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生育种情况简介_第1页
中国花生育种情况简介_第2页
中国花生育种情况简介_第3页
中国花生育种情况简介_第4页
中国花生育种情况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国花生始于明万历年间,我国花生始于明万历年间,400400余年历史余年历史花生研究始于花生研究始于2020世纪初世纪初-青岛李村农业改青岛李村农业改良场(德国割据地区)良场(德国割据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前,局部地区有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前,局部地区有研究系统研究工作始于系统研究工作始于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年代中国花生育种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国花生育种发展的三个阶段: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农家品种的筛选利用年代:农家品种的筛选利用60-8060-80年代中期: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等常年代中期: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等常规技术为主规技术为主8080年代后期至今: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年代后期

2、至今: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 远缘杂交、航天育种、细胞工程、远缘杂交、航天育种、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分子育种基因工程、分子育种 u高产育种:区试增产高产育种:区试增产6%6%以上以上u优质育种:含油量优质育种:含油量55%55%以上;以上; 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30%30%以上以上 O/LO/L大花生大花生1.501.50,小花生,小花生1.201.20以上以上u抗病育种:高抗青枯病、锈病、根结线虫病、抗病育种:高抗青枯病、锈病、根结线虫病、 黄曲霉菌侵染或产毒、网斑病、黄曲霉菌侵染或产毒、网斑病、 叶斑病、根腐病、果腐病、白绢病叶斑病、根腐病、果腐病、白绢病u早熟育种:比对照早熟早熟育种:

3、比对照早熟7 7天以上天以上u适于机械化作业:播种适于机械化作业:播种-子仁大小均匀,子仁大小均匀, 不脱种皮不脱种皮 收获收获-株高株高3050厘米,厘米, 不倒伏,株型紧凑,不倒伏,株型紧凑, 无二次分枝,结果集中,无二次分枝,结果集中, 子房柄坚韧,不落果子房柄坚韧,不落果 中国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中国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u培养了一支优秀的育种研究队伍培养了一支优秀的育种研究队伍全国花生在研育种单位全国花生在研育种单位 1717个省个省 5454家家 科研人员科研人员200200余人余人u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遗

4、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青岛)花生分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青岛)花生分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广州)花生分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广州)花生分中心国家花生种质资源长期库国家花生种质资源长期库国家花生种质资源中期库国家花生种质资源中期库国家野生花生种质资源圃国家野生花生种质资源圃中国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中国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u征集、保存、鉴定了数量客观种质资源征集、保存、鉴定了数量客观种质资源保存种质:保存种质:74907490份(截止份(截止20082008年)年)栽培种:栽培种:72447244份(国内份(国内4638 + 4638

5、 + 国外国外26062606)野生种质:野生种质:246246份份 ICRISAT(2005)ICRISAT(2005)栽培种种质:栽培种种质:1534215342份份野生种质:野生种质:413413份份 USA(2003)USA(2003)栽培种种质:栽培种种质:8000+8000+野生种质:野生种质:800+800+中国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中国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u建立了完善的品种鉴定评价体系建立了完善的品种鉴定评价体系20002000年以前年以前2020余个省建立花生品种审定制度余个省建立花生品种审定制度20002000年以来,山东、河南、湖北、广东保留年以来,山东、河南、湖北、广东保留品

6、种审定制度品种审定制度北方花生区试北方花生区试长江流域片花生区试长江流域片花生区试南方花生区试南方花生区试中国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中国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u育种新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展育种新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展l诱变育种诱变育种创造创造300300余份新种质材料余份新种质材料选育花生新品种选育花生新品种3030余个余个突变体直接筛选品种:突变体直接筛选品种:7 7个个突变体作亲本选育品种:突变体作亲本选育品种:2020余个余个如:粤油如:粤油2222、粤油、粤油551551、鲁花、鲁花6 6号、号、P12P12、花育、花育2222 l远缘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 种间杂交亲和关系种间杂交亲和关系 克服了

7、栽野杂交不亲和障碍克服了栽野杂交不亲和障碍 创制一批优异种质创制一批优异种质 培育培育6 6个种间杂交品种个种间杂交品种 l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 利用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利用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DNADNA引起变异;引起变异;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已经将葡聚糖酶基因、几丁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已经将葡聚糖酶基因、几丁 质酶基因等成功导入花生;质酶基因等成功导入花生; 利用利用RNAiRNAi和农杆菌介导技术,将脂肪酸去饱和和农杆菌介导技术,将脂肪酸去饱和 酶转入花生成功获得具有油酸含量得到提高的酶转入花生成功获得具有油酸含量得到提高的 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 获得了与黄曲霉、黑斑病、锈病、青枯

