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变形观测方案、元件埋设及保护ppt课件_第1页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元件埋设及保护ppt课件_第2页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元件埋设及保护ppt课件_第3页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元件埋设及保护ppt课件_第4页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元件埋设及保护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段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段沉降变形观测方案、元件埋设及维护沉降变形观测方案、元件埋设及维护中科院石武客专湖北段沉降变形评价工程中科院石武客专湖北段沉降变形评价工程部部20212021年年9 9月月 一、沉降变形观测内容一、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 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 四、沉降变形丈量技术要求四、沉降变形丈量技术要求提提 纲纲1 1 路基路基1.1 1.1 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 1.2 1.2 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基基底沉降观测1.3 1.3 路堤本体的沉降观测改良土路基路堤本体的沉降观测

2、改良土路基 2 2 桥梁桥梁 2.1 2.1 桥各墩、台根底沉降桥各墩、台根底沉降2.2 2.2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变形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变形一、沉降变形观测内容一、沉降变形观测内容3 3 涵洞涵洞1.1 1.1 涵洞根底沉降涵洞根底沉降 1.2 1.2 洞顶路基沉降洞顶路基沉降4 4 隧道隧道 隧道口仰拱、隧道普通地段和不良、复杂地址区段沉降隧道口仰拱、隧道普通地段和不良、复杂地址区段沉降5 5 过渡段过渡段路桥、路隧、路涵、堤堑过渡段沉降路桥、路隧、路涵、堤堑过渡段沉降一、沉降变形观测内容一、沉降变形观测内容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1 1 路基路基 1.

3、1 1.1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那么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那么 1 1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构造部位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构造部位等详细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等详细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 2路基面和地基沉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路基面和地基沉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 3 3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普通不

4、大于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普通不大于50m, 50m, 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5m的路堤的路堤 可放宽到可放宽到100m10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观测断面。观测断面。 4 4测点及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测点及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确、埋设稳定。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1.2 1.2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及元件布设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及元件布设 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

5、布设应根据地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紧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置方法、堆载预压形、地质条件、地基紧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置方法、堆载预压等详细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详细确定。分以下几种布设等详细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详细确定。分以下几种布设方式:方式: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1 1 路堤填高路堤填高3m3m,且地基紧缩层厚,且地基紧缩层厚5m5m地段地段序号观测内容观测元件观测点数量断面间距附注1路基面沉降观测观测桩3 3个个/ /断面断面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良好地段可100m2基底沉降观测沉

6、降板1 1个个/ /断面断面200m根据工点工期等具体情况适当增设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1 1 路堤填高路堤填高3m3m,且地基紧缩层厚,且地基紧缩层厚5m5m地段地段低路堤沉降观测剖面元件布设表示图低路堤沉降观测剖面元件布设表示图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2路堤下地基紧缩层厚路堤下地基紧缩层厚5m地段及路堤填高地段及路堤填高3m、地基紧缩层厚、地基紧缩层厚5m地段地段序号观测内容观测元件观测点数量断面间距附注1路基面沉降观测观测桩3个/断面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良好地段、高度小于5m路堤地段可100m2路堤基底沉降观测沉降板12个/断面501

7、00m地基面横坡大于1:5时,每个断面埋设2个3路堤基底全断面沉降观测剖面沉降管1个/断面一般地段和各类过渡段路基25的剖面埋设剖面沉降管作校核剖面,校核剖面基底同时布置沉降板与剖面沉降管4改良土填土沉降观测单点沉降计1个/断面200m根据改良土工点、土质等具体情况,且改良土路堤填高大于5m时适当增设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剖面元件布设表示图高路堤沉降观测剖面元件布设表示图2路堤下地基紧缩层厚路堤下地基紧缩层厚5m地段及路堤填高地段及路堤填高3m、地基紧缩层厚、地基紧缩层厚5m地段地段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改良土路堤沉降观测剖面元

8、件布设表示图改良土路堤沉降观测剖面元件布设表示图2路堤下地基紧缩层厚路堤下地基紧缩层厚5m地段及路堤填高地段及路堤填高3m、地基紧缩层厚、地基紧缩层厚5m地段地段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3 3路堤加载预压地段路堤加载预压地段 路基面沉降观测在路提填筑到基床底层外表后,在基床底层外路基面沉降观测在路提填筑到基床底层外表后,在基床底层外表两侧设观测桩,在路基面中间设沉降板后,加载预压进展沉降观测。表两侧设观测桩,在路基面中间设沉降板后,加载预压进展沉降观测。待预压卸除基床表层填筑后,在路基面两侧及线路中心设置沉降观测桩。待预压卸除基床表层填筑后,在路基面两侧及线路中心设置沉

