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标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教学三理念四川省隆昌幼儿师范学校 邓 刚 云 邮编 642150【摘要】全面实行语文课程标准已四年了,语文教学思想、理念呈多元化发展。教师不再是课堂中心,“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探究是课堂流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语文课程资源是鲜活的、开放的、发展的”。语文教学的归宿是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学习需要的语文能力。笔者认为: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要扎实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须落实:主体性、人文性、发展性三理念。【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素养 主体性 人文性 发展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
2、展”及“整体提高”。由此,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主体性的发挥,人文性的贯穿、发展性的落实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三大关键理念。一、主体性理念阅读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让学生会读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如果没有阅读主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那么学生的知识水平、情感个性就难于得到积极地发展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主体性理念呢?第一、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的目标。孟子说“自得之学,可以终身用之,记闻而有得者,则忘之矣”。学生
3、通过自主学习而构建的知识技能,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对其终身发展更有深远影响。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把握准学生对阅读此类文章的认知结构、理解水平,从学生实际水平、心理需求出发,从课文的学习要求出发,指导学生确立可实现的阅读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向下有效学习。第二、开展师生、生生愉悦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师生阅读的对象。所谓阅读就是读者同作者通过文章而进行的一种平等、宽泛、自由的心灵对话。新课程标准亦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文章时,要求学生与作者的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作为教师,亦要换位到学生的角度去细读文章、体验“文章”,同作者文本对话。教学时在“
4、教师学生文本”多层循环交流中,寻找师生默契的交流点,追寻文章的思维流程,赏析文章时,师生方能“同步感应交流”。第三、鼓励学生独思探究交流。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问题才是自主学习中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反复读文后,教师积极营造宽松的探讨氛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发问答问,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哪怕是不成熟的,教师给予合理的赞许;对于可取的“亮点”,给予赞扬。让学生既做“问题”的发现者,又做“问题”的解决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主动参与所获得的成功,分享自己同他人交流的喜悦,激励学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第四、挖掘新角度
5、赏析、延伸。语文的主体对象主要是文章,在中学,除却议论文、说明文外,大多是记叙抒情类,其间表达的多是作者个人生活经历、感受或者对社会现象的评议,每一篇文章都展示着不同的风格,包含着不同的情与理,有着独特的学习价值。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善于挖掘出文章独特的“个性价值”,寻找文章的精要之处,动人之处,学生疑虑之处,力辟蹊径,创设新的教学思路,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同学生一起赏析文章的“风格价值”,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实现文本的学习价值。二、人文性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里“交际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了在一贯重
6、视工具性”(知识性)教学的同时还应重视“人文性”。课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作品,不应只见“知识”,不见“文化”;只见“文”而不见“人”。因此,在教学时除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进行能力训练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现在所说的语文的“人文性”不等于过去提的统一的“道”(文章或作品的思想内容),亦不单指语文教学中应加强的思想教育。新课标下的“人文性”应当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不同特点,人成长的差异,个性品质出发,挖掘文本中“人类文化”的精神成分,采用科学而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个人良好的精神品质、审美情感和健全人格。即“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渐形成积极的人
7、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有效文学品位和审美情趣”。在阅读中如何有效进行人文性教育呢?第一、多元解读文本价值。教师首先要正确分析挖掘入选在教材中的课文在当时的“时代精神意义”,再从不同的角度,用今天的时代观念去解读文本中依然闪烁或散发着的智慧光芒,让师生找到共同的精神感触点,以此来组织阅读交流,让师生心灵的碰撞、共鸣。第二、寻找有效教育方式。过去教师“传道、授业、解感”,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动输出,学生被动输入,师生并没有在平等的交流中感悟“人性”,现在提倡平等对话,则“人文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对话中“读悟渗透”。即将人文教育同语文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溶在一起,凝成一种精神力量,在平等对话中渗进学生
8、心灵。第三、升华激荡学生心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教师就是要充分发掘出作品的“情、理、味”,用对“孩子深沉的爱”和作品中浓厚的“情、理、味”去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让心灵在读的声音所交织的“情、理、味”里去趟过来回,在来回中去感悟、去体验,同作品中的“人性、人情”一起共鸣,借以受到震撼、净化,人的精神境界就在这沉思与反省中逐步提升。三、发展性理念“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情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际能力,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阅读教学追求的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首
9、要的途径是立于课内,其次伸于课外。课内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法。课外发展应用。这当引导学生在课余多下工夫。第一、读悟。“教学千法读为本”,“三分文章七分读”。于读中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作有声有情的语言,感于耳。边读边悟,在读中思索文章里作者思想发展的途径以及情感流露的脉络,在思索中悟作者的情感、意蕴、哲理,以领略文章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第二、积累。“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好语文须赖于大量阅读积累,“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要引导学生广泛去积累精彩语言,领悟语言的含意并加以活用。第三、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的阅读
10、是僵化的、失败的。语文阅读要结合生活体验、阅历,充分发挥想象,把静态的文字所描给的幻化成动态的情景场面,丰富作品的情感、形象、意义,以充分体会文章的价值。第四,融生活。德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苏霍姆林斯基亦说:“不要因教室一扇门而把学生与世界隔绝开来”。因此,学好语文,还要同生活相联系,走出校园,看看布告栏、报廊、各种品牌广告、招牌,浏览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门匾、碑文等等。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的延伸,让语文成为生活的精华,那么语文阅读教学就回归到了永不枯竭的大海中,焕发出语文旺盛的生命力。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是开放的、发展的。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又得到空前重视,我们利用好校内课程文本资源,通过主体性、人文性、发展性理念的实施,培养学生在社会中去再学习、去再运用、去再发展的语文能力,那么就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就实现了。 2007年5月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培训合作委托居间合同
- 品牌营销推广策略指南
- 技术产品销售合同
- 华为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 遗传基因技术服务合同
- 外贸实务操作作业指导书
- 仓储配送合同
- 智能工厂建设与运营作业指导书
- 2025年来宾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 2025年陕西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mil-std-1916抽样标准(中文版)
- 《社区康复》课件-第七章 脑瘫患儿的社区康复实践
- 城乡环卫一体化内部管理制度
- 广汇煤炭清洁炼化有限责任公司1000万吨年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练习300题及答案
- 大数据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与创新
- 光伏十林业可行性报告
- 小学综合实践《我做环保宣传员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钢煤斗内衬不锈钢板施工工法
- 公路工程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手册
- 供应商评估报告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