 2barrier 16,PPV 被夹在两种功函数不同的电极中, 不同金属电极之间的功函数差别或者有机半导体与金属电极接触形成的肖特基势垒产生内建电场, 内建电场驱动光生电荷传输。

19、这种单层器件的自由载流子浓度较低, 电子和空穴在同一种材料中传输, 复合几率较大, 因此能量转换效率很低。为了提高有机光电池材料中激子的分离效率,1986年,T ang 等17首次报道了双层有机太阳能电池, 电池结构为IT O CuPc PV Ag 。该器件中CuPc 是1961第11期於黄忠等共混型聚合物太阳电池原理及研究进展酞菁铜,PV 是二萘嵌四羧基衍生物, 器件采用CuPc PV 双层活性层, 光生激子分离后, 空穴优先在CuPc 层传输并集聚在IT O 电极, 电子在PV 层中传输, 向负极Ag 集聚。激子在CuPc PV 界面分裂效率与高的内建电场有关, 而这内建电场可能是界面诱获

20、的电荷而形成的电场或偶极电极。CuPc PV 界面区域是光生电荷的主要产生区, 电极只是提供欧姆接触和收集载流子。这种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为1%, 填充因子为0165。1993年为了提高光生激子的分离,Y oshino 等18研究了双层异质结的性能, 提出了一个多层的器件结构即D M A , 其中D 为电荷给体,A 为电荷受体,M 为有机吸光层, 被称为PDB 结构, 这种结构有利于电荷的电离及传输。双层或多层器件性能虽然有所提高, 但这些结构器件中有限的电荷分离界面、光生激子有限的扩散长度及分离电荷不足够的收集等, 使得聚合物光电池效率不高。1995年Y u 等6提出了新的互穿网络结构,

21、这种结构将给体材料MEH 2PPV 的受体材料C 60Al 和的界面, , 减少了激子的扩散距离, 更多的激子得以到达界面进行电荷分离。这种共混互穿网络的体相异质结电池, 电荷的收集效率达29%, 能量转换效率为219%。共混型结构光电池克服了其它结构光电池的缺点, 电荷易于分离, 并能在各自网络中快速传输, 使能量转换效率大幅度提高。图3P3HT PC BM 共混膜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Fig. 3The schematic architecture of P3HT PC BM composite film s olar cell212本体异质结共轭高分子PC BM 光电池聚合物材料由于易加工

22、、柔韧、廉价等优点, 与传统太阳能硅材料相比具有潜在优势。聚合物光电池材料首先要有适当的H OM O 与LUM O 能级和适当的能隙, 使其吸收光谱能与太阳光匹配, 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迁移率和良好的溶解性。在众多光电池材料中, PPV 系列、P3HT 、PC BM 及无机纳米材料是人们的首选材料。近年来, 由于C 60不能很好地溶解于有机溶剂中, 因此以C 60的衍生物PC BM 为受体系列的共混光电池得到了快速的发展。PPV 系列及聚噻吩P3HT 由于吸光波长大约在550650nm , 同时其具有高的电荷迁移率10-1cm 2V -1s -119,20而备受关注。低能隙可溶共聚物21、带乙烯

23、撑边链的可溶性聚噻吩衍生物22及带双噻嗯乙烯撑边链的聚噻嗯乙烯撑衍生物23, 由于在太阳光系列有较大的吸收光谱, 而能级与PC BM 有较好的配备, 有利于电荷的传输, 这类聚合物材料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001年Shaheen 等24首先详细报道了在M DM O 2PPV PC BM (14by weight 体系中, 当溶剂从甲苯变为氯苯时, 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从019%大幅度提高为215%。, , 高质量的膜有, 。2003以P3HT 与PC BM 为共混, 75热处理4min 同时加上外部电压, 使电池转换效率提高到315%。热处理使膜的吸收光谱红移并大幅度的增加。当PC BM 掺入P

24、3HT 时, 减少了P3HT 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P3HT 的光吸收蓝移并大幅度下降。热处理使分散于P3HT 中的PC BM 聚集, 从而形成良好的微相分离及导电网络, 电荷便于传输。Valentin 等26研究了P3HT PC BM 系列中电荷的输运, 报道了热处理使空穴的迁移率增加了3倍, 电子迁移率也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热处理增加了P3HT 的晶向排列, 其中P3HT 中空穴的迁移率增长较快, 是器件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2005年是有机共混型太阳能电池快速发展的一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G ang 等27通过增加P3HT 与PC BM 混合物活性层的厚度, 从而增大吸收光强, 同时延长活