9、降观测桩。 加载预压路堤沉降观测剖面元件布设表示图加载预压路堤沉降观测剖面元件布设表示图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4 4土质路堑地段土质路堑地段 土质路堑土质路堑( (含基岩全风化层含基岩全风化层) )普通地段只设路基面沉降观测桩普通地段只设路基面沉降观测桩2-32-3个个/ /断面,断面间距断面,断面间距50m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良好地段间距,地势平坦、地基条件良好地段间距100m100m。路堑地段沉降观测剖面元件布设表示图路堑地段沉降观测剖面元件布设表示图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4 4土质路堑地段土质路堑地段 当地基地层为红黏土、膨胀土时

10、,同时在换填底面埋设单点沉降计当地基地层为红黏土、膨胀土时,同时在换填底面埋设单点沉降计观测地基沉降或隆起情况。观测地基沉降或隆起情况。 膨胀土路堑地段沉降观测剖面元件布设表示图膨胀土路堑地段沉降观测剖面元件布设表示图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1.3 1.3 观测频次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填筑或堆载一般1次/天沉降量突变23次/天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1次/3天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第1个月1次/周第2、3个月1次/10天3个月以后1次/2周6个月以后1次/月无碴轨道铺设后第1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月312个月1次/3月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

11、形观测1.5 1.5 轨道铺设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及观测频次轨道铺设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及观测频次路基沉降观测点移设表示图路基沉降观测点移设表示图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 1.5 轨道铺设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及观测频次轨道铺设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及观测频次2观测断面间距及频次观测断面间距及频次 普通地段间距为普通地段间距为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的路堑,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的路堑,高度小高度小于于5m的路堤,间距可为的路堤,间距可为100m;桥路、隧路过渡段在原不同构;桥路、隧路过渡段在原不同构造物起造物起点及距起点点及距起点520m内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涵洞顶及两侧内各设置一

12、个观测断面,涵洞顶及两侧520m内内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在过渡段原设点断面处设置观测点。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在过渡段原设点断面处设置观测点。 路基及过渡段沉降观测在评价期内,且观测期大于路基及过渡段沉降观测在评价期内,且观测期大于3个月的,个月的,每月一次。每月一次。轨道铺设期间:支承层铺设前后各一次;道床板铺设前后各轨道铺设期间:支承层铺设前后各一次;道床板铺设前后各一次;轨道铺设前后各一次。一次;轨道铺设前后各一次。轨道铺设后:第轨道铺设后:第1个月,个月,1次次/2周;第周;第23个月,个月,1次次/月;第月;第312个月,个月,1次次/3个月个月 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

13、降变形观测2 2 桥涵桥涵2.1 2.1 观测数量观测数量1 1桥梁变形观测应以墩台根底的沉降和梁体徐变上拱变桥梁变形观测应以墩台根底的沉降和梁体徐变上拱变形为主,涵洞形为主,涵洞除应进展本身的沉降观测外,尚应进展洞顶填土的沉降观测。除应进展本身的沉降观测外,尚应进展洞顶填土的沉降观测。2 2桥梁变形观测应逐跨、逐墩桥梁变形观测应逐跨、逐墩( (台台) )布置测点,涵洞应逐布置测点,涵洞应逐个布置。岩石个布置。岩石地基、嵌岩桩根底的桥涵可选择典型墩地基、嵌岩桩根底的桥涵可选择典型墩( (台台) )、涵进展观测。、涵进展观测。对原资料变对原资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大批量消费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

14、梁,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大批量消费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徐变变形徐变变形观测可每观测可每3030孔选择孔选择1 1孔进展;其他桥梁变形观测应逐跨、逐孔进展;其他桥梁变形观测应逐跨、逐墩墩( (台台) )布置测布置测点,涵洞应逐个布置。点,涵洞应逐个布置。3 3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普通不应少于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普通不应少于6 6个月;个月;岩石地基岩石地基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不应少于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不应少于6060天,观测数据天,观测数据缺乏或工后缺乏或工后沉降评价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伸观测期。沉降评价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伸观测期。

