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节气知识大全_第1页
中国农历节气知识大全_第2页
中国农历节气知识大全_第3页
中国农历节气知识大全_第4页
中国农历节气知识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农历节气知识大全在我国历法中,有独特的二十四节气,这是其他民族的 历法中所没有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 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 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 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中,代表春季的六个节气是立春、 雨水、 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代表夏季的是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秋天里则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冬天的节气为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 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都有其不同的意义。1、立春一一春天开始。(2月3-5日)

2、,一年之中头一个节气,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 万物充满生机。此时太阳达黄经315度,谓春季开始之节气。/2、雨水始降春雨。(2月18-20日): 意味着气温回暖,从这以后,我国广大的地区将停止降雪, 开始下雨,并且雨量开始逐渐增加。太阳移至黄经330度。此时春去秋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 气活动仍十分频繁。3、惊蛰一一动物复苏。3月5日(6日),太阳移至黄经345度。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 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 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开始雷鸣, 气温、地温逐渐升高,土地已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地下的 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并由土活动。/4-春分一一春天

3、过半。3月21日(或22日),太阳移至黄经6度,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分是平 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即是昼夜相等的 季节,这是春秋两季的中间。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 春季生长阶段。5、清明一一草木萌发。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5度。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气候温暖, 春光明媚,草木萌发,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6-谷雨一一雨量始增。4月20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30度。雨量渐增,适应各物生长,有“雨后百谷”/的意思。7、立夏一一夏天开始。5月5日或6日“立夏”。 此时夏季开始,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8、小满麦粒饱满5月20日或21日交“小 满”。麦类等夏熟

4、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9-芒种一一进入三夏。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 子。芒是代表一些有茫的作物,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 作物成熟(种是种子的意思),或表明晚各、黍、稷等作物 播种最忙的季节。/10、夏至感夏始至。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90度,日光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长、 黑夜最短的一天。古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 日“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11、小暑一一炎热即至。7月7日前后,太阳达 黄经105度,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暑是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时暑气上升,但还没有达到最热 的时候。12

5、、大暑炎热至极。7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已达120度,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 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 雨水偏多。13、立秋一一秋天开始。8月7日或8日, 此时太阳移至黄经135度,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秋高气爽,月明风清的秋天开始了。14、处暑一一炎热结束。/8月23日或24日, “处”为处理、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 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15、白露一一夜始有露。9月8日前后,此时太 阳达黄经165度,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 各地气温下降 很快,天气凉爽,昼暖夜寒,易达到形成露水的条件,晚上 贴近地面的水气在

6、草木上容易结成白色露珠,白露节前后, 露较多、较重,呈现白色,所以叫白露。/16、秋分一一秋季过半。9月22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80度,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位置到达黄经 180度时为秋分 节气。“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以后,太阳光直 射位置越过赤道,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 越少,气温逐渐降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 平均气温都降到22 C以下,先后进入凉爽的秋季, 北方冷气 团势力不断增强,活动开始频繁,原先占据在大陆上的暖空 气迅速南退,被北方的冷空气填补,因此,人们就有一夜冷 一夜的感觉。秋分时节,秋雨期已基本结束,

7、我国大部分地 区雨量明显减少,开始生现”秋燥”的气候,所以,此时需 要预防秋季干燥。秋分以后,秋高气爽,蟹肥菊黄,是美好 宜人的时节;秋分棉花吐絮,晚稻开始成熟,也是农业生产 的重要季节。17、寒露露水很凉。 10月8日前后太阳移 至黄经195度,“寒露”节令开始。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华渐浓,草木枯萎,这时露水已寒,将要结冰了,是气候逐渐转冷的季节。 / 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18、霜降一一开始降霜。10月23日前后为“寒露”,此时太阳达黄经210度。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 10月下旬, 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霜 是

8、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 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现象。19、立冬冬天开始。每年 11月7日前后,太 阳移至黄经225度时为“立冬”季节。20、小雪开始降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达到黄经 240度,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 味迅速下降,降水由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 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21、大雪一一雪量增多。12月7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225度时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气温继续下降,降雪量开始大起来,地面由现积雪,“大雪”节令开始。大雪”意为天气降雪比”小雪”节气时 更大更多,气温也

9、更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 而雪盛也。”大雪时节,黄河流域开始有积雪由现,降雪次数也显著增加。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低于零下10C,北方大地已披上了冬日盛装长江流域一般要过大雪 节以后才频见初雪。“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冬雪十 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使粮食生产丰产丰收。因为,雪的导热 性只有土壤的1 %,雪盖在地面上,外面的冷空气不易渗进 土壤,土中的热量也不易散由,象盖了一条被子,所以,积 雪覆盖农田,一,可保持地面及农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 潮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越冬创造良好的环境;二,雪 花的温度在冰点以下,可冻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三,积雪 象一座天然水库,融化时可增加土

10、壤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生 长;四,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可以起到肥田的作用。大雪时节,长江三角洲地区由现雾的频率比较 高,上海12月份是一年中生现雾最多的月份,雾对交通、 供电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要经常关心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在大雾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雾灾 发生。22、冬至一一数九开始。12月22日前后太阳移 至黄经270度时为“冬至”,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 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 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表示寒冷冬天到来和意思。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

11、后每隔九天为一 阶段,为一九,共九个九,八十一天。23、小寒一一寒冷将至。1月5日前后,小寒是天 气开始寒冷,但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从各地历年气象资料 来看,一年中最冷时段由现在小寒节气的中期。/24、大寒一一寒冷已极。(1月20-21日),大寒是天气冷到极点和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在数 九寒天的三九,因而有冷在三九的说法。三伏天的划分: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为三伏。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时期,初伏、末伏各 10天,中伏10 天或20天。农历7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 10天农历7月 后立秋者,则中伏为 20天。 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 / 天的一段时间叫初伏,也叫头伏。中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 日前的一段时间叫中伏,也叫二伏。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 天的一段时间叫末伏,也叫终伏。“三九”寒冬与冷在“三九”人们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 一般由现在冬至到惊蛰。/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一九)。/“冷在三九”:大寒正值三九,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 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为一九,共九个九,八十一天。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