25、性层膜的凝固时间, 使聚合物排列更加有序。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达419%。作者认为增加活性膜的凝固时间可以增加P3HT 的迁移率, 从而使空穴与电子传输平衡, 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同年, 美国的Heeger 等28和Maris ol 等29都通过热处理, 提高P3HT 的迁移率, 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都为5%, 这是目前文献报道聚合物共混体系光电池最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国内中科院李永舫教授的研究小组30合成了带双噻嗯乙烯撑边链的二维共轭聚噻吩(biT V 2PTs , 这种材料在350650nm 具有较强的吸收, 电化学测试显示其H OM O 能级比2961化学进展第19卷P3HT 低012eV ,

26、当与PC BM 共混时, 其光电池开路电压V oc 为0172V , 能量转换效率高达3118%。我们实验室以芴(PFO 和2,72二噻吩222基22,1,32苯并噻二唑(DBT 的无规共聚物(PFO 2DBT 为电子给体材料,PC BM 为电子受体, 制作成的光电池开路电压V oc 为0195V 、能量转换效率为2124%21。我们31以P3HT 和PC BM 为体系, 制成光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近4%。213无机纳米晶共轭聚合物异质结光电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量子尺寸效应, 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而备受人们的关注32。无机纳米受体材料由于其能级及带隙可通过改变纳米粒子的种类

27、及尺寸来调节, 使其在整个可见光范围都有吸收, 同时纳米材料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它们作为n 型半导体与作为p 型半导体的聚合物形成D A 互穿网络。目前, 研究较多的无机纳米材料主要有CdSe 33、CdS34、CdT e3436、T iO 237、ZnO3839,40等。年G reeham 等412, 效率为011%。2002年Alivis otas 等42用较长的纳米棒CdSe 与P3HT 共混, 得到了117%的光电转化效率。Sun 等43首次利用M DM O 2PPV 与四足状的CdSe , 在氯仿溶液中共混制备了光电转换效率为118%的光电池。当用高沸点的三氯苯作溶

28、剂时, 可以进一步改善器件中薄膜的形貌, 经过优化, 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18%。T iO 2和ZnO 都是宽禁带半导体, 具有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毒性低等优点, 在太阳电池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T iO 2纳米晶作为电子受体的异质结光伏电池研究较多的主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4447, 虽然文献报道的此类太阳能电池最高能量转换效率高达10%以上, 但由于需要使用液体电解质, 实际应用还存在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研究人员开始以共轭聚合物取代染料, 集光吸收和电荷传输功能于一体, 直接敏化T iO 2以得到全固态的太阳能电池4852。ZnO 纳米晶作为电子受体的异质结光伏电池, 相对于

29、T iO 2来说, 把ZnO 作为光电池电子受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相关报道还比较少。纳米ZnO 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半导体材料。自从2001年Y ang 等53报道利用纳米棒ZnO的强紫外发射特性制备新一代的激光源后,ZnO 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备受人们的关注。在太阳电池领域中, 人们研究得较多的是用有机染料敏化纳米ZnO来制备太阳能电池38,54,55, 而对于共轭聚合物与纳米ZnO 复合的研究相对较少。2004年Janssen 等38用M DM O 2PPV 与5nm 的氧化锌制备了能量转换效率高达116%的共混型太阳能电池, 这比用同样方法制备的M DM O 2PPV T iO 2太阳

30、电池效率56,57高出34倍。他们通过光诱导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激子的分离和复合机制后发现, 在ZnO 与M DM O 2PPV 的界面之间, 电子和空穴能实现高速有效的分离, 再加上ZnO 的电子迁移率高, 因此太阳电池能达到较高的效率。李永舫小组58研究了CdSe x T e 1-x 纳晶组成对纳晶/MEH 2PPV 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 发现其光伏性能随Se 含量的增加而改善, 并通过其能级与MEH 2PPV 能级的匹配合理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当纳米CdSe 与MEH 2PPV 1(w w , 光强为5-21113%。我,CdSe 为受体材料, 制AM115时, 其能量转换效率达1108

31、%59。还对ZnO 、T iO 2、CdT e 、CdS 60等纳米材料与高分子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3结束语近几年来, 世界各国政府及学术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研究聚合物太阳电池, 每年都有大量的论文和专利发表。国外主要的研究与生产机构有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 B 、美国伯克利先进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德国Oldenburg 大学、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日本日立公司等。国内中院科化学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等在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器件的制备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机光伏电池的研究成果是喜人的, 获得了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但总体性能仍然无法与无机硅太阳能电池相比。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 聚合

32、物低的迁移率及低的吸光率, 给体材料与受体材料合适的界面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人们能进一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电导率, 同时提高聚合物太阳电池的成膜技术、器件制作工艺水平等, 那么, 利用共轭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和优良的特性制作实用的高分子太阳电池前景广阔。参考文献1Johns on J. Chem. Eng. News , 2004, 82(25 :25282Halls J J M , Friend R H. Synth. M et. , 1997, 85(13 :130713083961第11期於黄忠等共混型聚合物太阳电池原理及研究进展1694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3、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化 学 进 展 32 第 19 卷 Sariciftci N S. Current Opinion in Solid State &Materials Science , 1999 , 4 : 373 378 Skabra P J , Serebrykov I. Macromolecules , 2001 , 34 : 2232 2241 Sariciftci N S , Smilowitz L , Heeger A J , et al . Science , 1992 ,