15、 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2.2 2.2 观测点布置观测点布置1 1桥梁墩台沉降桥梁墩台沉降 墩台观测点位普通布置在墩台的承台四个角位上,如承台埋设墩台观测点位普通布置在墩台的承台四个角位上,如承台埋设在地在地面下较深,那么在墩、台身施工完成后再将观测桩移设到离地面下较深,那么在墩、台身施工完成后再将观测桩移设到离地0.5m0.5m的墩、的墩、台身两侧各设一个观测点继续进展观测。台身两侧各设一个观测点继续进展观测。 墩台沉降观测点布置图墩台沉降观测点布置图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2 2梁体徐变梁体徐变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梁 梁徐变上拱变形观

16、测点设置在箱梁四个支点和跨中截面两侧腹板梁梁徐变上拱变形观测点设置在箱梁四个支点和跨中截面两侧腹板梁顶顶处,每孔梁的测点数应不少于处,每孔梁的测点数应不少于6 6个,测点布置见图。个,测点布置见图。 预应力简支梁梁体变形观测点布置预应力简支梁梁体变形观测点布置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2 2梁体徐变梁体徐变延续梁或大跨度梁延续梁或大跨度梁 梁体变形观测点设置在延续梁或大跨度梁的四个支点和梁体变形观测点设置在延续梁或大跨度梁的四个支点和1/41/4处、处、1/21/2、3/43/4截面两侧腹板梁顶处,每跨梁的测点数应不少于截面两侧腹板梁顶处,每跨梁的测点数应不少于1010个

17、个( (含含4 4个支点处个支点处) )。对于跨度大于对于跨度大于80m80m的延续梁或大跨度梁,观测点应适当加密。的延续梁或大跨度梁,观测点应适当加密。延续梁或大跨度梁观测点布置延续梁或大跨度梁观测点布置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3 3涵洞涵洞每个涵洞均要进展沉降观测,布设在涵洞边墙两侧帽石顶上,每个涵洞每个涵洞均要进展沉降观测,布设在涵洞边墙两侧帽石顶上,每个涵洞测点数不少于测点数不少于4 4个。个。假设在涵顶填土,且涵洞较长,在涵顶埋设外表桩和沉降板,详细布设假设在涵顶填土,且涵洞较长,在涵顶埋设外表桩和沉降板,详细布设可参考路基布设方案可参考路基布设方案 涵洞测点

18、布置涵洞测点布置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2.3 2.3 观测频次观测频次1 1墩台沉降观测,开场普通每周观测一次,以后视两次观测沉降墩台沉降观测,开场普通每周观测一次,以后视两次观测沉降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沉降观测的频度,但两次的观测沉降量不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沉降观测的频度,但两次的观测沉降量不宜大于宜大于1mm1mm,详细要求见下表,详细要求见下表 。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 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墩台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台回填时,测点应移至墩身或墩顶预制梁桥架梁前全程1次

19、/周预制梁架设全程前后各1次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桥位施工桥梁制梁前全程1次/周上部结构施工中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后各1次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桥梁主体工程完工无碴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无碴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2 2预应力混凝土及延续梁或大跨度梁的徐变上拱观测频次见下表预应力混凝土及延续梁或大跨度梁

20、的徐变上拱观测频次见下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 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梁体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预应力张拉期间全程张拉前后各一次测试梁体弹性变形桥梁附属设施安装全程安装前后各一次测试梁体弹性变形预应力张拉完成无碴轨道铺设前60天1次/1、3、5天后期1次/周无碴轨道铺设期间全 程1次/天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残余徐变变形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预应力混凝土梁体竖向变形观测频次预应力混凝土梁体竖向变形观测频次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2预应力混凝土及延续梁或大跨度梁的徐变上拱观测频次见下表预应力混凝土及延续梁或大跨度梁的徐变上拱观测频

21、次见下表延续梁或大跨度梁体竖向变形观测频次延续梁或大跨度梁体竖向变形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 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合龙前后全程张拉前后各一次测试梁体弹性变形合龙后架桥机前30天1次/1、3、5天,后期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后各一次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桥梁主体工程完成无碴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无碴轨道铺设期间全 程1次/天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残余徐变变形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3 3涵洞观测频次涵洞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 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涵洞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涵洞主

