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案例_第1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案例_第2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案例_第3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案例_第4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案例  【教材简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

2、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设计概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篇课文的内容讲述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饱含着台湾与大陆同胞之间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通过这样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

3、人间真爱,感受到两岸亲情,在他们心中埋下善的种子,植入爱的根苗。在语文课堂上,还要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语文学习活动,让孩子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技能的训练与提升,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 在发展语言训练贯穿于教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在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文本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因

4、此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读准“苍白、红润、凋零、含苞、骨髓、辗转、绽放、骨肉同胞”等词语,并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凋零、含苞、绽放、辗转”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梳理文章结构,品词析句,感悟作者的叙述特点和表达感情的方法,内化、积累课文中的经典语言和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生命桥”的含义。【学习者特

5、征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大多数学生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部分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时,重点应教会学生学会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来领悟文章情感的方法。【教学策略】教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利用电教手段或通过用图画创设多种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2、以读代讲法:“读”是

6、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朗读。文章真实感人,情感丰富而真挚,在教学中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学法: 1、质疑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开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质疑;然后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词语探究释疑。这样不仅让学生主动探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2读、思、议、想四结合学习法。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选择“最让人感动”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和探究,注重以读为本,做到师生、生生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

7、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实现共同提高、共同体验成功欢乐的目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爱的奉献音乐【总体设计】教学分成四个实践板块:、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交流初读感受;、细读重点语句,提升感受,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表达感受;、梳理文章结构,拓展口语交际,积累内化语言;、书面表达、交流,运用语言,升华情感。第一课时基本完成前两个板块,初步完成教学目标、;(注:生字词语只认不写,第二课时写字。)第二课时完成第三、四个实践板块,完成全部目标。【教学过程预设】第一课时激情导入(课前播放音乐爱的奉献)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爱,使人间充满温暖。古今中外流传着

8、无数颂扬人间真情的故事。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去感受台湾与大陆同胞之间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去体会无私奉献带给他人的希望与幸福。板书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设计意图)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因此,上课一开始,我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情境,使学生尽快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学生接受新的学习任务做好情趣共融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揭示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导入: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

9、事。(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学本课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带着疑问充分地读书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把握主要内容、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屏幕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自主提示需要注意的词语:提示凋零、含苞、绽放,读通句子“这个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理解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提示辗转。训练学生用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的方法理解词语,从而读通难读的句子。提示暂停,训练学生读准生词,把句子读通顺:“经过

10、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从身躯里涓涓流出”、把整篇课文连起来读一遍,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训练学生抓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关键词语概括课文内容。(设计意图)自由读,给足时间让学生真切感知课文;自主提醒词语,给足空间与方法理解词语,读通长句子;分工合作,把听读检查读书效果和组织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给足机会让每个孩子参与实践。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指导朗读1、学习第一个生命场景(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背景音乐响起)(2)引导学生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小钱静静的躺在病床上)(3)引导全班交流:交流小钱患病的情况,引导学生大致了解“白

11、血病、骨髓移植”等医学方面的知识。理解文中第三句“这个18岁的年轻人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师:十八岁,如果是健康的生命,此时此刻,他可能在干些什么?(生自由作答)   可是此时此刻,十八岁的小钱不能去(     ),只能(静静的躺在病床上);不能(      ),只能(静静的躺在病床上);不能(      ),只能(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生谈体会。(4)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个生命场景(1)学生自主研

12、读课文3、4、5自然段。(2)播放地震图片,简单介绍台湾地震的情况。(3)带着敬佩之情引读第自然段的语句。师:虽然台湾发生了大地震,庆幸的是这位台湾青年没有受伤,他的爸爸妈妈是否受伤,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生:(生接读)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师:他的爷爷奶奶是否平安无事,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生:(生接读)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师;他的最好的朋友是否还健康的活着,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生:(生接读)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4)师:正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十万分之一

13、的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所以当(       )时,他能(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当(       )时,他还能(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当(       )时,他仍然能(静静的躺在病床上)。(5)比较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有何区别?(6)体会李博士高尚的医德,博大的爱心。朗读描写李博士的语句,说说李博士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动?抓住“沉着” “空旷”“一次又一次”“涓涓”等词语体会李博士博大的爱心。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出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时刻表,体会“奔波”和“连夜”等词语表达出的李博士的爱心。(设计意图)抓住重点段落、句子及关键词,进行重点阅读和探究,注重以读为本,做到师生、生生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由读,合作读,理解读,情境朗读等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读中感悟。 四、释疑,点明课题,预留作业1、教师小结: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小钱得救了,即将结束的生命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