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效益的提高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效益的提高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效益的提高_第3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效益的提高_第4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效益的提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效益的提高袁国凤摘要:新教材拥有大量丰富生动、形式各异的课文插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插图呈现时机、读图形式、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等方面介绍自己的体会。关键词:插图效益、呈现时机、读图形式、综合能力随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提出,目前部分学校所使用的是人教版的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它拥有大量丰富生动的课文插图,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这些五彩缤纷的插图颇感兴趣,于是我想,怎样尽可能地利用插图来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如何提高课文插图效益进行阐述。人对客观世

2、界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人类的知识无论是来自自身经历的直接经验,或是通过阅读书本得到的间接经验,都是通过感知获得的。人类的知识无论多么复杂,也都是建立在通过感知而获得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的。根据心理学,儿童的思维及理解能力等都往往与具体直观的事物相关联。因此,具体生动的图画对于小学儿童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作用,合理地利用课文插图对提高语文效率是有一定帮助的。(一)把握各类插图的呈现时机一般看来,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种类大致分为两类:单幅的插图及连环画式的插图。同样都是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插图,都是对课文的一种图例阐释。尽管如此,这两类的呈现形式应有所区别。1、单幅的插图单幅的插图含盖的内容较广,它往往

3、是把课文内容加以浓缩,在仅仅一幅图的空间中展示出故事情节,相对较完整。对于这类插图,更适合于放在讲授课文内容之前呈现,作为一个导入。根据儿童学习活动规律来看,动机是儿童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动机对人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而一幅精美生动的课文插图便可以充当这样一个“动机”的角色,它从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也可以说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情境。例如第二册P59课文古诗两首中,当他们看到眼前呈现的颇有吸引力的插图时,便会忍不住在头脑中产生这样的问题:图上的人在干什么?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接着,便由对图画本身的兴趣转化到了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也就是对古诗本身产生了

4、兴趣,忍不住想从文字中去知悉图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这类插图往往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是说动机的方式唤醒学生的求知欲,直接指向了学习材料,更适合放在导入环节。2、连环式的插图这类插图在课本中也出现较多,往往把整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分为若干个片段,陆续展示在学生面前,甚至有时不用文字,学生便能从图中直接领会整篇课文内容的梗概。对于这类插图,可能更适合于放在教学过程当中呈现,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结合插图更轻松地、更深刻地理解学习材料。当学生读完课文,脑中便会有一个基本的框架,但这也只是停留在一个抽象的理解层面当中,而那些程度差些的学生对某些文字的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困难,所导致的直接

5、结果就是一些语句读不通顺,错读,读破句,这显然是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然而当把抽象是文字转化成形形色色的彩图后,就达到了抽象与具体的完美结合的效果,从而使头脑中抽象的故事情节得到了直观具体反应,并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更清晰的理解。因此在对几个自然段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指导观察与之相关的课文插图,以便使学生对学习材料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最后再把各幅插图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当然,还可以根据不同课文及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课文插图进行适当的安排,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二)选择适当的读图形式图的形式有多种多样,类型各异,教学的主体学生也是多元化的,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在教学中,读图的形式是否是可以

6、采取一些适当的变化,跳出单一的模式。1、学生自由读图这是最普遍的一种读图方式,较具灵活性,其针对的插图是比较简单的,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观察,捕捉插图中的一些信息,或者是那些极具张力的插图,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联想,这类插图较适宜安排让学生自由阅读。如教学古诗咏柳中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在理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插图,这样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是“千万条像丝带一样的柳条垂落下来。”从而对诗句有了更好的理解。对于课文的理解,可先从看图下手,先让学生看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对这幅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按照由上而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从中间到两边等顺序观察图中人或物。若是观察动物要

7、注意动物外貌,形态特点,观察人物不仅要注意人物动作,而且要注意观察人物表情、姿态、注意人物之间的联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教师指导读图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应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习经验有限,并且通常来说缺乏系统性、指向性和目的性。那么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就应扮演好一个主导者的角色。这个“指导”也就是点拨、启发。在读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加以指导。某些插图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看图达到一定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便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便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有个明确的方向及重点,不至于盲目。如教学小猫钓鱼时,引导学生观察两幅插图:第一幅图上画的小猫在干什么?(打蜻

8、蜓、捉蝴蝶 -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做事三心二意 - )在分析第二幅图时学生仔细看图:图上的老猫和小猫在于什么?(小猫和老猫一起在认认真真地钓鱼,从而体会到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最后让学生根据插图复述课文,这样就能较好地利用插图这一情境,理解了课文。秋天的图画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也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你能按自己喜欢的顺序把这幅图介绍给大家吗?”让学生根据画面描绘秋天景色,进而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3、小组讨论读图这种读图方式应较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在小组读图的过程中,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根据插图