22、体施工完成全程荷载变化前后或1次/周观测点移至边墙两侧洞顶填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或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后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涵洞完工无碴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岩石地基的涵洞,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无碴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2.4 2.4 铺轨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及观测频次铺轨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及观测频次1 1桥墩台、涵洞帽石上沉降观测点普通不移设,原点继续观测。桥墩台、涵洞帽石上沉降观测点普通不移设,原点继续观测。2 2桥的

23、徐变观测点设置桥的徐变观测点设置 由于无碴轨道铺设和桥梁防水层、维护层施做,原观测点被覆盖需移由于无碴轨道铺设和桥梁防水层、维护层施做,原观测点被覆盖需移设设的,移设分两步:第一步,将原设在腹板顶的徐变观测点暂时转移到同一的,移设分两步:第一步,将原设在腹板顶的徐变观测点暂时转移到同一断断面的防撞墙顶,防水层、维护层施工前后各测一次;第二步,桥面维护层面的防撞墙顶,防水层、维护层施工前后各测一次;第二步,桥面维护层施施做后,在距防撞墙内侧做后,在距防撞墙内侧500mm500mm处维护层上设徐变观测点。观测点采用处维护层上设徐变观测点。观测点采用15152020、L=70mmL=70mm且上端为

24、圆头的不锈钢件埋且上端为圆头的不锈钢件埋( (植植) )入维护层内,上端显露维护入维护层内,上端显露维护层层3mm3mm,并在设点处相应防撞墙内侧下端标注红色,并在设点处相应防撞墙内侧下端标注红色“标志。标志。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3 3桥墩台沉降及梁的徐变观测频次桥墩台沉降及梁的徐变观测频次轨道铺设前:轨道铺设前:1 1次次/1/1周;桥面附属设备施做前后各观测一次;桥面防水层、维周;桥面附属设备施做前后各观测一次;桥面防水层、维护层施做前后各一次。护层施做前后各一次。轨道铺设期间:轨道铺设期间:1 1次次/2/2天,道床板铺设前后各一次;轨道铺设前后各一次。天,道

25、床板铺设前后各一次;轨道铺设前后各一次。轨道铺设后:第轨道铺设后:第1 13 3个月,个月,1 1次次/ /月;第月;第4 41212个月,个月,1 1次次/3/3个月;第个月;第13132424个月,个月,1 1次次/6/6个月个月 徐变观测点移设位置表示图徐变观测点移设位置表示图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3 3 隧道隧道3.1 3.1 观测断面的布设观测断面的布设1 1普通情况下,普通情况下,级围岩每级围岩每400m400m、级围岩每级围岩每300m300m、级围岩每级围岩每200m20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等不布设一个观测断面。地应力较

26、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等不良和复杂地良和复杂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2 2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3 3隧底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隧底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设一对沉降观测点测点( (两侧水沟电缆槽未施工前,宜设置在距隧底填充层顶两侧水沟电缆槽未施工前,宜设置在距隧底填充层顶面面70-80cm70-80cm位位置,施做后,最后移设到距盖板顶面以上置,施做后,最后移设到距盖板顶面以上50cm)50cm)。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隧道断

27、面测点布置表示图隧道断面测点布置表示图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3.2 3.2 观测频次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观测期限观测周期隧底工程完成后3个月1次/周无碴轨道铺设后3个月01个月1次/周13个月1次/2周隧道根底沉降观测频次隧道根底沉降观测频次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3.3 3.3 铺轨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及观测频次铺轨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及观测频次1 1沉降观测点设置沉降观测点设置 隧道内原设在两侧边墙处的沉降观测点,如在电缆沟槽顶面以隧道内原设在两侧边墙处的沉降观测点,如在电缆沟槽顶面以上,上,那么观测点不变;如在电缆沟槽顶面以下,观测点应移

28、设在隧道边墙那么观测点不变;如在电缆沟槽顶面以下,观测点应移设在隧道边墙电缆电缆沟槽顶面以上。沟槽顶面以上。2 2沉降观测频次沉降观测频次 轨道铺设前后各测一次;无碴轨道铺设后轨道铺设前后各测一次;无碴轨道铺设后3 3个月内,个月内,1 1次次/2/2周。周。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4 4 过渡段过渡段 (1) (1) 过渡段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观测为主,过渡段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观测为主,观测期与路观测期与路基一样,不少于基一样,不少于6 6个月。个月。 (2) (2) 分别在路桥、路涵、路隧过渡段的构造物起点、距构造物分别在路桥、路涵、路

