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教案新_第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教案新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9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教案新部编版2 / 9教学主题分析:阅读理解考查内容较多样;一般会涉及到学生平 常的字词积累. .句子基础知识. .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但是掌握好相关 的基础知识后做题起来会事半功倍. .重点:1.1.掌握阅读理解的阅读技巧;2.2.学会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 难点:学会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 课前热身练习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 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 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

2、合 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向 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 .合上花 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 金色的花瓣被包住 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1.1.把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 .(1 1 分)2.2.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 .(3 3 分)3.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2 2 分)4.4. 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每层的意思. .(5 5 分)第一层:第二层:二. 本次课主要内容知识点一:掌握阅读理解的做题步骤和技巧(一). .先“读懂文章”;读完文章后:(1 1) 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 2)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

3、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 3) 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 .3 / 9(4 4) 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 .(5 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 心. . 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 . .(二)文章至少读三遍 读第一遍;标小节号;题目边上写清楚: 读第二遍时;想文章的内容;是抒情还是说理;题目的作用是什么; 读第三遍时;写中心词或者在文中勾画中心句 . .(四)做题技巧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瞻前顾后 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 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 .其实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 . . 反义词

4、;抓住关键词解释等; 在基础部分复习时大家一定会注意的 . .理解句子的含义;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 + +中心 + +生活 所谓“字面 + +中心 + +生活实际”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 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 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最后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感受; 作者 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 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 . 概括段意(内容)的方法:1.1. 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 . . 用谁 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 .2.2. 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

5、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J J 八意. .3.3. 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 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 .4.4. 概括段意的要求:(1 1)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不能直接从写法和中心出发 . .(2 2) 不能写成提纲式;如这段写了卢沟桥烽火的战争起因 . .(3 3) 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的形式写 . . 知识点二:理解文章中心1.1. 写人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思想 . . 品质 . . 精神;自己读文章的时候用几个 词语通俗的表达一下;提醒自己这几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能忘记写 . .2.2. 写事情的文章;主要表

6、达的目的是情理;自己读时要多想几点;尽 量考虑周全;从文章中不同的人物身上找情理;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 思考问题. .3.3.写景的文章多半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祖国;对家乡的爱或者 怀念. .4.4. 寓言. .童话多半是说明一个道理;一定藏在文中;自己要好好领悟 . .4 / 95.5. 诗歌阅读多半抒情;自己看看作者是向谁抒情;根据不同的对象抒 发什么样的情感;表达要清楚. .6.6. 说明的阅读多半是提醒我们该怎么做;日后要注意什么;要考虑多 一些讲例:灰雀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公园里有一棵 高大的白桦(huhud )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xixi 0

7、)脯(p pu) 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w wdi)转 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 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zhzha )和谷粒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 雀不见了.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 色胸脯的灰雀吗?”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 .天气严寒;它怕冷. .”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

8、不回来了 . . ”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 .它还活 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5 / 9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 .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 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思考练习:1.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2.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灰雀的对话;紧接着就写第二天 两人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的情景.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请

9、根据你的想象 填空(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参考答案:男孩回到家;来到鸟笼边. .只见那只深红的灰雀;不再婉 转地唱歌;显出很不安的样子. .男孩想起刚才与列宁的谈话;惭愧地 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 .明天我一定把它送回树林里去. .”3.3.男孩明明说谎了;为什么列宁还认为男孩是诚实的?4.4. 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从文中感受到列宁比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赞美了男孩懂得知 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呼吁我们要提高保护鸟类和动物的环保意 识. .综合训练阅读与练习 . . (共 1818 分)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 . . 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走遍了祖国 的山山水水 . .6

10、 / 9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 . .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 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 .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 重;我背不动了 . .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 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 . . ”说着;坐 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 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上去!”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

11、顶 . . 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 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鞋都磨开了口 子;脚掌也流着血 . . 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 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 . ”1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 . (4 4 分)风餐( )露宿 气喘()吁( )吁 惭愧()2 2按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 (3 3 分)(1 1)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艰苦;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 . . ()(2 2)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 . . ()(3 3)累得没有一点精神和力气 .

12、. ()3 3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 .(3 3 分)7 / 9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4 4本文赞扬了徐霞客: ()(3 3 分)1不畏艰险 . . 勇于攀登的精神 . .2关心别人 . . 乐于助人的精神 . .3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 . . 5 5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帮助朋友克服了哪三个困难?概括地写下来 ( 5 5 分)(1 1)(2 2)(3 3)三. . 教学总结和方法归纳 : :四. . 布置作业 读下面的短文;并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 .一天早上; 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一碗蛋卧上边; 一碗上边 无蛋. . 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一

13、碗!”儿子 指着着卧蛋的那碗 . . 让爸爸吃那一碗有蛋的吧 父亲说 孔 融七岁能让梨 你 1010 岁啦 该让蛋吧 孔融是 孔融 我就是不让 儿子态度坚决地说 “真不让?” “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 . “别后悔?”“不后悔!” 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下去 . . 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 . . 当然;父亲碗里 的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 .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 宜!”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告诫儿子 . . 儿子显出一脸无奈 . .第二次;父亲又做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 边无蛋. . 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 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 . “那就不客气啦!” 父亲端过上边8 / 9卧蛋的那一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着荷包蛋 . . “不想占便宜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