9、各抒己见,进行讨论,改变了个人的读图的局限,其结果往往是每个学生都从同伴中获得他在图中未曾注意的内容、细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读图的结果较为全面、细致、深刻。小学生天真活泼,思维灵活,对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发散点,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并确立自己的观点,再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甚至争论,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多向互动中训练说话。如教学司马光后,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救出缸里的小朋友?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把竹竿伸进缸里,让小朋友抓住爬上来”;有的同学说:“搬块石头垫在脚下,伸手把小朋友拉上来”;还有的同学认为:“应该找根绳子把他拽上

10、来”。到底哪种方法最好?引导学生根据当时的情景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训练学生说清自己的方法和这种方法的好处,增强了学生表达的条理性。经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司马光的方法又省时又有效,他的办法最好。在讨论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意识和习惯。(三)利用插图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融合了朗读、写作、书写、表达、理解等多种基本能力的学科。在此,插图对学生理解能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课文插图除了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有帮助外,在以下一些语文基本能力中也有一定作用。1、口头表达能力和联想能力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听

11、”、“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中,“说”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但如果能把课文插图也运用进去,更不失为一个好的训练方式,每幅课文插图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锻炼说话能力的契机,与其他说话能力的训练相比较而言,课文插图是活灵活现的,色彩视觉效果更能满足小学生的需要,因此更具趣味性。如第二册课本中P72小壁虎借尾巴一文,其插图是由若干幅按故事情节发展而变化的连环式插图构成的,从小壁虎一开始挣断尾巴到最后完全长出尾巴,一幅幅图中小壁虎的尾巴都有细微的变化,逐渐变长,仔细观察的学生很

12、容易发现这样的细节,甚至可以脱离课文来编出一个较完整的故事。因此,在上课之前,不妨让学生看着插图,进行一次简短而有效的说话训练。比如,“你看图上画着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看着图来说一件完整的事情吗?”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说话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联想能力也得到一定锻炼,当学生看着一幅甚至几幅图时,他的脑筋在不停地转动,到底这几幅图讲的是什么?究竟是怎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这就促动了他积极的联想活动。名人有言“想象是灵魂的眼睛”,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一幅画上的事物,只有展开联想才能真正体现作者作画的意图和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

13、如观察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插图,从周围一片废墟,联想到当时场面的悲惨,损失的严重。从父与子的表情中可以联想到劫后余生的心情,从儿子头上大大的水泥板可以联想到儿子当时的处境,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如观察火烧云,先感受火烧云的丰富色彩变化,那金灿灿的,半紫半黄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如此色彩斑斓,在天空交相辉映,极易让学生联想到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在脑海中形成美妙的画面。在说到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时,学生同样可以轻易地说出自己的想象,一样的有趣,一样的变化多端。学生在细致地观察图画的基础上,会切实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2、审美能力的提高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

14、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学生的美感。” 教科书里有不少充满各种情趣的插图,给人以特有的审美享受,因为它蕴含了儿童的个性气质与文化修养,最能表现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时教师 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优势,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其爱美的情趣。如小竹排在画中游是一首文字和意境都很美的儿歌。然而,对课题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必须借助形象直观的插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按照“河中河岸”的顺序观察课文插图:一只小竹排在河中缓缓而行,竹排上坐着祖孙俩,他们带着一些土特产,河中还有鱼,两岸是绿油油的稻田,茂密的树木,还有一幢幢新房。学生初步感知后,再指着画面小结:这是江南水乡,你

15、们觉得它美不美。学生都说很美。接着追问:这美丽的景象像什么?学生脱口而出:像一幅画。老师指着画面启发学生:小竹排看上去像在哪里游呢?学生很快便理解了“小竹排在画中游”的意思。学生可以从插图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3、背诵与复述能力的提高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必须从范文中吸收语言的营养,储蓄多了,才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背诵是积累语言文字材料很好的方法。背诵与复述都是强化记忆课文内容和词句的训练方式。但背诵和复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在语文学习中,背诵的方式不少,如尝试回忆法,整体法和部分相结合法。无论什么方法,归根究底都是学生头脑中有一条清晰的课文线索,构成一

16、个基本的框架,有了线索和框架,背诵和复述就轻而易举。那么,课文的插图往往就可以起这样一个“线索”、“框架”的作用。根据儿童记忆发展规律,小学儿童的记忆尚处在形象记忆阶段,对具体直观的信息记忆得比较深刻。因此,他们首先记住的是图,当他们在回忆课文内容时,甚至会立刻在头脑中把插图重现出来,并沿着这条线索帮助背诵和复述,使得背诵和复述的任务加速完成。如:小蝌蚪找妈妈文中一共四幅插图。生动地将小蝌蚪如何进化成青蛙的过程细致地展现出来,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插图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内容结束后可让学生看图来复述课文,在看图复述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将画面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还培养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我们已经看到,不被教育者高度重视的的课文插图,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上其实有着如此不容忽视的作用,运用潜力也是巨大的,我们不应该只把它来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