29、隧过渡段的构造物起点、距构造物起点起点5 510m10m处、处、151525m25m处、处、50m50m处各设一个观测断面,沿涵洞轴线设路基面处各设一个观测断面,沿涵洞轴线设路基面观测断面,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设每个观测断面设3 3个观测桩。个观测桩。 (3) (3) 路堤和路堑过渡段在分界处设路基面观测断面,每个观测路堤和路堑过渡段在分界处设路基面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设断面设3 3个观个观测桩。测桩。 (4) (4) 过渡段观测点设置参照路堤,原那么上采用剖面沉降管过渡段观测点设置参照路堤,原那么上采用剖面沉降管( (或采用沉降或采用沉降板板) )。剖面沉降管在桩顶垫层施工终了后,填土至

30、。剖面沉降管在桩顶垫层施工终了后,填土至0.6m0.6m高度碾压高度碾压密实后切槽埋密实后切槽埋设,其上夯填中粗砂至碾压面。剖面沉降管铺设完成后,在两头设,其上夯填中粗砂至碾压面。剖面沉降管铺设完成后,在两头设置设置0.5m0.5m0.5m0.5m0.95m0.95m素混凝土维护墩,并于管口处设置观测桩。素混凝土维护墩,并于管口处设置观测桩。 (5) (5) 沉降观测水准的丈量精度不低于沉降观测水准的丈量精度不低于1mm1mm,读数取位至,读数取位至0.1mm0.1mm。 (6) (6) 沉降观测的频次按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进展。当环境条件发沉降观测的频次按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进展。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

31、或数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 (7) (7) 铺设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及观测频次参考路基移点方案。铺设后沉降观测点的移设及观测频次参考路基移点方案。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路桥过渡段断面测点布置图路桥过渡段断面测点布置图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二、线下构造沉降变形观测路涵过渡段断面测点布置图路涵过渡段断面测点布置图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1 1、元件埋设、元件埋设路基路基1 1沉降观测桩沉降观测桩 采用采用20mm20mm底端带弯头的钢筋,钢筋原长不小于底端带弯头的钢筋,钢筋原长不小于40cm40cm,底部做成带弯钩状。普

32、通路基填筑至基床表层顶面,加载预底部做成带弯钩状。普通路基填筑至基床表层顶面,加载预压路堤填筑到基床底层顶面后,挖坑埋置于设计位置,坑深压路堤填筑到基床底层顶面后,挖坑埋置于设计位置,坑深30cm30cm,边长,边长15cm15cm,采用砂浆浇筑固定。路基面观测桩普通设,采用砂浆浇筑固定。路基面观测桩普通设在距左右线路中心在距左右线路中心3.2m3.2m处。埋设方式见以下图,观测点钢筋处。埋设方式见以下图,观测点钢筋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外表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外表5mm5mm,外表作好防锈处置。采用水,外表作好防锈处置。采用水准仪按国家一等精细水准丈量方法丈量沉降监测桩标高变化。准仪按国家一等

33、精细水准丈量方法丈量沉降监测桩标高变化。 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2 2 沉降板沉降板 由底钢板由底钢板(50cm(50cm50cm50cm,厚,厚1cm)1cm)、金属测杆、金属测杆(40mm(40mm厚壁镀锌铁管厚壁镀锌铁管) )及及维护套管维护套管( (直径不小于直径不小于75mm75mm、壁厚不小于、壁厚不小于4mm4mm的硬的硬PVCPVC管管) )组成。组成。 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实验设计丈量确定,沉降板埋在褥垫层顶部并嵌入其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实验设计丈量确定,沉降板埋在褥垫层顶部并嵌入其内内10cm10cm,采

34、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再套上维护套管,维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再套上维护套管,维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维护套管,完成沉降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维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任务。板的埋设任务。 采用水准仪按国家一等精细水准丈量方法丈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采用水准仪按国家一等精细水准丈量方法丈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维护套管,每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维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次接长高度以1m1m为宜,接长前后丈量杆顶标高变化