8、病抗性获得了与黄曲霉、黑斑病、锈病、青枯病抗性 连锁的连锁的DNADNA分子标记分子标记构建了栽培种的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了栽培种的遗传连锁图谱花生花生SRAPSRAP标记遗标记遗传连锁图谱传连锁图谱2222个连锁群个连锁群223223个个SRAP SRAP 标记标记总图距总图距2129.4 cM2129.4 cM平均间距平均间距9.55 cM9.55 cMu选育并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选育并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建国以来推广品种:建国以来推广品种:423423个个省级以上审(认)定品种:省级以上审(认)定品种:292292个个国家审(鉴)定品种:国家审(鉴)定品种:6666个个中国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中国

9、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辽宁:辽宁:2323河北:河北:1818山东:山东:5050河南:河南:4848江苏:江苏:1414湖北:湖北:2020福建:福建:1111广东:广东:3939四川:四川:1212广西:广西:1313北京:北京:12125 5个主要省份占个主要省份占全国品种全国品种62%62%我国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我国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特点突出的新品种特点突出的新品种-高油酸新品种花育高油酸新品种花育32号号花育花育32号新品种号新品种2009年通过省审定年通过省审定油酸油酸/亚油酸亚油酸12.3,比一般同类品种,比一般同类品种高高10倍倍;棕榈酸含量棕榈酸含量5%左右左右,比一般比一般同类

10、品种低同类品种低50%;增产增产10.5%。远杂远杂9847新品种新品种2010年通过河南审定年通过河南审定含油量含油量56.4%,比一般同类品种高,比一般同类品种高5个点个点,;增产增产8.5%。特点突出的新品种特点突出的新品种-高油新品种远杂高油新品种远杂9847豫花豫花9830新品种新品种2010年通过河南审定年通过河南审定含油量含油量57.4%,比一般同类品种高,比一般同类品种高6个点个点,;增产增产9.0%。特点突出的新品种特点突出的新品种-高油新品种豫花高油新品种豫花9830粤油粤油93新新品种品种2010年通过广年通过广东审定东审定高抗青枯病和高抗青枯病和锈病锈病,;增产增产8.

11、5%。特点突出的新品种特点突出的新品种-高抗青枯病新品种粤油高抗青枯病新品种粤油93 20022002年通过年通过 全国农作物品种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委员会审定。O/LO/L值值1.971.972.432.43,高产田亩产高产田亩产692.5692.5公斤。公斤。特点突出的新品种特点突出的新品种-高产出口新品种花育高产出口新品种花育19号号 2010 2010年年 山东省农作物新品山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点突出的新品种特点突出的新品种-高产低油新品种花育高产低油新品种花育33号号脂肪脂肪47.3%47.3%,O/LO/L值值1.721.72高产高产6

12、27.9627.9公斤。公斤。20092009年通过全国和湖北省品种审定年通过全国和湖北省品种审定特点突出的新品种特点突出的新品种-高油多抗新品种中花高油多抗新品种中花16号号含油量含油量55.54%,区,区试亩产试亩产313.9公斤。公斤。抗旱、抗倒性抗旱、抗倒性强。较抗叶斑强。较抗叶斑病和锈病。病和锈病。2010年年2月通过湖北省审定月通过湖北省审定(鄂审油(鄂审油2010001)2010年年3月通过国家鉴定月通过国家鉴定国家区试:国家区试:306.8 公斤公斤+9.66* 国家生试:国家生试:297.6公斤公斤 +12.19 湖北区试:湖北区试:317.4公斤公斤 +13.40* 湖北生

13、试:湖北生试:376.9公斤公斤高产高产522.1公斤,脂肪公斤,脂肪54.56特点突出的新品种特点突出的新品种-高产广适新品种冀油高产广适新品种冀油6号号国区:国区:281.9公斤公斤 +17.02 * 生试:生试:253.5公斤公斤 +14.09品质:品质:脂肪脂肪49.52,蛋白质,蛋白质23.42生育期:生育期:121天天20102010年年3 3月通过国家鉴定月通过国家鉴定特点突出的新品种特点突出的新品种-高产早熟新品种冀油高产早熟新品种冀油7号号u获得一批国家科技成果奖奖励获得一批国家科技成果奖奖励获获 奖奖 成成 果果获获 奖奖 等等 级级年份年份花生野生种优异种质发掘与新品种培

14、育花生野生种优异种质发掘与新品种培育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2011丰花系列花生新品种培育与配套技术丰花系列花生新品种培育与配套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2010专用花生品种创制技术研究与应用专用花生品种创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2007豫花豫花1515号号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2006豫花豫花7 7号号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2000鲁花鲁花9 9号号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1995豫花豫花1 1号号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1990鲁花鲁花1111号号科技进步三等奖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1998天府天府3 3号号技术发明四等奖技术发明四等奖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