34、258 : 1474 1476 Yu G, Gao J , Hummelen J C , et al . Science , 1995 , 270 : 1789 1791 Dennler G, Sariciftci N 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 2005 , 93 : 1429 1431 Gregg B A. Phys. Chem. B , 2003 , 107 : 4688 4698 Haugeneder A , Neges M , Kallinger C , et al , Phys. Rev. B , 1999 , 59 : 15346 15351 Gre

35、gg B A , Hanna M C. J . Appl . Phys. , 2003 , 93 : 3605 3614 Brabec C J , Cravino A , Meissner D , et al . Adv. Funct . Mater. , 2001 , 11 : 374 380 Fronhe H , Shaheen S E , Brabec C J , et al . ChemPhysChem , 2002 , 3 (9 : 795 799 Chirvase D , Chiguvare Z , Knipper A , et al . J . Appl . Phys. , 20

36、03 , 93 : 3376 3383 Cao Y, Yu G, Zhang R , et al . Synth. Met . , 1997 , 87 : 171 174 Brabec C J , Shaheen S E , Winder C , et al . Appl . Phys. Lett . , 2002 , 80 : 1288 1290 Ghosh A K, Morel D L , Feng T , et al , J . Appl . Phys. , 1974 , 45 (1 : 230 236 Tang C W. Appl . Phys. Lett . , 1986 , 48

37、(2 : 183 185 Morita S , Zakhidov A A , Y oshina K. Jpn. J . Appl . Phys. , 1993 , 32 : L873 L878 Yashino K.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 1994 , 1 (3 : 353 356 Sirringhaus H. Brown P J , Friend R H , et al . Nature , 1999 , 401 : 685 688 Zhou Q M , Hou Q , Cao Y, et al

38、 . Appl . Phys. Lett . , 2004 , 84 (10 : 1653 1655 Hou J H , Huo L J , Li Y F , et al . Macromolecules , 2006 , 39 (2 : 594 603 Hou J H , Tan Z A , Li Y F , et al . Macromolecules , 2006 , 39 : 4657 4662 Shaheen S E , Christoph J , Peyghambarian N , et al . Appl . Phys. Lett . , 2001 , 78 (6 : 841 8

39、43 Pading F , Roman S , Sariciftci N S , et al . Adv. Funct . Mater. , 2003 , 13 (1 : 85 88 Valentin D , Mihailetchi H , K oster J A , et al . Adv. Funct . Mater. , 2006 , 16 : 699 708 Li G, Shrotriya V , Huang J S , et al . Nat . Mater. , 2005 , 4 : 864 868 Ma W L , Yang C Y, Heeger A J , et al . A

40、dv. Funct . Mater. , 2005 , 15 : 1617 1622 Marisol R R , Kyungkon K, David L , et al . Appl . Phys. Lett . , 2005 , 87 : art . no. 083506 Hou J H , Tan Z A , He YJ , et al . J . Am. Chem. Soc. , 2006 , 128 : 4911 4916 Wang W L , Wu H B , Yang C Y, et al . Appl . Phys. Lett . , 2007 , 90 : art . no.

41、183512 张立德 ( Zhang L D , 牟季美 (Mou J M .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 构 (Nano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Beijing : Scientific Press , 2001. 59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Han L L , Qin D H , Jiang X , et al . Nanotechnology , 2006 , 17 (18 : 4736 4742 Mi

42、lliron D J , Gur I , Alivisatos A P , et al . MRS. Bull . , 2005 , 30 : 41 44 K J Y, Chung I J , Yu J W , et al . K im orean Phys. Soc. , 2004 , 45 (1 : 231 234 Kumar S , Nann T J . Mater. Res. , 2004 , 19 (7 : 1990 1994 Arango A C , Carter S A , Brock P J , et al . Appl . Phys. Lett . , 1999 , 74 (

43、12 : 1698 1700 Waldo J E B , Martijin M W , Rene A J J , et al . Adv. Mater. , 2004 , 16 : 1009 1012 McDonald S A , K onstantatos G, Sargent E H , et al . Nat . Mater. , 2005 , 4 : 138 142 Watt A A R , Meredith P , Rubinsztein D H , et al . Curr. Appl . Phys. , 2005 , 4 (2 : 320 4 322 (12 : 3345 3348 Greenham N C , Peng X G, Alivisatos A P , et al . Phys. Rev. B , 1996 , 54 (24 : 17628 17637 2425 2427 961 963 Huynh W U , Dittmer J J , Alivisatos A P. Science , 2002 , 295 : Sun B Q , Eike M , Greenham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