35、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为宜,接长前后丈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衔接,维护套管用用内接头衔接,维护套管用PVCPVC管外接头衔接。管外接头衔接。 沉降板埋设后,制造相应的标示旗或维护架插在上方,凡沉降板附近一米沉降板埋设后,制造相应的标示旗或维护架插在上方,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担任指点,以确保沉降板不受损坏。并配备专人担任指点,以确保沉降板不受损坏。 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沉降板及埋设沉降板及埋设三、观测元件的

36、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3 剖面沉降管 采用公用PVC塑料硬管,其抗弯刚度应能顺应被测土体的竖向位移要求,柔韧性好,不易压碎,导管内十字导槽应顺直,管端接口密合。剖面沉降丈量是将剖面沉降仪探头导轮卡至于预埋剖面沉降管的十字导槽内,从一端按一定间隔依次读数,起始端管口标高采用程度仪按国家一等精细水准丈量方法进展丈量,再经过数据处置计算求出不同位置处地基的沉降量。 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埋设要点:(1) 用全站仪测定观测断面的中心里程及埋设方向。(2) 剖面沉降管埋设在基底碎石垫层顶部,在碎石褥垫层顶面开槽埋设,在垂直线路方向开挖出宽20,深30的沟槽,槽底采用

37、5cm左右中粗砂找平,剖面管顶面回填5cm中粗砂并与褥垫层相平。(3) 剖面沉降管埋设时,应按设计用螺钉进展组装,导管用外接头衔接至大于埋设长度约2m(两端各伸出1m左右),两端用管盖封住,并预先在导管内穿一条镀锌钢丝绳作测试时来回牵引沉降仪用。(4) 剖面沉降管内十字导槽方向应与地面垂直,两头应砌筑观测井(井壁厚30,井内断面尺寸90120,井深100),以方便观测并对孔口进展长期维护,同时应做好井内及其周围的排水。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5) 剖面沉降管衔接时要特别留意导线槽的对正,不得扭曲。衔接方法如下:每节测斜管上套入衔接纳的长度的一半,对正衔接纳上的槽接下一

38、节管,检查各节管的衔接良好及导向槽对接正确后才干铺设,为防止泥砂从衔接纳段进入管内,在路堤外面的测斜管接纳均应以重300克的无纺土工布包裹,外用塑料绳扎紧,无纺土工布接口处用电工胶布粘接。(6)剖面沉降管铺设时,一对导槽要垂直放置,另一对导槽要程度放置,并预先在测斜管内穿入测绳(或细钢丝绳)一根,用于丈量时拉测头用。(7) 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延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剖面沉降管设置表示图剖面沉降管设置表示图剖面沉降管现场埋设图剖面沉降管现场埋设图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4 4 单点沉降计单点沉降计 单点沉降计是一种埋入式单点沉降计是一种埋入式电感调频

39、类智能型位移传感器,由电感调频类智能型位移传感器,由电测位移传感器、测杆、锚头、锚电测位移传感器、测杆、锚头、锚板及金属软管和塑料波纹管等组成。板及金属软管和塑料波纹管等组成。采用钻孔引孔埋设,孔深应到达硬采用钻孔引孔埋设,孔深应到达硬质稳定层最好为基岩,孔口应质稳定层最好为基岩,孔口应平整密实。观测路堑换填基底沉降平整密实。观测路堑换填基底沉降或隆起变形埋设在换填基底面,外或隆起变形埋设在换填基底面,外表应平整密实;观测路根本体变形表应平整密实;观测路根本体变形按设计断面图埋设。按设计断面图埋设。1-沉降板;2-单点沉降计;3-波纹管;4-测杆;5-波纹管卡箍;6-锚头;7-导线;8-回填土

40、;9-浆346529871 电感式单点沉降仪安装示意图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u 桥涵u1 桥梁墩台沉降u为进展桥梁墩、台的沉降观测,在桥梁施工时必需事先用圆头锚钉埋设 沉降观测点,在年年有水的河流中的桥梁,沉降观测点必需埋设在台帽上,假设是枯水河流可将沉降观测点埋设在承台上,普通在混凝土浇筑终了后,初凝前埋设。当每个墩、台上的沉降观测点埋设稳定后,用不低于二等水准丈量的精度对各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进展精细水准丈量,确定各沉降观测点的起始高程。u桥涵变形观测点钢筋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外表3mm,外表做好防锈处置。三、观测元件的

41、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2 2 桥梁徐变桥梁徐变 在梁体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及时在梁顶按规范要求埋设沉降观测在梁体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及时在梁顶按规范要求埋设沉降观测桩,并安排专人对梁体进展徐变观测。桩,并安排专人对梁体进展徐变观测。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3 3 涵洞涵洞 对于涵洞构造的沉降监测,不但要监测其洞身根底沉降,而且要监测对于涵洞构造的沉降监测,不但要监测其洞身根底沉降,而且要监测其上土体沉降,普通情况,客运专线涵洞构造的沉降变形监测元件都是观其上土体沉降,普通情况,客运专线涵洞构造的沉降变形监测元件都是

42、观测桩,其埋设及本卷须知可参看桥梁墩台及路基面的相关要求。测桩,其埋设及本卷须知可参看桥梁墩台及路基面的相关要求。 涵洞帽石上观测点埋设图涵洞帽石上观测点埋设图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u 隧道隧道观测点埋设图隧道观测点埋设图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2 2、元件维护、元件维护 测试元件能否完好直接关系丈量成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测试元件能否完好直接关系丈量成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应加强维护。应加强维护。(1) (1) 各工程工程部应成立专门监测测试小组,进展元器件的各工程工程部应成立专门监测测试小组,进展元器件的埋设、观测和维护任务,小组人员分工明确,

43、责任到人。埋设、观测和维护任务,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 (2) 元件埋设前应根据现场情况进展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元件埋设前应根据现场情况进展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并做好观测箱的维护。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并做好观测箱的维护。(3) (3) 一切监测元件埋设时或监测过程中损坏应及时补埋或经一切监测元件埋设时或监测过程中损坏应及时补埋或经设计、监理确认采取其它替代措施。设计、监理确认采取其它替代措施。(4) (4) 各监测单位可根据详细情况制定稳妥的维护措施并仔细各监测单位可根据详细情况制定稳妥的维护措施并仔细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要素而破

44、坏。以下图为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要素而破坏。以下图为几种简单适用的元器件维护措施。几种简单适用的元器件维护措施。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三、观测元件的埋设与维护四、沉降变形丈量技术要求四、沉降变形丈量技术要求1 1、建立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立垂直位移监测网1 1沉降变形观测根据沉降变形观测根据 、 的的要求,应建立沉降变形观测网,布设水准基点基准点和要求,应建立沉降变形观测网,布设水准基点基准点和任务基点;高程应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并与施工高程控任务基点;高程应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并与施工高程控制网联测,并一致到二等水准丈量。制网联测,并一致到二等水准丈量。2 2变形观测网按三等

45、变形丈量等级技术要求建立即国家变形观测网按三等变形丈量等级技术要求建立即国家二等水准丈量,沉降变形观测点的水准丈量采用二等变形二等水准丈量,沉降变形观测点的水准丈量采用二等变形观测丈量技术要求即国家一等精细丈量观测丈量技术要求即国家一等精细丈量四、沉降变形丈量技术要求四、沉降变形丈量技术要求3 3观测水准基点基准点、任务基点的布设观测水准基点基准点、任务基点的布设 水准基点基准点的布设水准基点基准点的布设 在沿线施工已设水准基点的根底上,按间隔不大于在沿线施工已设水准基点的根底上,按间隔不大于1km1km增设水准基点增设水准基点基准点,水准基点应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岩石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基准点

46、,水准基点应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岩石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定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水准点。每个独立的观测网应设置不少于稳定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水准点。每个独立的观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 3个个稳定可靠的水准基点基准点。稳定可靠的水准基点基准点。 任务基点的布设任务基点的布设 为满足观测点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在两水准基点基准点之间为满足观测点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在两水准基点基准点之间沿线路方向按间距不大于沿线路方向按间距不大于200m200m、距路基中心间隔小于、距路基中心间隔小于100m100m布设任务基点。布设任务基点。任务基点应布设在不受施工干扰的稳定土层内,以便长期保管和运用的地任务基点应布设在不受施工干扰的稳定土层内,以便长期保管和运用的地点。采用点。采用20mm20mm长长60cm60cm顶端圆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